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审学科分类,直面教师“晋升之痛” 高校职称评审如何“破”与“立”?

按照要求,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将全部直接下放至高校,那么“破”了此前简单评价的窠臼,新的教育评价将如何立?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些高校从打破唯论文、唯帽子等“五唯”出发,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随着职称评审全部下放到高校,对大部分高校而言,对标最新的一系列文件要求,还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特别是有关教师评价的相关改革,这在社会和行业内引发广泛关注。

之所以会出台“改革方案”是因为近几年,上百所高校进行了职称评审改革的探索,试图改变这一局面,那么效果和现状如何?困扰高校和教师的问题又有哪些?

▌高校职称评审 改变“一把尺子评所有”

教学质量好不好、学生是否有进步这些难以量化的内容,一度在很多高校的职称评定中被边缘化,“一把尺子评所有”“科研论文量化”,这是不少高校职称评定过去出现的问题,也是很多高校教师晋升过程中的缩影。此外,还有很多高校将专利、承担项目、获奖情况、出国(出境)学习经历等作为职称评定的限制性条件。 缺少过程评价、分类评价,既挫伤了很多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

▌出台意见和方案 改革高校教师评价体系

面对高校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今年7月,人社部、教育部专门研究起草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意见稿中的诸多要点也被纳入其中。在意见和方案中,都提出了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总体方案》中,在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和高等学校评价中分别进行了政策设计。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坚持分类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探索国防科技等特殊领域教师科研专门评价办法,对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申报高级职称时论文可不作限制性要求。

职称评审学科分类

在《征求意见稿》中,同样提出要分类分层评价,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按照岗位类别,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技等不同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分层评价标准。

同时,《征求意见稿》明确,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等倾向。不简单把论文、专利、承担项目、获奖情况、出国(出境)学习经历等作为限制性条件。逐步规范学术论文指标,论文发表数量、论文引用榜单等仅作为评价参考,不以SCI(科学引文索引)等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对国内和国外期刊发表论文要同等对待,鼓励更多成果在具有影响力的国内期刊发表。不得简单规定获得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经费规模等条件。不得将人才荣誉性称号作为职称评定的限制性条件,职称申报材料不得设置填写人才“帽子”称号栏目,取消入选人才计划与职称评定直接挂钩的做法。

▌职称改革中的“破”与“立”

着眼于破除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不合理的用人观,摒弃简单化、数量化的评价方式,引导高校建立以品德、能力、过程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这既反映出高校教师的呼声,也让我们看到国家对高校用人评价、对职称改革的决心。按照要求,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将全部直接下放至高校,那么“破”了此前简单评价的窠臼,新的教育评价将如何立?新的标准如何制定?

正是得益于全方位的职称改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103名教师通过新的职称评定方式得到晋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最新评定办法,针对不同类型教师细化了十多个系列职称评审的细则,改革的核心就是打破单一简单的评价职称评审学科分类,直面教师“晋升之痛” 高校职称评审如何“破”与“立”?,向着综合多元迈进。

在南昌大学,80后青年学者张建立凭借一项令我国黄光LED方面领跑国际的关键技术,从助理研究员越过副研究员直接晋升为了研究员;同样破格晋升的,还有85后研究员陈军,他以江西特色南酸枣为研究对象,为农民增收4.95亿元。这都源于学校实行的学科特区职称改革评审制度,打破论文、资历等一系列桎梏,以实绩贡献度进行评价。

南昌大学人事处处长 熊薇:“不唯书、不唯洋,不唯上,只为实”,你为学科贡献度多少,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也是评价标准之一。

▌实行差异化评价 精彩的授课也能脱颖而出

在北京理工大学,物理教师王菲凭借引人入胜的课堂、机械设计工程训练中心教师付铁通过辅导学生科技创新的优秀表现,在今年的职称评审中,双双脱颖而出。然而之前,这类业绩还很难在职称评审占有优势。

2016年开始,北京理工大学对职称评审进行大力改革,大力实行分类管理分类评价。由学校设定基本门槛,由各学科学术委员会按照学科特点制定评价标准,实行差异化评价;同时,为确保公平,采用同行评议、公开答辩等手段强化监督,在学院初评过程中,引入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校外同行专家,在第二轮学校送审环节增加高水平外送样本量,通过参考高水平专家评议保障评聘质量。此外职称评审学科分类,学校还成立专门的督导小组,对教学科研过程进行跟踪评价,加强日常管理。

