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筑环境通用规范》,编号为GB -2021(以下简称《规范》),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此次发布的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建筑环境通用规范》的发布不仅将有助于我国建筑质量的提升、改善建筑环境,也将会对健康建筑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意义和制定背景
《规范》贯彻了改革和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精神,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要求,以及提升建筑品质促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工作要求。突出了技术法规性质,从建筑声环境、建筑光环境、建筑热工、室内空气质量四个维度,明确了设计、检测与验收的强制性指标及基本要求。内容架构、要素构成等与国外技术法规和先进技术标准接轨,在保障安全、生态环保、人身健康等方面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与发达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规定一致,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标准适用范围
《规范》中规定了建筑声环境、建筑光环境、建筑热工、室内空气质量等四个方面的强制性要求,以室内环境为主,并兼顾协调相关室外环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民用建筑以及工业建筑中辅助办公类建筑的声环境、光环境、建筑热工及室内空气质量的设计、检测及验收。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
相关被废止的条文
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2013第4.0.2、4.0.4、4.0.6条
2.《住宅设计规范》GB -2011第7.3.1、7.4.1、7.4.2、7.5.3条
3.《民用建筑隔声设计标准》GB -2010第4.1.1条
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2016第4.2.11、6.1.1、6.2.1、7.1.2条
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2020第3.1.1、3.1.2、3.6.1、4.1.1、4.2.4、4.2.5、4.2.6、4.3.1、4.3.6、5.2.1、5.2.3、5.2.5、5.2.6、5.3.3、5.3.6、6.0.4、6.0.14、6.0.23条
6.《住宅建筑规范》GB -2005第3.1.8、7.1.1、7.1.4、7.1.6、7.2.3、7.3.1、7.3.2、7.4.1、10.1.3条
7.《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JGJ 153-2016第4.4.11条
8.《体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54-2014第9.1.4(1)条(款)
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
在目前国内还没有强制性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情况下,友绿智库将《建筑环境通用规范》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T -2019)从声、光、热、空气四部分进行了对比,从对比结果来看,两者在条文的设定上并不一致,但是从一些细节规定上可以看到,《建筑环境通用规范》的相关指标要比《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严格,也增加了一些条款。
声
《通用规范》噪声级要求比《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中一般要求住宅更严格,与高要求住宅要求一致。
光
《通用规范》在“长期停留场所的光生物安全性”要求相比《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略有放宽。而在“长时间视觉作业场所统一眩光值”上略为严格。《通用规范》还增加了室外照明设计的指标要求。
热
《通用规范》相比《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增加了防潮设计的要求。
空气
《通用规范》在室内空气污染物控制上不仅增加了控制顺序的要求,而且指标要求更加严格。另外《通用规范》还增加了土壤氡控制、材料控制(即对材料的放射性和氨释放量进行了规定)。
不过《通用》缺乏避免空气污染的交叉感染、防止厨房、卫生间排气倒灌等要求,也没有提出PM2.5控制。
《建筑环境通用规范》推动健康建筑发展
我国健康建筑近几年飞速发展,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2020年07月15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建标〔2020〕65号)中,将“提高建筑室内空气、水质、隔声等健康性能指标工程结构通用规范,《建筑环境通用规范》推动健康建筑标准升级,提升建筑视觉和心理舒适性”列为重点创建目标。进一步有力推动了健康建筑市场。
健康房地产是一个规模巨大,潜力无限的行业,有望实现快速增长。据全球健康研究所(GWI)研究,健康房地产在2017年是一个1340亿美元的行业,健康房地产行业仅占全球建筑市场年度总量的1.5%,约为全球绿色建筑行业的一半。报告显示自2015年以来以健康为导向的物业(包括住宅,混合用途和商业)的数量每年增长6.4%。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1970亿美元。中国市场份额占到199亿美元。
我国健康建筑的标准制定也在稳步推进,目前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编制的《健康住宅评价标准》T/,2021版正在修订过程中;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会同有关单位修订的团体标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于2021年9月1日发布,标准号为T/ASC 02-2021,自2021年11月1日起实施。
部分房地产企业也推出了自己的健康建筑企业标准,例如中海地产参照30多项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结合自研技术及产品特色,最终经过客研筛选,确定了131项健康技术,形成了《中海绿色健康住宅企业标准》。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颠覆了传统技术视角的写作方式,将客户行为置入健康环境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中,构建出居家、出行、社交、健身、康养、服务、应急7大场景,获得国内外健康建筑标准制定机构的权威认可。
但是,《健康住宅评价标准》T/-2017和《健康建筑评价标准》T/ASC 02-2021都是团体标准,约束力有限,这个时间推出的《建筑环境通用规范》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窘境,对于贯彻健康住宅建设理念,指导健康住宅标准建设工作,健全健康住宅评估体系、技术体系和建筑体系,提升健康住宅环境品质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有力推动健康建筑有序、健康发展。
友绿智库在疫情期间2020年4月发布的《2020中国健康建筑发展研究报告》引起强烈反响。单场直播解读报告观看人数达17.8万人次,累次8场直播,观看人数超过100万。报告精华版在友绿APP、新浪地产、凤凰网房产、搜狐网、腾讯网等平台阅读和下载量累计超过200万。
经过一年多的问卷调查、市场走访及深入研究,友绿智库将于2021年12月19日在上海举办“2021健康人居科技发展高峰论坛”,论坛上将发布《2021中国健康建筑发展研究报告》,帮助行业从业者全面认识我国健康建筑市场2021年的发展状况工程结构通用规范,了解健康建筑发展潜力,探寻健康建筑发展路径。
诚挚邀请房地产业代表、健康建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行业专家参与此次高峰论坛,共同推动健康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顺利实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iyeeedu.com/43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