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现状及形势,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现状及对策

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各种类型灭火救援伤亡典型案例及当前作战训练安全形势,深入剖析作战训练安全事故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和注意事项。1、作战训练安全现状[1]孙晶.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J].今日消防,2020,005(004):55-56.

李汕

摘要:近年来,消防救援队伍上下安全管理形势总体比较平稳,但作战安全伤亡案例也偶有发生,作战训练安全工作是“易碎品”,容不得半点麻痹和松懈。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各种类型灭火救援伤亡典型案例及当前作战训练安全形势,深入剖析作战训练安全事故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作战训练安全 典型案例 安全避险

1、作战训练安全现状

2021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山东接连发生了几起影响较大的消防救援作战安全伤亡事故,作战训练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回顾近十几年,消防队伍执勤训练过程中,各类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

1.1道路交通及危化品车辆事故

道路交通及危化品车辆事故处置是最常见的抢险救援任务,此类事故处置中主要存在二次冲撞、溜车倾覆、燃烧爆炸、高压喷射、腐蚀冻伤等风险,易造成指战员伤亡。,2006年5月18日,湖北省宜黄高速公路发生危险化学品槽车追尾事故,处置过程因安全警戒和防护不到位,导致1人牺牲、5人中毒;2017年9月8日,福建省莆田市沈海高速1辆运输车着火,救援过程中,重型半挂车追尾失控冲破警戒线,造成1名消防员牺牲;2019年3月4日,陕西杨凌经济开发区连霍高速公路一车辆起火,扑救过程中,同向来车制动不及时致使1名消防员牺牲、1名消防员重伤。

1.2洪涝灾害事故

我国地形、气候复杂,河湖众多,洪涝灾害发生频率高,在抗洪抢险中,也容易由于个人防护不到位、危险水域贸然下水、水域救援能力缺乏、舟艇驾驶经验不足等问题,造成救援人员伤亡。2017年10月30日,云南省临沧市南汀河废弃桥墩下3名群众被困,在撤离过程中,1名消防员被渔网、电线等杂物绊住卷入漩涡牺牲;2019年7月3日,浙江省温州市山洪15名群众被困,在横渡救援时突遇山洪,安全钩脱落致使1名消防员牺牲;2020年8月13日,甘肃陇南市文县因洪水造成道路阻断,一孕妇羊水破裂需紧急救援,在救援过程橡皮艇侧翻,造成1名消防员牺牲、2名群众身亡;2020年8月18日,河南省洛阳市洛河上游水库泄洪,1名群众被困坝上,施救过程中冲锋舟螺旋桨被水中杂物缠住倾覆,造成2名消防员牺牲。

1.3危险化学品和储能电站事故

危险化学品事故是我国主要安全生产事故,平均每年都有数十起,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纵观化工灾害事故的危害,主要存在燃烧爆炸、高温辐射、中毒窒息、沸溢喷溅、腐蚀、冻伤、流淌火围困等风险[1]。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电站大量增加,火灾中指战员对辖区新产业危险性不了解,对锂电池的类型、结构、生产和存储工艺,以及燃烧爆炸危险认识不足,极易造成指战员伤亡。2015年7月16日,山东日照一石化公司液化气储罐发生泄漏并引发爆炸燃烧,处置过程中,一储罐发生爆炸,造成3名消防员受伤;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173人身亡;2020年1月14日,珠海长炼石化设备有限公司石脑油催化重整装置发生爆炸起火,处置过程中又先后2次发生爆燃和结构性倒塌,因躲避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2020年7月8日,四川省德阳市花炮公司发生火灾,处置过程中突发爆炸,造成指战员1死1重伤;2021年4月16日,北京市丰田区储能电站发生火灾,处置过程中突发爆炸,导致2名消防员牺牲、1名消防员重伤。

1.4建筑物火灾坍塌事故

建筑物火灾发生后,主体建筑长时间高温烘烤,承重构件强度降低,坍塌危险大,易造成救援人员伤亡。2013年10月11日,北京市石景山区苹果园南路喜隆多商场发生火灾,扑救过程中钢架结构彩钢板建筑发生坍塌,2名指战员被埋牺牲;2014年2月4日,上海市宝山区民科路环震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仓库发生火灾,扑救过程中突发垮塌,致使2名指战员牺牲;2015年1月2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街727号红日百货批发部仓库发生火灾,扑救过程中3栋住宅楼相继发生坍塌,造成5名指战员牺牲;2018年1月20日,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一民房发生火灾,内攻搜救過程中屋内右面土墙突然向左倒塌,造成1名指战员牺牲。