▌破“五唯”释放活力 同时要守住底线

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些高校从打破唯论文、唯帽子等“五唯”出发,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随着职称评审全部下放到高校,对大部分高校而言,对标最新的一系列文件要求,还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专家也提醒,破“五唯”绝不是放水,既要摆脱束缚、释放活力,也要守住底线、科学评价。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陈跃红告诉记者,破“五唯”的真正含义并非完全不看资历和成果等,而是不“唯”,是不只看学历、资历、帽子、论文、项目这五个维度。

北京理工大学人力资源部部长阎艳表示,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职称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目前一些高校在职称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但随着学科发展,如何更好地将育人质量用于教师评价依然是一个需要不断向更优去完善的课题。

唯论文取才,这是之前职称评价工作中长期坚持的一个“硬杠杠”,这个“硬杠杠”让很多人得到了应有的晋升,在实际中,也拦住了一些本应该晋升的人才。职称制度改革,就是要实事求是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克服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把学科领域活跃度和影响力、成果转化效益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把人才的手脚从繁文缛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人才的知识和精力集中起来,干好该干的事。

只有让职称评价真正回归学术性和荣誉性本质,才能让优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人才创新活力。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创新性人才;创新人才的涌现和贡献,需要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总台央视记者 高晨源)

复制微信号

1、什么是跨专业的职称评审?

申报职称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其中专业对口可以算是一个基础条件,但现实中往往有各种原因,导致一些人需要申报专业不对口的职称,这些人就属于跨专业评职称。在实际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相同专业评职称、相近专业评职称和不同专业评职称,只有不同专业评职称才属于跨专业评职称,一般只要不是跨大类专业申报,都属于相同或相近专业评职称。

2、跨专业的职称评审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不是本专业的评职称,这样的情况也是有的,但是要求肯定是比较严格的。那具体的条件是怎么样的,是否有硬性的要求,接下来,余老师根据这个问题详细说说。

(1)工作年限在5年(含)以上并有经济效益者

有本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在本职工作5年(含)以上,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可申报相应职称。有相应专业技术领域市(地)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人员。相应专业技术领域发明专利开发转化,且有显著经济效益者。相应专业技术领域研究成果被采纳、推广应用,并有显著经济效益者。参与相应专业技术领域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工作者。

(2)工作年限长达10年且有岗位合格证明者

取得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0年(含)以上并被聘在现岗位5年(含)以上、年龄46岁(含)以上,由所在单位出具书面考核报告和岗位任职合格证明,经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所在市(地)人社部门或省直主管部门审核,确已掌握现岗位专业基础知识并能全面履行本岗位职责,可申报相应职称。

(3)本专业进修成绩合格人员

在高等院校、高职高专系统进修学习本专业主要课程,由学校出具成绩合格证明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申报相应职称。

(4)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合格人员

参加以往年度本省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培训成绩合格评高级职称跨专业,可申报相应职称。

3、跨专业的职称评审怎么加分?

(1)首先,职称评审本身比较看重的是申报人员的综合水平和能力,只要申报人员足够优秀,并不会拘泥于某一条件不达标而不予以通过。破格录用的具体条件还是得看地区的具体文件,不过一般条件不会太低,不是一般人能达得到的。

(2)如果是跨专业评中级职称,可以从项目获奖、个人奖项、专利、考取行业相关资格证书等方面入手,这些都属于加分项,可以增加个人优势,提高通过率。

(3)如果是跨专业评高级职称,条件又得比中级职称评审高上一筹,可以依托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在核心期刊发表本专业论文3篇以上、出版本专业学术著作1部(独撰部分10万字以上)等方式。

评高级职称跨专业

河北省初级职称评定标准

不用找文件号河北职称跨系列晋升要求,这个政策那个办职称河北职称跨系列晋升要求的机构都承认的

河北省初级职称评定需要的条件

评定职称需要的资格

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初级评审

一、申报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经考核合格,可评定“助”

级。

2、大学专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二年

以上,经考核合格,可评定“助”级。

3、

中等专业学校毕业,

见习一年期满,

经考核合格,

可评定“员”

级河北职称跨系列晋升要求;取得“员”级职称并从事员级技术职务工作四年以上,可评定

“助”级。

4、后取得学历人员晋升“助”级专业技术资格所需条件:中专

毕业,取得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满六年以上河北职称跨系列晋升要求;大专毕业评高级职称跨专业,[河北省]河北职称跨系列晋升要求,河北职称跨系列晋升要求是什么,取得

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满四年以上。

5、符合相应系列职称评审条件中申报“助”级条件的人员。

注:

