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对施工单位的价值,BIM能否打破了现有设计模式的平衡

分8部分来聊聊BIM能否打破现有设计模式的平衡。这里将设计院的BIM咨询服务和业务分开,因为有BIM咨询业务的院并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这几种各有自己的特点,适合于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设计院。目前已经有设计单位在朝这个方向开展建设了。结构设计有个思路,个人是比较认同的。

分8部分来聊聊BIM能否打破现有设计模式的平衡。

➤01.勘察设计费用议案引起的轩然大波

➤02.国家为什么要强推BIM

➤03.各地BIM政策方向及执行情况

➤04.CIM为什么选择了BIM

➤05.BIM施工图审查的目的

➤06.设计院的BIM模式

➤07.BIM在设计院能发挥什么样的价值

➤08.构想一下未来

01 勘察设计费用议案引起的轩然大波

2021年的两会,北京建研院的吴晨提了一个议案,“合理提高收费标准,给予设计师更好的从业条件”。勘察设计行业的收费标准《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自2002年发布以来至今未进行过调整。业内开展了一次激烈的讨论(换成设计师诉苦或抱怨更为贴切)。我们来看看这个事情的背景。2002年,《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正式实施。但从2014年,国家就已经放开工程勘察设计的收费管理,交由市场调节。2016年,《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的通知》废止。

这项提案为什么在设计师之间引起轩然大波呢,从设计人员反馈的内容来看主要有两项,一是加班多收入低,改图频繁,没尊严;二是挂靠拉低了行业的产品质量,降低了市场价格。第一点原因有多方面的,首先是市场竞争激烈,在市场价格水准不高的情况下,设计院只能以走量来谋生存,也就导致了一个人手里有多个项目;现在的甲方为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设计人员频繁改图;最后是设计院的分配体制,产值先缴院里,养活职能部门,然后领导统筹,大头给了领导,分到设计人员手里的也就剩下杯羹。第二点资质挂靠直接导致了市场价格大幅降低和图纸质量变差。第一点是设计人员吐槽内部,第二点是吐槽外部。但这么久了,也就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平衡,始终没有一个矛盾爆发的口子。虽然像上海某所去年加班猝死一位90后设计师,但始终未能在业内形成大的冲击,大家该骂骂,还是回去加班改图。

为什么要提这个呢,因为BIM的介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打破了这种平衡。

02 国家为什么要强推BIM

从BIM的两大理念——协同和信息模型两方面展开,当然也会涉及到一点BIM工具的探讨。

一门新技术,从产生到大范围推广,无非是走两条路子,一是没它不行,二是有它更好。第一条是新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以前技术层面无法解决的难题,如北京永定河桥(新北京首钢大桥)的例子bim对施工单位的价值,BIM能否打破了现有设计模式的平衡,曲面设计和计算用传统手段无法实现,只能用BIM技术解决。

目前国内大部分探讨应用的是第二条,或者更倾向于第二条,即BIM的应用是如何提高质量和效率。个人倾向于目前BIM道路走偏了,现状是先应用,从应用中总结经验,返回设计BIM路线,类似试错模式。一般对于新技术的应用路线从两方面出发,一个是顶层设计,根据国家战略需求设计(即国家宏观规划);另一个是从需求出发寻找解决方案,即问题导向,就像工业革命最大的改革是工程师对设备的更新。而不是上演目前“百花齐放”的局面,我们也看到中美战争期间的芯片投资如火如荼,然后一地鸡毛。

03各地BIM政策方向及执行情况

关于政策背景已经有业内其他公众号分析得很透彻了,我们看下各地方的建设成果。

➤湖南

2020年10月,湖南省住建厅公布了BIM施工图审查系统的运行情况。

10月,全省施工图审查受理项目731个。10月办结项目748个,其中10月申报并办结项目104个(房屋建筑项目75个,市政工程项目27个,其他行业消防设计审查项目2个)。

8月1日起,全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BIM审查功能正式上线运行,截止10月底,共审查受理项目11个,办结项目5个;受理的项目其中8个为房地产开发项目;2个为学校项目;1个为公共建筑。

BIM项目审查占比11/(731+8、9月审查数量)低于1.5%。笔者暂时未查到应用效果,单从数据层面并无法得出乐观的结论。目前国内最有条件推广BIM审查的几个地方是珠三角(深圳、广州为核心)、长三角(上海、南京为核心)以及雄安,湖南其实并不具有大跨步的条件。至于未来湖南BIM审查是否如愿进行,我们依然保持关注。