1.5业务训练伤亡事故

在日常训练中,由于热身不到位或操作不当,也容易造成伤亡。2012年6月14日,湖北随州支队组织高空救援科目训练时,因保护措施不到位造成1名消防员坠亡;2014年5月15日,四川广安支队在泥石流灾害救援演练使用电动卷扬机牵拉绳索时,“O”型钩连接处突然崩开,致使1名消防员头部受创牺牲;2017年7月19日,贵州黔南支队榕江中队进行水陆两栖车进行装备测试时,1名消防员未着救生衣,意外落水淹亡;2019年9月3日,浙江总队温州支队瑞安消防站开展滚水坝救生训练时,1名消防员落水淹亡。

2、作战训练安全事故分析

2005年以来,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在灭火救援方面共发生130余起消防人员伤亡事故,导致400余名消防人员因公牺牲或负伤。从伤亡事故类型分析,建筑坍塌事故占17.46%,中毒和爆炸事故各占15.87%,洪涝灾害占14.29%,普通火灾占7.94%,交通事故占9.52%,高空坠落事故占11.11%,触电事故占3.17%,爆燃事故占4.76%。从伤亡原因分析,因安全制度不落实、违反操作规程等因素造成消防人员伤亡的占82.51%;而因不可抗拒的意外因素造成的伤亡仅占少数。综合来看,作战训练安全事故频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安全意识还不强

作战训练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安全意识薄弱,虽然各级各单位反复强调要重视作战训练安全工作,但仍有部分支队、大队在安全工作上未发挥应有作用,责任空转、上紧下松问题突出,中梗阻现象严重,在灭火救援行动中不按作战行动规程展开救援,存在战前侦查不到位、战场态势预判不到位、个人防护不到位、信息沟通不到位等“四个不到位”现象;在平时训练时,“练为战”的理念没有不入脑入心,思想上存在“重体能训练,轻实战应用,重技能训练、轻战术配合,重传统方法、轻现代手段”的“三重三轻”倾向[2]。

2.2能力素质不过硬

改革转隶以来,队伍承担应急救援任务的数量种类日益增多、复杂程度日益加大,队伍在应对“全灾种、大应急”任务方面的能力素质还有不足,指战员业务理论水平较为薄弱,对不同灾害特点、处置要点、防护要求及各类作战装备操作方法、理论掌握不全不细;基层指挥员业务不精、经验不足,对灾害事故特征认识若明若暗、一知半解,临场实战的组织指挥经验、能力和水平还有欠缺,特别是面对特殊、复杂的灭火救援现场时,心理承受能力和临机处置能力较差;加之基层消防站缺编严重,指战员疲劳厌战等负面情绪较为突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作战行动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2.3防护措施不落实

目前,基层队站灭火救援任务中“小火小灾”的比例大,指战员不按规定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火场内攻时不佩戴空气呼吸器、阻燃头套等防护器材安全管理现状及形势,抗洪抢险过程中救生衣穿着不规范,抢险救援时不佩戴头灯、护目镜、救援手套等,安全隐患风险丛生,对指战员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3]。

2.4安全评估不到位

基层队站初战控制能力偏弱,在灭火救援实战(特别是复杂灾害事故)处置中,存在灾情侦查不全面、见烟打烟、见火打火等问题,不能第一时间有效控制或消灭火势,导致贻误战机。部分指挥员在处置过程中依靠“经验主义”和“惯性思维”,忽视火场侦查,急躁冒进,未对灾害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侦查和安全评估,就急于开展战斗,力量部署和战术应用随意性大。

2.5识险避险有短板

多样化的灭火救援任务必定衍生出更多的危险,目前基层指战员对各类灾害事故特点和规律的认知还不够深入,在灾情预判和识险避险等方面的能力短板比较突出,加之处置特殊灾害事故的专业化水平和经验相对不足,没有系统的教学培训体系,以水域救援为例,能够全面掌握水下救援、舟艇激流驾驶、激流救援等技术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在紧急情况下的识险避险能力还有不足[4]。

