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测绘师,精测工程 匠心传承 十大工程测量工匠丨《中国测绘》杂志3月刊抢先看

工匠者,善用巧思、专注不移、追求极致——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勘测院院长陈翰新谈“工程测量工匠”评选终一生——中国测绘学会举办首届“工程测量工匠”评选活动侧记》一文中,记录了本次评选活动的点滴,让我们来一起认识这些工程测量领域的能工巧匠。

原创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测绘学会

致敬!十大测量工匠

《中国测绘》2022年第3期封面

2023测绘师

目 录

主题策划:我们需要怎么样的测量工匠

工匠者,善用巧思、专注不移、追求极致——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勘测院院长陈翰新谈“工程测量工匠”评选

脚踏实地:择一事 终一生——中国测绘学会举办首届“工程测量工匠”评选活动侧记

南水北调,测绘有为——记全国首批“工程测量工匠”获得者王海城

中国速度背后的测绘力量——记全国首批“工程测量工匠”获得者石德斌

聚焦专业锻造“第一” 开阔视野成就创新 ——记全国首批“工程测量工匠”获得者张志华

站在测量一线的人——记全国首批“工程测量工匠”获得者张胜良

做工程建设的“幕后英雄”——记全国首批“工程测量工匠”获得者陈大勇

匠心如初,精益求精——记全国首批“工程测量工匠”获得者林鸿

感恩过往,传承工匠精神 专注本业,追求卓越创新——记全国首批“工程测量工匠”获得者顾建祥

坚守四十年,做有情怀的测量工匠——记全国首批“工程测量工匠”获得者黄声享

电力测绘,逐光而行——记全国首批“工程测量工匠”获得者程正逢

创新、融合是前行的主命题——访全国首批“工程测量工匠”获得者滕德贵

卷首语

致敬!工程测量工匠

观点

推动科研类事业单位发展的思考和建议——基于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分析

论自然资源文化的“生逢其时”和“势在必行”

视角

“岗课对接、课赛研创”打造现代测绘工匠培养新蓝本 ——专访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校长何汉武

地方

见招拆招 以快制快 “疫情防线”“主责主业”两条线拧成一股绳

——天津测绘大队在突发疫情加强实况训练

技术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监管信息平台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智慧应用

从沙溪镇数字综合指挥中心平台建设探索“智慧城市大脑”模式

专栏

梁二平:维斯康特对航海图的伟大贡献

陈鲁民:高风亮节真国士

人文地理

刘显钊:广西沿海地区的伏波庙时空分布

廖永生:从莫斯科大学到新圣女公墓

国际·书摘

HERE 推出用于 3D 建模的全球激光雷达数据库

One推出新款广域航空相机

资讯·活动

每月测绘资讯概览

2022年第3期

精彩抢先看

当前,中国面临着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工匠及工匠精神必不可少。缺少大国工匠,匮乏“工匠精神”,就不会有真正的世界著名品牌和高质量的产品。培育中国特色的工匠精神、工匠制度和工匠文化,是实现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所在。

由中国测绘学会组织评选的首批十位“工程测量工匠”公布了,当选的都是行业里的专家能手,名副其实。他们执着专注、务实创新,他们严格自律、追求卓越。在国家要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这必将掀起全行业学习先进、恪尽职守、勇于创新的新高潮,对于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新技术普及等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期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十位“工程测量工匠”,读懂他们,读懂测绘,读懂测绘人。

经过三年的酝酿、准备、推选、初评、复审等阶段的推选评审,近日中国测绘学会首届“工程测量工匠”评选活动已经尘埃落定,共有10人获得“工程测量工匠”荣誉称号。期间,作为“工程测绘工匠”称号评选的组织实施方,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绘分会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中国测绘学会指导下,分会多次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资格评审会、初步评审会等,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各项工作得以有序推进。本文中,工程测量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勘测院院长陈翰新为读者分享“工程测量工匠”推选的前前后后和鲜为人知的评选故事。

在中国测绘学会指导下,多次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资格评审会、初步评审会等,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各项工作得以有序推进。本文中,工程测量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勘测院院长陈翰新为读者分享工程测量工匠推选的前前后后和鲜为人知的评选故事。

2023测绘师

重庆市勘测院院长陈翰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推动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程测量人才队伍,促进工程测量行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国测绘学会举办了首届“工程测量工匠”评选活动。在《脚踏实地:择一事 终一生——中国测绘学会举办首届“工程测量工匠”评选活动侧记》一文中2023测绘师,记录了本次评选活动的点滴,让我们来一起认识这些工程测量领域的能工巧匠。

2023测绘师

首届“工程测量工匠”评选活动现场

2023测绘师

王海城,河北黄骅人,1966年生,毕业于原武汉大学测绘科技大学工程测量专业,中共党员,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工程测量与工程安全监测专业,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安全监测中心主任。

30多年来,他先后获全国优秀测绘工程金奖2项,银奖1项;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测绘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19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0篇(3篇EI);出版专著3部;国家授权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5项;参编水利行业规范2部,河北省地方标准1部。

2023测绘师

石德斌,1970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测量工程系,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测绘院副总工程师、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综合检测监测室主任。

他负责的测量项目、科研项目获得多个省部级以上优秀工程奖和科技进步奖,四次获得铁三院先进生产者,获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一次,获得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专项基金奖1次。2011年评定为中国铁设技术专家,2017年评定为中国铁路总公司“百千万人才”拔尖人才,2021年评定为中国铁设资深专家。

2023测绘师

张志华,1963年生,1984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工程测量专业,现任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院长。他执着专注,从事工程测量领域30余年,聚焦新技术方法,解决了世界级规模超长跨海桥梁等工程的诸多技术难题,4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获奖100余项。

