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工程技术学什么,践行本科教学国家质量标准 全面提高给排水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全面提高给排水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给排水专业需基于“给排水专业国标”,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工作,践行“给排水专业国标”,切实让“给排水专业国标”在提高教学质量、多样化培养高质量人才中发挥引领作用。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给排水专业国标”强化了对给排水专业基本办学条件的要求。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专栏

践行本科教学国家质量标准 全面提高给排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给排水工程技术学什么

李伟光

■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00

前言

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教育部2018年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家标准”)。教育标准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工程,“国家标准”对规范本科专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给排水专业”)是我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之一。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给排水教指委”)2019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给排水专业国标”)宣贯活动,旨在引导全国相关高校给排水专业践行“给排水专业国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新时代给排水专业的建设。

01

我国给排水专业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1 给排水专业基本状况

我国给排水专业历经近70年发展,到2019年底,全国高校共有187个给排水专业办学点,全国给排水专业每年毕业生人数达到了1.1万人左右。其中高校类别占比详见图1,毕业生人数占比详见图2。经多年努力给排水工程技术学什么,给排水专业逐步走向规范化办学道路。近些年来,给排水专业毕业生就业呈现良好态势,充分体现给排水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适应了水行业的发展需求。

给排水工程技术学什么

图1 高校类别占比

给排水工程技术学什么

图2 毕业生人数占比

1.2 给排水专业基本状况

给排水专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国家重大需求和水行业的技术发展,给排水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亟待解决以下问题:

■给排水行业在国家城乡建设中地位非常重要,而目前给排水专业所对应的市政工程学科为二级学科层次,学科的局限性限制了给排水专业的快速发展及水行业更多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给排水专业建设需树立“提升内涵、拓展外延”的新发展理念,突破在教育理念方面的局限性,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

■给排水专业范畴和知识体系已难以有效支撑其在水行业里的拓展,现有的专业知识体系需加快与其它学科的融合,更新完善知识体系,推进深化专业内涵建设。

■目前给排水专业部分学校和教师,还不能适应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需通过多种手段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创新能力建设,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提供支撑。

■给排水专业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机制不够顺畅,需通过资源整合、创新与共享,促进多方协同育人,探索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协同育人的新机制,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02

国家标准及对给排水专业建设的指导作用

“国家标准”把握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先进理念,体现了三大基本原则:突出学生中心、突出产出导向、突出持续改进。质量为王,标准为先,使用为要,教育部将把“国家标准”实施与“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建设紧密结合,开展“兜住底线、保障合格、追求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工作。

“给排水专业国标”中主要包含概述、适用专业范围、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及附录8个方面的内容。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全面正确理解“给排水专业国标”的内涵和要求。给排水专业需基于“给排水专业国标”,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工作,践行“给排水专业国标”,切实让“给排水专业国标”在提高教学质量、多样化培养高质量人才中发挥引领作用。落实“给排水专业国标”,推进教学改革和建设,是给排水专业规范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03

基于践行“给排水专业国标”的若干思考

3.1 明确战略定位,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给排水专业需准确定位专业发展总体目标,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夯实国标“底线”基础,以“识变、应变、求变”为准则,制定好专业建设规划,满足国家社会及水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确立新时代给排水专业“提升内涵、拓展外延”新发展理念,实现给排水专业建设的科学发展。

给排水专业需将“立德树人”统领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给排水专业国标”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其既要求注重促进学生发展,又要求注重适应社会需要。

为适应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基于“给排水专业国标”,需要从学校、专业等层面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工作,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培养目标、质量标准、课程体系。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需应答好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关键问题。

3.2 适应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办学目标

确定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基于“给排水专业国标”,各高校给排水专业需结合自身概况,在广泛调研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准确定位给排水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需不断探索分析水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水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各高校应定期评估培养目标与社会及水行业发展的吻合度给排水工程技术学什么,践行本科教学国家质量标准 全面提高给排水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适时调整给排水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3.3 基于能力培养,构建知识课程体系

给排水专业相关技术不断延伸和拓展,对应的现代给排水工程已发展成多学科集成的综合体。因此,基于“给排水专业国标”,在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设置上应体现丰富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要求。

基于“给排水专业国标”,构建交叉融合的知识体系,体现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培养特色,使给排水专业毕业生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在工程技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给排水专业国标”对学生的培养是宽口径的基础教育,其专业课程设置不应局限于专业基础课程数量增加,而应同时融入水行业新技术。建立体现“系统工程观”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使学生不仅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还能具备创新精神。

3.4 强化育人条件,构建质量保障机制

要提高本科教学的质量,核心要素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对照“给排水专业国标”,部分高校给排水专业师资队伍匮乏,需采取引进+培养等多种措施,壮大师资队伍。

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给排水专业国标”强化了对给排水专业基本办学条件的要求。2019年给排水教指委对全国高校给排水专业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大多数学校给排水专业完全或者基本符合办学条件,部分高校给排水专业办学条件亟待改善。

制定“国家标准”的目的就是保证教学质量,“给排水专业国标”在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毕业生跟踪反馈、持续改进机制3个方面,对学校建立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要求,强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从内部评价体系、外部评价体系和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完善。

04

结语

在未来的给排水专业改革和建设中,我们需要全面理解和践行“给排水专业国标”,基于学习产出教育(OBE)理念,结合给排水教指委设立的教育教学系列改革项目,探索给排水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新问题,多方位多角度推进给排水专业综合改革。通过规范和推动我国给排水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升给排水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使给排水专业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文节选自《践行本科教学国家质量标准 全面提高给排水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全篇刊登在《给水排水》2020年第7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专栏”

给排水工程技术学什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iyeeedu.com/9095.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10月 21日 下午4:05
下一篇 2023年 10月 21日 下午5:05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