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办学,我校“国家留学基金委2024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申报再获佳绩

近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留学基金委)公布了“2024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名单。项目实行“先立项,后选派”管理模式,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人员往返国际旅费和资助期限内的奖学金。截至目前,我校累计获批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3项,累计资助名额已达78人。

近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留学基金委)公布了“2024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名单。我校申报的“中国政法大学与美国四校创新型涉外法治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中国政法大学与瑞典、法国两校交叉学科创新性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获批立项,执行期3年(2024-2026),拟累计选派42名师生分赴美国乔治城大学、西北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瑞典隆德大学、法国波尔多大学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及联合培养。

此次项目申报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牵头,联合国际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律硕士学院、中欧法学院、比较法学研究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双一流学科建设需求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办学,我校“国家留学基金委2024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申报再获佳绩,依托我校与欧美6所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稳定的人员交流与科研合作基础,发挥各校优势及引领作用,致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善于维护国家利益、勇于推动全球治理规则变革的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

“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由国家留学基金委设立考证培训机构,重点支持中外双方“强校合作”和优势学科领域“强项合作”,旨在推动国内外高水平大学、顶尖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助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一步推动国内外合作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项目实行“先立项,后选派”管理模式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办学,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人员往返国际旅费和资助期限内的奖学金。截至目前,我校累计获批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3项,累计资助名额已达78人。

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办学,中国政法大学教学实践基地落户瀛和律师机构

日前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办学,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教学实践基地落户瀛和律师机构。

双方经过多轮友好协商,本着共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宗旨,达成了教学实践基地合作。

在此次合作中,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与瀛和律师机构以共同培养高素质法律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秉承平等友好、共建品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合作宗旨,为法律硕士学院师生提供参与实务工作和接触律师事务所业务工作的机会,同时为瀛和引进优秀法律人才提供支持。

从模拟法庭的举办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办学,中国政法大学教学实践基地落户瀛和律师机构,到瀛和校招进校园,瀛和律师机构与中国政法大学的合作由来已久。

本月4日,瀛和律师机构总部联合中国政法大学开办了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研修班,研修班于青年节当日正式开启招生,仅两天时间,首期研修班名额即已招满,等待正式开学。

除了北京本地的律师外,首期学员中,来自全国各地的瀛和律师占比超过七成。学习氛围浓、学习欲望强考什么证赚钱多,全国瀛和律师汇聚一处,携手共赴政法大学专业知识的殿堂。从长远看,此次与中国政法大学的联合办学对瀛和律师们乃至瀛和律师机构本身,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行业内搏击数字化浪潮的排头兵,作为“互联网+”转型的先行者,瀛和律师机构一直致力于专业化发展,搭建了24个专业委员会,组织建立瀛和智库、瀛和研究院,在提升专业素质的同时,为瀛和律师拓展更多业务提供更多可能。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与瀛和律师机构达成教学实践基地合作,是瀛和律师机构专业化战略中重要的一步。

行业不缺律师,稀缺的是人才。律师们站在瀛和的平台上,与瀛和一起搏击大趋势之浪潮,专业化是必修之路。瀛和律师机构衷心希望各位律师们,巧借瀛和提供的专业化资源,为打造瀛和专业化品牌形象、推进社会法治进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政法大学1+1,关于举办2024年中国政法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

各本科教学单位: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升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高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学校将举办2024年中国政法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及目标

大赛主题: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

大赛目标: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主题,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落实以本为本,推进智慧教育,强化学习共同体,有效助力“四新”建设,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精心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与交流的标杆。

二、参赛对象

我校在职教师须选择本人近五年(2019年春季学期~2024年秋季学期)讲授2轮及以上的一门本科课程参赛中国政法大学1+1,关于举办2024年中国政法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团队报名的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往届大赛已被推荐参加全国赛的主讲教师不建议推荐参加本次比赛。

三、大赛赛制

本次大赛根据主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三个组别进行,具体包括本科教学单位推荐和校级大赛两个阶段。

(一)本科教学单位推荐

各本科教学单位负责自行组织参与本单位本科教学工作的教师报名选拔工作,并择优选拔推荐参加学校大赛的教师个人(教师团队),具体参赛组别依照主讲教师职称确定。每个本科教学单位推荐参加学校大赛的教师个人(教师团队)应考虑三个组别的平衡。

教学单位将本单位盖章扫描版的推荐名单(附件1)、参赛教师个人(教师团队)以下材料的Word版及盖章扫描版打包于12月12日前发送至教务处(邮箱:):

1.申报书

参赛教师个人(教师团队)的基本情况(附件2);

2.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举措、过程与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

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发现和解决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

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

3.教案

参赛教师提交一节45分钟课程的教案(附件3);

4.教学大纲

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附件4)。

(二)校级大赛

学校大赛分为两个阶段,将邀请校内外专家组成评审组进行评阅。第一阶段为网络评审,评审内容包括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教案、教学大纲。第二阶段为现场评审,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及提问交流中国政法大学1+1,分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三个组别进行评审。

1.网络评审阶段

网络评审阶段,参赛教师提交的材料由评审组评阅,网络评审成绩占总成绩的60%(评审标准见附件5)。网络评审阶段通过的参赛教师将参加现场评审。

现场评审阶段入围情况及比赛时间将另行通知。

2.现场评审阶段

现场评审阶段考证含金量排行榜,参赛教师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专家评委依据参赛教师的汇报进行提问交流,以团队参赛的,应由参赛的主讲教师进行现场汇报及交流。现场评审成绩占总成绩的40%(评审标准见附件6)。进入现场评审阶段的参赛教师,依据网络评审与现场评审的成绩总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分别授予奖项。

四、奖项设置

校级大赛设参赛教师个人(教师团体)奖,按组别分别设置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同时发放获奖证书。

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在校赛获奖成绩排名范围内,结合学校学科分布、职称结构和赛制要求等情况确定参加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推荐名单。

经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认定,本次校级大赛依照《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教学奖励办法(试行)》奖励,其中一等奖奖励 1 万元,二等奖奖励 5000 元,三等奖奖励 3000 元,优秀奖奖励1000 元。

代表学校参加北京市、全国比赛获奖的,依照上述办法进行奖励。

五、其他事项

学校将参照北京市级比赛通知的时间节点组织推荐参加市赛的教师个人(教师团队)召开申报筹备会议,确定工作日程。北京市级比赛、国家级比赛的具体信息请以大赛官网为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iyeeedu.com/59806.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12月 9日 上午11:10
下一篇 2024年 12月 9日 上午11: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