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自动拆分的方法和计算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随着bim技术的发展和bim软件的不断成熟,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已成为主流。建筑信息模型()或者建筑信息管理()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项目参与方在同一平台上,共享同一建筑信息模型。利于项目可视化、精细化建造。
现有技术中,设计院利用软件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构件图纸绘制阶段以手工方式进行拆分出图,手工绘制图纸带来的问题是效率低、易出错,且图纸质量受设计人员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提高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设计出图的准确性及效率,利用bim软件二次开发优势,结合预制构件拆分需求,达到利用bim技术实现预制构件一键拆分设计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自动拆分的方法,适于在计算设备中执行,包含以下步骤:
设计bim模型,设计建筑项目的bim整体模型;
建立拆分参数,内置预制参考生产工艺要求的预设值,涵盖预制构件编码、预制构件类别、预制构件输出信息内容以及预制构件工程量列表等基本的拆分规则;
建筑类型归类,将bim整体模型根据拆分参数按不同的建筑类型进行归类,确定bim整体模型的类别;
进行一次拆分,选择bim整体模型中拆分为部分模型;
进行二次拆分,将拆分的部分模型进行二次拆分,拆分为细化模型;
输出构件,将所述细化模型进行分解,按构件类别,将所述细化模型分解为各类别构件的集合;
将构件进行拆分,将各类别下的构件进一步按照预设的拆分规则拆分至可满足生产和运输要求的构件形态;
构件验证,将拆分至可满足生产和运输要求的构件形态进行复原验证,通过图纸模拟还原,验证是否能还原成所述细化模型;是,则进行结果输出;否,则调整拆分规则,直至验证通过为止;
结果输出,输出可满足生产和运输要求的各构件形态的集合的列表、各构件形态的二维示意图以及各构件形态的物料清单。
其中,在所述构件验证步骤之后还包含以下步骤:
人工校核环节,人工校核拆分后的构件形态,进行模拟装配,校核通过后进入结构输出步骤;若校核不通过,则人工修改拆分规则,直至校核通过为止。
其中,所述结果输出步骤还输出最终的拆分规则。
一种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自动拆分的计算设备,包含:
处理器,适于实现各指令;以及
存储设备,适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
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指令设计bim模型,设计建筑项目的bim整体模型;
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指令建立拆分参数,内置预制参考生产工艺要求的预设值,涵盖预制构件编码、预制构件类别、预制构件输出信息内容以及预制构件工程量列表等基本的拆分规则;
将bim整体模型根据拆分参数按不同的建筑类型进行归类,确定bim整体模型的类别;
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拆分指令进行一次拆分,选择bim整体模型中拆分为部分模型;
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拆分指令进行二次拆分,将拆分的部分模型进行二次拆分,拆分为细化模型;
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分解指令将所述细化模型进行分解,按构件类别,将所述细化模型分解为各类别构件的集合;
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拆分指令将各类别下的构件进一步按照预设的拆分规则拆分至可满足生产和运输要求的构件形态;
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验证指令将拆分至可满足生产和运输要求的构件形态进行复原验证,通过图纸模拟还原,验证是否能还原成所述细化模型;是,则进行结果输出;否,则调整拆分规则,直至验证通过为止;
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输出指令输出可满足生产和运输要求的各构件形态的集合的列表、各构件形态的二维示意图以及各构件形态的物料清单。
其中,还包含:
人工校核拆分后的构件形态,进行模拟装配,校核通过后进入结构输出步骤;若校核不通过,则人工修改拆分规则,直至校核通过为止。
其中,所述结果输出步骤还输出最终的拆分规则。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自动拆分的方法和计算设备,设计建筑项目的bim整体模型,建立拆分参数,根据预设的拆分参数制定预制构件进行编码、类别、输出信息内容及工程量的拆分规则。将bim整体模型依据拆分参数进行归类,确定建筑类型,防止后续拆分出错。通过两次的拆分将bim整体模型逐步拆分为细化模型,在后续构件验证时,只需验证部分,而不必验证bim整体模型,提高工作效率。将bim整体模型分解为各类别构件的集合,拆分为满足生产制造和运输最小单元,并对构件形态进行复原验证,防止出现拆分错误。直接输出构件形态的生产图纸,结合预制构件拆分需求,达到利用bim技术实现预制构件一键拆分设计的目的,提高了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设计出图的准确性及效率。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自动拆分的方法和计算设备,还包含人工校核环节,人工校核拆分后的构件形态,进行模拟装配,避免出现自动拆分后导致构件无法装配出图纸的设计状态,人工可以直接修改拆分规则bim拆分,一种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自动拆分的方法和计算设备与流程,进行拆分修正。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自动拆分的方法和计算设备,所述结果输出还包含输出最终的拆分规则,方便后续构件拆分时引用,无需再重新制定拆分规则。
