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建筑业挂靠价格最高的九类证书注册土木工程师与注册岩土工程师,造价师在列价格最高的竟是…
1、公用设备工程师挂靠价格
注册给排水工程师33-35万/3年(挂章34-36)
注册暖通工程师19-23万/3年(挂章23-25)
注册动力工程师22-26万/3年(挂章26-28)
2、电气工程师挂靠价格
注册供配电工程师16-18万/3年(挂章18-20)
注册发输电工程师30-32万/3年(挂章32-36)
3、土木工程师挂靠价格
注册岩土工程师30-34万/3年(挂章34-36)
注册水利水电工程师目前未实行注册3万/年
4、注册结构师挂靠价格
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19-21万/3年(挂章25-26万)
注册二级结构工程师2.5-2.8万/年(挂章+0.5)
5、注册建筑师挂靠价格
注册一级建筑工程师18-20万/2年(挂章18-20万)
注册二级建筑工程师2.5-3万/年(挂章+0.5)
6、造价工程师挂靠价格
建设部造价工程师3-3.5万/年(带高工4-4.5万/年)
水利部造价工程师5-6千/年(根据要求不同)
交通部造价工程师6-8千/年(根据要求不同)
7、监理工程师挂靠价格
建设部监理工程师2.8-3.5万/年(挂章+5000)
水利部监理工程师 3万/年(总监) 5千/年(普通不带职称)
交通部监理工程师红本8千/年蓝本6-7千/年
8、一级消防工程师挂靠价格
注册一级消防工程师7.5-8万/名
9、一级建造师挂靠价格
一级房建建造师1.3-1.8万/年(挂章+0.5-1)
一级机电建造师2-2.5万/年(挂章+0.5-1)
一级公路建造师3.5-4.5万/年(挂章+1-1.5)
一级市政建造师2.8-3.5万/年(挂章+1.5-2)
一级港口航道建造师5.5-6万/年(挂章+1-1.5)
一级水利水电建造师4.5-5万/年(挂章+1-1.5)
一级矿业建造师2-3万/年(挂章+1-1.5)
一级铁路工程师5-6万/年(挂章+1-1.5)
一级通信与广电建造师3.5-4万/年(挂章+1-1.5)
一级民航建造师10-13万/年
‘四库一平台’持续发力,今后挂证将更加艰难!
该信息系统全国联网意义重大,主管部门行业管理水平将产生质的飞跃,有制度而无法落地的局面,或将全面终结,也将开启建筑市场监管的新时代。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生存环境将被彻底改变。
1、资质申请:业绩、人员等信息都可以从系统中调取,一切都将公开透明,弄虚作假基本没有可能。
2、资质动态核查:某个单位在某个时点有多少个建造师,只要在人员库输入该单位名称,注册建造师数量是否达到资质标准要求,几秒结果就呈现出来。
3、资质挂靠:以往资质挂靠检查的难点是项目班子成员履职情况不容易掌握,四库一平台完成全国联网后,项目建设过程信息(例如人员考勤信息)进入系统,主管部门对项目班子成员在项目部的履职情况,通过系统直接检查。
4、项目经理多个项目挂职情况也将被杜绝,若一个项目经理同时在多个项目上任职,通过后台数据库检索,很容易就被发现。
“四库一平台”可以说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管理建筑市场的一把利器,这把利器何时使用?用到什么程度?则要根据建筑行业发展情况,从目前建筑业现状来看,若立即实现建筑业全面、透明、规范化管理,难度着实有点大,应该有个过渡期,但方向已经非常明确,建筑企业还是尽早做好应对之策!
