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测绘十年》的书稿今天发给出版社了,乐观估计明年上半年能出版。
《海洋测绘十年》全书大约16万字,14个章节(目录见文后),主要包含海洋调查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海洋数据处理和编图和自编软件的开发经历和使用。
本书的内容均是对海洋测绘一线工作的经验总结,干货满满。按照书中的步骤就可以完成相关设备的安装使用和其数据处理和编图,不仅可以用来指导行业新人更快地入门,早点进入工作状态,而且还可以为行业专家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现在正式向各位老铁们毛遂自荐这本书,并接收预订。预订的价格还是优惠价100元,在本文后面微信打赏,并留言邮寄地址。正式发书之前,会在公众号进行再次确认。
预订或购买本书的读者会享受到:
(1)再版之前,定期进行内容增补(PDF),一年至少一次;
(2)如遇到海洋测绘相关问题,博主优先回答。
如果你是从事海洋测绘相关的工作,相信本书不容错过。
小伙伴,预订一本吧。
《海洋测绘十年》序言
2007年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测绘专业毕业,至今已十三年了。
2010年被单位评为海洋测绘工程师,至今已十年了。
2015年被单位评为海洋测绘高级工程师,至今已经五年了。
2007年毕业时立下flag,决心要从事海洋、气象和地理信息方面的工作,虽历经波折,最终还是得偿所愿来到 现在的工作单位,成为了一个海洋测绘工程师。回首这十来年,从一个毕业之前从未见过海的懵懂之人,到一个担任大洋航次的首席科学家,不禁百感交集。
2015年自建个人博客网站—海洋测绘网,初衷主要是网上做笔记,有网的地方就可以査,比较方便。没想到有些同行看到了以后,评价不错,这给了笔者更大的鼓舞。
2018年开始开通了海洋测绘网的同名公众号,将自己之前写的文章重新整合发在公众号。之后,只要写了比较长的文章,都会在网站和公众号同步发布。截止2021年12月,网站有341篇文章,公众号有131篇文章。
开始写文章以后,发现自己写的能力确实欠缺,先不说文笔,逻辑上也较为混乱。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多写,先写出来,再修改逻辑。虽然文笔进步不大,但是比当初必须借助文献才能写的状态强得多。写多了,胆子也肥了,也敢写了。现在给自己立了规矩,一周一篇。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数量决定一切,只有数量才能出质量。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但是需要激活和挖掘。经历了连续两年注册岩土考试专业考试惨败以后,从2020年1月开始实践这两句话,到2021年1月高分通过了注册岩土专业考试案例部分,证明了这两句话是真理。人的潜力怎么激活,靠运动。对于成年人来说,只要有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是足够的。可是,一旦上了8个小时的班以后,会感觉到累。此时,如果还想保持一个较好的精神状态,就需要运动,比如慢跑。有的人一天工作12个小时都不觉得累,有的人8个小时就坚持不住,其中奥秘就是运动。在准备考试的11个月里,每天都是通过运动来充值3个小时。有了这3个小时测绘工程师网,就可以每天做25道题。总共做了7000道题,超过了通过考试的门槛—5000道题。考完了以后觉得自己应该十拿九稳了,但是查询考试成绩的时候,手却是止不住的抖。
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数量堆出质量,量变引起质变,这就是普通人的真理和方法论。再说一个例子,注册岩土考试结束以后,每天运动的习惯就保留下来了。以前运动期间,听岩土方面的课件,现在改听英语单词。买了1本包含个单词的书,每天利用半个小时背50单词,大约1年时间背完。有的人可能会说,即使全部背完了测绘工程师网,想问一下本科专业是测绘工程 毕业后想从事海洋测绘需要再学些什么?,可能也记不住三分之一。但是,当你真的背完了以后,就会明白,再背一遍的时间可能只需要三个月,等你背第三遍的时候,可能只需要几个星期。背第一遍是最难的,也是最痛苦的。
一直喜欢编程,一点点地写、一年年地编,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至今也写了上万行代码了,实现了工程图框、海图图框、水深图、剖面图和宗海图的半自动化绘制,也算一手创建了单位的图件编制程序。
2015年,发现了市面上坐标转换软件不是很完善,比如:开源软件Proj不支持转换参数计算; MG程序,即著名的笑脸程序,投影少,且墨卡托投影(海图投影)转换有误;单位原先使用的EGS公司坐标转换程序,只有投影转换,且不能在64位机器上运行。因此,利用闲散时间,历时1年完成了坐标转换程序第1版,一直不断更新迭代,作为测绘网的公共产品提供给测绘同行使用。
翻看自己的网站,第一篇原创博文是开源多波束软件的第一章的翻译文。自2015年至今5年里,总共写了300余篇原创博文,主要内容是自己工作经历的总结,也有一些综述类的文章,都是围绕海洋测量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海洋数据处理和展示这两个核心主题。
海洋测绘设备的发展与国家战略是紧密联系。2007年刚到单位发现除了无锡海鹰的单波束,其它所有设备比如定位、多波束、浅地层、侧扫声纳、磁力仪和重力仪都是国外进口的。2015年开始采购能接收北斗信号的中海达定位设备,2018年开始采购航天十三所的重力仪SAG-2M。十三五和十四五都将海洋高端装备作为海洋发展的重点,国产设备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比如浅水多波束有海卓同创的,浅水侧扫声纳有蓝创海洋的系列,磁力仪和地磁日变站也有国产的了。国产设备只要坚持不断地迭代更新,最终会逐渐替代国外同类产品。
比起国产硬件发展,国产海洋软件就显得更落后,基本都是进口软件的天下了。比如多波束处理软件,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处理软件 ,重磁处理软件。单位前段时间刚买了浩拓重磁处理软件,使用简单,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这也说明了海洋处理软件国产替代也正在进行,不过差距比硬件还要大。
言归正传,本书分三个部分:(1)海洋调查设备的安装和使用,选取一些典型的海洋设备详细地讲述从安装到使用的全部步骤和一些注意事项;(2)海洋数据处理和编图,聚焦当前海洋数据处理的主流软件;(3)自编软件的开发经历和使用,主打海洋测绘网的坐标转换和海底管道三维信息系统。
本书的文章均是对一线工作的经验总结,大部分都是干货。按照书中的步骤就可以完成相关设备的安装、使用和其数据处理和编图,不仅可以用来指导行业新人更快地入门,早点进入工作状态,而且还可以为行业专家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自知才疏学浅,文中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欢迎读者批评和指正,可在海洋测绘网留言板留言,或在同名微信公众号留言,也可发邮件至。
一、工程测量教研室师资队伍
序号
照片
个人简介
谢旭阳,工程硕士,三级教授。1974年12月生,江西赣州人。现任测绘工程系副主任(主管系教学与科研工作)。1997年7月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测绘工程专业,2008年6月获得重庆大学建筑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工程测量、地形测绘、卡西欧()测绘编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过《高职院校测绘类实验实训室管理模式创新研究》省级科研课题1项、承担过《土建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条件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以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性教学系统开发—高职土建类实训基地设置方案、配置标准和训练方法的研究实施》等省级科研课题3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2篇,主编教材3部,参编教材4部,获得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5)。
