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工程与科学,给排水教指委 |推动新时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

为了使水行业读者能够了解新时代给排水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动态,结合给排水教指委在全国高校设立的教育教学系列改革研究项目,《给水排水》杂志社与给排水教指委联合设立了关于新时代给排水专业建设系列教改论文栏目,以此充分展示给排水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成果。

导读

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自2018年11月成立以来,深入落实新时代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给排水教指委“参谋部”“咨询团”“指导组”“推动队”的作用,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方位助力新时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水行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是给排水专业的责任和使命,同时水行业的发展也必将为给排水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为了使水行业读者能够了解新时代给排水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动态,结合给排水教指委在全国高校设立的教育教学系列改革研究项目,《给水排水》杂志社与给排水教指委联合设立了关于新时代给排水专业建设系列教改论文栏目,以此充分展示给排水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成果。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栏目,进一步推动水行业读者关心、支持给排水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共同推进新时代给排水专业内涵式发展,为培养更多的适应水行业发展的优秀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

本文主要执笔人为:给排水教指委李伟光主任、张智副主任、邓慧萍副主任、黄廷林副主任、张国珍副主任、张学洪副主任。

00

前言

教育事关国家未来、民族兴衰,党中央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是一次具有历史性、里程碑、划时代意义的大会,是改革开放之后第5次,新时代第1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新时代。

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给排水教指委),是首届由教育部聘请并领导的指导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专家组织,给排水教指委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充分发挥“参谋部”“咨询团”“指导组”“推动队”的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自1952年以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给排水专业)历经近70年的历程逐渐发展壮大,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19年底,全国高校有187个给排水专业办学点,给排水专业全国每年招生及毕业生人数均达到了1.1万人左右、在校生人数达到了4万余人。随着我国水行业的快速发展及“新工科”建设的深入推进,传统的给排水专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给排水教指委将把握全局,顶层设计,带领全国相关高校积极参与,全方位助力新时代给排水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01

学习领会精神,履行责任使命

推动给排水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发展,开创新时代给排水专业高水平本科教学的新局面,是时代赋予给排水教指委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给排水教指委认真学习、领会、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通过加深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将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上来,不辱使命,推进“四个回归”。

本届给排水教指委共有26名委员,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等23所高校、2家大型水行业企业给排水工程与科学,委员们充分认识到,教指委委员不仅仅是荣誉,更多的是使命和责任。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对教指委工作的各项要求,给排水教指委将严格执行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并通过确定适宜的工作机制,充分履行好给排水教指委的工作职责。

02

理清专业现状,探索未来发展

为充分掌握全国高校给排水专业的发展状况,给排水教指委首次开展了全国高校给排水专业办学点发展状况调研工作,由教指委委员负责对责任片区中的各校给排水专业办学点开展调研,目前已完成全国相关高校给排水专业(办学点)的调研工作,归纳梳理获得了不同学校类型、招生方式、学生规模、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等方面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分析了各校在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等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加强给排水专业建设的期望。目前专业调研报告已基本完成,将为给排水教指委明确工作目标、聚焦工作重点、实施分类指导,提供重要依据。

新形势下国家发展和建设对给排水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转变给排水专业的教学理念,深化与拓展给排水专业的内涵与外延,适应新时代给排水专业的发展要求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为更好地建设新时代给排水专业,树立“超前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意识,给排水教指委深入开展了新时代给排水专业发展战略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历程、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行业社会需求新变化与专业发展新态势、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改革思路及展望。新时代给排水专业发展战略研究将为引领全国相关高校给排水专业践行“突出本科教育,注重质量保障”的理念,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新体系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03

开展标准宣贯,建设一流专业

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指出“质量为王、标准先行,标准为先、使用为要”,标准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工程,为推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的应用,给排水教指委高度重视“专业标准”的宣贯工作。2019年3~8月,给排水教指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专业标准”宣贯,给排水教指委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在“专业标准”宣贯会上做了多次宣讲报告,共有160余所高校的750多位教师代表参加了宣贯会。

通过“专业标准”宣贯,全国相关高校给排水专业负责人及广大教师对“专业标准”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准确把握了“专业标准”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对如何按照“专业标准”要求进行专业建设有了清晰的认识,有力推动了相关高校使用“专业标准”,使“专业标准”落地生根,引导不同类型高校依照“专业标准”修订培养方案,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针对“专业标准”宣贯中各高校老师集中反映的问题和建议,给排水教指委将组织开展“专业标准”应用指南的编写工作。