须参加全国统一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

按考试有关规定执行

二、所需材料及费用:

1、

《初聘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一式两份;

2、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

3、一寸近期免冠彩色照片3张

唐山2022年职称评审要求

2022河北高级职称评审条件是:

一丶学历要求为本科学历学历(不限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

二、专业工作年限

1、跨级申报所需年限:若是有取得博士学位河北职称跨系列晋升要求,只要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有两年以上就可以跨级申报河北职称跨系列晋升要求,无需逐级申报。

2、逐级评审所需年限: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有取得双学士学位以及硕士学位河北职称跨系列晋升要求的,在拿到中工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五年以上即符合评审条件。

三、申报材料

论文:两篇专业论文(发表在刊号为CN、ISSN的专业期刊上),外加一篇专业技术报告;

社保:连续半年社保,更好是在同一家单位缴纳的社保;

工作业绩:选取3-5份含金量较高的相关工作内容的业绩证明材料,可以是工程标书、获奖证书等等;

继续教育学时:需修满90个学时;

河北省副高职称评审条件2020

副高级职称评选的条件为河北职称跨系列晋升要求:

一、学历要求:

1、参与评选的人员博士研究生毕业河北职称跨系列晋升要求,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两年以上。

2、参与评选的人员硕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年以上。

3、参与评选的人员大学本科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

二、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三、参与评选的人员在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扩展资料:

可以破格申报副高级的人员:

1、获部级、省级认可的学术带头人河北职称跨系列晋升要求;县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乡镇企业家或国家或省级优秀厂长、经理。

2、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二等奖以上;获得地级市一等奖及以上(包括发明奖、成果奖、自然科学奖、星火奖)者。

3、曾获国家金银产品奖、省部级名牌产品奖、优秀工程奖的生产技术负责人;担任国家和省新产品奖项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4、主要技术负责人在技术发明、创新、转化、专利、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的经济效益连续两年占企业利、税总额的20%以上(申请高级职务后的前两年)。

5、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中积累河北职称跨系列晋升要求了宝贵的经验,为全省同行业的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担任中职期间,河北职称跨系列晋升要求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6、直接负责完成大型项目或全面负责大中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或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技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级职称

转系列评审职称规定是什么?

需要满足一定要求才可以转评河北职称跨系列晋升要求的河北职称跨系列晋升要求,所以很多时候没有重要的原因是不轻易转的。接下来,根据这个问题详细的说说:

1、因工作调动或岗位变动,需转换同级别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专业)的人员,必须取得全区范围内有效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与所转换系列的学术学识基础理论相同或相近。

在现转换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满1年以上,经单位考核胜任本岗位工作,按规定程序提交学历、外语、继续教育、计算机证书、论文和业绩成果提交相关系列评委会验收确认。

对跨系列(专业)基础理论不同的,须按评审条件重新参加评审。经评委会验收确认和评审通过的人员,下发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文件和换发证书。

2、转换系列后从事相同和相近专业工作,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其任职资格年限可合并计算。转换系列前后经合并计算达到所转系列规定的任职年限后,副高申报正高延长两年,中级申报副高延长一年。

工程系列职称转评政策如下:

1、同级转评须转岗满1年后方可申报评审,转评后须工作满1年以上方可申报高一级职称,原工作年限连续计算。

2、专业技术人才可自主申报两个系列(专业)以上的职称,但同一年度不得同时申报两个系列(专业)职称。

3、涉及“以考代评”或“考评结合”的系列(专业)按有关规定执行。

河北工程师职称评审条件是什么?怎么才能满足?

01、助理工程师职称评审评审条件要求河北职称跨系列晋升要求:

大专:3年河北职称跨系列晋升要求,本科:1年河北职称跨系列晋升要求,专业相同或相关(专业不符需按照工程师职称评审评审条件要求延长2年时间)

02、中级工程师职称评审评审条件要求:

具备初级工程师职称:初级四年后,晋升中级职称,同样,学历专业也得满足

不具备初级工程师职称:大专七年,本科五年,研究生三年,博士一年

除此之外,人才业绩、论文、专利也有详细要求

03、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评审条件要求:

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前提以具备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最基础,从而满足:

具备中级工程师职称:5-7年后,晋升副高级工程师职称

不具备中级工程师职称:11年后,直接办理副高级职称

除此之外,人才还需要在业绩、论文和专利层面满足工程师职称评审条件要求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34746.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3月 5日 下午4:14
下一篇 2024年 3月 5日 下午5:1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