附图说明
为了使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自动拆分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一种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自动拆分的方法,适于在计算设备中执行,利用bim插件应用在建模的基础上,通过插件的一系列点击操作完成bim整体模型的拆分,包含以下步骤:
设计bim模型,设计建筑项目的bim整体模型。比如设计xx花园的房地产项目的整体模型或xx广场的商业地产项目的整体模型亦或者xx桥梁的工程项目的整体模型。
建立拆分参数,内置预制参考生产工艺要求的预设值,涵盖预制构件编码、预制构件类别、预制构件输出信息内容以及预制构件工程量列表等基本的拆分规则。比如:管桩,长度为10m,管径为0.8m,类别为基础支撑件,施工工程量为1小时;预制板1尺寸为,厚度0.05m,编码001,类别为表面装配件,可拆分为1x1m的规格。
建筑类型归类,将bim整体模型根据拆分参数按不同的建筑类型进行归类,确定bim整体模型的类别。例如,将整体bim模型分为房地产、商业地产或者工程项目。归类的目的是更合理的调用拆分参数bim拆分,比如房地产项目规则的构件用的较多,工程项目不规则的连接构件使用较多。
进行一次拆分,选择bim整体模型中拆分为部分模型,优选地,按楼栋进行拆分;或者按工程项目的标段进行拆分。这样的拆分符合施工步骤顺序。
进行二次拆分,将拆分的部分模型进行二次拆分,拆分为细化模型。优选地按楼层进行拆分;或者按工程铺设段进行拆分。
输出构件,将所述细化模型进行分解,按构件类别,将所述细化模型分解为各类别构件的集合。例如,xx楼层,柱:柱1、柱2、柱3.。。。;钢筋:钢筋1、钢筋2、钢筋;水管:水管1、水管2、水管3。
将构件进行拆分,将各类别下的构件进一步按照预设的拆分规则拆分至可满足生产和运输要求的构件形态。例如,水管1,长1m,两端连接弯头。钢筋10,长15m,采用2号螺纹钢,前端3m处弯折90度。
构件验证,将拆分至可满足生产和运输要求的构件形态进行复原验证,通过图纸模拟还原,验证是否能还原成所述细化模型。例如将所有钢筋进行模拟还原,是否能实现设计图纸中钢筋的拉结设计。是,则进行结果输出;否,则调整拆分规则,直至验证通过为止。
结果输出,输出可满足生产和运输要求的各构件形态的集合的列表、各构件形态的二维示意图以及各构件形态的物料清单。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自动拆分的方法,设计建筑项目的bim整体模型,建立拆分参数,根据预设的拆分参数制定预制构件进行编码、类别、输出信息内容及工程量的拆分规则。将bim整体模型依据拆分参数进行归类,确定建筑类型,防止后续拆分出错。通过两次的拆分将bim整体模型逐步拆分为细化模型,在后续构件验证时,只需验证部分,而不必验证bim整体模型,提高工作效率。将bim整体模型分解为各类别构件的集合学什么技能好,拆分为满足生产制造和运输最小单元,并对构件形态进行复原验证,防止出现拆分错误。直接输出构件形态的生产图纸,结合预制构件拆分需求,达到利用bim技术实现预制构件一键拆分设计的目的,提高了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设计出图的准确性及效率。
优选地,在所述构件验证步骤之后还包含以下步骤:
人工校核环节,人工校核拆分后的构件形态,进行模拟装配,具体分为:单构件验证和装配验证,单构件验证主要是验证构件是否拆分缺损,无法生产;装配验证,验证各构件是否能够装配还原,是否有误差。校核通过后进入结构输出步骤;若校核不通过,则人工修改拆分规则,直至校核通过为止。人工在进行修改拆分规则时,需要生物特征验证,验证通过后,才允许进行拆分规则的修改,拆分规则修改完毕后,还需进行一次生物特征验证,两次验证结果一致,才允许发布修改后的拆分规则。具体为:存储有相关权限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人工校核前需要核验人员的身份信息,通过指纹、虹膜、掌静脉中的至少一种进行生物特征验证,并记录相关生物特征的人员信息。生物特征验证的目的防止恶意篡改拆分规则,导致所有拆分作废,造成构件生产无法使用。人工校核拆分后的构件形态,进行模拟装配,避免出现自动拆分后导致构件无法装配出图纸的设计状态,人工可以直接修改拆分规则,进行拆分修正。
其中,所述结果输出步骤还输出最终的拆分规则。方便后续构件拆分时引用,无需再重新制定拆分规则。
实施例二
一种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自动拆分的计算设备,包含:
处理器,适于实现各指令;以及
存储设备,适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
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指令设计bim模型,设计建筑项目的bim整体模型。
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指令建立拆分参数,内置预制参考生产工艺要求的预设值,涵盖预制构件编码、预制构件类别、预制构件输出信息内容以及预制构件工程量列表等基本的拆分规则。
将bim整体模型根据拆分参数按不同的建筑类型进行归类,确定bim整体模型的类别。
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拆分指令进行一次拆分,选择bim整体模型中拆分为部分模型。
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拆分指令进行二次拆分,将拆分的部分模型进行二次拆分,拆分为细化模型。
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分解指令将所述细化模型进行分解,按构件类别,将所述细化模型分解为各类别构件的集合。
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拆分指令将各类别下的构件进一步按照预设的拆分规则拆分至可满足生产和运输要求的构件形态。
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验证指令将拆分至可满足生产和运输要求的构件形态进行复原验证,通过图纸模拟还原,验证是否能还原成所述细化模型;是,则进行结果输出;否,则调整拆分规则,直至验证通过为止。
