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和飞速发展,企业的各项业务已经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各种信息化系统的支撑才可以完成,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是企业各项业务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保护局域网网络安全,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各种业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当前网络管理的重中之重。
二、企业网络管理软件的现状
企业网络在部署新型应用时,往往需要数十名、甚至上百名技术人员在每台服务器和PC机上进行软件分发和安装,网络日常维护与管理的工作量和难度可想而知。这些问题不仅给日常网络管理和运营带来了障碍,也影响了企业网络的战略性部署与扩张,而且每一种新兴网络技术都需要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企业而言,也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用户对网络自动化管理、以及通常称为网络容量规划的不同类型系统环境和产品技术集成的需求日趋高涨。在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许多企业不得不付出极大的人力、物力对网络进行管理。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分散管理方式,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不仅成本高,而且处理故障的周期特别长。于是,网管软件应运而生,随着中小型企业网络的规模的不断扩大,这必将给网管软件带来巨大需求。
随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趋加快和完善,网管软件的发展历经了面向简单设备维护、网络环境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等三个阶段。在网络技术进步和企业应用增长的推动下,网络管理技术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管理手段之一,它将直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考证培训机构,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而平台化、智能化、集成化、高效性、高可靠性和以业务为中心,将成为网管软件的发展趋势。
三、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几个方面
企业网络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到网络的各个方面,但总括起来主要有上网行为管理、网络准入控制管理、电脑文件防泄密管理、服务器共享文件管理等几个方面。
通常而言,企业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上网管理制度、企业商业机密保密制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操作系统、 AD域控制器等增强管理。但在上述举措之外,依然还需要配合相应的网络管理软件来加强管控,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网络管理的目的。
1、 企业上网行为管理、员工网络行为管理。
这可以部署一些上网行为管理设备、网络管理软件来实现。如果你是中小企业,则部署一套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即可。例如有一款“聚生网管软件”,只需要在局域网一台电脑安装部署,就可以控制整个局域网电脑上网行为,有效禁止P2P下载、炒股、聊天、玩游戏、看视频等行为,同时还可以限制电脑网速、禁止无线路由器接入局域网、禁止随身wifi、进行IP和MAC地址绑定、防御ARP攻击等。
2、 网络准入控制、局域网接入管理等
这主要是针对外来电脑、手机、pad等移动设备接入公司局域网,随意利用公司网络上网下载、看视频等行为,或者随意访问局域网共享文件等行为,从而给网络安全带来了较大风险。因此,必须采取有效举措来阻止外来电脑接入内网、禁止外部电脑接入单位局域网等。
这可以通过“大势至网络准入控制系统”来实现。本系统基于B/S架构,只需要在局域网一台电脑安装,就可以实时探测局域网电脑接入情况,可以设置白名单和黑名单,并可以自动隔离黑名单电脑内网网络安全管理软件,禁止黑名单电脑上网或访问局域网共享资源。同时,还可以进行IP和MAC绑定,禁止电脑修改IP地址,禁止无线路由器接入、禁止手机连接wifi、禁止代理上网以及检测混杂网卡,防止局域网网络嗅探和网络抓包的行为等。
3、 电脑文件安全管理、防止商业机密泄漏。
由于员工工作都会用到电脑,工作中形成的重要文件也大都存储在自己的电脑上,这使得员工可以轻松通过U盘、网盘、邮件、QQ发送文件等方式将公司重要文件发送到外面去,从而给信息安全带来巨大风险。因此,必须采取有效举措,防止电脑文件泄密、防止公司数据泄密的行为。
这可以部署“大势至电脑文件防泄密系统”,在电脑安装完毕之后,就可以自动禁用U盘、禁止USB存储设备的使用,同时还可以只让使用某个U盘、只允许使用指定的U盘等,还可以只让从U盘向电脑复制文件而禁止从电脑向U盘复制文件,或者向U盘拷贝文件必须输入密码等,从而防止U盘泄密的行为了。
4、 局域网共享文件管理、服务器共享文件权限设置管理。
现在很多单位都有文件服务器,通常会共享一些文件让局域网用户访问,并且很多共享文件还是单位的无形资产和商业机密。同时,为了工作需要,常常还需要赋予较高的访问权限。这使得可以在访问共享文件时复制共享文件内容,或者不小心删除共享文件等,从而使得共享文件安全面临着巨大风险。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举措,保护服务器共享文件的安全,保护单位无形资产和商业机密。
这可以通过“大势至局域网共享文件管理系统”来保护共享文件的安全。通过将本系统部署在共享文件服务器上,就可以自动扫描到服务器所有共享文件夹和服务器上所有账号内网网络安全管理软件,企业网络监控软件 内网管理软件哪家好,然后就可以设置不同用户访问共享文件的不同权限,可以只让读取共享文件而禁止复制共享文件、只让修改共享文件而禁止删除共享文件、只让打开共享文件而禁止另存为本地磁盘,以及禁止拖拽共享文件等,从而保护了共享文件的安全。
总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应该围绕从上网行为管理到网络准入控制和商业机密保护等多个维度入手,并配合严格的企业网络管理制度和员工保密协议等制度层面进一步加强约束和规范,才能保证网络管理效果的最大化,真正为网络安全运转保驾护航。
江苏消防安全管理系统,“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技术规范” 不解之问?DB 32/T 4220—2022
最近有两个朋友交流关于江苏DB 32/T 4220—2022《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技术规范》内容与未来想法。
江苏省消防设施地方标准
看是不是有新的机会,这种地标与团标很多,没打算细看,因为大都是在正确的方向上喊一个正确的口号,例行公事,很难在数据组织与治理结构上限有所突破。因为消防物联网发展早已不是一个技术与规范问题,是消防社会治理方式限制了消防设施物联网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才是关建,一个省级部门很难有所突破。一看是江苏地标的,自己家门口的,不免又多看了几眼。看看有什么先进之处,毕竟是自己的根据地,发现了一点点不解之处与大家交流探讨。
疑问一、应用与平台是这个意思吗?