➤南京

2021年1月29日,《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BIM规划报建系列标准》发布。2021年3月3日,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BIM规划报建辅助设计软件上线启用。

➤广州

2020年10月1日,广州住建局下文,正式试运行施工图三维数字化审查系统。2021年,广州住建局下文《关于开展2021年广州市建筑信息模型(BIM)正向设计示范工程评选工作的通知》,意即推广上述系统。

04 CIM为什么选择了BIM

至于为什么要开发BIM施工图审查和报建系统,还要从CIM建设说起。

CIM的建设不是偶然,是国家开展智能建造的一个开端。它的建设目标有两个,一是集成基础数据(数字化资产),二是通过数据实现城市级别的管理(包括建立施工图审查系统)。而目前来看,BIM数据是最能代表CIM建设基础细胞的数据类型,信息丰富、可继承,唯一缺点是体量大。并非其他数据不可用,倾斜摄影可以作为数据底座,可以单体化,可以计算体积,甚至挂接信息,但核心在于,这个数据是单一的,无结构的(.skp数据同理),所以管理起来效率并不高(之前测量专业的同事也已经抱怨过,大家都不喜欢用它)。未来如果有更合适的数据格式出来,那也可能会替代BIM数据。

05 BIM施工图审查的目的

说回BIM施工图审查。

施工图审查制度是从2000年开始实行的,至于为什么要进行施工图审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图纸质量差,至于为什么质量差,有高周转、挂靠等原因外,也有工具表达不足的原因,这里不再深入探讨了。为了加强监控和责任分摊,施工图审查制度便一直实施了下来。但是在信息化时代,无论是二维的技术手段还是生产方式,以及从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来讲,都是相对落后的,效率层面也差强人意。到了BIM模型,至少设计内容质量差的问题在这个阶段会减少很多。当然,施工图审查的是强条,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错漏碰缺”。这个阶段,如何保证图模一致性,便是设计单位和审查单位头疼的地方。笔者看来,BIM施工图审查的开展bim对施工单位的价值,实际是在解决标准统一的问题:不管你的数据是ABC了,交过来的模型只要有我要求的信息,审查就交给计算机吧。施工图审查的另一个结果是将BIM模型纳入城市建设资源库中,进行统一管理。

当然,现行的政策里依然以二维图纸为准,BIM模型仅仅作为参考,所以对于一般的设计企业来说,采用“自己设计,模型外包”的形式,更加符合企业利益。这个时期,BIM的费用分摊、效率不足等问题尚未解决,如果政策层面硬要推行,那自然是发挥我们的“特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了,结果自然是BIM没有得到大力推广,市场也是一地鸡毛。当然,如果这条路行得通,意即政府认可BIM模型的话,从这个结果来看意义是更重大的,设计单位也就更有动力去使用BIM了。

十四五国家战略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在这个背景下,提高政务办事效率,加强城市管理,是必然要和BIM产生关系的。

06 设计院的BIM模式

从战略层面分析完了,下面我们聊聊设计院的BIM模式。这里将设计院的BIM咨询服务和业务分开,因为有BIM咨询业务的院并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

一般设计单位BIM机制主要是以下几种,一种是大院采用的BIM设计一体化,设计师采用BIM软件直接参与设计过程(时代这么做的),大一点的院开发自己的协同设计平台,如华东院;一种是BIM中心制,BIM中心承担院内项目BIM任务,BIM中心规模大的话可以承接外部项目,例如广东省院;还有一种是BIM外包,设计院进行设计,BIM工作外包,这种情况下的BIM咨询费用低得感人。这几种各有自己的特点,适合于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设计院。

和两位在设计院的朋友探讨了一下,反馈出来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多方协同,院内院外各方的协同。这个问题的核心解决方案就是搭建一个实时同步的云平台(或者更有效的协同方式),一方更新,其他人同步更新,毫无疑问,这是非常理想的工作方式。目前已经有设计单位在朝这个方向开展建设了。

07 BIM在设计院能发挥什么样的价值

回到前面,说BIM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平衡。内部,设计师在自身工作爆炸的情况下再去搞BIM是不现实的(当然有的设计师为了不爆炸专职去搞BIM);外部,市场还未将这块蛋糕分配合理,至少我们看到的现状是市场仍旧是混战。

