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时间:3min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的若干措施》《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关于制定202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及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培养“思想纯良有品质、科学素养有内涵、技艺精湛有特色、攻坚进取有胆识”首善之区工程师中的作用,结合我校第二课堂人才培养工作实际,促进第一、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制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首善工程师”第二课堂成长助力计划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一条
依托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到梦空间),建立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首善工程师”第二课堂成长助力评价体系。将符合要求的第二课堂活动认定为“首善工程师”第二课堂成长助力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项目”成绩采用模块积分方式计量,总成绩单在毕业学期发放。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第二课堂成绩单纳入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并记入档案,为五育鉴定提供基础,作为评奖评优等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
第二条
成立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首善工程师”第二课堂成长助力计划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指导委员会),由学生工作部部长任主任,校团委书记、各二级学院党委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为委员。委员会负责“首善工程师”第二课堂成长助力计划制度的制订与实施化工工程师网课,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首善工程师”第二课堂成长助力计划实施办法,指导“项目”积分认定与审定工作,裁决学生对积分认定结果的申诉。
指导委员会下设“‘首善工程师’第二课堂成长助力计划”制度实施工作小组,负责“项目”的统筹规划、指导、考评和管理系统建设、培训等工作,组长由校团委书记担任。
第三条
各学院成立“首善工程师”第二课堂成长助力计划工作组,主管学生工作的学院党委副书记任组长,院团委(团总支)书记任副组长。主要负责本学院“首善工程师”第二课堂成长助力计划的统筹建设,本学院学生第二课堂培养方案的制定,接受授权完成本学院“项目”的审批及对应权限成长积分的设置,配合工作小组做好本学院“项目”积分的统计及咨询答疑等。
第四条
“项目”包括德育铸魂·思想成长、智育固本·创新创业、体育强身·健康体魄、美育润心·向美而行、劳育淬炼·实践实习(志愿公益)共五大类。
第五条
按照“项目”类别分别设置对应成长积分,统称为“首善工程师”第二课堂成长积分,各类成长积分不设上限。“项目”积分认定标准参照附件。
第六条
学校部门、学生组织等可在平台上发布成长助力项目,申请成长积分,校团委及其授权单位对平台的项目和积分进行预审、复核等。学生参与平台内开展的项目,直接由平台认定发放对应成长积分。
对于因特殊原因需在平台外开展的项目,学生成长积分由组织单位进行线下申报化工工程师网课,通过后在平台内认定发放;学生参与的校内外无法统一组织且符合积分认定细则要求的项目可通过平台进行个人申报(申报前需提前将相关材料报校团委审核)。
第七条
学生在“项目”开展和积分认定上须严格按照规定如实进行,针对弄虚作假获得积分的学生和违规操作项目的学生组织,经委员会查实认定,将撤销其“项目”相关记录和积分,并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分。
第八条
“项目”积分不计入学分绩点,对学校各单位开放共享。各单位可结合实际情况,在学生各类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等工作中,将“项目”积分纳入相关评测体系。各学院可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在本《办法》基础上设置细化培养方案。
第九条
学生可以根据需求自助打印“第二课堂成绩单”。
第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施行,由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首善工程师”第二课堂成长助力计划指导委员会负责解释。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首善工程师”第二课堂成长助力项目积分与记录认定标准
END
中国化工学会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界,以“绿色引领创新·使命驱动未来”为主题,定于2021年4月15~16日召开“2021绿色工程教育暨未来工程师论坛”。因疫情防控要求,现场参会名额仅限200人,欲报从速。
一、基本情况
名称:2021绿色工程教育暨未来工程师论坛
主题:绿色引领创新·使命驱动未来
时间:2021年4月15~16日(4月14日报到)
地点:上海市 ·上海中庚聚龙酒店
规模:线下200人,线上不限
(一)主办单位
中国化工学会
(二)承办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
(三)协办单位
清华大学 天津大学 浙江大学 四川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上海化学工业区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都测试狗科研服务有限公司
(四)支持单位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 ICEE)
教育部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全国工程专业教指委化工领域协作组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化工与制药类专业认证委员会
中国化工学会工程伦理教育工作委员会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全球华人化工学者学会()
二、组织机构
(一)主席团
1. 共同主席:
戴厚良 曲景平
2. 副主席:
华 炜 辛 忠 王慧锋 任其龙
张凤宝 梁 斌 王铁峰
(二)组织委员会
1. 主任:
华 炜 轩福贞
2. 副主任:
辛 忠 王慧锋 梁 斌 宫艳玲 赵劲松
马新宾 夏淑倩 邢华斌 罗正鸿 顾学红
韩 生
3. 委员:
黄 婕 龚学庆 周 玲 卢滇楠 潘鹏举
赵长生 胡 琴 任云峰
(三)学术委员会(按姓氏笔画排序)
1. 顾问委员:
王基铭 王静康 田 禾 朱世平 任其龙 刘昌胜
李静海 张锁江 陈丙珍 陈建峰 欧阳平凯 金 涌
周其凤 胡 英 段 雪 祝京旭 费维扬 姚建年
袁渭康 钱 锋 钱旭红 徐春明 徐南平 涂善东
曹湘洪 彭孝军 谭天伟
2. 专家委员:
马新宾 马紫峰 王孙禺 王铁峰 王靖岱 方四平
邢华斌 曲景平 乔 旭 华 炜 李伯耿 李良君
杨为民 辛 忠 张 淳 张凤宝 范益群 赵劲松
夏淑倩 梁 斌 潘鹏举
三、论坛议程
(一)开幕式&主论坛 4月15日上午
1. 思维卓越的绿色工程教育
——钱旭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
2. 加强绿色工程教育培养具有责任担当的卓越工程师
——辛忠,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3. 工程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王孙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二)四个平行分论坛 4月15日下午
分论坛一:绿色工程教育与工程能力创新
1. 新时代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
——丛杭青,浙江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导
2. 绿色工程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黄婕,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
