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郑州市金水区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叉口
邮政编码:
附件:1.河南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拟表彰对象
2.河南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
河南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1月15日
附件1
河南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拟表彰对象
郑州市卫生计生监督局监督七科
郑州市管城区北下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开封市中医院发热门诊
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宜阳县柳泉镇卫生院
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鹤壁市卫生健康监督局放射和职业卫生监督科
新乡市医学会
焦作市中医院脑病科一区
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
濮阳市范县陈庄镇中心卫生院
许昌市建安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禹州市中医药管理局
漯河市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支队
三门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科
商丘市中医院医务科
睢县尤吉屯乡卫生院
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应急办公室
西华县中医院
驻马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
南阳市眼科医院
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办公室
中共信阳市卫生健康委机关党支部
信阳市商城县上石桥镇卫生院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长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邓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滑县妇幼保健院
固始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汝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
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临床研究中心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招生处
河南省卫生健康技术监督中心传染病监督管理科
河南省肿瘤医院医学影像科
河南省胸科医院医疗事业发展和社会工作部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管委会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颈肩腰腿痛科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
河南省生殖健康科学技术研究院产科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医学部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务部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机关党支部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椎间盘中心
附件2
河南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
(按姓氏排序)
郑州市
郝义彬 郑州人民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医师
贺 瑞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金志鹏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大内科主任兼PICU主任、主任医师
寇海荣 新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刘 畅 郑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
孟 涛 中牟县东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副主任医师
王 昊 郑州市中医院脾胃肝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
开封市
韩新生 开封市中心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靳丽萍 开封市第二中医院副院长、副主任护师
李清亮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郊乡卫生院院长、主治医师李全红 开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计生协会副会长、市卫健委人事科科长会计师
王 帅 开封市祥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药政股副股长
洛阳市
曹玉红 嵩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管技师
郭胜利 洛宁县东宋镇卫生院院长、主治医师
华 剑 洛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人事科科长
王 芳 洛阳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张建宇 洛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平顶山市
孙技伟 叶县田庄乡卫生院院长、技师
刘向真 平顶山市宝丰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主治医师
卢玉杰 平顶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吕玉玺 平顶山市新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师
赵武斌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处主任、副主任医师
安阳市
宋 飞 殷都区铜冶镇卫生院内科主任、主治医师
王 霞 安阳市卫健委四级调研员
闫 岩 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防治科科长、主治医师
张建明 内黄县高堤乡卫生院院长、主治中医师
鹤壁市
付向军 鹿楼中心卫生院副院长、主管技师
马瑞爽 鹤壁市淇滨区卫生监督所九级职员
杨明辉 鹤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张永楠 鹤壁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新乡市
郭荣光 新乡市传染病医院三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
盛作乾 新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科长孙来广 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主任医师
张国良 封丘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张记龙 新乡市辉县市南寨镇三郊口卫生院院长、技师
焦作市
刘 勇 焦作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庞秋艳 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预防控制科科员、主管医师
宋孝娟 焦作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科科长
杨小青 孟州市中医院医务科科长、副主任中医师
郑 燕 焦作市修武县为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T室主任、主管技师
濮阳市
郝淑霞 濮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
焦雪成 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刘洪勇 濮阳县人民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
王付成 濮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机关后勤服务中心技师
朱德红 台前县夹河中心乡卫生院院长、副主任医师
许昌市
黄毅平 许昌市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主任医师
邢春玲 禹州市褚河镇卫生院专业技术
徐学军 长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副主任医师
徐亚民 许昌市中医院业务副院长、副主任中医师
周 涛 许昌市魏都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漯河市
李业武 漯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党委委员、医师
刘晋山 舞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副主任医师
吕学民 召陵镇卫生院副院长
彭 壮 漯河市中医院主治中医师
三门峡市
马新鱼 三门峡市湖滨区疾控中心医师
杨丰伟 卢氏县朱阳关卫生院院长