2.6救援程序不规范

一方面,调度指挥“忙中生乱”,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存在跟踪询情不及时、现场情况了解不细、力量调派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不能第一时间集中优势兵力于火场;另一方面,基层指战员没有严格遵循灭火救援战斗行动程序,没有将安全管控贯穿于执勤战斗全过程,让安全隐患“有机可乘”。

3、安全防事故措施

改革转隶后,消防救援队伍的职能由“单一灾种”拓展为“全灾种、大应急”考证培训机构,呈现出全领域、全要素、全覆盖的特点,面对日益增加的综合救援任务,夯实作战训练安全基础是有效避免指战员伤亡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要治标“止血”,深刻汲取教训,紧急行动起来,采取断然措施,坚决遏止作战训练伤亡问题发生;另一方面要治本“除根”,从安全制度、训练体系、装备建设等方面,健全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日常训练零事故、应急救援零失误、指战员零伤亡的“三零”目标。

3.1全面强化安全管控

“安全是最大的政绩”,作战训练安全事故几乎都是源于思想不重视、责任不落实、制度不执行。强化作战训练安全管控,一是要从思想上绷紧“安全弦”,进一步抓实安全教育,常念安全经、常吹耳边风,督促指战员将安全管控上升为自觉行动,切实把每一项安全规定作为铁的纪律来执行;二是要健全和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责任网,以“不除隐患不死心”的决心做到小题大做、小事大抓、小错大纠,确保队伍内外平安稳定;三是要增强安全制度落实的刚性、惯性和持久性,将安全管控与科目设置、战法研究、熟悉演练、拉动演习有机结合,并纳入指战员等级达标考评细则,定期开展防护技能训练、操作技能训练、应急避险训练、自救互救训练,让安全行为形成肌肉记忆,切实提高防范风险、处置险情的能力[5]。

3.2要细化防范措施

安全防范措施是攻坚克难、打赢制胜的根本保证,战场上,安全防范措施越是严密、细致,指战员的生命安全就越有保障。在调度指挥方面,各级指挥中心要全面做好安全提示,将处置要点和安全事项的提醒从头至尾、从浅到深贯穿于“调度指挥、途中指挥、现场指挥”的全过程。以危化品火灾为例,指挥中心要及时将储存种类、理化性质、化学危害等信息告知参战人员。在初战控制方面,首批力量到场后,要根据灾害的类型、规模以及时间、位置等因素,立即划分警戒范围。特别是在爆炸泄漏、高速公路等事故救援时,要严格依据仪器侦测结果、现场环境、人口密度等情况扩大警戒距离,并通过救援车辆跨路斜停、使用发光发声设施等方法确保警戒效果。在安全评估方面,现场指挥部要针对灾害类型和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及时协调调集气象、建筑、地质、水利、生化等相关领域的专家或熟悉现场情况的技术人员到场,对现场灾情进行勘察检测和风险评估,根据灾害主体的建筑结构、物化反应、发生进程和周边区域气象变化、地质构造、水文特点等情况,找准风险隐患,评估风险概率,并提供结果最优、风险最小的处置对策。

3.3提升识险避险能力

職能任务的拓展,给消防救援带来巨大的挑战,在各类救援行动中,识险避险能力是消防指战员规避风险、保护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救援准备和灾情侦查时,指挥员和安全员要密切观察现场情况,严格落实“阵前”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管理现状及形势,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现状及对策,全方位检查进入起火建筑、毒害区域、爆炸范围人员的个人防护情况,并详细做好记录,制止违规行为,全过程落实安全提示。在火场内攻和搜救时,随时可能面临轰燃、回燃、爆炸、坍塌、触电、溺水、方向迷失、中毒等突发险情,指战员要摒弃“用生命置换生命”的思想,不拘泥于经验教条,不固化于思维定势,沉着冷静、随机应变[6]。在扑救建筑类火灾时,要注意灭火用水是否顺畅排出,避免因长时间灌水增加建筑承重荷载,造成楼板塌落、建筑垮塌等次生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当火势愈加猛烈、建筑结构有坍塌风险且内部无人员被困时,要及时由“内攻近战”转为“外攻设防”,在火焰与毗邻可燃物空隙处部署多个外部水枪以防火势蔓延。此外,处置危险性较大的灾害事故,必须预先确定疏散信号、传递方式、撤离路线和集结场地,提前清除路线上的障碍。

4、结语

安全二字重如山,“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消防救援队伍必须时刻绷紧确保安全稳定这根“弦”,牢固树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抓住安全教育的“空白点”、安全管理的“隐患点”和自身能力素质的“薄弱点”,打好安全工作的整体战、全员战、攻坚战,真正赢得安全稳定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孙晶.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J].今日消防,2020,005(004):55-56.

