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新书速递】《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 50497-2019现已上市!

基坑工程监测涉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本标准不只是规范监测单位的监测行为,其他相关各方也应遵守和执行本标准的规定。6.调整土质基坑现场仪器监测项目表;7.增加岩体基坑工程监测项目表;8.增加对土岩组合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的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基坑及周边环境监测。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编号为GB -2019,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现已上市!本标准自2020年6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2009同时废止。

点击图片购买

编制目的

为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工作,保证监测质量,提供信息化施工和优化设计的依据,做到成果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证建筑基坑安全和保护基坑周边环境,制定本标准。

说明: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很快,尤其是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得到了迅猛发展,基坑工程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水平也随着工程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但是在基坑工程实践中,发现工程的实际工作状态与设计工况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设计值还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工程的各种变化,所以在理论分析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现场工程监测就显得十分必要。

基坑工程监测涉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本标准不只是规范监测单位的监测行为,其他相关各方也应遵守和执行本标准的规定。

本次修订内容

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新书速递】《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 50497-2019现已上市!,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原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2009。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扩大适用范围,增加岩体基坑和土岩组合基坑监测以及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特殊土基坑监测

2.调整基坑工程监测实施范围的强制性条文规定;

3.调整第三方监测单位资格的规定;

4.增加对监测范围的规定;

5.增加对自动化监测的规定;

6.调整土质基坑现场仪器监测项目表;

7.增加岩体基坑工程监测项目表;

8.增加对土岩组合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的规定;

9.增加对爆破开挖的监测要求,增加爆破振动监测方法;

10.增加特殊土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内容;

11.调整水平位移观测、竖向位移观测的精度要求,增加设备精度要求;

12.增加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静力水准法的技术规定;

13.调整对仪器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的规定;

14.增加爆破振动监测频率的规定;

15.调整部分监测项目的预警值。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基坑及周边环境监测。对于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红黏土、冻土、盐渍土以及高灵敏性软土等特殊土和侵蚀性环境的基坑工程,尚应结合当地工程经验开展监测工作。

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建(构)筑物地下工程开挖形成的基坑以及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及各种设施、管线、道路等的监测。

对于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红黏土、冻土、盐渍土以及高灵敏性软土等特殊土和侵蚀性环境的基坑及周边环境监测,尚应结合地方法规、标准及当地工程经验开展监测工作。侵蚀性环境是指基坑所处的环境(土质、水、空气)中含有对基坑支护材料(如钢材等)产生较严重腐蚀的成分,直接影响材料的正常使用及安全性能。

基坑工程监测影响因素

基坑工程监测应综合考虑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建设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周边环境条件、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精心组织和实施监测。

说明:

影响基坑工程监测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1)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

(2)建设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包括岩土条件、环境条件等;

(3)邻近建(构)筑物、设施、管线、道路等的现状及使用状态;

(4)施工工期;

(5)气候条件;

(6)作业条件。

基坑工程监测要求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方案经审批后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由监测单位组织和实施监测。

内容赏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3953.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4月 15日 上午1:12
下一篇 2024年 4月 15日 上午1:16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