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武汉碧桂园东境项目为例bim模型创建考证书的正规网站,BIM案例:BIM技术在武汉碧桂园东境项目中的应用,该项目地处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花山生态新城,花山大道与花城大道交汇处,总占地13.14万方,总建面约18万方。以下为项目效果图1。
图1碧桂园·东境项目效果图
该项目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以其中6#楼为例进行分析研究。6#楼约2.7万方,地上32层,地下1层。6#楼建筑效果图如下图2所示。该栋楼的外墙、部分内剪力墙、楼梯、阳台板、空调板均预制生产。
图26#楼建筑效果图
项目的相关信息如下表1所示。
表1项目相关信息
2BIM模型建立与施工模拟
2.1BIM建模
在建立项目信息模型时,BIM建模人员首先研究设计院给出的二维CAD设计图纸,详细研究建筑设计说明、总图、各楼层平面图、各剖面视图、各楼层结构构造图、以及各层预制构件的生产图、材料明细表等图纸信息,进行三维模型的创建。
运用系列软件来建立三维模型,运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运用进行施工模拟及进度展示。由于文章篇幅有限,仅对6#楼标准层进行进度管理分析。建立完成的6#楼三维模型如下图3所示。
图36#楼三维模型
图4所示为进度计划,是按构件类型对项目进行结构分解后,再运用编制得到。
图4项目总进度计划
将经过初步审核的进度计划和三维模型都导入中,完成进度与建筑构件信息的关联。随后,将施工任务所需的其他信息添加到模型中完成关联,进而实现动态施工模拟。项目施工进度过程模拟情况如图5。
图5进度过程模拟
2.2实时信息更新
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每天都在记录现场的施工情况,对每道工序、每个时间节点任务的完成度进行记录,通过手机或者ipad将数据、图片、文字信息等上传至云端。相应的,项目主体结构的实际进度也会在云BIM管理平台自动更新。
3进度管理
3.1进度计划分析
在进度模拟中检查进度计划,进一步发现并解决问题,实现事前控制。
如图6,绿色表示为当前时间点上一层结构柱正在浇筑施工,在BIM的可视化功能下,可以清晰的看到工作面足够,可以正常安排施工。图中没有展现结构柱的模板支撑和支模任务,在结构柱施工之前需要保证模板作业完成。
图6一层结构柱现浇
根据最初制定的进度计划,第七层已经完成了结构框架,为第八层的预制外墙板吊装提供了充足的作业面,所以此时可以开始第八层的外墙吊装施工,如图7所示。这表明BIM技术可以进一步确认初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
图7第八层预制外墙吊装
通过中的进度模拟可以看出,在标准层中完成了结构柱的现浇施工后,初步进度计划为开始预制内墙的吊装,但其实有足够的工作面可以供另一部分需要现浇的内墙展开施工作业,因此可以考虑将原计划中的预制内墙吊装改成预制内墙吊装和现浇内墙施工同时开始。
而从进度模拟界面观察到,在预制楼梯吊装施工时,明显现场没有足够的工作面,这项施工任务在初步进度计划中时间安排上存在错误。因此,需要更改预制楼梯吊装时间点。通过多次反复模拟,得到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已保证最终进度计划不存在明显的空间上的错误,或者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后续进度计划。
3.2构件生产
经过前期构件拆分之后,在中进行预制构件的模型创建,每一个预制构件创建一个“族”,为之后构件拼装、构件模型数据库建立做准备。
(1)构件模型库
构件库分为外墙构件库、内墙构件库、空调板构件库、阳台板构件库等。由于建立了标准化构件库,此次项目建模放弃创建墙、板、柱的传统方式,全部采用自建族拼装,模型中的每一个族都是根据实际预制尺寸建立,每个族都是一个部件,族文件中包含每个部件的材料、尺寸、性能等属性。外墙族如下图8所示。
图8外墙族示例
(2)生产构件
构件深化设计结束后进入工厂生产阶段。在生产之前,设计人员将模型上传云BIM管理平台,生产人员根据云端上的构件信息正确理解设计意图。
在当前施工层即将施工完毕前,按照标准层需求向生产厂商报送外墙需求计划,生产厂制定排产计划,本项目每层需要预制外墙板24种类型。根据模型中的外墙类型数量,制定模具生产计划。生产人员在生产预制外墙板时,还可以通过查看预制外墙板的属性,了解外墙构造bim模型创建,预留孔洞位置、外墙与螺丝的搭接方式,为构件标准化生产提供更为精确直观的信息。
3.3构件吊装
本项目中楼梯为工厂预制,因此就预制楼梯为例利用施工模拟指导现场施工。在工厂生产阶段,为了使预制楼梯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安装起来方便,采用平模生产、铰接。
预制楼梯施工要点:
在吊装之前,检查楼梯梁现浇面是否是水平的,若不是水平需要在相应位置放置垫片,使预制楼梯安装后处于水平位置。在吊装过程中,起吊控制点为楼梯梯段四角,将吊环与预制梯段上预埋的接驳器连接,再配合使用钢丝绳等;当梯段吊装至吊装面1.5m时,上下两端固定楼梯吊装钢丝绳,使楼梯处于控制线范围内;同时在吊装过程中要尽量保持预制楼梯平衡。
模拟预制楼梯吊装施工过程:
通过制作该项目预制楼梯梯段的吊装过程模拟,指导现场工人吊装。如图9所示。
采用塔吊进行吊装过程中,很多有关装配式建筑的专业术语不能被现场施工人员理解,不仅要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向操作人员解释,而且会使吊装工作完成的不顺利。吊装过程模拟让施工员对整个过程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对吊装的要点也可以有很好的认识。
图9预制梯段吊装模拟
装修bim,【BIM案例】集团首个PPP项目、典型装饰案例——宁乡“市民之家”PPP项目BIM装修应用
VIP免费下载全站资源
VIP优惠来袭,免费下载全站资料和课程,技术问题可以随时提问;
查看VIP会员