3. 题目待定——清华大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4. 工程能力创新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关珺化工工程员,欲报从速 | 2021绿色工程教育暨未来工程师论坛(4月15~16日),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
5. 面向新工科建设践行绿色理念——基于热学课程案例
——房毅,华东理工大学大学理学院,副教授
6. 绿色发展理念在化工实验教学中的践行
——徐菊美,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实验中心副主任,高级实验师
7. VR 技术在工科专业实习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孙贤波,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8. 绿色工程教育理念与实践的调查研究
——周玲,华东理工大学高教所所长,教授
分论坛二:通识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工程伦理培养
1. 题目待定——朱兵,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
2. 题目待定——潘艳秋,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3. EHS通识教育体系设计和实践
——修光利,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4. 座谈会
主题一:通识与工程教育介绍
参与单位: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
主题二:通识与工程教育研讨( )
参与单位:各个参会单位,嘉宾与代表交流
分论坛三:化工高等教育及专业认证
1. 化工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实践与思考
——唐旭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工专委会副秘书长
2. 化工类专业一流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夏淑倩,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化工类专业教指委秘书长,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工专委会副秘书长
3. 化工工程师工程能力水平评价
——中国化工学会
4. 持续改进,提高质量——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与认证思考
——李翠清,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工学院院长,化工专业一流专业负责人
5. 从质量监控走向质量自觉——专业内部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应用
——艾宁,浙江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专业认证资深专家、组长
6. 聚焦课程目标达成,建设国家一流课程
——潘艳秋,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认证委员会化工专业分委会委员,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
7. “守正融合创新”-南京工业大学创建国家一流化工本科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汤吉海,南京工业大学副院长
8. 目标导向的一流课程教学实践—以天津大学化学工艺学课程为例
——黄守莹,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英才副教授,线下一流课程核心成员
分论坛四:学科交叉与未来工程师培养
1. 化工学科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探索
——张正国,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
2. 多学科融合的复合型化工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范益群,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院长
3. 个性化培养多元化发展的化工专业人才培养
——钟秦,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化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4. 面向社会需求的交叉背景化工工程师培养的思考
——韩晓军,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生物分子与化学工程系主任
5.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化工+”创新型工程教育研究与实践
——叶俊伟,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6. 题目待定——潘鹏举,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
7. 题目待定——黄加乐,厦门大学化工系副系主任
8. 未来化工工程师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的思考
——刘清雅,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
9. 面向化学产品工程的化工教育思考
——周兴贵,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三)主论坛&闭幕式 4月16日上午
1. 化工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实践
——张凤宝化工工程员,天津大学副校长,化工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工专委会主任
2. 复合型化工工程创新人才培养
——梁斌,四川大学副校长
3. 工程伦理——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赵劲松,清华大学化工系
4. 题目待定——李伯耿,浙江大学教授
5. 从工程创新到工程实践
——杨为民,中国石化上海化工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三)配套活动 4月15~16日
教育成果、招生招聘展示
四、论文征集
本次论坛开展征文活动,特别关注以下议题:
工程知识与工程能力、工程创新与社会进步、工程伦理与课程思政、绿色工程教育与未来工程师培养、工程师培养与国际化能力提升、绿色化工教育体系的内涵及模式、化工学科建设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化工高等教育与专业认证、化工人才的通识与专业教育、绿色化工科普教育等。
论坛主办方将精选优秀论文作者做大会报告,并遴选优秀文章在《化工高等教育》发表。如邀请报告人和投稿人有意发表文章,请参照投稿要求,于2021年3月20日前提交中英文摘要+全文。论文征集要求请参考:
五、展示征集
为促进工程教育和工程师职业发展相关信息的交流和互动,本次论坛特面向社会各单位征集已获奖教学成果、招生需求或优秀人才需求信息,并在现场予以展示。欢迎各单位积极参与。请登录以下网址下载征集表,于2021年3月15日前发送至。
六、参会方式
(一)协办赞助:
诚邀协办方及各级各类赞助支持,欢迎来电详询。
(二)会议注册:
请前往论坛官方网站进行报名和投稿,网址为:
。
请务必先注册登录,再填写页面信息。
(三)会议注册费:
因疫情防控要求,本次会议线下规模上限为200人。请需要现场参会的代表尽早注册。会议规模达200人后,注册通道将关闭。
3月15日前:普通会员2000元/人;专业会员1500元/人;学生会员800元/人;
3月15日及以后:普通会员2500元/人;专业会员2000元/人;学生会员1000元/人;
线上参会:800元/人( 参会方式另行通知)
七、酒店住宿
上海中庚聚龙酒店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闵虹路80号
费用:600元/晚
•距离国家会展中心(上海)25分钟车程
•距离上海迪士尼度假区40分钟车程
•距离虹桥国际机场20分钟车程
•距离浦东国际机场50分钟车程
•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地铁1号线
请登录会议系统报名后,在“我的会议”中点击“预订宾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21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