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师与电气工程师的区别 二者孰优孰劣
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能源电气工程师 初级,电力因其便利性和清洁环保的特质受到追捧。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电,电力的充分应用极大的便捷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在我国,居民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都依赖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在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电力工程师和电气工程师作为行业领域的专业人员,对我国电力事业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电力工程师与电气工程师的区别:
1、工作范围
电力工程师从事电力工程相关行业的工作;电气工程师除了电力工程之外,还能从事更加复杂的机电一体化和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工作;
2、在职部门
电力工程师负责强电类有关电的传输应用,主要在电力部门和发电厂工作;电气工程师负责强电类有关的各种配件开发,如家用电器的开关,漏电开关等。
3、级别划分
电力工程师职业资格分为助理电力工程师、电力工程师、高级电力工程师三级;电气工程师除了与之对应的初级、中级、高级职称以外电气工程师 初级,电力工程师与电气工程师的区别 二者孰优孰劣,还细化有电气智能工程师、建筑弱电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变频器技术工程师等分支。
二、电力工程师与电气工程师孰优孰劣:
电气工程师能从事整个电气领域的工作,所做的工作大而全;
电力工程师其实属于电气领域一个专业化较强的分支,所做的工作偏向于小而精。
如果是在专业领域上有追求、平时又更多的接触电力工作,那么建议向电力工程师方向发展;如果是其它的那就选择向电气工程师方向发展,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更精细的电气智能、建筑弱电等专业。
随着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物资源的逐渐枯竭,电力作为一项可再生的能源必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而作为电力行业的专业人员,电力工程师和电气工程师的发展前景也是十分广阔,只要努力用心,就能在为国家电力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的突破。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简介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办学正式开始于1946年。学院有着光辉的历史,曾有邵洪泮、侯博渊、胡颂尧、马长贵等知名学者和教授在此执教,近80年来,学院培养人才数万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项目工程师,遍布国内外电气工程的各个领域。以原电力部部长史大桢,国家电网公司原董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原主席刘振亚,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建成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为国家电力能源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工学学士学位、工学/工程硕士学位、工学/工程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交直流大电网运行与控制、新能源发电高效并网、永磁电机、高电压绝缘及等离子体放电理论与应用等特色鲜明的科研方向。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及山东省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山东省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5个完整的二级学科。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国家第一类特色建设专业和山东省特色专业,是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单位,2019年首批入选一流专业建设。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研究生680余人。
学院设有电力系统研究所、继电保护研究所、电机与电器研究所、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所、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研究所、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与智能电网研究所。拥有“电动汽车电网接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电网智能化调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全球能源互联网”山东省示范协同创新中心,“特高压输变电技术与装备”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永磁电机”“磁力分选”“磁悬浮轴承”3个山东省工程技术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中国华电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了2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160人,其中专任教师120人,具有博士学位102人,教授46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项目工程师,电气工程学院简介,副高级职称53人,博士生导师47人。现有全职/兼职院士4人、国家级特聘专家、国家四青、“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26人、IEEE 3人。学院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丹麦科技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田纳西州立大学、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十余所学校建立了长期密切合作关系。近20人次担任IEEE、IET以及国内知名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及编委。
学院坚持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山东国民经济主战场,“把实验室建在山东大地上”,全面融入山东省智能电网装备、新能源汽车、特种电磁装备等产业链发展,赋能山东科技创新发展,做到关键技术重点支撑、前沿方向关键引领,先后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合作共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协同创新中心”、“智能配电网技术中心”、“电动汽车充电装备检测中心”,与淄博多家电机企业和淄博市政府共建“山东大学-淄博先进电机技术研究院”,与海尔集团在青岛海尔共建“山东大学-海尔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与山东奥特姆汽车和烟台招远市政府共建“山东大学-招远新能源汽车研究院”。通过走出校园与企业深入合作,以工程示范现场为实验室,精准把握企业需求和“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极大提升了学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山东成效。
近10年来,学院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50部,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3000余篇,授权国家/国际发明专利200多件。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重点课题2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多项,科技成果转化1000多万元,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20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