[2]杨品一.灭火救援行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19):133-134.

[3]高福.灭火救援行动中的紧急避险和安全防范措施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0,6(20):60-61.

[4]高龙.如何加强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J].消防界(电子版),2020,6(19):101-102.

[5]程天启.浅谈新时期消防救援队伍如何加强作战训练安全工作[J].绿色环保建材, 2020,158(04):228-229.

[6]周军.实战化训练环境对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提升的作用探究[J].中国科技纵横,2020(001):189-190.

危化品消防安全管理,山西省应急管理厅 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2022年第二次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方案

晋应急发〔2022〕302号

各市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支队,各有关企业:

根据应急管理部的统一部署,省应急管理厅和省消防救援总队决定从即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2022年第二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专项检查,现将工作方案印发你们(下载邮箱 ,密码),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山西省应急管理厅            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

2022年8月25日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2022年第二次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为进一步推动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防控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把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15条硬措施落到实处,坚持全面排查分类治理精准防控,全面排查整治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隐患,有力防范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检查范围

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含试生产)、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带储存)和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接入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重大危险源企业。

三、工作目标

通过检查,实现精准防控重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检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全面挂牌督办整治危化品消防安全管理,山西省应急管理厅 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2022年第二次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建立“上下贯通、消地协同”的危险化学品联合监管工作机制。实现企业对标自查率 100%、 市级交叉检查覆盖率100%、线上问题隐患录入率100%、 问题隐患整改率100%。

四、检查方式及时间

采取企业自查、市级全覆盖交叉检查、省级抽查、部级督导核查的方式开展。检查企业采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检查的方式进行。企业自查、市级检查、部省级抽查核查工作数据全部录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行闭环管理。

2022年8月19日前,企业对照检查表(附件2)完成自查。企业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措施清单,实施整改,并将自查隐患及闭环整改计划录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9月28日前,完成市级全覆盖检查和省级抽查;9月30日前,企业完成主要隐患问题整改;10月15日前,各市应急管理局汇总上报工作情况。

五、组织实施

(一)省级统筹组织和开展抽查检查

成立专项检查工作领导组。组长由省应急管理厅厅长王启瑞和省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彭建宏担任;副组长由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贡凯青和省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管延忠担任。领导组负责组织领导专项检查工作,研究重大事项。省应急管理厅负责制定全省专项检查工作方案,确定市级交叉安排名单;省消防救援总队负责消防监督力量调配、人员培训、消防专家选派工作。

成立工作专班,由省应急管理厅危化监管一处郝建东、危化监管二处田军民、新闻宣传处祁晓玲和省消防救援总队防火监督处徐彤、新闻宣传处薛卫杰等人员组成。负责统筹协调、调度督导和对市级进行抽查。

省应急管理厅和省消防救援总队成立2个检查组,分别由省应急管理厅危化一处郝建东、危化二处田军民担任组长,消防救援总队防火监督处刘毅敏、段江龙担任副组长,抽调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机构工作人员以及专家、媒体记者组成。重点抽查市级全覆盖检查的质量、“消地协作”机制落实情况、企业自查自改质量及市级执法情况、线上录入问题隐患并实施整改闭环管理情况、宣传曝光情况等(附件5)。比照市级检查的项目对企业开展实地抽查,抽查企业率不低于重大危险源企业总数的5%和不低于重大危险源单元数量的10%。

(二)市级全面开展交叉检查

各市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支队组建工作专班和成立联合检查组,按照《市级交叉检查安排表》(附件1)赴有关市开展全覆盖检查。组长由各市应急管理局和消防救援支队分管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省厅抽调的工作秘书担任,成员由各市应急管理局危化监管人员、消防监督力量和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长由省厅统一确定,其余专家由各市确定,应包含工艺、电气、设备、自控、安全、消防等专业),检查任务重的市可成立两个联合检查组。8月28日前,各市将分组及检查人员情况报工作专班,8月29日开始深入交叉检查市开展实地检查。检查前对检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每检查完一家企业,工作秘书负责督促企业如实将检查组新发现的问题隐患及拟处罚情况录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专家组长负责将企业检查隐患上报省工作专班(附件6)。