近年来,“四库一平台”真正发挥作用注册土木工程师与注册岩土工程师,2018年建筑业证书挂靠价格大曝光!含金量最高的竟然是…,多名注册人员因“挂证”被通报或处分。随着市场监管力度的持续加大、信息化手段的进一步升级,长期存在于建筑市场的资质挂靠、挂证等乱象将得到有效遏制。
国务院高度重视治理“挂证”问题,为落实国务院要求,2017年4月,人保部印发《关于集中治理职业资格证书挂靠行为的通知》,部署打击多领域证书挂靠问题。一是要求各有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有关情况,尽快研究制定治理“挂证”问题的工作方案。二是向社会公开“挂证”问题举报受理联系方式,多种形式、多个渠道广泛收集问题线索。三是对核实确认的“挂证”当事人、当事企业、违规中介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处理情况向社会公开,形成震慑。四是转变管理方式,进一步清理取消与企业资质相关的行政许可事项,减少企业资质与人员资格挂钩。
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以集中治理工作为契机,加大执法力度,保持严查重惩高压态势,重点排查各领域存在的“挂证”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处理一起;另一方面,系统分析梳理“挂证”问题产生的根源和管理不健全之处,提出针对性措施,从源头上消除“挂证”问题滋生的土壤。同时,推进职业资格信息共享和信息公开,探索对“挂证”问题的共同打击、联合惩戒,将职业资格注册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多部委明确2018年将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发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争取尽快从整体上解决“挂证”突出问题。
“证书挂靠”一直是建设领域的热点话题,也是建筑市场难以解决的顽疾。住建部表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简化行业资质标准,防止证书挂靠”方面已经修订或发布多项文件,并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减轻企业负担。可以预见,“证书挂靠”的乱象,将逐步得到治理。提出要进一步简化工程建设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设置,减少不必要的资质认定。将按照国务院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修订相关资质标准,拟简化资质标准条件和专业类别,减少企业资质标准对注册人员的要求,特别是减少挂靠较为严重的建造师、建筑师、公用设备、电气等专业注册人员要求,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
具相关部门了解,下一步,有关部门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行业主管部门负有“挂证”监管的主体责任,要针对本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履行职责,尽快研究提出根治“挂证”的方案。同时,有关部门还将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降低资格资质门槛、清理取消与企业资质相关的行政许可事项,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加人才有效供给。此外,要加强联合抽查。集中查处一批、曝光一批,“挂证”严重的要对当事人、当事企业、违规中介、主管部门追责,让“挂证”行为付出代价,形成震慑。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
专业考试大纲
一、岩土工程勘察
1.1勘察工作的布置
熟悉根据场地条件、各类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合理布置勘察
工作。
1.2岩土的分类和鉴定
掌握工程岩体和土的分类和鉴定,熟悉岩土各种指标的意义和
应用。
1.3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掌握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技术要求和工作方法;掌握各类工
程地质图件的编制。
1.4勘探与取样
了解工程地质钻探的工艺和操作技术;熟悉岩土工程勘察对钻
探、井探、槽探、洞探的要求;熟悉土样分级,各级土样的用途和
取样技术;熟悉各种取土器的规格、性能和适用范围;熟悉取岩石
试样和水试样的技术要求;了解主要物探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范
围和成果的应用。
1.5室内试验
熟悉岩石试验和土工试验的原理、方法和指标间的关系;熟悉
根据场地地基条件和工程特点,提出岩土试验和水分析的要求;熟
悉岩土试验和水分析成果的应用。
1.6原位测试
掌握载荷试验、静力触探、圆锥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现
场剪切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旁压试验、扁铲侧胀试验、波速测
试、岩体应力测试等的原理、方法和技术要求;熟悉以上原位测试
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成果的应用。
1.7地下水
熟悉地下水的类型和运动规律;熟悉岩土渗流特性及其对工程
的影响;掌握抽水试验、注水试验、压水试验的方法及其成果的应
用;掌握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和金属腐蚀性的评价方法。
1.8特殊性岩上的勘察
熟悉软土、湿陷性土、膨胀性岩土、红粘土、填土、盐渍岩土、
多年冻土、混合土、风化岩土和残积土等特殊性岩土的基本特征、
勘察要求、试验方法和分析评价。
1.9岩土工程评价
掌握岩土工程特性指标的统计和选用;熟悉各类工程场地稳定
性的分析评价;熟悉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的分析评价;掌握
勘察资料的整理和勘察报告的编写。
1.10现场检验与监测
了解各类工程现场检验和监测的内容、方法:掌握检验和监测
的工作布置和成果分析应用。
二、浅基础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
2.1地基基础设计的荷载与设计原则
了解各类工程设计对荷载的规定及其在地基基础设计中的选用
原则;熟悉地基基础设计的各种极限状态及其适用条件;掌握各种
极限状态的设计方法。
2.2浅基础方案选用与比较
了解各种类型浅基础的传力特性、构造特点和适用条件:掌握
浅基础方案选用和方案比较的方法。
2.3地基的评价与计算
熟悉不同类型上部结构、地质条件以及特殊性岩土对地基基础
设计的要求;熟悉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土的各种物理力学指标的换算
与应用;熟悉地基破坏的类型及影响地基承载能力的各种因素的作
用;熟悉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各类方法;掌握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与
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的方法;了解各种建筑物对变形控制的要求;
掌握地基应力计算和沉降计算方法;了解地基稳定性验算的要求。
2.4基础设计
了解各种类型浅基础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步骤;熟悉基础埋置深
度与基础底面积的确定原则;掌握基础底面压力分布的计算方法,
了解在地基基础设计中控制基础底面压力分布的作用与意义;熟悉
各种类型浅基础的构造要求、设计计算内容;掌握浅基础内力计算
和钢筋配置的方法。
2.5动力基础设计
了解各种动力基础的设计要求;了解天然地基动力参数的取用。
2.6减小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损害的措施
了解建筑物的变形特征以及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各种危害;