杨守菊,工程硕士,副教授,工程师,注册测绘师,一级注册建造师。现任工程测量教研室主任。1981年6月生,重庆奉节人。2003年6月毕业于重庆大学测绘工程专业,2012年获得重庆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测量学、工程测量、地形测绘等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编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教材《道路测量放线》,参编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测量放线工(初级)》。
桂芳茹,工程硕士,教授。1973年2月生,江西抚州人。现任工程测量实训中心主任。1997年7月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测绘工程专业,2008年6月获得重庆大学建筑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测量、地形测绘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10-2011年、2011–2013年被评为优秀党员,2012年秋期评为教学质量优秀奖。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中文核心1篇,EI检索1篇。
杜文举,工程硕士,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测绘师。1970年12月生,黑龙江双城人,1995年7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测量专业,2011年6月获得成都理工大学岩土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7月2005年5月,任职于中铁十三局集团公司,历任职测量员、技术员、质检员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参加过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的施工建设,参加过多座复杂特大桥的施工建设,也从事过高速铁路的工程监理工作。2005年6月至今,工作于四川建院,主要从事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测量、地籍测量和房地产测绘、测绘基础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EI检索4篇。
杨淑芬,工程硕士,讲师,工程师,二级注册建造师。1980年10月生,湖北天门人。2004年6月本科毕业于重庆大学测绘工程专业,2012年12月取得重庆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测绘基础、建筑工程测量等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获得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中文核心论文1篇。
崔贺,本科,助教。1980年8月生,河南平顶山人。2003年6月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2011年5月攻读四川大学工程硕士。主要从事测量学、工程测量、GNSS测量、矿山测量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参与《建筑工程测量》教材的编写,发表学术论文6篇。
欧阳杜鹃,本科,讲师。1982年4月生,重庆铜梁人。2005年6月毕业于重庆大学测绘工程专业,2009年5月攻读重庆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主要从事测量学、工程测量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参与《建筑工程测量》教材的编写,发表学术论文6篇,参与生产项目4项,2010年秋季获得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
刘群,工程硕士,讲师。1985年11月生,湖南衡阳人。2007年6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2013年6月获得成都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测量、地籍测量与房产测量、地下工程测量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中文科技核心3篇,参编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教材《测量放线工(中级)》。工作期间多次获得院级“优秀教案”、系级“教学质量优秀”。
郭豫宾,硕士,讲师,工程师。1983年4月生,河南新乡人。2006年6月毕业于平顶山工学院测绘工程专业,2010年6月获得成都理工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工程测量、地图学、遥感技术应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参与科研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ISTP检索1篇。2013年担任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测量技能大赛指导教师取得了优异成绩。
10
蒋德兴,本科,副教授。1966年3月生,四川广安人。1988年7月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工程测量专业。曾在四川测绘局下属成都测绘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主要从事地形测量、施工测量、控制测量、测量平差、地图投影等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5次获得学院青白江校区优秀教师称号,1次获得校风建设优秀个人称号。完成院级科研项目1项,近5年独著发表学术论文10篇。
11
刘兴胜,本科,副教授,注册测绘师,1970年10月生,四川郫县人。1995年6月毕业于桂林理工大学工程测量专业。主要从事工程测量、地形测绘、房地产测绘、工程管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1篇,参编教材一本。2006-2012期间,多次获评,教学质量优秀奖,2007年获得学院优秀科研工作者称号。
12
王水江,工程硕士,讲师。1981年2月生,四川达县人。2004年6月毕业于西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12年获得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4篇,参编教材1部。
13
余金婷,硕士,讲师。1990年9月生,广东梅州人。2015年6月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获得重庆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主要从事卡西欧()测绘编程、工程测量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篇。
14
樊正林,工程硕士,1972年1月生,1995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测量专业,2010年获得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以及工程测量、不动产测量、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际生产技术工作。承担多项生产项目,生产经验丰富。
二、空间信息教研室师资队伍
序号
照片
个人简介
许辉熙,工学博士,理学博士(后),教授,工程师,国家一级工程测量员(高级技师),1979年5月生,四川德阳人。现任学院副院长,兼任现代测绘技术中心主任。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十一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从事地图学、建筑工程测量、工程变形观测、遥感与GIS技术应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张恒,工学硕士,讲师,工程师,注册测绘师。1980年12月生,甘肃靖远人。2004年6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2007年6月获得西南交通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测量学、建筑工程测量、控制测量、数字化测图技术、GIS原理与应用、GIS与测绘程序开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参与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中文科技核心5篇,主编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教材《测量放线工(中级)》。2011年秋季、2012年秋季、2014年秋季、2015年秋季、2017—2018学年获评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
