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但凡跟民生、金融能扯上关系的,都是很强大的,不管是人还是事物。如果要报考对外经贸大学的金融系在职研究生,那么它的含金量到底是怎么样呢?
如果在北京是公务员,是本科毕业,想在以后提高竞争力,考个对外经贸的金融硕士在职研究生考什么证赚钱多,和普通的考研上的金融硕士的比竞争力怎么样?
金融硕士在职的学校不是很多,对外经贸作为财经类比较强的211学校,在职的含金量也是可以的,在职的主要有两点好处:一个是可以周六日上课,不耽误上班,二是考的简单,但是可以解除一些牛的导师,对以后工作晋升比较有帮助。
但是跟普通考上的研究生肯定是不一样的,这是没有可比性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金融,会计,外语等专业常年招生,以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为申硕方式,先入学后考试,学费平民价格,参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组织的课程研修班,毕业后参加全国统一的在职研究生申硕考试,考试科目为两门4年通过即可,通过论文答辩,可获得和统招生一样的硕士学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金融专业是中国一类院校中唯一一所能够开设在职研双证的院校。
让我们一起看看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的优势:
1、最强师资阵容:集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最强师资阵容,授课教师均为硕导、博导。
2、强实践性课程设置:与统招研究生同样的培养方案;专业课程采用案例教学、灵活生动,课程内容前沿性、实操性、国际化强;
3、能够与教师顺畅交流:在网络课堂的学习中,有任何疑问学生都可以与老师邮件沟通,任课老师会在一周内回复学生的问题;
4、突破时空限制、节约成本:参加在职申硕全国班(网络班),采用网络课堂+面授在职学习的方式。突破时、空束缚,自主、轻松的享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专业教育,有效地解决在职、远程学员被教务、考务困扰的窘况,直接减除学员部分金钱、精力的隐性成本;
5、获得硕士学位:参加在职申硕全国(网络)班既可享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名师授课以提高专业素养对外经贸大学 在职,对外经贸大学金融方向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怎么样?,又可凭借学位课程的学习和针对性的考前辅导对外经贸大学 在职,获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这无疑将会在职场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对外经贸大学的金融学方向的在职研究生,含金量还是非常高的,对于想报考这个方向的学员,可以放心的去报考学习。
外经贸大学同等学力,报考外经贸大学在职研究生影响工作吗?
近年来报考在职研究生的话题越来越火热,很多在职人员想要报考外经贸大学在职研究生,但是有些人会有所顾虑,担心报考外经贸大学在职研究生会影响日常工作。
报考的不必担心,因为在职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大多都是为在职人员考虑的。目前外经贸大学是以同等学力申硕方式进行招生的,授课方式比较全面考证书的正规网站,比如周末班、网络班、集中班等多种学习方式外经贸大学同等学力,报考外经贸大学在职研究生影响工作吗?,都是不会影响日常工作的。
而且在职人员可以先学后考,这样不仅可以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工作能力,还能有效的缓解考前压力。目前以北京地区主要是以周末面授班和集中班为主,这样不仅不影响工作,还能通过研修班课程学习提高自己的人脉关系。
对于外地想要报考的学员,既不想耽误工作还想进行课程学习,那么网络班就比较适合报考,因为这种学习方式没有地区和时间限制外经贸大学同等学力,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学习。
网络班存在的不足就是老师不能及时回答你的问题,还有考验学员学习的自主性,学员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学习方式。虽然学员选择的学习方式不同,但是授课内容都是一样的,都是院校教授进行授课。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了解到,不管以哪种方式进行学习,都是不会影响日常工作的,而且选择授课方式灵活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建议大家选择北京地区面授班,这样学习气氛肯定是不一样的。
对外经贸大学法律研究生,首批法律专博,来了!
原创 发现优质高等教育 软科
首批法律博士学位点公示不久后,多所具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权限的高校也于近日开始布局法律专博,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985高校陆续召开法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家论证会。
今年7月3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除8所院校拟获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之外,西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辽宁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8所高校拟获得法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这也是我国首次集中设立法律博士学位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至少有16所高校正布局法律专博。在专业博士持续扩招的背景下,首批法律博士的入场无疑为法学学科体系的健全、法治人才多层次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首批法律专博,这些学校抢滩设立
本次获批法律博士点的8所大学均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和法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双博士点。在已经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专门设置法律专博?法律专博培养什么人才?又该如何培养?