了解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防止和控制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损害
的建筑措施和结构措施。
2.7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概念
了解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概念及进行共同作用分
析的意义。
三、深基础
3.1桩的类型、选型与布置
掌握桩的类型及各类桩的适用条件;掌握桩的设计选型应考虑
的因素,能够根据具体条件进行合理选型;熟悉布桩应考虑的主要
因素。
3.2单桩竖向承载力
了解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破坏机理;掌握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概念及如何根据静载试验结果确定单桩竖向
极限承载力;熟悉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常规计算式;熟悉单桩竖
向承载力的静载试验法;了解静力触探法、物理指标经验法的要点;
掌握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掌握大直径桩单桩竖向极
限承载力考虑尺寸效应的计算;掌握桩身承载力(桩身强度)验算
要点。
3.3群桩的竖向承载力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
了解竖向荷载下的群桩效应及基桩、复合基桩的概念;掌握荷
载效应基本组合及地震作用效应基本组合条件下的复合基桩或基桩
的竖向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掌握复合基桩和基桩竖向承载
力计算;了解不考虑承台效应的条件;了解桩基软弱下卧层的验算。
3.4特殊条件下桩基的设计及其竖向承载力
了解负摩阻力发生机理与条件;了解中性点的物理意义;掌握
负摩阻力和下拉荷载的计算方法;了解消减负摩阻力和避免发生负
摩阻力的技术措施;了解桩基出现拔力的条件及受拔桩基承载力验
算:掌握单桩及整体破坏群桩中基桩的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3.5桩基沉降计算
掌握桩基沉降变形的四个控制指标及不同建筑物的容许值;熟
悉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的基本假定、计算式、荷载与土参数取值及
具体运算方法。
3.6桩基水平承载力和水平位移
熟悉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方法及根据静载试验结果如何确定临界
荷载和极限荷载;掌握按强度和位移控制的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
计算方法;掌握考虑群桩效应的群桩基础中复合基桩水平承载力设
计值计算方法。
3.7承台设计计算
能够根据布桩情况合理确定承台形式并了解各类承台的有关构
造及配筋要求;熟悉承台的受弯计算、受冲切计算及受剪计算。
3.8桩基施工
熟悉灌注桩、预制混凝土桩和钢桩的主要施工方法和适用条件、
工艺要点及质量标准;了解各类灌注桩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及其发
生原因与预防措施。
3.9基桩检测与验收
掌握各种基桩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与适用
条件;了解基桩验收应提供的基本资料。
3.10沉井基础
掌握沉井基础的应用条件及沉井施工下沉的原理与方法;熟悉
沉井施工的主要工序及沉井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与处理方法。
四、地基处理
4.1地基处理方法
熟悉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原理、适用范围、施工工艺和质
量检验方法。
4.2地基处理方案
熟悉各类软弱地基和不良地基的加固原理,根据工程条件,合
理选用地基处理方法。
4.3地基处理设计
掌握各类工程地基处理设计内容及工作程序,进行地基处理设
计;熟悉复合地基加固原理;掌握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方法。
4.4防渗处理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
了解地基的防渗处理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4.5既有工程地基加固与基础托换技术
熟悉既有工程地基加固原理和加固程序;掌握常用加固技术及
应用范围;根据工程条件,提出合理的加固方案,进行加固设计;
熟悉既有工程基础托换的常用方法和适用范围。
五、土工结构、边坡与支挡结构、基坑与地下工程
5.1土工结构
熟悉路堤、堤防和土石坝的设计原则及计算方法;熟悉土工结
构的防护与加固措施;了解土工结构填料的选用及填筑标准;熟悉
土工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及监测;熟悉特殊土质及特殊条件下土工结
构的特殊要求及设计方法。
5.2边坡
了解边坡稳定影响因素与边坡破坏的类型和特征;掌握边坡的
稳定分析方法;熟悉人工边坡坡度的确定方法。
5.3边坡防护结构
了解边坡防护的常用技术;熟悉喷锚支护、桩锚结构、钢筋混
凝土格构等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点;熟悉重力式挡墙的结构形式及
设计方法、施工要点;掌握地面排水工程的设计方法。
5.4基坑开挖与支护
了解基坑工程设计、施工特点及选型原则;掌握常用支护结构
的设计、计算方法;熟悉基坑工程的检测、监测方法;了解防止和
减少基坑施工对环境影响的技术措施。
5.5地下工程
了解洞室围岩稳定的影响因素及基本理论;了解太沙基理论的
分析方法;熟悉围岩分类及支护类型的设计方法;熟悉新奥法施工
的原理和技术要点;了解矿山法(爆破法)、掘进机法、盾构法的特
点及适用条件;熟悉土体应力、地应力、应变测试和弹性波测试方
法及应用。
5.6地下水控制
熟悉各类降排水措施的适用条件、布置方式,掌握其设计计算
方法;熟悉各种防渗和排水技术及其适用条件;掌握各种地下水控
制的施工方法;了解地下水控制对环境的影响与防治措施。
六、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
6.l岩溶与土洞
了解岩溶与土洞的发育条件和规律;了解岩溶的类型与形态;
了解岩溶与土洞的塌陷机理;掌握岩溶地区不同勘察阶段的勘察评
价方法:掌握岩溶与土洞的处理方法。
6.2滑坡与崩塌
了解滑坡与崩塌的形成条件,危险性分类与评估方法;掌握滑
坡与崩塌的勘察与稳定性的验算方法;掌握治理滑坡与崩塌的设计方
法。
6.3泥石流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
了解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分类方法;了解泥石流的流量和流速
的计算方法;掌握泥石流的勘察方法和防治泥石流的工程设计。
6.4采空区
了解采空区的危害;了解采空区地表移动规律及特征;了解采
空区地表移动和变形的预测;掌握采空区的勘察评价原则和处理措
施。
6.5地面沉降与地裂缝
了解地面沉降、地裂缝的危害及形成原因;了解地面沉降的估
算和预测方法;掌握地面沉降地区和地裂缝的勘察评价方法;了解
防止地面沉降的主要措施。
6.6湿陷性土
熟悉湿陷性土的试验及评价方法;掌握对各类建筑物应采取的
设计措施和地基处理的原则、方法;了解建筑施工和维护的原则。
6.7膨胀土
熟悉膨胀土的特性指标、试验及评价方法;掌握膨胀土地基设
计、计算原则及地基处理方法。
68冻土
熟悉冻土的分类、特性指标、试验及勘察评价方法;了解冻土
地区的岩土工程设计原则与处理方法。
七、地震工程
7.l抗震设防的基本知识
了解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图》中“两图一表”的基本内
容,以及该标准与各类工程抗震规范之间的关系;了解建筑抗震设
防的三个水准要求;掌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地震分组、设计地震动参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
