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级结构工程师,专家智库

建设部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988年-2004年,在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技术工作,曾担任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

曹万林,1954年出生,博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结构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研究室主任。198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和作博士后研究工作。北京市跨世纪人才,北京市首批拔尖创新人才,北京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北京市高层次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兼任中国建筑学会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委员、混凝土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抗震试验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抗振控制分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结构工程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再生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结构工程师》杂志编委,《世界地震工程》杂志编委会副主任。 基本情况: 在结构工程和防灾减灾工程研究领域,先后主持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子项、“十一五”科技支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省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其他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在高层建筑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再生混凝土结构山东一级结构工程师,结构防灾与减震控制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创造性成果。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3),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1997,2000,2005),二、三等奖6项。

此外,作为主研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2项。作为第一发明人或设计人,已获国家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1项、软件著作权1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SCI、EI收录30余篇。已指导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70余名。 主要研究方向: 1.高层建筑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及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理论与技术; 2.大跨空间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 3.再生混凝土结构; 4.工程结构防灾减灾。 在研课题: 1.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及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异形截面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结构抗震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核心筒体系抗震研究(北京市属市管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基金501); 4.新型复合多层剪力墙节能住宅结构成套技术与规程编制(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Y111)。 科研成果: 在结构工程和防灾减灾工程研究领域,先后主持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子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市自然科学基金和其它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

在高层建筑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多的创造性成果,并在大量的工程推广和大型标志性建筑应用中显示了其重大的实用价值,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6项。此外,作为主研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已授权国家专利12项,受理国家专利9项。获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150篇。已指导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名。 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及理论研究”()。项目负责人 2、国家“十一五”重大项目课题:“住宅建筑综合防灾标准研究”()。第二负责人 3、国家“十一五”重点项目课题:“高性能建筑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4、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大型复杂高层建筑抗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D000)。项目负责人 5、北京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优化配筋复合剪力墙住宅结构新体系”。

()。负责人 6、北京市属市管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基金:“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核心筒体系抗震研究”(501)。负责人 7、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钢管混凝土边框-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研究”()。负责人 8、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核心筒抗震性能及理论研究”()。负责人 9、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基金:“超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关键技术研究”(3502)。负责人 10、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超高层多重组合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关键技术研究”。负责人 近年科研成果: 1、在大型复杂高层建筑建筑抗震研究领域的贡献:提出了“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筒体”、“钢管混凝土边框-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筒体”、“下部框架-核心筒上部悬挂减震结构体系”,并提出了与抗震体系匹配的抗震和消能减震构件;在较系统的抗震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其抗震理论,较系统地提出了高层建筑多重组合抗震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形成了成套设计技术。成果在20余项大型复杂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应用,特别是在10余项大型标志性建筑中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显示了其重大的工程价值和应用前景。

2008年,该项成果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结论:“该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在重大工程研究领域的贡献:作为课题负责人之一,在国家体育场大型钢结构以及大型钢柱脚-混凝土承台组合结构研发中作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研究成果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组织专家鉴定,鉴定结论:“该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主要科研获奖: (1)“钢筋混凝土多层及高层异形柱框架结构成套技术”。 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新型组合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理论与技术”。 获200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3)“异形柱框架结构及构件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的研究”。 获1997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4)“高层大开间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及应用”。 获2000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5)“国家体育场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获2008年度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五完成人) (6)“钢筋混凝土带暗支撑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及应用”。 获2001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7)“国家体育场大型钢柱脚-混凝土承台研究与应用”。

山东一级结构工程师

获2007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8)“安徽省异形柱框架轻质墙结构抗震设计规程编制及研究”。 获2002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人) (9)“提高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获1995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10)“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试验及弹塑性分析理论研究”。 获1997年度建设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11)“底部两层框架带暗支撑抗震墙砖房研究”。 获1998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12)“矩形柱与异形柱联合应用框架结构抗震研究及应用”。 获2003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13)“钢筋混凝土带暗支撑剪力墙体系抗震机理和设计技术”。 获2004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崔优凯,女,1970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工程部副主任、主任工程师。 人物简介 从事港口、码头和高速公路电气设计、规划、研究工作近二十年,主持、参与了四十余项港口、码头和高速公路电气设计、规划和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温州瓯海大道交通工程;杭新景高速公路袁浦至洋溪段、洋溪至寿昌段、千岛湖支线段以及龙游支线建德段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总体规划和施工图设计;杭徽高速公路留下至汪家埠段交通工程;诸永高速公路诸暨段、金华段、台州段和温州段的交通工程;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东段交通工程;申苏浙皖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台缙高速公路东段、西段、东延段交通工程;杭州绕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改造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浙江省高速公路二义性路径识别系统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浙江省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建设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浙江省高速公路计重收费系统改造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等工程。 其中金丽温高速公路金华至丽水段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获2005年度公路交通优秀设计三等奖;杭金衢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获2006年公路交通优秀设计二等奖;浙江舟山煤炭中转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2006年度交通部优秀水运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舟山港老塘山港区三期工程项目获2005年度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嘉兴港乍浦港区二期4号、5号泊位工程获2006年度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嘉兴港乍浦港区三期通用、滚装泊位工程获2007年度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嘉兴港乍浦港区三期新世纪石油化工码头及仓储项目(码头工程)获2008年度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等。