薛万蓉,工程硕士,副教授,工程师。1978年7月生,四川新都人。2002年6月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2012年6月获得成都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测量、地图学、遥感技术应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5年,参与科研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中文核心1篇,EI检索1篇。2011年春季获得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
王润芳,工学硕士,在读博士,讲师。1982年生,内蒙古人。2009年1月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主要从事测量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10年获得学院“优秀科研工作者”称号。
蒲仁虎,工学博士,讲师。1984年1月生,四川省安岳县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带头人,注册一级建造师。200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测绘工程专业,2009年硕士毕业于重庆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2019年获得西南交通大学大地测量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测量、GNSS原理与应用和数字测图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论文2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仇文侠,工学硕士,副教授,工程师。1982年4月生,山西临汾人。2006年6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09年6月获得成都理工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地图学、建筑工程测量、遥感与GIS应用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校级项目1项,参与10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EI检索3篇,ISTP检索2篇。2010年获得学院“优秀科研工作者”称号。参与的1项科研成果获四川省环保科技进步二等奖(持有证书)。
刘春阁,工学硕士,讲师。1983年1月生,山东菏泽人。2010年1月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主要从事遥感与GIS技术应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3年,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CSCD核心2篇。2011年被评为教务处优秀工作人员。
敬小东,工学硕士,讲师,工程师。1984年10月生,四川西充人。2007年6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10年6月获得成都理工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测量、工程变形观测、遥感与GIS技术应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参与科研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2012年秋季获得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
张船红,工学硕士,讲师。1986年6月生,四川成都人。2008年6月本科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11年6月硕士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测量、遥感与GIS技术应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5年,参与科研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中文核心3篇,科技核心1篇,EI检索1篇。2012年春、秋期均获得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2013年获得学院首届教师微课比赛二等奖。
10
李璇琼,工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1984年6月生,甘肃兰州人。2013年6月博士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获得成都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2014年12月—2016年12月西南交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遥感与GIS技术应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承担科研项目多项江建教育测绘师,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主研人参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EI检索2篇,CSCD核心、中文核心期刊8篇,检索1篇。2013—2015年度被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获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3次。2014年获得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工作管理先进”奖。2015年参与省级精品课程《卫星遥感与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资料准备和课程视频录制。2017年至今参与全国职业院校测绘与地理信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11
范本,工学硕士,讲师。1986年8月生,河南商丘人。2012年6月毕业于重庆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现任空间信息教研室主任,兼任现代测绘技术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工程测量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测绘技能大赛指导经验。2014-2019年连续6年指导学生获得四川省高职院校测绘技能大赛共14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并每年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4-2016、2018年指导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共2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指导学生获得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入职以来,参与科研项目6项,1项获得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三),1项获得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三),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CSCD核心1篇,中文核心1篇,中文科技核心5篇,2019年获得德阳市第十七届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江建教育测绘师,2次获得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