重点检查《重大危险源安全专项检查细则》中的否决项、扣20分项或《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细则》中的否决项和扣150分项(附件4)。对高安全风险和较高安全风险企业整改情况进行线上督办。以及企业自查自改质量、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落实情况、《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措施建议落实情况、线上录入问题隐患并实施整改闭环管理情况。检查发现的隐患问题,经检查组组长签字确认后,交办被查企业和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并通报给市级应急管理部门。

(三)县级做好工作配合及执法检查、整改监督

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积极配合检查组开展检查,提供重大危险源生产、经营、使用企业,以及接入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的重大危险源企业名单,督促企业准备查验资料。对检查组发现的隐患分别依法下达执法文书并及时复查,确保问题隐患实现闭环管理。督促和指导辖区内企业,将自查情况按要求录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四)企业严格开展自查、隐患整改和完成数据录入

企业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自查组,对照以下检查内容制定检查方案和任务清单,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确保按时完成任务。鼓励企业积极排查隐患和问题,对自查发现并已实施整改或正在按计划实施整改的问题隐患,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机构不予处罚。企业将自查发现的和市级、部省级交办的隐患问题危化品消防安全管理,经重大危险源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后,连同自评分结果、整改措施、整改情况、《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等信息,按照工作进程,及时录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并按时完成整改。

1.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使用企业,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2018)辨识出的每一处重大危险源,逐一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专项检查细则》(附件2)开展自查。

2.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带储存),按照《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细则》(附件3)开展自查。

3.企业对照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落实情况和《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措施建议落实情况开展自查。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各市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救援机构要将重大危险源安全专项检查督导作为防控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的重要措施,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以安全专项检查督导推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各项措施落实,迅速将专项检查工作要求传达至辖区内企业,并安排部署专项检查行动,不断提升重大安全风险防控水平。各企业要高度重视,立即开展自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底线,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对检查发现的重大事故和火灾隐患分别由省安委办和消防救援总队挂牌督办。

(二)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各市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救援机构要加强配合,全面落实《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联合监管机制(试行)的通知》要求,做好联合会商、联合检查督导、信息共享、应急联动、联合培训宣传等工作,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三)严格执法检查。属地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对未开展自查的和检查组新发现问题隐患的企业,依照《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处罚,实施相应的责令限期整改、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等措施;涉嫌犯罪的,按照有关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自查不认真、不按要求录入隐患、自查出的隐患和问题未明确整改计划、整改计划与实际不符、未按照整改计划时限完成整改的企业,严格执法处罚,并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记分办法(试行)》对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考核记分。

(四)加强宣传报道。省、市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要积极协调新闻媒体曝光一批自查走过场、管理混乱、重大隐患排查整改不力的企业,发现总结好企业的经验做法,每月至少发表2篇高质量的稿件。公布安全生产举报电话 -,鼓励企业员工和社会群众举报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隐患,形成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五)明确工作原则。市、县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原则上不再制定专项检查工作方案,比照省级分别建立市、县两级工作协调机制,组建专项工作办公室。市级负责对接检查单位,统筹协调安排,不陪同检查。检查组实行组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检查地疫情防控政策,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专家费用由组长所在单位负责统一报销,使用车辆由被检查地市负责协调保障。

(六)定期调度和信息报送。省工作专班每周进行工作调度,对工作进展迟缓考证含金量排行榜,问题突出的市及时进行提醒、通报、约谈。各检查组于2022年10月15日前,将专项检查工作完成情况上报省工作专班。省工作专班将根据各市企业自查隐患数量、隐患整改、检查组发现的隐患数、重大隐患数、处罚、工作上报、新闻报道情况等进行量化评分。

省重大危险源检查工作专班联系人:

李  婧(危化一处)

李小军(危化二处)

段江龙(消    防)

张世翠(预警平台) 。

附件:1.市级交叉检查安排表.docx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专项检查细则.doc

3.《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细则(试行)》.pdf

4.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生产企业(市级)重点检查表.docx

4.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经营企业(市级)重点检查表.docx

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省级)重点抽查表.docx

6.重大危险源日报告检查表.docx

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专项督导核查评分表(试行).docx

山西省应急管理厅          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

2022年8月25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iyeeedu.com/49368.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6月 8日 下午3:07
下一篇 2024年 6月 8日 下午3:12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