人物生平 崔优凯,女,1970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工程部副主任、主任工程师。 2005年度公路交通优秀设计三等奖 2006年公路交通优秀设计二等奖 主要成就 从事港口、码头和高速公路电气设计、规划、研究工作近二十年,主持、参与了四十余项港口、码头和高速公路电气设计、规划和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温州瓯海大道交通工程;杭新景高速公路袁浦至洋溪段、洋溪至寿昌段、千岛湖支线段以及龙游支线建德段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总体规划和施工图设计;杭徽高速公路留下至汪家埠段交通工程;诸永高速公路诸暨段、金华段、台州段和温州段的交通工程;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东段交通工程;申苏浙皖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台缙高速公路东段、西段、东延段交通工程;杭州绕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改造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浙江省高速公路二义性路径识别系统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浙江省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建设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浙江省高速公路计重收费系统改造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等工程。 个人作品 温州瓯海大道交通工程,杭新景高速公路袁浦至洋溪段、洋溪至寿昌段、千岛湖支线段以及龙游支线建德段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总体规划和施工图设计;杭徽高速公路留下至汪家埠段交通工程;诸永高速公路诸暨段、金华段、台州段和温州段的交通工程;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东段交通工程;申苏浙皖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台缙高速公路东段、西段、东延段交通工程;杭州绕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改造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浙江省高速公路二义性路径识别系统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浙江省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建设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浙江省高速公路计重收费系统改造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等工程

高小旺,北京三茂建筑工程检测鉴定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员,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 简介: 高小旺,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研究员,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建设部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001和《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2004副主编,《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02主要起草人。 先后在清华大学任教和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从事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1988年-2004年,在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技术工作,曾担任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主持和主要参加了20多项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建设部的科研课题,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1 1989年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与加固方法的研究”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 1995年 “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3 1997年 “城市地水管线和风格系统抗震防灾技术研究”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4 2000年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砖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的研究”建设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5 1997年 “砖墙与钢筋混凝土墙组合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的研究”建设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6 1998年 “昆明市底部框墙砖房和约束砌体房屋抗震技术的研究”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7 1998年 “唐山市综合防灾的研究”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8 1999年 “阳泉市底部框墙砖房和八层砖房住宅的研究与应用”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9 1999年 “安徽省建筑抗震设计审查规范的研究”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0 2000年 “砖墙与钢筋混凝土墙组合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的应用研究”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11 2003年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 12 2004年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 13 2005年 “建筑结构检测标准”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 14 2005年 “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理论”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 参加了结构设计、施工验收、结构检测标准规范的编制;负责完成了一些工程的设计、鉴定;主持和主要参加了国内一些重大工程事故的检测分析处理。

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6本。 主要著作: 《抗震工程学》 沈聚敏、周锡元、高小旺、刘晶波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出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 高小旺、龚思礼、苏经宇、易方民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指南》 何星华、高小旺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 《城市和企业地震影响灾害预测及减灾对策》 李荷、高小旺、苏经宇等编著,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年出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用讲评》 龚思礼、高小旺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出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11-89)应用与设计实例》 钟益村、高小旺等编,中国铁道出版社,1993年出版 技术领域: 建筑工程检测鉴定,复杂建筑结构分析与评估山东一级结构工程师,专家智库,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建筑工程防灾、城市综合防灾技术咨询,建筑工程风险分析、评估和管理等。

建筑行业的伙伴们都比较关心职称的问题,职称也是有等级划分的,等级越高山西结构工程师,代表个人技术水平越高,那么工程师职称分几级呢?一二建对应哪个等级呢?

山西结构工程师

整体划分为三个等级:

初级工程师职称、中级工程师职称、高级工程师职称三个等级

不过在各地进行职称评审时候,大家还会看到更加细致的划分,例如广东省人社厅此前发布的《关于做好2021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在这则通知里面,就明确表示建造师可以对应相应的职称,还回答了2021年度职称评审工作中,国家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中哪些可与本省职称对应,回复如下:

工程技术领域:注册消防工程师、注册建筑师、造价工程师、建造师、注册结构工程师等以上各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其初级(二级)、中级(一级)资格分别对应我省工程技术人才系列的助理工程师、工程师职称。

山西结构工程师

在这个里面就可以看到有助理工程师,所以工程师职称还可以划分为初级工程师职称(技术员、助理工程师)、中级工程师职称、高级工程师职称(副高级、正高级)五个等级,这是比较细致的划分了。

2021年一建注册时间提醒通知&注册需提交材料

那么一二建分别对应哪个等级呢?

关于一二建所对应的职称,各地也有相应的发文,例如前段时间,秦皇岛市人社局发布了河北省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目录的通知,里面明确了二级注册建造师=助理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工程师,这里的工程师就等同于中级工程师的等级山西结构工程师,工程师职称等级划分!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对应哪个等级?,这也是把证书和职称相对应了起来。

山西结构工程师

虽然有些地方仍然要求持有一二建证书的人进行职称评审,但是随着职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已经有很多地区相继明确了职业资格证书与职称对应关系。截止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7个地区发文明确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这些地区分别是:

山西、辽宁、黑龙江、上海、广东、浙江、海南、重庆、四川、贵州、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北京、天津、江苏、广西、云南、西藏、陕西、青海、江西、宁夏、河北、新疆)

这些地区明确表示:一建对应工程师职称,二建对应助理工程师职称。

对于建造师来说,评职称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能够真正把证书等同于职称,那也会省事很多。伙伴们目前是哪个等级呢?欢迎留言分享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2930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2月 12日 下午5:02
下一篇 2024年 2月 12日 下午5:06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