平台与应用到底是什么关系?是什么意思。
我记得2018年应急管理部专门发文指出,地方消防软件开发名称不得以“平台”来命名,地方消防部门开发的都应成为“应用软件”。
“平台软件”这个词,本身就是对平台与应用没有理解清楚,平台是系统层,是资源的统筹层。如:操作系统可以是平台考什么证赚钱多,海港的卸货平台,航母是作站平台,平台是资源的容器。因为是软件,所以操作系统是平台最好说明江苏消防安全管理系统,“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技术规范” 不解之问?DB 32/T 4220—2022,我们的办公应用软件,绘图应用软件,视频应用软件都是基于,鸿蒙、安卓,IOS,,DOS等这都是软件的操作系统,是对上层应用软件对底层硬件的操作管理。应用软件不在关心硬件是什么品牌与技术的,硬件是通过操作系统的协议集来操作下面的硬件,操作系统就要集成大量的硬件驱动程序,过我们装电脑都要装驱动程序,现在操作系统基本上覆盖了所有常见设施的驱动了,只是个别全新外设还会装驱动江苏消防安全管理系统,这里我要提一下.1(消防信息化操作系统,支持百度.1,在5年前,2017年中国消防协会科技创新三等奖,同年有两个应用软件也获奖了,一个是基与.1山东泰安的数字化中队应用软件三等奖,一个是江苏安泰的基与.1消防维保应用软件二等奖,中国消防协会还是很有前詹性的,也有行来担当)
.1消防信息化操作系统
这个比上面计算机的要更高级,他下面还集成了IOT(消防物联网数据解码与编码)类似于计算机主板上的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实现对不同物联网传感器的解码与编码。
消防物联网IOT平台
(这个叫平台是正确的,只是数据解析与分发没有产业业务应用)
这是地址:5036/Home/欢迎访问
但是SDOS(消防信息化操作系统)与计算机操作系统价值就不同了。
1、.1解决了不同产权数据融合的法律问题,这不是计算机操作系统能做的,单一产权的硬件与数据管理平台,不是一个维度的事。
2、SDOS通过数据提供方,数据应用方,平台方数据资源的资产化,也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做不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管理对象不存在不同产权数据问题,更不存在管理不同产权的数据业务了。
3、SDOS通过数据公约实现了数据与数据工具的商业化,也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做不了的,这操作数据对象的法履数性与资产属性决定的。
回到这个主题地标,我认为这里所提到的“监控平台”“服务平台”“值班平台”等,都可以改成“***应用软件”,再加一个消防物联网操作系统,这样就完整了。当然只是在物联网这一块完整了,但对于单位业务数据的资产化管理SPP(服务支付平台)必须要出现,否则我们就无法解决单位这个法人主体的数据资产的确权也就谈不上单位基础服务的数据经济过程,那以单位这个空间与内容的社会生产数据化也就少了一个数据底盘,产业数据化就很难启动,就更不要提发展了,数据产业化只是说罢了。消防物联网这个事还是很大的,不只是消防自己的事。
疑问二、消防的责任主体“社会单位”在哪里?
在消防设施物联网业务设计里是否考虑了社会单位这个责任主体,是不是不用考虑,是不是消防设施与社会单位没有业务关系,有业务关系为什么不考虑,是漏掉了吗?不可能,这是消防法规定的,谁又能剥夺社会单位履职的法定义务?但是我们这个标准架构中确实没有对社会单位这个责任主体没有调动起来,通过物联网落实单位主体责任,看是只是政府能力与眼睛的延伸,技术是好的,但是方向没有以“放、管、服”多思考,后面还可以完善。
疑问三、消防设施物联网是单位消防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衔级单位消防?没有方法
消防设施是单位消防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消防设施的状态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这个单位值班、巡查、维保、检测的工作水平,同时也可以通过预案,演练全面反映单位的火灾防控能力,这里缺少对单位消防设施相关业务的数据融合,看起来只是为了搞消防设施物联网而搞,消防物联网的数据应用场场的数据提供方法可操作性不强,如:消防维保、消防评估、如何搞自身业务能力等,应用层的有点少。
不再细说了。
小结:
本地方标准虽然有些地方还看不明白,在很多方面看明白了,如:
1、物联网信息化传输装置,把用户信息传输装置,RTU,CTU,GTU等统称是很好的,减少了消防物联网实施过程中对不断出现的新的传感器分类问题。
2、在的UTP采集与通讯方面明确了采样1分钟,上报不小于一小时给行业划了最低红线,有利行业规范发展。
3、在消防控置柜方面也增加了信息点。这是很好的,有利与消防值班人员、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人员,消防救援人员及时了解消防设施的状态,如果能像广东、重庆那样远程控制减少社会单位管理负担就更有社会动力了。
这个规范监督动力多,社会动力少,可以多听听社会单位的意见,毕竟我们是在社会单位的消防设施上装“物联网”,是为他们服务的,他们的意见我们如果不听听,装上去多多少少会有点困难。(说错了,这个过程看起来社会单位只是被物联,没有主动参与物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消防百事通系信息发布平台,消防百事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iyeeedu.com/49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