张建军 三门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张瑞萍 三门峡市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商丘市
崔三跃 商丘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长
符金磊 宁陵县赵村乡卫生院院长主治医师
李德怀 商丘市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李忠亮 商丘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
王传魁 虞城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主治医师
张德付 商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副主任医师
周口市
柴万灵 郸城县李楼乡卫生院骨科主任、执业医师
费培筠 周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级会计师
李颖华 周口市卫健委科长
齐云峰 周口市结核病防治所副院长、主治医师
王志冰 周口市卫健委科长
张晓阳 周口市中心医院业务副院长、主任医师
驻马店市
段明贤 胡庙乡卫生院公卫办主任
冯忠东 驻马店市卫生健康体育委员会科长
高卷睿 驻马店市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主任、主治医师
关 瑞 驻马店市中心血站副站长、副主任技师
杨兴俊 泌阳县中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
南阳市
黑喜栓 南阳市卫健委副主任
李建超 南召县中医院支部书记、院长、主任中医师
刘金峰 镇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主任医师
王 伟 内乡县马山口镇卫生院院长、副主任医师
杨运卿 南阳市卫健委医政科长、主任中医师
信阳市
冯爱玲 浉河区谭家河卫生院院长、主治医师
韩德鑫 罗山县卫健委党组成员
黄 丽 商城县妇幼保健院、商城县药具站商城县妇幼保健院支部委员、商城县药具站站长、医师
李承璋 信阳市传染病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
万建伟 潢川县卫健委基层卫生股股长
熊林高 信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
济源示范区
陈书平 济源市妇幼保健院医务科主任、新生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薛明祥 济源市大峪卫生院院长、副主任医师
省直管县
常守海 新蔡县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
陈传伟 永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
姜自兵 滑县卫生健康委员会滑县卫健委党组成员,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支部书记
刘福仁 兰考县中心医院副院长普内科、主任医师
刘 洁 巩义市卫健委人事科兼社区科科长、主管护师
刘 俊 固始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医改办主任、主治中医师
牛武学 长垣市人民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
王启营 鹿邑县卫健委机关党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
张红蕊 邓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员
张武钦 汝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副书记、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省直单位
曹晓强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
陈红丽 河南省卫生健康考试中心科级干部
董 薇 河南省医疗服务指导中心主任、党支部副书记
范军星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统计科科长、副主任医师
傅侃达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党委副书记、主任医师
高传玉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高社干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主任医师
何 平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副主任中医师
侯准科 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中级经济师
贾 忍 河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蒋士卿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
李福琴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长、主任护师
李海婷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
李红星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
李静波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李清华 河南省胸科医院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副主任医师
刘 姝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主管护师
刘 伟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办主任、主管药师
刘春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装备部主任、高级经济师
刘何根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甲办主任、高级经济师
刘剑波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
刘艳涛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中医处四级主任科员
刘长军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疾控处一级主任科员
路修德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主任高级经济师、医师
罗亚飞 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副主任工程师
吕玉民 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科室主任、主任技师
马颖辉 河南省生殖健康科研院医务科长、实验师
孟 革 河南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副科长、二级编剧
史洋洋 河南省计划生育协会二级主任科员
宋景贵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党委书记教授、主任医师
滕军燕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管委会委员、副主任医师
王 伟 河南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任医师
王 琰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院长助理、副主任医师
王端权 河南省中医药科技交流中心书记、副主任、主治中医师
王海峰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王海亮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副主任医师
王守俊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处处长、主任医师、教授
王志炜 河南省卫生健康技术监督中心科长、主治医师
温 涛 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业务科主任、主任技师
武秋林 河南卫生健康干部学院教务处负责人、副教授
夏俊博 河南省职工医院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许丽敏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护士、主管护师
杨道坤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杨力勇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处长、高级记者
苑志明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财务处副处长
张红梅 河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
张建功 河南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副研究员
张胜华 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张文周 河南省肿瘤医院主任、主任药师
张晓菊 河南省人民医院科主任、主任医师
周 淼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肺病科主任、副教授
周文贞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书记、高级会计师
2017年6月29日,省政府召开全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启动会,副省长蓝绍敏出席会议并讲话,拉开全省乡村复兴大幕。
同时公布入选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设计师名录,祝贺乡伴设计院入选(名单详见附录)!
