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非常普通的早晨,信贷业务部小李一上班就收到了上级行发来的电子邮件,标题上面标注着“特急”字样。小李打开邮件,原来是银保监会目前正在总行检查,监管部门的检查人员列了几个单位的中间业务收费明细,点名要看这几个单位的收费材料。
小李他们分行要被检查的这个单位是一家农业发展公司,股权结构向上追溯几层,有区国资委出资的背景。这家公司注册资本1个亿,2018年度审计报表显示资产总额9个多亿,主要业务是作为政府平台为当地农业水利设施的维护建设进行投资和配套服务,前两年开工建设了一个项目,向银行贷款了3个多亿,由小李他们银行和另一家银行组成了银团放的贷款。因此,除了正常的贷款利息,他们银行还向单位收了一笔银团费。
“不就是银团费的相关中间业务收费材料吗,这个很简单的,你们赶紧梳理下扫描发给我。”小李一边和经办支行打电话,一边把邮件转发给他们。现在监管部门要求保护消费者权益,收取的各种中间业务费用都要遵从“四有原则”,即有需求有协议有服务有记录,总之就是不能巧立名目收费,必须有实实在在的能够感受到的服务。
小李把这事情和支行交代好了,转念一想好歹也是监管部门开展的检查,虽然要求提供的材料很简单,但还是和领导汇报下吧。部门经理张总听完小李的汇报,眉头一皱,这事情没这么简单。
张总问小李,“问清楚总行现在银监开展的是什么主题的检查没有?”“问了,总行说就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检查,这是今年银监的一个大方向。”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没问题,但是全行这么多收费的企业,凭什么就抽到我们了呢?银监大费周章不可能就是为了看中间业务的四有材料。现在监管部门对企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点一般是要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对了这单位的四部委规模是什么?”
在统计上,为了划分企业规模,之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制定了大中小微型企业的划分标准。这个标准根据企业的行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从业人数等标准来划分企业规模,如果要将企业划归某一规模档次,则该企业必须符合该档次中的所有标准的下限,否则必须要下划一档。
小李在系统中查询了下,这家农业发展公司根据行业应划分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根据四部委规模标准,只要资产总额超过8000万,从业人数超过100人就可以划分为中型企业。
这公司资产总额9个多亿,比标准8000万多个0还不止,可是系统中显示单位人数才70多人,低于100人的标准,根据规则应该划分为小型企业。
而对于小型企业来说,银团费是小微企业收费“两禁两限”中的“两禁”内容之一,是监管部门的绝对红线!
看到这,小李额头有点冒汗,被银保监总局当场抓住问题可不是闹着玩的建设工程规模划分标准,规模划分不当心,客户经理两行泪,这下说不定就要全国出名了。
小李向张总汇报了这个情况,张总沉思了下,让小李赶紧联系支行询问系统中企业人数的真实性,并提供相关依据。
小李给支行经办客户经理打电话了解情况,客户经理一愣,说当时录入系统的时候就是根据企业社保人数来填的数字,要不马上再来了解下公司的最新情况。客户经理又向公司财务询问企业现在的从业人数,公司财务回答说:“我们公司人员没什么大变动啊,我们交社保公积金的一直都是这么多人,有些人不交社保的我们这里就没算。”
“啥,你那还有不交社保的员工?”客户经理似乎抓到了救命稻草。再一询问,原来这家公司有些零星工程项目也缺人手,会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招人干活。
小李了解了这些情况,逐一向张总汇报。张总想了想说:“这样的话,两弊相衡取其轻,就当我们企业规模划分不准确吧,让支行补充材料过来,证明企业实际人数超过100人。至少不能认同是向小微企业收银团费。资产总额9个多亿的小微企业算怎么回事!”