近年来,围绕专业博士扩招的声音始终不断,其中有叫好声,也有嘘声。2020年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明确提到: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重点是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与管理等对知识、技术、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职业领域。
不难看出,专业博士的设置直接与市场需求挂钩,而法学一直被认为是人文社科专业中应用性最强的学科之一。据司法部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执业律师65.16万多人,但其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律师仅为7800多人,占比1.21%。
法学“五院四系”中的“五院”本次集中拟新增法律专博点。值得关注的是,法学传统“五院”高校中此前唯一没有博士点的西北政法大学,这次是同时获批了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与法律博士专业学位点。在此之前,西法大一直是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该项目也是全国法学学科中的“独苗”,强调要培养能研究和解决西北地区稳定发展与国家安全存在的重大现实法律问题的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
“特需项目”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性质上,其实就具有专业博士学位的明显特征。我国“五院”高校中的大部分毕业生都从事着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工作,是我国司法工作人才培养的重镇,但长期以来,法学博士和以应用为导向的高级人才培养之间,在职业领域、研究方向等方面始终存在错位。随着法律职业专业化、职业化程度的提高,有学者认为现有的法学博士人才培养已不能满足从事实务部门高级岗位工作的需要,法律博士的入场无疑能为解开这一症结注入一剂良药。
本次拟获批法律专博点的高校都已在“法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上蹚出大道。比如中国政法大学早在2012年就着力培养应用型法学博士领军人才,提出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招收培养一批应用法学博士,受到“两高”大力支持;华东政法大学在2022年成立了沪上首家独立建制的纪检监察学院,涵盖硕博培养体系,直接为纪委监委系统直接输送人才。
图源:中国政法大学“应用型法学博士领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成果总结”
可能会让不少人感到意外的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我国设立法学博士点最早的一批高校,早在1985年,该校就成为全国首批获得国际经济法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四所院校之一(其他三所为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40多年来,贸大法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涉外经贸法律人才,除出国继续深造外,就业主要分布在国内外顶尖律师事务所、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知名外企等行业或单位,多数从事与涉外经贸相关的业务。
我国高等院校的法学专业大部分都创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虽然起步较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却另辟蹊径。1995年,原广州外国语学院与原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合并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两校合并政策倾斜的利好带来了政策扶持,广外在一年后就借着这股“东风”建立了第一个法学专业——国际经济法,要培养外语好、懂国际贸易的法律人才。“法学+外语+实践”,让广外走出一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之路。2021年,广东省第三个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花落广外,今年,广外又一举拿下法律专博。
60+高校,能培养法学博士
算上新增的这批高校,至此,我国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单位已达到68个。自1981年我国首次布局设置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公布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至今年公示首批法律博士专业学位点,法学学科博士点发展已历经43年。那么,这些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校发展得怎么样?人才培养得又怎么样?
起步早,基础厚
198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下达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通知》,批准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共151个,其中普通高等学校获批114所。北京大学的法学理论、国际经济法、国际法,武汉大学的国际法成为我国最早布局的4个法学博士点。此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宪法学、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法学等也相继获批博士点,这些高校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法学教育领域的先行者。
“北朝阳,南东吴”“无朝(阳)不成院(法院)”,在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史上,这一美誉正是形容并入人大法律系、当时被称作“中国最优秀之法律院校”的朝阳大学。如今,人大法学院更是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已成为引领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
非“双一流”高校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最早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华东政法大学也随即在2006年第二次博士点公布时早早获批。社科大法学系建系以来对外经贸大学法律研究生,首批法律专博,来了!,培养出了新中国第一位宪法学博士生,多位“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当代中国法学名家”等,为法学研究事业与法治国家建设输送了大批高端人才。西南政法的毕业生遍布中国司法实务界和学界,北京大学法学院原院长朱苏力在其所著《从法学引注看中国法学的现状》中开出的国内法学学者“大名单”——近乎一半出身西政。西南政法被业界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黄埔军校”,也有人评价说她是法学教育最成功的典范。
法学院系新秀,后来居上
法学博士点是学校法学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六大地区中,西北地区长期处于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缺失的“尴尬”局面,直到2017年,新疆大学才拿下西北地区高校中的第一个法学博士点。西安交通大学于2019年获得法学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也结束了教育重镇西安没有法学一级博士点的历史。目前,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除港澳台外,还有内蒙古、广西、宁夏、青海、西藏尚无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除社科大和“五院四系”外对外经贸大学法律研究生,非“双一流”高校中,2010年考证含金量排行榜,黑龙江大学率先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河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也在2017年拿下博士点。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湘潭大学和山西大学,也同样早早就拿下了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图源:湘潭大学法学院官网
“五院四系”的名声虽然响亮,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法学院系新秀,甚至出现了新版“五院四系”。杜克大学法学院规定,从2011年开始,9所中国大陆高校的法学院可以申请该校的全球领袖奖学金,分别是北大、清华、人大、上交、武大、厦大、吉大、法大以及华政。在这份名单中,清华大学法学院、上海交大法学院和厦门大学法学院是新面孔。在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上交、清华和厦大的法学学科分别位列第8、第9和第13名,3所高校的法学院已然迅速成长为法学教育领域的翘楚,展露峥嵘。
回顾我国法学学科的发展史,法学教育固然已经形成了本硕博层次齐全、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类型结构完整、规模较大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但法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生命之源永远在于实践,面对高层次应用型法治人才缺失的情况,我们期待法律专博的设置能真正做到和实践产生深层的联系,真正培养各级政法实务部门和法律服务行业所需的人才。
END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iyeeedu.com/65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