周期的概念;熟悉土动力参数的试验方法及这些参数的主要影响因
素;了解影响地震地面运动的因素;熟悉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
7.2地震作用与地震反应谱
了解设计地震反应谱的基本概念;掌握建筑物、桥梁工程及水
工建筑物抗震规范中地震设计加速度反应谱的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
及其对勘察的要求。
7.3抗震设计中的场地问题
熟悉进行建筑场地选择时各类地段的划分标准及评价准则;掌
握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方法;了解建筑场地类别划分对建筑设计的
影响。
7.4土的液化和震陷
了解土的液化原理及危害;掌握建筑物、桥梁工程和水工建筑
物有关规范中的液化判别方法;掌握地基液化指标的计算和地基液
化等级的评价方法;掌握地基抗液化措施及选择依据;了解建筑地
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粘性土层和湿陷性黄土时,应采取的
抗震措施。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
7.5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
熟悉可不进行建筑地基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建筑条件;掌握
天然地基抗震承载力计算方法;熟悉可不进行建筑桩基抗震承载力
验算的土质、荷载和建筑条件;熟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对
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和存在液化土层时低承台桩基进行抗震验算
的方法。
7.6土石坝抗震设计
熟悉土石坝地基中液化土层的判别方法及可选用的抗震措施;
熟悉土石坝的抗震措施;掌握用拟静力法对土石坝进行抗震稳定性
计算的方法;掌握土石坝的抗震计算中,瑞典圆弧法与简化毕肖普
法的应用条件和计算方法。
八、工程经济与管理
8.l现行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构成及其包含的内容
了解现行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的构成,进入固定资产投资各项
费用和流动资产投资所包含的内容。
8.2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与岩土工程各方面技术经济分析
了解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概念、
作用、工作程序:了解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技术经济分析的原则,
岩土工程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原则、一般程序,岩土工程治理
(施工)技术经济分析的意义、主要内容和一般程序。
8.3岩土工程概预算及收费计算原则
了解岩土工程设计概算的作用、编制依据、步骤与方法,岩土
工程施工图预算的作用、编制依据与方法,岩土工程治理(施工)
预算费用的编制,岩土工程施工预算与施工图预算的差异和对比分
析;掌握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监测、检测、监理的收费计算原则。
8.4岩土工程招标与投标
了解现行岩土工程招标投标的主要方法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基础考试,招标投标程序;掌握
投标报价的依据和基本原则,编制标书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8.5岩土工程合同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的建设工程合同部分的主要
内容;了解与岩土工程有关的合同种类;了解岩土工程勘察、工程
物探、岩土工程设计、治理、监测(检测)合同的主要内容;了解
岩土工程监理参照《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示范文本)》的相关内
容。
8.6岩土工程监理
了解岩土工程监理的基本概念及业务范围,基本特点和依据;
了解岩土工程监理的对象、主要工作目标、工作方法和基本原则。
8.7有关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的主要行政法规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
文》等法规体系的主要内容;熟悉《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
8.8 2000版族标准
了解中国国家标准编号及其与2000版族标准的对应关
系,实施族标准的意义,对应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理解,
族标准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对比。
8.9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了解建设项目法人的职责,建设项目法人应具有的业务技能,
总承包的组织系统,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项目
经理部的基本构成,项目经理应具备的条件,项目经理的职责和授
权,项目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
8.10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的权利与义务
了解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全国勘察设
计行业从业公约和全国勘察设计行业职业道德准则。
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
专业考试参考书目
一、规范、规程类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1)
2.《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92)
3.《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92)
4.《工程岩体分级标准》(-94)
5.《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99)
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1999)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1)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002)
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94)
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1)
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2002)
1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90)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
13.《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87)
1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99)
1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89)
1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95)
1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85)
