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2022年度天津市工程技术系列建筑设计专业职称评审工作,按照《市人社局关于开展2022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津人社办函〔2022〕449号)要求,结合我市建筑设计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评审级别
2022年度工程技术系列建筑设计副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二、评审范围
(一)参评对象。本市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含中央和外省市驻津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中在职的建筑设计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自由职业者,均可以参加本专业职称评审。在津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港澳台地区人才和持有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人才,均可申报。对于全面实行岗位管理的事业单位,一般应在岗位结构比例内开展职称申报评审。
受到党纪处分、政务处分、处分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影响期内不得申报职称评审。公务员(含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不得申报职称评审。
(二)专业划分。申报人根据任现职后所从事的专业及主要业绩成果,在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暖通设计、电气设计、景观设计、设计概预算、设计管理、室内外装饰设计、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和建筑设计科研等专业范围内,确定一个申报。
三、评审标准
2022年建筑设计专业职称评审有关标准条件,按照《市人社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的通知》(津人社局发〔2019〕39号)(见附件)执行。
四、评审方式
2022年建筑设计专业职称评审方式为专家评审。学历破格申报人员须参加专业课程考试合格后,参加专家评审。
五、申报政策
(一)申报职称评审的人员(以下简称申报人),应符合《天津市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津人社规字〔2019〕4号)以及工程技术系列职称评审有关标准条件相关规定。本市在站博士后可以通过其博士后设站单位申报副高级职称。
(二)高技能人才可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人社部发〔2020〕96号)及本市相关规定,申报建筑设计专业职称。
(三)按照《市人社局关于明确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的通知》(津人社办发〔2019〕96号)规定,取得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且符合高一层级职称评审标准的,可持职业资格证书和用人单位聘任证明直接申报。
(四)对本市各类企业引进和培养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优秀青年人才,不论是否取得过职称,企业可根据其业绩水平直接申报相应层级职称。其中,与本市企业签订工作协议1年以上且每年累计在津工作不少于2个月的柔性引进人才,可在本市按规定申报职称。
(五)用人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保障援派人员、双创人员、科技特派员等享有相应的职称申报权益。专业技术人才可凭持有的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省级人社(职称)部门颁发或授权颁发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在本市进行职称评聘。
(六)继续教育要求按照本市有关政策规定执行,作为职称申报评审必要的基本条件。对继续教育完成情况实行申报人承诺制,用人单位、业务主管部门逐级对申报人继续教育情况进行核验,市人社局对申报人继续教育情况进行抽查,对承诺不实的申报人取消当年申报资格。
(七)优化职称申报评审服务,实行“免跑即办”,统一使用“天津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办理、网上查询、网上评审、网上发证。申报人所有信息和佐证材料、业绩材料均在网上提交,不再提供纸质申报材料。申报人、用人单位、主管部门、评委会不再逐级传送纸质申报材料。全面应用职称证书电子印章、社会化职称评委会电子印章和业务主管部门二维码,评审通过人员在线自行下载、打印职称电子证书和职称电子评审表。
六、材料要求
1.学历、学位证书以及已取得的最高级别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2.含甲乙双方基本情况、合同期限、工作岗位和甲乙双方盖章签字页的劳动(聘用、劳务)合同(协议)。对于全面实行岗位管理的事业单位2022年建筑类职称评审,须提供体现满足申报资历年限要求的聘用合同或聘书。
3.业绩成果佐证材料。按照评价标准中各层级业绩成果要求,提供符合申报要求的相应佐证资料(单位审核确认加盖印章),其中论文须完整上传封面、目录(标注文章所在位置)、正文,获奖证书、发明专利等须体现个人参与情况。
4.破格申报人员须提供个人申请和单位推荐意见(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加盖单位印章)。
所有个人申报材料均在职称评审信息系统(网址为::8081//home)提交电子版,图片资料应调整至清晰可见后再上传,以免影响评审结果。
七、时间安排