以下为新闻播报~~~~~
交汇点讯 “只要始终保持历史的耐心和发展的定力,持之以恒把这项工作做下去,一定能够使江苏的‘三农’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一定能够使江苏的新农村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未来江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模样也非常值得期待,”江苏省人民政府今日下午召开“全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启动会”,正式拉开全省乡村复兴大幕,副省长蓝绍敏在会上如是说。
启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背后承载的是江苏全面进行乡村复兴的现实祈愿。而从发达国家发展历史看,均在工业化后期开始注重乡村建设,而经济发达的江苏如今已站在这一历史节点上,必须在全国率先做出抉择。乡村复兴,少则10年,多则30年,但显然,江苏已做好了持续恒久推进的心理准备。
召开近10次“诸葛亮会”,3个县5个团10个点首批试点
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江苏省委、省政府立足江苏实际、着眼未来发展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是在城乡建设和“三农”工作领域谋划布局的一篇“大文章”。省委书记李强亲自点题,多次做出批示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吴政隆代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进行研究;前两天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又做出总体安排。
交汇点记者了解到,6月20日,省委、省政府已正式印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按照《计划》要求,“十三五”期间,省级规划建设和重点培育100个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并以此带动全省各地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具体目标是: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
从实施步骤看,2017-2018年为试点示范阶段,“行动计划”提出了进入首批试点的“351”方案,即3个县、5个团、10个点,村庄总数40个左右。经各地自主申报、省里组织遴选,目前形成了“582”的方案,即5个县、8个团、20个点,村庄总数69个。
也就是说,这批试点是竞争性试点乡村规划师多少钱,江苏启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拉开全省乡村复兴大幕(含乡村规划师附录),能不能从“582”进入到“351”,还将根据村庄所在地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性高不高,决心大不大,点子多不多,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内涵要求把握得准不准,规划设计方案和工作方案水平高不高、针对性和操作性强不强等方面进行衡量。2018-2020年则为试点深化和面上推动阶段。
据悉,省政府已成立由17个部门和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副省长蓝绍敏担任召集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协作协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承担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需要集众智、汇众力来研究、思考和推进。前一段时间,省联席会议召开了大大小小近10次‘诸葛亮会’,并组织部分负责同志赴浙江等地学习考察、赴省内部分地区现场调研,厘清工作思路、方法和路径。”副省长蓝绍敏介绍说。
留住“世外桃源”延续“田园牧歌”,乡村复兴的“江苏思考”
乡村不仅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地和农民聚集地,还兼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价值和功能。从历史演变、现实发展、未来趋势看,必须高度重视乡村的复兴。无论一个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多高,总会有相当数量的人口在农村居住和就业,乡村将永远存在,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省乡村建设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乡村面临着资源外流、活力不足、公共服务短缺、人口老化和“空心化”、乡土特色受到冲击破坏等问题和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历史经验也表明,当城镇化率达到较高比例时,凡是能够很好地重塑城乡关系、挖掘乡村魅力和特色、注重乡村治理的,乡村吸引力就比较强,经济社会发展也比较稳健;凡是过分看重城市发展而忽略乡村建设的,不仅农业、农民问题越来越严重,更加剧了城市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恶化,最终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
江苏城镇化率已达67.7%,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三分之二,即将进入城镇化稳定发展期。在这一关键节点,必须把握大势,顺应大势,不失时机地将乡村复兴摆上应有的重要位置。
正是基于这一大背景的考虑,江苏省委、省政府把乡村复兴作为一个大课题来谋划,提出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特色田园乡村,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规律、契合实际的乡村发展与复兴的新路子,使“繁华都市”与“田园乡村”交相辉映。
农业是聚力创新的基础领域,农民是聚焦富民的重点群体,农村是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特色田园乡村,核心是对现有农村建设发展相关项目进行全面整合升级,并与国家实施的有关重点工作相衔接,统筹推进乡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将成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和“两聚一高”新实践在“三农”工作上的新抓手,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成为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记忆的新载体。
而随着第一个“百年目标”的临近,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相继组织实施了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田园综合体试点和农村综合改革等一系列项目,这为江苏推动乡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江苏作为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乡村建设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基层干部群众具有干事创业的激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的“带好头、领好向”的要求,江苏在乡村建设发展上将有更大作为和更多突破。