12
何应鹏,工学硕士,讲师,工程师。1992年7月生,四川省南部县人。2013年6月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测绘工程专业,2016年6月获得重庆交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学位,获得重庆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主要从事工程测量、变形监测、GPS技术、近景摄影测量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17年4月获得四川省高职院校测绘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17年7月获得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CSCD检索1篇,主编教材1部,主研院级课题1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项。
13
黄清越,工学硕士,助教。1995年1月生,四川德阳人。2017年6月本科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20年6月硕士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主要从事遥感、地理信息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14
杨丽霖,管理学硕士,讲师。1990年2月生,四川省阆中市人。2016年6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要从事测量实训室的管理工作、兼职辅导员以及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17年被评为“热心支持共青团工作的辅导员”,2018年5月指导学生获得“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西南赛区大学组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5篇,主研院级课题1项。
15
梁延龙,本科,助教,在读硕士。1986年2月生,河南商丘人。2007年6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18年研究生在读成都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主要从事系部教务管理工作和科研管理工作。发表学术论文3篇,主持院级项目1项。
16
李文韬,理学硕士,讲师,1989年生,四川成都人,注册二级建造师。2015年6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国土勘测、地理国情监测和旅游规划方面研究。近年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8项,发表论文6篇。
三、学生管理工作师资队伍
序号
照片
个人简介
陈晓桦,工程硕士,讲师。1982年12月生,重庆北碚人。现任测绘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2005年6月毕业于重庆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2年6月获得电子科技大学教育信息化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经济学、企业管理等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中文核心2篇。曾被评为四川省抗震救灾大学生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多次在四川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15年,被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表彰为“学习型机关建设先进个人”;2016年,荣获第四届四川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三等奖”。近几年,四次被学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被学院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20年,参加省住建厅“廉韵润初心”廉政演讲比赛获“一等奖”。
陈静,工程硕士,副研究员。1981年9月生,四川南充人。2004年6月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2012年5月获得重庆大学工程硕士学位。现任测绘工程系综合科科长,从事学生管理与学生就业工作9年来,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方面经验丰富,并在学生就业工作中成绩显著。在这9年里,发表论文近15篇,其中科技核心1篇,EI检索1篇,中文核心1篇。同时多次荣获学院“优秀辅导员”奖与“热心支持共青团工作”奖。
李伟,法学硕士,讲师。1986年6月生,山西高平人。现任测绘工程系学工科科长学生党支部书记,2011年6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思想政治专业。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多次获得学院“优秀辅导员”和“热心支持共青团工作的辅导员”等荣誉称号。2015年获学院共青团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获四川省住建厅机关工委“优秀团干”称号。2021年获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高职组)公共基础课程组三等奖。
贺菲,教育学硕士,讲师。1987年4月生,山东菏泽人。2012年6月毕业于西南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继续教育学院职员,在测绘工程系兼任辅导员。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一篇,参编本科教材1本,主持院级课题1项。获得2013-2015年度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得2014-2015年度优秀辅导员称号,热心支持共青团工作的辅导员称号。
蔡志清,教育硕士,讲师。1973年10月生,四川南充人,本科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1994年参加工作,曾任教中学语文教学兼班主任,2010年调入四川建院,现在学院办公室工作,测绘系兼职辅导员。2012、2013年获评学院“优秀辅导员”。在《科教文汇》、《内蒙古学报编辑部》、《管理学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
张敏如,理学硕士,助教。1992年生。2015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国际金融与会计专业,获得优秀学位。现任测绘系兼职辅导员,人事处职员,留学英国1年,长期使用英语学习和交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肖洁,翻译硕士。1995年生,四川德阳人。2020年6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英语翻译专业。现任测绘工程系团总支书记。英语专业八级,能较好的使用英语写作与交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36395.html
评论列表(1条)
[…] 测绘工程表面上是一门天坑专业:就业前景差、工作环境糟糕,但背后还藏着一条独具优势的就业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