他精益求精、开拓创新,主持了多个“第一”“首个”工程项目,如全国首个陆海一体大比例尺基础测绘、全国首条长距离跨海地铁隧道工程测量、全国最长的跨海地铁隧道工程测量、山东省首个城市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建设、山东省首条地铁工程测量、海上第一名山(崂山)海拔高程测量等。他还与时俱进,创立了多个“青岛模式”,打造“地图文化”“以地控税”“一带一路勘测信息一体化”等模式,成为引领行业的解决方案。

2023测绘师

张胜良,1970年生,中共党员,毕业于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工程测量专业,硕士学位,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北京中建华海测绘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历任国家游泳中心、央视新台址、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等工程测量负责人。

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等诸多奖励,获专利18项,出版专著5部,主笔了中国第一部建筑施工测量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测量标准》。工作27年来,他带领团队解决了200多项技术难题,为工程测量行业进步作出了贡献。

2023测绘师

陈大勇,1975年生,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系,中共党员,硕士学位,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参与编制国家标准1部,北京市地方标准3部,合著专著4部,有多个项目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优秀工程奖,有多个项目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优秀工程奖,2010年获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专家”称号,2011年荣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十一五”测绘地理信息优秀青年科技贡献奖。

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广州、北京、合肥、厦门、昆明等多地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工程测量工作,主持或参与了国家体育场、国家大剧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等国家级重点工程的工程测量工作,在工程测量科技创新方面成绩突出。

2023测绘师

林鸿,1963年生,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州市优秀专家,现任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总测量师)。

他主持完成了广州地铁精密控制网测量、广州市白云国际机场建设工程测量、广州市超高层建筑(东塔、西塔)施工监测、广州市地下管线测量等重大工程测量项目,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工程奖120余项。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十几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起草工作。

2023测绘师

顾建祥,1967年生,毕业于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工程测量专业,投身工程测量领域30余年,从起初的外业基层到如今主持、主导工程项目,他始终脚踏实地、心无旁骛。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十余项上海标志性、世界级的工程项目测绘工作。

此外,他出版专著4部,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9篇;作为主要起草人编写全国测绘行业标准1部、上海市地方标准1部,主编了全国第一部新型测绘团体标准。“执着、严谨、创新”是他对测量工匠的理解,也是他本人身上的闪光特质。

2023测绘师

黄声享,1964年生,毕业于原武汉测绘学院工程测量专业,现任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绘工程系主任。以第1作者出版了《土木工程测量》《GPS在测量工程中的应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等著作,在多本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获发明专利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省级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1项。

他同时致力于精密工程测量和变形监测领域的理论方法研究及技术创新,参与并主持了港珠澳大桥、苏通大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测量关键技术攻关,攻克了若干技术瓶颈难题。

2023测绘师

程正逢,1969年生,本科毕业于河海大学工程勘测系工程测量专业,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主任工程师。他专业理论基础扎实,为电力工程测量专业学术、技术带头人。先后被评为“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电力勘测设计大师”。

现任电力工程勘测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输变电遥感测量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能源行业发电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勘测分会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组组长。主持负责了数十项科技项目的研发,对推动电力工程测量专业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起到了巨大作用。主持开发了多个数字化勘测平台和基于GIS的数字化智慧服务平台,为电力行业工程勘测数字化及数字化智慧产业开发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2023测绘师

滕德贵,1974年生,毕业于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工程专业,作为重庆市勘测院副总工程师兼研究中心主任,在数字测图、精密测量、工程监测检测、三维激光扫描、信息系统开发集成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作为项目负责人,他研发了内外业一体化测图系统,推动模拟测图向数字测图的转型升级;他主持研发的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云平台,技术先进、实用性强,在重大场馆、桥梁、高层建筑等安全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研类事业单位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在新的历史时期,科研类事业单位面对外部改革倒逼和内部发展体制机制僵化的双重挑战,如何更好地立足改革、锐意创新2023测绘师,精测工程 匠心传承 十大工程测量工匠丨《中国测绘》杂志3月刊抢先看,抓住机遇发展壮大,是亟需研究的新课题。

《推动科研类事业单位发展的思考和建议——基于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分析》一文基于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基本情况分析,深入剖析科研类事业单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科研类事业单位发展的对策建议。

自然资源部成立后,“自然资源文化”在业内各文化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不断发展,从简单更名,到主题策划,从文化活动到理论探讨,“自然资源文化”已如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特色并越来越多地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

任何种类的文化兴起、发展甚至衰败,都有其内在原因,也都会经历缓慢渐进的过程,为什么“自然资源文化”的发展能够在今天如此水到渠成,本文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视角进行解读,探讨自然资源文化的“生逢其时”和“势在必行”。

2019年,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群入选国家“双高”专业群。2021年1月,广东省教育厅关于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拟获奖成果名单的公示,该校《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群 “岗课对接、课赛研创”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得广东省2021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如何培养一名现代测绘工匠?为此,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校长何汉武从学校实践出发,分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经验,探索一名现代测绘工匠的“锤炼”成才之路。

2023测绘师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校长何汉武

擅搞突袭的“奥密克戎”再次拉响了多地战“疫”警报。“驻地通报2例新冠阳性病例。命令你部迅速处置!”关键时刻,天津测绘大队指挥员果断决策,把突发疫情融入开训场景加强实况训练。测绘员们见招拆招、以快制快,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紧前处置突发疫情,圆满完成既定任务,战“疫”能力与测绘本领同步淬火增强。

2023测绘师

天津测绘大队在突发疫情和恶劣气候条件下,在复杂地域从难从严开展实战化训练,检验应急应战能力,锤炼顽强战斗精神。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8334.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10月 18日 上午11:04
下一篇 2023年 10月 18日 下午12: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82360298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