江苏省委、省政府“行动计划”对特色田园乡村的内涵做出阐述,“特色”就是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田园”就是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乡村”就是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
“特色”,体现的是竞争力。江苏现在约有18万个自然村,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点或特色。全省地形地貌形态比较丰富,既有广阔的苏北平原,又有江南的小桥流水,还有沿海沿江湿地和丘陵山地,衍生出类型多样的乡村聚居形态。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首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自身特色资源,走多元化的特色发展之路,其中特色产业是基础、特色生态是重点、特色文化是内核。
历史经验表明,农村的衰落、农民的外流很大程度上源于产业不振、经济不兴,所以必须把产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同时,“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必须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塑造与城市不同的特色农村生态景观;而乡村蕴含着社会经济变迁中的一切基因,是文化传承最大的载体,必须充分挖掘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保护乡村社会价值体系和集体情感记忆,重构承载乡愁记忆、充满文化内涵的精神家园。
“田园”,呈现的是意境。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世人描述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被传诵至今,就是因为写出了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乡村最美的、最富有吸引力的就是其田园意境。
乡村和城市要各美其美,就要遵循发展规律,尊重农村习俗,坚持走符合乡村实际的路子,着力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通过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保护山水基底、历史肌理、空间形态,协调乡村建筑、田园景观、自然风光,重塑和谐共融的人地关系,在江苏大地上留住世外桃源式的乡村,延续田园牧歌式的生产生活方式。
“乡村”,凸显的是可持续。乡村不但要美丽,而且要宜居,更要有活力,只有这三者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乡村建设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现在,一些地方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一种类似于“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乡村被小城镇掏空,小城镇又被中小城市边缘化,中小城市则在大城市面前失去了聚集优势资源的能力。
乡村出现“空心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城镇和乡村之间未能实现均衡发展,特别是公共服务差距比较大,乡村失去吸引力,发展缺乏动力和活力。江苏将通过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条件,努力提供与城镇等值的基本公共服务,创造让职业农民生存、成长、扎根的环境,让全体居民创业、致富、安居的环境,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乡村成为事业兴旺、产业兴旺、人丁兴旺的活力村、优势村。
增强乡村自身造血功能,让职业农民扎根
特色田园乡村可以建设,但更主要的应该是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不应该是全新重建、大拆大建。让乡村重归美好,推倒重建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推广价值,还会带来巨大的资金资源浪费。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一定要尊重乡村特有的田园景观、传统建筑,特别是要注重乡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注重老庄台的提升和复兴,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乡村环境,决不能用推翻重建的方式塑造乡村,决不能因大量新建而造成“建设性破坏”。
特色田园乡村可以成为乡村旅游一景,但更主要的应该是让职业农民扎根、让特色农业发展,不应该仅仅成为观光休闲的“盆景”。建设特色田园乡村,主要目的是打造“三农”发展的新载体,培育职业农民,实现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增效,这个农业不仅仅是传统农业,更应该是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精品农业,最好还是农业“接二连三”的价值链提升。
这些年来一些地方依靠特有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客户资源,致力于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全省众多村庄,不可能都成为服务游客的休闲观光点。没有农业、失去农民的乡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乡村,特色田园乡村要为农业做平台,为农民做服务,而不能仅仅为了打造景点,更不能掠夺农业、剥夺农民,这是一个大原则。
突出以农为本,抓好产业发展。农民致富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大农业。建设特色田园乡村,产业是基础,农民是主体,以农为本是根本要求——
江苏将围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完善涉农产业体系,利用“生态+”、“互联网+”等模式开发农业多功能性,构建“接二连三”的农业全产业链。真正把农业打造成优势产业、富民产业。
另一方面,要围绕“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大力培育职业农民,提高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农民务农收入,重点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切实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落实鼓农民就业创业政策,完善服务体系,不断拓展增收渠道,引导更多农民追寻商机、创业致富。
值得一提的是,特色田园乡村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但更主要的应该是集聚整合各级各类涉农资金,挖掘乡村和村民的潜力,形成资金合力和机制合力,不应该简单地成为商业开发项目,如是,将缺少示范性和生命力。关键还是要增强乡村自身造血功能,形成增长动力机制,避免简单依靠市场主体开发,避免过度依赖市场资金投入。