(一)申报推荐。各业务主管部门指导用人单位开展职称申报推荐工作。申报人、用人单位、业务主管部门登录“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在线进行申报、受理、审核、反馈等操作。申报人自10月8日(星期六)起登录职称评审信息系统,按要求在线填报相关信息、上传佐证材料,并提交至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审核材料后开展推荐,对推荐结果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2022年建筑类职称评审,2022年天津市工程技术系列建筑设计专业职称评审方案,对公示资料以图片方式上传至职称评审信息系统。
(二)线上申报。业务主管部门对所属用人单位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于11月18日(星期五)前将审核通过的申报材料提交至评审委员会,逾期不再受理。
(三)专家评审。申报材料受理完成后,在线抽取评审专家,于2022年12月31日前召开评审会。
(四)结果公示。评审结束后,通过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对通过人员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五)证书获取。公示无异议的,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公布评审结果,并生成电子职称证书,评审通过人员可在线下载打印电子职称证书及《天津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交存档部门归档。
八、公开方式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近日,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指导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职称评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2022年度建筑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分两批次展开,从专家库随机抽取各地市专家195名,对近6700名不同层级申报人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整个评审过程组织领导有力,程序标准严格,评价机制得到进一步创新。
加强组织领导,稳妥推进评审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有关部署要求,基于新的形势任务要求改进优化评审组织工作,针对年度职称评审“人数多、任务重、时间紧”的形势特点,采取集中研究、整合资源等方式全力克服困难,合理制定评审方案,细致推敲每个环节,确保评审工作井然有序。
评审工作动员部署会现场
评审过程中,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清淦和二级巡视员黄维德同志带领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厅党组要求,严把评审条件、严守工作纪律、严格公开程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魏建文先后两次赴评审一线面对面指导,提出“确保评审质量、坚持评审标准、遵循评审程序、遵守评审纪律、确保无负面舆情”总要求。省纪委监委驻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纪检监察组副组长林清到场督导,强调“把自律意识强起来、把纪律规矩严起来、把廉洁腰杆挺起来、把行风正气树起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机关党委、机关纪委主要领导及巡查监督员不定期巡查会场,严肃工作纪律、保密纪律、廉政纪律。
创新评价机制,科学评价人才
✦
优化评委会专家库。从去年下半年起,省建筑工程技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主管部门复核备案的方式广泛征集专家,综合考虑专家队伍的专业领域、年龄梯次和地域结构,既吸纳理论研究水平高的专家,也邀请一线实操能力强的专家,充分发挥专家的智力优势和技术支撑作用,为评审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除评审权限范围内的专家,首次探索吸纳广州、深圳、外省高水平技术人才入库,更加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人才。
全面客观评议。评审时牢牢把握主审专家、评议组和评委会三个重要关键点,要求主审专家认真细致审核申报材料,全面梳理申报人基本条件和评价条件;评议组由组长主持,在全面审阅申报人材料和充分讨论基础上建筑工程施工职称评审,省住房城乡建设厅2022年度建筑工程职称评审工作顺利完成,负责对申报人提出评议意见,评议组组长或分工负责评议的专家在评审会议上介绍评议情况,作为评委会评议表决的参考。评委会严格职称评价标准条件,客观评议、认定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对每位申报人作出严谨评价。
“破”“立”并举。根据人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通知》(人社厅发〔2022〕60号)及省人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粤人社发〔2023〕7号)精神,在评审过程中坚持破除“四唯”和树立“新标”并举,着力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打破旧有条框与束缚,突出申报人的品德、业绩能力、水平和贡献,激发专业技术人才活力,提高优秀人才的成就感和获得感,使更多拥有真才实学的技术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据统计,评审中有15名相关申报人经评议组、评委会评委审核,确认符合破除“四唯”条件建筑工程施工职称评审,予以通过。
评审现场
下一步,按照工作程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2022年度建筑工程职称评审、认定通过人员的公示结果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复核。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36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