西北师范考研,西北师范大学定目标:2025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

张俊宗介绍,学校发展的近期目标是:到2025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教育学、简牍学两个学科处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2020年被列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

12月26日,中国共产党西北师范大学第八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俊宗向大会作《坚守师范使命 再塑发展优势 奋力开启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报告。

张俊宗介绍,学校发展的近期目标是:到2025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教育学、简牍学两个学科处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通过五年的努力西北师范考研,西北师范大学定目标:2025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建成;以教育信息化和服务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为内涵支撑的教师教育特色更加鲜明;突出质量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初步建立;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更加突出;德才兼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初显;融入“一带一路”的开放办学新格局初步形成;有情有义、和谐幸福的“美丽师大”呈现新气象;与一流大学相匹配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更加健全。

远景目标是:到2035年,在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行列的基础上,基本建成教师教育特色、民族共同体特色、服务西部发展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走在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到那时,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未来五年,我们要全力推进“七高一体系”高水平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为一流大学建设开好局、起好步。要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高水平人才;要强化问题导向,着力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要融入战略需求,着力开展高水平社会服务;要凸显特色优势考证培训机构,着力推进高水平学科建设;要坚持引育并举,着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要注重布局优化,深入推进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要强化保障能力,着力夯实高水平条件建设。

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西北师范考研,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被列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

西北师范大学考研招生信息网,“考研热”从何而来?提升学校层次是重要因素之一

12月26日,考生走进新疆医科大学新医路校区考点。 新华社发

12月27日17点,完成最后一门专业课考试后,考生刘铮铮走出考场,长舒了一口气。复习了一整年,直到后期才进入复习状态,“被疫情打乱复习计划,经历崩溃和心理重建,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当日,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基本落下帷幕;考研报考人数为377万,创历史新高;一位新冠肺炎感染者在辽宁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大连中心顺利参加了考试。

发生在考研日的这些新闻牵动人心,但面对“考研热”,我们还应该关注些什么?

考研就像“第二次高考”

又是一年考研时,张璐璐回忆起参加考试时的心情。去年,她从山东某高校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这一年来,张璐璐在不同场合多次听到大家对母校的议论:考研备考被描述为“近乎疯狂”:大一就着手准备,天天泡在自习室,走廊里、校园内随处可见背书的学生,即便天寒地冻也不偷懒。

而张璐璐的经历与此完全不相符:临近暑假才开始复习,进考场前一个月还在犹豫,甚至不想复习,可最后仍以专业第二的成绩“成功上岸”。张璐璐笑称,“很遗憾”自己没有具备“考研神校”学生应有的特点。

一个拍摄考研学生吃苦用功的视频,曾一度占据热搜榜。网友留言分成两派,一部分网友以“考研基地”“考研神校”揶揄讽刺。另一边,“心无旁骛复习考研”“拒绝贴标签”的回应,针锋相对。

“我们和其他普通学校没什么两样。平时正常上课,课余活动丰富。同样也会在考研和找工作选择中犹豫彷徨。在该努力的年纪努力,有什么不对?”这些天,张璐璐又看到了几篇“考研神校”的新闻报道,“一看就知道是捏造的”,她指着报道里的图片告诉记者,“这一看就不是我们学校的教室”。

人们习惯把“考研神校”看成应试教育的典型,里面有或隐或显的偏见,比如高分低能、简单粗暴、急功近利等。

与某些高校在考研界“一枝独秀”相比,事情正在起变化。

记者调查发现,“考研神校”不再是对某所学校的评价,居于普通院校行列、考研升学率高、学生勤奋备考,具备类似特征的高校越来越常见。

软科《2019本科毕业生深造率排名》,排名对象为中国1200多所本科层次的高校,榜单展示了本科毕业生总深造率前两百强的学校。山东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滨州学院、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均在其列。换句话说,与一直在增加的考研大军相关联,“考研神校”也将越来越常见。

提升学校层次是考研重要因素之一

考研具有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竞争逐渐激烈。

近五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人大关,达到201万。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77万,5年间,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

中国教育在线通过对2021年考研学子考研动机的调查分析,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应对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认为毕业学校不好,想提升学校层次为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内因是考研的主导因素,决定着个体的选择。

面对“双一流”高校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了大量“双一流”高校学生的现实,普通院校学生想深造,通过考研改变命运成为必选项之一。河南师范大学教授李醒东说,对于他们来说西北师范大学考研招生信息网,考研就像“第二次高考”,但比起高考,考研的失败率更高。

考研不容易,想要考名校的研究生更是难上加难。

“高考作为教育体系最广泛的一次筛选淘汰,其对学生的分流效应被很多高校认为最具参考价值。”清华大学副教授罗燕说西北师范大学考研招生信息网,“考研热”从何而来?提升学校层次是重要因素之一,居于体系顶层的院校不愿向下层院校开放研究生名额考证培训机构,居于下层的院校则很乐见自己的学生能到顶层高校攻读研究生,提升自己院校的学术声誉和地位。

另外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考研客观上可以延缓部分应届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的时间,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西北师范考研,2022年西北师范大学考研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1年12月25日至12月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7日进行(起始时间8:30西北师范考研,2022年西北师范大学考研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其中2022年西北师范大学考研英语初试时间为12月25日下午,考试时长3小时,届时考生需提前做好准备。

一、初试时间及初试科目安排

12月25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5日下午:外国语

12月26日上午:业务课一

12月26日下午:业务课二

12月27日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

注:初试方式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请见《准考证》及考点和招生单位公告。

二、考研英语报名时间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1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西北师范考研学什么技能好,简称“研招网”)进行报名。报名前,请务必提前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三、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具体时间、要求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iyeeedu.com/64266.html

(0)
上一篇 2025年 2月 12日 上午9:10
下一篇 2025年 2月 12日 上午9: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