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将坚持以增强农民获得感为根本,坚持“快思维”与“慢思维”并重,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扎实有序地推进。
省住建厅党组书记顾小平表示,试点地区将突出规划引领,抓好整体设计,确保规划和方案充分体现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核心理念,确保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同时,多规融合,形成“规划设计一本通”,无论是空间、生态,还是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都将同步考虑、相互衔接、有机融合、能够落地。此外还要充分体现乡村特色,既选好设计队伍,又吸纳原住民积极参与,还要发挥好乡村建设技能型人才的作用,在材料选择上也要有乡村特点乡村规划师多少钱,真正使规划和设计方案体现广大农村居民的真实需求。
“高品质的乡村规划是引领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设计师们肩负着当代乡村复兴的历史使命,要汲取田园梦想,发扬工匠精神,静下心、沉住气,贴近村民的真实诉求,向基层管理者、建设者以及村民学习,与村民共同策划乡建内容,制定技术方案,共同探索、践行符合中国乡村特质和当代人居需求的田园乡村建设之路,使乡村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新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国说。
城乡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上。最近,省里将发布《“十三五”时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各地将逐一对表找差。基础设施完善了,公共服务到位了,乡村的吸引力、竞争力就会相应得到提高和加强。
“钱地人”三方面重点保障,支持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新土改”
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各方面都要动起来,给予实实在在的倾斜和支持。省级层面,着力在“钱、地、人”三个方面重点保障。
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李建平介绍说,将筹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省级财政资金,调整优化现有相关专项资金的使用结构,在符合项目资金用途和管理办法的前提下,倾斜支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对正式列入试点的地区,从建设初期就开始给予重点支持,对创建取得预期成效的还将给予资金综合奖补。同时,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设计个性化的金融信贷产品,依法发展新型融资模式,“不增加村级组织和农民负担,村级组织不得举债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这是‘高压线’”。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闽表示,在用地保障上,将鼓励和支持各试点地区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挖掘潜力用好存量土地,在县域内城乡、乡镇之间以及同一乡镇范围内统筹调剂土地利用。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使用建设用地兴办符合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产业规划的企业,鼓励盘活利用农村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和空闲农房,破解“自己的地不能用、用不好”的困局。对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允许各地先行办理供地手续,优先安排供地。
据悉,江苏将支持各地深入推进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新土改”,“唤醒”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农村资产资源,把“休眠”的资产变成财富的“源泉”。
还将建立专家咨询和技术指导制度,组织熟悉乡村情况、热心乡村建设的大院大所、设计大师和专家学者、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志愿者等,实质性、全过程参与特色田园乡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省联席会议办公室将实行定人定点全过程跟踪,协调有关方面开展业务指导,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重点问题。
江苏省委农工办、省农委则分别将就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加大帮扶、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增强富民特色产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和推动资源要素聚集等方面,力促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交汇点记者 汪晓霞
60个乡村规划师名单(附录)
1. 崔 愷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 / 中国工程院院士
2. 王建国 / 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 中国工程院院士
3. 段 进 /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4. 丁沃沃 /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 江苏省设计大师
5. 张 雷 /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可持续乡土建筑研究中心主任 / 江苏省设计大师
6. 韩冬青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 江苏省设计大师
7. 冯正功 / 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江苏省设计大师
8. 张 彤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江苏省设计大师
9. 张应鹏 / 苏州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 江苏省设计大师
10. 张京祥 / 南京大学区域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 江苏省设计大师
11. 贺风春 / 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院长 / 江苏省设计大师
12. 吕品晶 /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 教授
13. 傅 筱 /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 教授