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输出指令输出可满足生产和运输要求的各构件形态的集合的列表、各构件形态的二维示意图以及各构件形态的物料清单。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自动拆分的计算设备,设计建筑项目的bim整体模型,建立拆分参数,根据预设的拆分参数制定预制构件进行编码、类别、输出信息内容及工程量的拆分规则。将bim整体模型依据拆分参数进行归类,确定建筑类型,防止后续拆分出错。通过两次的拆分将bim整体模型逐步拆分为细化模型,在后续构件验证时,只需验证部分,而不必验证bim整体模型,提高工作效率。将bim整体模型分解为各类别构件的集合,拆分为满足生产制造和运输最小单元,并对构件形态进行复原验证,防止出现拆分错误。直接输出构件形态的生产图纸,结合预制构件拆分需求,达到利用bim技术实现预制构件一键拆分设计的目的,提高了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设计出图的准确性及效率。
优选地,还包含:
人工校核拆分后的构件形态,进行模拟装配,具体分为:单构件验证和装配验证,单构件验证主要是验证构件是否拆分缺损,无法生产;装配验证,验证各构件是否能够装配还原,是否有误差。校核通过后进入结构输出步骤;若校核不通过,则人工修改拆分规则,直至校核通过为止。工在进行修改拆分规则时,需要生物特征验证,验证通过后,才允许进行拆分规则的修改,拆分规则修改完毕后,还需进行一次生物特征验证,两次验证结果一致,才允许发布修改后的拆分规则。具体为:存储有相关权限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人工校核前需要核验人员的身份信息,通过指纹、虹膜、掌静脉中的至少一种进行生物特征验证,并记录相关生物特征的人员信息。生物特征验证的目的防止恶意篡改拆分规则,导致所有拆分作废,造成构件生产无法使用。人工校核拆分后的构件形态,进行模拟装配,避免出现自动拆分后导致构件无法装配出图纸的设计状态,人工可以直接修改拆分规则,进行拆分修正。
优选地,所述结果输出步骤还输出最终的拆分规则。方便后续构件拆分时引用,无需再重新制定拆分规则。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解释,本发明并不只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凡是依据上述原理及精神在本发明基础上的改进、替代,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自动拆分的方法和计算设备,设计建筑项目的BIM整体模型,建立拆分参数,根据预设的拆分参数制定预制构件进行编码、类别、输出信息内容及工程量的拆分规则。将BIM整体模型依据拆分参数进行归类,确定建筑类型,防止后续拆分出错。通过两次的拆分将BIM整体模型逐步拆分为细化模型,在后续构件验证时,只需验证部分模型,而不必验证整体模型,提高工作效率。将BIM整体模型分解为各类别构件的集合,拆分为满足生产制造和运输最小单元,并对构件形态进行复原验证,防止出现拆分错误。直接输出构件形态的生产图纸,结合预制构件拆分需求,实现预制构件一键拆分设计的目的,提高了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设计出图的准确性及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王超;郭立贵;朱瑞添;陈兵;薛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15
技术公布日:2018.01.05
bim和装配式入库证,BIM工程师和装配式工程师,哪个更好?
近年来,BIM工程师和装配式工程师非常火,很多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作人员考证培训机构,纷纷加入报考大军,很多人也会咨询小编觉得哪个更好一点,其实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小编觉得前景都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把两者放在一起比较一下。
1、针对人群
BIM工程师:主要针对的是一些土木工程等建筑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或者是从事建工类行业的相关工作人员。
装配式工程师:主要针对工程类及工程经济类学生、从事工程类的从业人员
2、应用方向
BIM工程师: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控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运行,从单一业务阶段向多方协同应用转变,负责模拟实际施工,把控施工进度,和相关单位的协调沟通,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指导施工。
装配式工程师:负责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现场安装施工进度与过程。
3、就业前景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bim和装配式入库证bim和装配式入库证,BIM工程师和装配式工程师,哪个更好?,两者已经逐渐实现高度融合,掌握bim技术可以实现装配式工程全方位的管理,从而也催生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年全面应用bim技术,未来十年,bim技术是建筑业发展的风口浪尖。住建部2017年要求加强装配式建筑组合系列培训,在未来5年内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需求量预计突破100万。现在持有这两本证书的人员并不多,对于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员来说,是一个相对不错的选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7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