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
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一证书
另外一建是大中型施工项目负责人必备的证书
往下
看
由于市场需求量大,近几年来一建的报考人数逐年增加2022年 一级建造师报考时间,2021年一建的报考人数约在150万人左右。报名人数较多的为建筑实务专业,大约在72万左右,其次为市政,报名人数34万左右,机电专业报名人数32万左右,公路实务专业报名人数7万左右。
今年一建的考试时间为11月19日至20日,并且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报考条件的调整。这一项举措势必使得今年的报考人数增长许多。
01
一级建造报考条件
调整后
1.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4年。
2.取得工学门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 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3年。
3.取得工学门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硕士学位,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2年。
4.取得工学门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博士学位,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年。
每年有很多人考这个证,但是有人说它好2022年 一级建造师报考时间,2022年一级建造师报考年限降低,报考人数增长数倍,也有人说它没用,那么一建的含金量有多少呢?
02
证书补贴
公司补贴。是你所在公司给你的补贴,一般在一个月在1000-2000左右,当然具体还要根据公司的情况和大小来定。
政府补贴。是你所省份官方给你的补贴,可以拿到补贴1500-2000元,当然省份不同,补贴大小也有所差异。
差异补贴。是你出差投标时候给的补贴,每月1000-2000元左右。
03
职业选择权
也就是职业优势,比如二建只能担任中小型项目的项目经理,但一建就可以担任大型项目的项目经理。想比之下,你在项目的选择更广。
现在很多企业开始在招募项目经理时,在很多招聘要求上有一条:必须有一建建造师证书。这也是证书带来的优势。
虽说,拥有建造师的人数越来越多,可是一级建造师证书依旧处于稀缺的状态。造成一级建造师证书需求量旺盛,每年都就有许多人因为挂靠被吊销证书。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一级建造师人才的稀缺程度,提高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04
对应职称
职称的好处想必了解的人都清楚,取得职称就可享受众多福利政策,例如升职加薪、购房补贴、积分入学、个税抵扣等等。
而根据国家政策《职业资格对应目录》来看,一建对应着中级职称,可用于申报高级职称。二建对应着助理工程师,可用于申报中级职称。
2023年4月7日,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开通查询(针对2022年考生,不含补考)。目前个别省份已公布了相应通过考试通过人数,其中四川省人、陕西省8811人、山东省7143人、福建省6586、江西省4781人、广西自治区4471人、云南省3980人、辽宁省3476人、宁夏自治区753人。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22年一级建造师置业资格考试通过人数又创新高。伴随着一级建造师考试通过人数的逐年增加,一级建造师证书的实际价值正在逐步缩水。
本人是2016年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的,在甘肃兰州这边报的名,记得当年甘肃省总人数仅670人,而在2021年这个数字为2504人,目前尚未公布2022年通过人数,相信会比2021年人数更多。
一级建造师证书价值最高的时候,3年的使用费用约30-100万,当时很多从业者之间都会开个小玩笑:“买房了吗?如果还没有,赶快考一级建造师”。虽然是个玩笑,但却很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小编的很多同事、朋友都通过这个方法实现了住房自由,特别是通过年份很早的那几个,更是享受到了更多的市场发展红利。而当下,一级建造师证书貌似仅仅用来作为从业者的一个敲门砖,而其使用费用也一降再降,3年的使用费用也跌倒了3-30万。
如此行情下,一级建造师路在何方?还值去考吗?
如果是建筑行业的的从业者报考一级建造师的,通过率大放水,一级建造师路在何方?,特别是在施工单位上班,我觉得还是非常有必要去考的,毕竟,要当项目经理,发展自己的事业,这就是一块敲门砖,带证执业也是国家和行业的基本要求。如果是非建筑行业人员,有自己其他职业,个人觉得没必要去考了,毕竟四库一平台已实现联网报考一级建造师的,无法为考证者再带来收益。如果是自由工作人员,倒是可以去考,虽然已经不能像当年那样给考证者带来那么多收益,但毕竟还有一些,能够补贴家用,特别是能够确保一个社保的连续,最起码最近10年内一级建造师证书还不会沦为废纸。
在这里,小编倡导大家放下手机、拿起书本,毕竟考证也是学习的一种形式。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合法考证,合法获得收益,助力自己的事业和人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24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