根据全国教育大会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系列文件精神,为推动“四新”建设,建设一流专业,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部2019年7月启动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给排水教指委开展了首批国家级给排水“一流专业”的推荐工作,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19年12月发布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6号),首批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等21所高校的给排水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部分学校的给排水专业入选了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给排水教指委将在教育部领导下参与开展专业三级认证工作。

04

加强教改研究,适应时代要求

当前给排水专业教学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新要求,需要探索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内涵建设的新举措,并着力研究和解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给排水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模式、强化实践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难点问题。给排水教指委充分发挥其研究职能,以“四个回归”理念为根本,结合开展“新工科”建设研究与实践,引导全国高校给排水专业开展系统性的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给排水教指委面向全国高校征集教改研究项目选题,确定了专业教学综合改革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信息化改革与实践、实践教学改革和能力培养、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新工科”建设、专业课程思政等12个方面的选题,协同推动专业教学改革。经遴选,确定了“面向国家水行业重大需求,引领新时代一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等43个首批教改立项项目。目前,已启动了第二批给排水教指委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工作,希望上述教学改革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能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助力给排水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05

加强教材建设,推动课程创新

教材建设是人才培养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要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及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需要。为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给排水教指委历来非常重视教材体系的建设工作,针对教材体系存在的短板,组织开展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编写工作,旨在通过加强教材体系建设,更好的发挥教材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目前,全国给排水专业点中应用型高校占有较大的比例,为满足应用型高校给排水专业的教学需求,给排水教指委在向全国相关高校征集编写建议的基础上,确定编写《水质工程学实用教程》《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工程案例》《给排水工程创新创业教程》等7部应用型教材及双创课程教材。未来,给排水教指委将根据本专业发展建设的需要,进一步组织好教材体系的建设工作,以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给排水教指委重视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指导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在主干课程的框架下,指导高校在培养方案中增加特色方向课程。针对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实践课等不同类型的课程,给排水教指委每年组织召开1~3次课程研讨会,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开展教学研讨,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展示最新的教学改革成果。根据教育部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的工作要求,给排水教指委将针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围绕提升课程的挑战度、高阶性和创新性,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引导高校努力打造影响大、有示范意义的“金课”,推动一流课程建设。给排水教指委注重指导本专业领域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在教改项目中设立了“教学信息化改革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方向,涵盖了虚拟仿真、课程慕课平台、全媒体数字化教学系统建设等。

06

指导线上教学,共享教学资源

2020年初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给排水教指委按照教育部部署,出台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利用在线教学资源推动在线授课的指导意见”。为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针对在线授课的应急需求,积极开展在线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应用给排水工程与科学,给排水教指委 |推动新时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加强在线课程建设的技术指导,将当前应急在线授课的工作与后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长远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应急在线授课效果的实质等效。

给排水教指委鼓励各高校开放国家级和省部级精品资源在线课程、虚拟仿真试验教学资源,并面向各高校征集给排水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及试验与实践环节在线课程资源,经遴选,将相关课程信息通过给排水教指委微信公众号、给排水教指委高校教师联系群等途径公开发布,供各高校给排水专业教学使用。同时,给排水教指委成立了在线教学技术专家组,为各高校在线教学提供指导。

07

提升教学能力,协同创新育人

满足新时代国家和行业对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求,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回归教育本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给排水教指委注重发挥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引领作用,助力教师按照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开展教学。给排水教指委决定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围绕专业主干课程,将开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培训班,邀请资深教师、行业专家对教师教学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培训,尤其是注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提升青年教师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另外,给排水教指委还将举办名师教学观摩及研讨活动,邀请高校教学名师和行业大师结合在教学、科研、工程应用等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进行观摩教学活动,进一步助力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供指导和支撑。

为指导全国高校给排水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助推高校在本科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协作精神的培养工作,给排水教指委开展了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以提升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大学生在给排水产品研发、方案设计、创新创业等方面提供竞技平台。给排水教指委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完善与相关水务企业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推动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合作模式,引导高校与行业企业的对接与交流,加强和水务企业的深入合作,指导产学研育人平台及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开展多种类型的本科生实践活动,提升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全方位开拓学生的专业及国际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胜任力和竞争力。

08

结语

给排水专业目前正处于“质量提升、改革克难、内涵发展、外延拓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形势下,助力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理念先进、引领发展、保障有力”的一流给排水专业,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给排水专业人才是我们的重任,给排水教指委将秉承“干到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谋划新篇”的优良传统,为推进新时代给排水专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

微信对原文有修改。原文标题:勇于责任担当 推动新时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作者: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作者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刊登在《给水排水》2020年第7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专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7956.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10月 16日 下午4:03
下一篇 2023年 10月 16日 下午4:04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