14. 周 凌 /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系主任 / 教授
15. 查金荣 /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16. 王彦辉 / 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教授 /一级注册建筑师
17. 杨志疆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一级注册建筑师
18. 郭海鞍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本土中心研究室副主任 / 一级注册建筑师
19. 罗德胤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住房城乡建设部传统村落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 刘志军 /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 研究员级高级建筑师
21. 王 畅 /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执行总建筑师 / 研究员级高级建筑师
22. 汪晓敏 /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 /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23. 程向阳 /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 / 高级建筑师
24. 雒建利 / 南京同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 一级注册建筑师
25. 王 铠 /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可持续乡土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 / 一级注册建筑师
26. 陈安华 /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 注册城市规划师
27. 沈实现 /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本来设计工作室主持设计师 / 副教授
28. / 英国达伦建筑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 设计总监
29. 张尚武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 / 副教授
30. 栾 峰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助理 / 副教授
31. 张 伟 /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 研究员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32. 李正伦 /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经济师 / 研究员级高级规划师
33. 童本勤 / 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规划师 / 研究员级高级规划师
34. 江 泓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主任 / 副教授
35. 赵 毅 /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副院长 / 研究员级高级规划师
36. 汪晓春 /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技术总监 / 高级城市规划师
37. 吴 畏 /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分院副院长 / 注册城市规划师
38. 姜劲松 /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 研究员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39. 刘志超 /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 研究员级高级规划师
40. 陶 韬 /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 / 高级城市规划师
41. 闾 海 /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城乡规划所所长 / 高级城市规划师
42. 陈 超 /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城市设计所所长 / 高级城市规划师
43. 刘安生 / 常州市规划设计院副总规划师/ 研究员级高级规划师
44. 郑光强 / 朱胜萱(上海)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院长
45. 郑德福 / 朱胜萱(上海)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副院长 / 高级城市规划师
46. 姚永光 / 苏州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助理 / 高级城市规划师
47. 彭 锐 /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乡规划系副主任
48. 李 竹 /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技术与艺术(ATA)工作室主任 / 一级注册建筑师
49. 徐小东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副主任 / 副教授
50. 蓝 峰 / 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筑四所所长 / 高级建筑师
51. 胡旭明 /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城乡研究中心副主任 / 一级注册建筑师
52. 林祖锐 /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教授 / 一级注册建筑师
53. 陈中宏 / 江苏美城建筑规划设计院总建筑师 / 高级建筑师
54. 尚宁宁 / 江苏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 一级注册建筑师
55. 杨冬辉 /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院院长 / 副教授
56. 刘 谯 /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景观设计系系主任 / 副教授
57. 汪 玥 / 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 高级工程师
58. 胡 玥 / 苏州园林设计院规划二所设计总监 / 注册城市规划师
59. 金 荣 /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景观设计院院长 / 高级工程师
60. 戴如祥 / 无锡市园林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38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