1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98)
19.《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2001)
20.《铁路路基设计规范》(-99)
21.《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2001)
22.《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2001)
23.《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2001)
24.《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 (-2002)
25.《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97)
26.《港口工程地基规范》( -98)
27.《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2001)
28.《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99)
29.《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2000)
3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
3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2002)
二、建筑法规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3.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4.国务院:《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5.国家计委:《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6.国家计委、建设部:《工程勘察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7.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建设工程勘察合同文本》
8.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的规定》
9.建设部:《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三、设计手册类
1.林在贯、高大钊、顾宝和、石振华主编:《岩土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2.常士骠、张苏民主编:《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3.地基处理手册编委会:《地基处理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4.桩基工程手册编写委员会:《桩基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
5.林宗元主编:《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6.林宗元主编:《岩土工程监理手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7.《公路设计手册》(路基)。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
8.铁路第一勘察设计院主编:《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路基)。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年。
10.铁路第一勘察设计院主编:《铁路工程地质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
四、一般参考用书
1.高大钊主编:《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
2.顾晓鲁等主编:《地基与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
3.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同济大学等主编:《岩体力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
4.刘惠珊、张在明编著:《地震区的场地与地基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5.龚晓南编:《地基处理新技术》。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6.周亮臣编:《盐渍土地区建筑暂行规定》。
7.高大钊主编:《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丛书》(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8.钱家欢、殷宗泽主编:《土工原理与计算》(第二版)。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6年。
9.杨季美主编:《工程技术经济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年。
10.隆威、黄树华主编:《岩土工程预决算指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
11.郑连庆主编:《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
12.李欣主编:《2000版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教材》。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年。
13.段永侯等主编:《中国地质灾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
说明:以上一般参考用书,可以用国内重点院校按规定教学大纲和规范编写的同类教材代 用。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
科目、分值、时间分配及四型特点
1.考试科目:
l.l岩土工程勘察
1.2浅基础
1.3深基础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
1.4地基处理
1.5土工建筑物、边坡、基坑与地下工程
1.6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
1.7地震工程
1.8工程经济与管理
以上各科目均为必答题。
2.考试时间分配及试题分值: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分为2天,第 一天为专业知识考试,第二天为专业案例考试,考试时间每天上、 下午各3小时。第一天为知识概念性考题,上、下午各70题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基础考试,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前 40题为单选题,每题分值为1分,后30题为多选题,每题分值为2 分,试卷满分200分;第二天为案例分析题,上、下午各35题,实 行35题选25题做答的方式,多选无效。如考生作答超过25道题, 按题目序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对作答的前25道题计分及复评试卷,其 它作答题目无效。每题分值为 2分,满分 100分。
3.题型特点:
考题由概念题、综合概念题、简单计算题、连锁计算题及综合 分析题组成,连锁题中各小题的计算结果一般不株连。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23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