理论上,BIM应用可以提高设计质量,核心价值在于多专业协同设计和管综优化;至于分析功能,只要是三维的模型都可以做,不限于BIM模型;但如果从头到尾是一个模型,或者是一个可传递可继承的模型,那么优势就会凸显。但目前来看,规划报批、施工图审查、施工模型、竣工的BIM模型各自独立。

另一方面,BIM应用提高整体设计效率的结论无法成立。对于建筑设计,这个是可以实现的;对于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模型和BIM模型其实是两种东西,一个是概念模型,一个是实体模型。现在发展的一个思路是由计算模型直接转.rvt模型(如YJK做的插件,PKPM-BIM好像可以直接转了);对于机电设计,由二维到三维设计考虑的因素更多,效率也有待商榷。

结构设计有个思路,个人是比较认同的。“将底层参数(如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标号、钢筋型号)封装起来,剩下的只需要关注刚度、截面承载力和延性等上层指标及连接设计”,这也就是装配式的结构设计思路。

回到工具层面,不以出图为目的的应用,机会还是蛮大的。如果硬要出图的话,目前市场上在开发的结构出图插件,都是可以用的。但是如果集中力量办大事、开发研究像SU这种非常好用的BIM工具的话,而不是做10吹20,那整个行业都烧高香。当然,国内两家企业已经在做了,至于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08 构想一下未来

目前勘察设计行业,整体方向是EPC一体化,强强联合,或者说抱团取暖。BIM咨询呢,向着全过程咨询的方向发展。对于设计单位呢?我们设想一下,未来自动化设计、智能化设计工具的出现考证含金量排行榜,会导致效率大幅度提高(如AI算法),机械化的工作由机器完成,一批绘图匠会被取代。最近,阿里云人工智能实验室推出了全息空间BIM产品,该工具据说可以实现建筑、结构专业BIM模型的自动翻模工作。至少,从翻模插件出来之后,BIM咨询的费用一降再降。这也说明了单纯的绘图(建模)终将是低端工作,被取代也是必然。所以,让设计师采用BIM工具或者其他智能化工具进行设计(包括设计师学编程)的思路是没错的,但是在好用的软件出来之前,在各个摸鱼群大家激烈的探讨BIM开发这个现状来说,目前仍是起步阶段。

管道bim,Revit管道颜色怎么改?Revit中管道系统颜色设置的重要性

五光十色、绚丽缤纷的大千世界里,色彩使宇宙万物充满情感显得生机勃勃。色彩作为一种最普遍的审美形式管道bim,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衣、食、住、行、用,人们几乎无所不包,无时不在地与色彩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观看模型方案第一进入眼帘的就是各种色彩,色彩搭配的好坏直接影响方案审核各环节、各视角的效果,甚至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最终审核结果。那接下来就简单介绍如何设置管道系统颜色的方法:

方法一、通过管道系统材质设置:

①在项目浏览器里选择族文件。

②选择需要设置颜色的管道系统,进入管道系统类型属性编辑器。

③点击材料与装饰里面的材质。

④在自带系统中复制一个类似材质更改名称和系统名称对应。

⑤点击选型栏里面的外观和材质,把两个地方的材质颜色修改成管道系统需要的色彩(复制的材质,在更改颜色前必须在外观里面先复制后在更改颜色)。

⑥管道线型和颜色调整考证书的正规网站,在管道系统类型属性编辑器里选择图形替换,把管道线型和颜色调成需要的色彩。

方法二、通过过滤器设置颜色:

①进去过滤器编辑器栏—点击过滤器—新建过滤器。

②在弹出的过滤器里面点击新建—命名(名称名为需要编辑颜色的管道系统名称)。

③选择过滤器管道列表里面的内容(管道过滤器一般选择管件、管道、管道附件、管道占位符、管道隔热层)。

④选择过滤器条件(系统类型)—选择管道系统。

⑤添加编辑好的管道系统过滤器—编辑管道系统需要的线型和管道的颜色。

在机电管线各系统颜色设计搭配中,颜色搭配往往被忽略,其实各系统颜色搭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管道bim,Revit管道颜色怎么改?Revit中管道系统颜色设置的重要性,经过本期文章的学习相信大家都了解到了颜色搭配的重要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5069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7月 6日 上午7:10
下一篇 2024年 7月 6日 上午7:2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