宁乡“市民之家”是湖南建工集团首个PPP项目,目前已投入使用,计划申报2017年度鲁班奖。本项目位于宁乡县花明北路,集行政审批服务、城市展示、档案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等多功能于一体。工程占地70多亩,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5层,采用PPP模式建设。BIM技术贯穿于施工全周期各专业。
中庭效果图
本项目装饰装修工程BIM应用,采用软件建立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真实、完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例如属性信息、专业信息、状态信息),而且包含了非构件对象的状态信息(例如空间信息、系统信息)。
BIM运用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二维设计,运用BIM技术具体有以下几点优势:
1.协调性。BIM协调性能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施工过程中基于统一的数据基础,协调各个专业及参与各方,提高沟通效率,减少数据传递失真。
2.优化性。优化性体现在整个设计、施工、运维的过程学什么技能好,BIM模型为项目方案的比选提供客观的载体,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科学选择最优方案。
3.可视化。可视化思路省略中间环节“二维图纸”,将立体的思维直接通过三维的模型展示出来,提高复杂工艺的交底效率。
4.可出图性。通过对建筑物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协调、优化后可以帮助出具施工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节点详图、管线综合图等。
BIM工作方式
利用土建施工阶段的BIM模型,制定空间规划,进行室内装饰装修设计,生成施工指导文档。为保证按模型施工,公司组织了BIM 设计团队驻扎在工地现场,及时调整图纸与现场不符的地方,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并及时跟进项目。
在项目层面,进行了以下BIM应用:深化设计出图、三维可视化交底、卫生间饰面砖预制加工、工程量清单动态提取、辅助生成竣工图等,为项目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企业层面,依托本项目建立了墙体装饰面、地板装饰面、吊顶、门窗装饰、栏杆扶手、家具、陈设等标准化装饰族,可直接用于其他装饰项目。
BIM技术应用
1碰撞检查,完善模型
将装饰装修模型与土建BIM模型进行整合,碰撞检查发现原中庭部分曲面铝单板完成面与土建挑梁冲突,对装饰方案进行变更,整个曲面铝单板往中庭偏移。
中庭部分曲面铝单板完成面与土建挑梁冲突
碰撞优化后的中庭
2塑造细节,优化设计
不是所有的想法都能反映在图纸上,而室内设计又十分关注细节,灯光、材质、饰面、家具等细节影响着设计的最终效果。不管在概念设计阶段还是深化设计阶段,BIM技术都支持设计师生动而方便地表现这些细节。所以设计师可以在模型初步建立的同时推敲方案,比对方案,并经过讨论后确定最终方案。
4楼评标室地毯材质优化后方案
3精确渲染,提升表现
在传统的装修流程中装修bim,要创建高品质的渲染图像,需将CAD图纸导入图形设计软件中,创建三维模型,添加材质,工作量大;同时,制作渲染图的数量有限。利用BIM技术,直接在土建BIM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装饰设计,给构件贴材质,在中进行渲染。
一层效果图
三层效果图
4三维交底,规范施工
通过BIM技术可以在实际施工中,对瓷砖铺贴、木饰面等复杂节点进行可视化交底。提高交底效率,规范工人施工,减少出错率和返工。
中庭吊顶桁架与建筑桁架的空间关系
中庭吊顶桁架与铝合金方管的空间关系
中庭吊顶双层软膜天花与铝合金方管的空间关系
超高层轻钢龙骨隔墙的可视化交底
5材料排版,精准定位
装饰工程中块材的排版及设备末端在装饰面层上的定位,对于项目完成后的效果有很大影响,也是各类装修施工检查和奖项评比中最重要的因素。运用 BIM 技术,可以准确的定位设备及块材,进行精确排版装修bim,【BIM案例】集团首个PPP项目、典型装饰案例——宁乡“市民之家”PPP项目BIM装修应用,指导工人进行板材切割,较少边角料,节省成本。基于BIM技术建立卫生间模型,结合实测实量进行前期策划,将深化、下单、铺贴等工作一气呵成。本项目中卫生间各个部位的材料排版都可以在模型中体现出来。
5楼西北卫生间施工图
6工程核量,结算可靠
基于精装修 BIM 模型,跟踪现场施工情况,对于模型与现场不一致的地方和设计变更的部位,及时修改BIM 模型,从模型中生成各种门窗表、材料表以及各种综合表格,为材料结算提供可靠数据。本项目中,模型中庭异形双层防火软膜提取的工程量与材料商实测实量的数据出现很大差异,究其原因发现,现场隔墙变更未及时反映到模型中所致;二次复核后,提取的工程量接近复核尺寸。橡胶地板提取的工程量与材料商实测实量1-4层数据相差无几,特别是三层相差仅0.054㎡,第5层相差较大,经协商仅复核第5层,得出数据如下:
以数据说话,大大减少与材料商的纠纷,提高成本的真实性。
7自动出图,竣工验收
根据优化后的BIM模型,可以直接生成图纸,辅助生成竣工图纸。特别是中庭处构造复杂,利用BIM模型生成了若干方位的图纸。
总结
本项目建立的BIM模型,虽然是为满足项目主体管理的需要而搭建的,但依然可以指导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这恰恰说明BIM模型信息数据的重要性。未来,湖南建工集团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将借助BIM技术,与现场施工高度契合,并对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50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