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因里希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认为,任何一次事故发生都不是偶然,而是多次累计的结果。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因此,海因里希法则=1:29:300:1000:3000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又称为多米诺骨牌理论。该理论由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其影响因素包括5个,分为遗传及社会环境(M)、人的缺点(P)、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H)、事故(D)、伤害(A)。
因此,要想避免发生事故,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
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是指人受伤害的原因是某种能量的转移。这也正符合了我们所学习的能量守恒定律。伤害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和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如中毒、窒息、冻伤等)。
因此,要避免事故发生的措施就是屏蔽。
四、轨迹交叉理论
轨迹交叉理论认为安全管理理论,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在事故发生时,人与物占有同样的地位。
因此,要避免事故发生的措施就是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现。
五、系统安全理论
系统安全是指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及系统安全工程原理,识别危险源并使其危险性减至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贯穿于系统寿命周期安全管理人员,不得不知的5个安全管理理论,直到系统报废为止。
系统安全理论避免事故发生是要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提高设施设备的本质安全;或者减少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通过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概率降到最低。
这5个常见的安全管理理论,你都知道吗?
6S管理如何融入企业安全管理呢?6S安全管理是将标准化工作引入和延伸到安全工作中来,原本6S管理是从5S管理中引申过来的,是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这5S的基础上增添了“安全”这一项,这都是随着这些管理规范促进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得安全也有了其重要性安全管理法,6S管理之“安全”管理,那6S管理如何融入企业安全管理呢?
6S管理概念:
“6S”现场管理法简析 什么是“6S管理” 6S现代管理的模式 这一管理法首先在日本的企业应用。由于整理()、整顿()、清洁()、规范()、素养()的日语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故简称“5S”。
6S管理内容:
1、6S管理整理()——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
6S管理整理目的:腾出空间安全管理法,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2、6S管理整顿()——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
6S管理整顿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3、6S管理清扫()——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
6S管理清扫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4、6S管理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经常保持环境外在美观的状态。
6S管理清洁目的:创造明朗现场,维持上面3S成果。
5、6S管理素养()——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
6S管理素养目的:培养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营造团队精神。
6、6S管理安全()——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
6S管理安全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6S管理活动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当企业在推行6S管理安全的过程中,6S生产管理者必须是以“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为原则,否则在推行6S的过程中很难同时将安全做到位=使安全结合在生产工作中以实现全员管理,不但有利于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素质,而且更有利于进行生产管理和 6S管理推行。安全生产口标管理的任务是制定口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6S管理以激励全体参加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主动按照6S安全的口标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落实安全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品、设备和场地的不安全状态。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特点同目标管理的特点是相通的,即强调安全生产管理的结果,一切决策以实现口标为准绳,依据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目标体系有组织地开展全体员工都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并随生产经营活动持久地进行下去,以此激发各级目标责任者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而自觉采取措施,
6S管理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意义:
6S管理中安全管理都是以安全生产法及相关的一些政策法作为法律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符合本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从而落实到每一个职工身上,从6S管理理论上看,这些手法是科学的,依据是充足的,职责也很明确,组织严谨,所涵盖的范围是广泛的。但任何事物都是有其不足的,员工安全观念不足,较为松懈,并且其工作不能日常化,这样的姿态带来的损失的不可估算到的。
6S管理给企业带来的促进作用是很显著的,在许多管理的环节上起到的很好的作用,6S管理它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习惯,变被动为习惯,使得人们不是太过机械化的工作,然而6S管理是以提高人的素养为目的,使得员工在没有受到制度约束的同时还能够养成一定的习惯,提高自身的素养,重视6S生产管理也就能够重视安全管理,因为安全是6S管理中重要的内容,改变单个人的行为习惯也许并不难,但是要改变一整个团队的习惯不良作风却需要长久的计划与毅力,这样带来的效果才会使人期待,更加有目共睹其6S管理的效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38239.html
评论列表(1条)
[…]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工程发生质量事故,有关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对重大质量事故,事故发生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事故类别和等级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特别重大质量事故的调查程序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