后来,支行让农业发展公司提供了一份说明,还附带了给劳务派遣公司的转账凭证和人员花名册建设工程规模划分标准,连同其他收费材料一同上传给了总行。
再后来,因为小李他们分行提供的材料比较详实可靠,再加上这家公司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民营小微企业,监管部门也算认同了他们的解释。
启发
可是,关于小微企业收费的问题却短时间内难以回避,也是银行信贷从业人员值得关注的问题。
企业在和银行建立信贷关系的时候,一般经办人员会对企业规模有个基本判断,而很多银行自己行内的规模标准和四部委的规模标准不完全一致,而行内的规模设定不同往往也适用不同的信贷政策。
这个时候信贷业务人员就应该高瞻远瞩,结合企业本身和业务需求来合理确定企业规模。为什么这么说?一位友行朋友曾经和我讲过一个很惨痛的例子。
他之前发展了一个信贷客户,这个客户也是因为从业人数统计口径的不同,规模设定可以在小型和中型之间徘徊。这单位本来只说想做点流贷,想着小企业信贷政策简单好办,就把规模定成了小型,也顺利办成了业务。
后来,这企业因为有银票的需求,也想开点敞口银票。可是,银票承诺费也是小微企业收费“两禁”的范围!一开始没注意而收取的银票承诺费被审计发现后也都按规定退还给客户。可这下打开了这企业薅银行羊毛的新大门!
自此,这企业只要敞口银票,反正你银行也不能收钱。面对这个情况,友行朋友想过改规模,想过终止信贷合作,但最后谈判的时候,都被这企业用“不合理抽贷断贷”、“不符合银监规定”等理由堵的说不出话,最后只好以流贷、银票敞口三七开的谈判结果多少争取了一点效益。
还比如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些大型企业甚至是上市公司的集团母公司,因为仅是控股公司,所以常常这类公司名下的工作人员也不多,也可能一不小心被认定为“小微”企业。如果因为这样而被减免各种费用,那似乎也有点说不过去了。
所以,在标准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小微企业规模划分可能会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在信贷客户准入的时候就应该尽早正确识别客户规模,及早发现问题总比事后补救容易的多。
建设工程规模划分标准,为什么河南省城市规模和等级划分如此令人费解?
为什么河南省城市规模和等级划分如此令人费解?
河南省是中国中部省份,拥有18个地级市。
这些地级市根据其城市规模和等级被划分为不同的分类,包括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以及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五线城市等。
大城市是城市中规模最大、发展最为迅速的城市建设工程规模划分标准,具有较高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
在河南省,开封市被划分为大城市,这一划分使得很多人感到困惑。
许昌市作为一个相对较小的城市,被划分为小城市,这与其综合实力和人均收入的高水平存在矛盾。
三线城市是指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和实力的城市,但相比大城市和中城市发展程度稍逊的城市。
河南省共有7座三线城市,其中有2座被认定为大城市,分别是洛阳市和南阳市。
另外3座城市被划分为中城市,分别是商丘市、信阳市和新乡市。
周口市和驻马店市被划分为小城市。
四线城市在河南省有7座,其中开封市是唯一一座被划分为大城市的四线城市,许昌市则是唯一一座被划分为小城市的四线城市。
其余的五座城市,包括焦作市、漯河市、平顶山市、濮阳市和安阳市,都被划分为中城市。
此外,河南省还有三座五线城市,分别是三门峡市、鹤壁市和济源市,这些城市规模相对较小。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和经济中心,被认定为新一线城市。
这一划分没有引起太多争议,因为郑州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速度确实超过其他城市。
看完这个城市等级划分的排名,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困惑。
为什么同属于三线城市或四线城市,却会有大城市和小城市之分?
城市等级划分和城市规模之间是否有直接关系?
这些问题不仅引发了人们的好奇,也引起了对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思考。
有人可能会认为,城市规模应该是划分城市等级的主要因素,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城市等级划分除了考虑城市规模,还会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等。
因此,相同规模的城市可能因为其他方面的优势或劣势而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在河南省的城市等级划分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争议。
尽管许昌市在综合实力和人均收入方面表现出色,但仍被划分为小城市。
这可能与其他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有关。
另外,三线城市的数量少于四线城市,这也引发了人们对城市等级划分是否与城市规模直接相关的疑问。
城市等级划分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工程规模划分标准,为什么河南省城市规模和等级划分如此令人费解?,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除了城市规模,还有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政府政策等方面的考量。
只有深入研究,了解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才能更好地理解城市等级划分的原因和意义。
无论如何,河南省的城市等级划分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发展的关注和讨论。
在推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加科学、公正地划分城市等级,充分发挥各个城市的潜力和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39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