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 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料、法、环、测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规范化、定型化、工具化的建设。
(一)工地大门及围墙
1、工地大门:采用砖砌体做门柱,截面尺寸为1.0×1.0m,大门净宽6.0m,高6.5m,门楣高1.5m,净高5.0m,门柱从地面起2.0m为蓝色,门楣为蓝色,其余部位为白色。门楣从左至右标上标上企业标志,用宋体字标上企业名称。字体高度1.1m,上下左右居中。在右大门上开一个(宽)×(高)的小门,以方便施工人员进出。大门中部布置1.0m高铁,刷涂成蓝色。大门右侧围墙均匀布置“五牌一图”,左侧围墙布置企业简介,大小为(宽)×(高),牌间间距。
工地大门
2、围挡:围墙采用砖砌体(18墙),高度2.0m,每间隔6.0m设置一道370×砖柱。墙体颜色为白色,上端0.2m、下端0.3m为蓝色,墙体中部用蓝色隶书字体标上企业名称。
大门正立面图
(二)安全通道
1、在进入建筑物入口处,或建筑物物体坠落半径范围内的人行通道处均需设置安全通道。
2、安全通道防护采用Ф48钢管搭设,长度为3000~(根据建筑物高度确定危险半径),宽度,高度为。
3、通道采用双层防护,两层之间间距无为,顶层满铺脚手板,下层铺设50×100@350木坊,上订18mm厚木胶合板。
4、安全通道防护棚顶层设置防护栏杆,高度,两道水平杆,栏杆间距为红白相间警示油漆,并满挂密目网。
5、安全通道防护棚两侧应设置斜撑,并满挂密目网,所有水平杆控制伸出立杆外侧。
6、安全通道防护棚进口两侧应搭设钢管立柱(900×900),在通道防护棚进口处张挂安全警示标志牌和安全宣传标语。
安全通道效果图
1-1剖面图2-2剖面图
3-3剖面
(三)临边、洞口防护
1、水平洞口
(1)边长在25~(含)的洞口防护
洞口楔紧两根木方,洞口上盖18mm厚木胶合板,并用铁钉定牢,面刷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间距20cm,角度45°。
(2)边长在200~(含)的洞口防护
采用洞口上部盖18mm厚木胶合板,并用Ф8膨胀螺栓固定,面刷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间距20cm,角度45°。
(3)边长在500~(含)的洞口防护
洞口上部铺设木坊,间距,上铺18mm厚木胶合板并用铁钉钉牢。并将木坊侧面与地面间的空隙封严,面刷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间距20cm,角度45°。洞口四周设置Ф48钢管防护栏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并将栏杆刷涂间距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并悬挂“当心坠落”警示标志。水平杆控制伸出立杆外侧。
(4)边长大于的洞口防护
洞口四周设置Ф48钢管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不大于,防护栏杆下部设置高18mm厚木胶合板做挡脚板。防护栏杆及挡脚板刷涂间距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并在外侧满挂密目网,并悬挂“当心坠落”警示标志。水平杆控制伸出立杆外侧。
边长在25~(含)的水平洞口防护
效果图
2、临边防护
(1)基坑临边防护
①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0m时,应设置临边防护栏杆。防护栏杆采用钢管搭设,设置三道水平杆,立杆间距不大于1.8m,立杆深入地面以下≥(若基坑顶面有混凝土压顶,则预埋1Ф18钢筋,深度≥,外露,与立杆焊接),防护栏杆下部设置高18mm厚木胶合板做挡脚板。防护栏杆的水平杆、立杆及挡脚板,必须刷间距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所有水平杆控制伸出立杆外侧。
②防护栏杆靠基坑侧满挂密目网,在醒目处悬挂“当心坠落”警示标志,并设置夜间警示灯。
③排水沟设置在基坑外侧,基坑顶面应有向排水沟方向≥3%的坡度。
(2)楼梯临边防护
①楼梯及休息平台临边采用Ф48钢管搭设防护栏杆,设置水平杆三道。
②防护栏杆的水平杆、立杆必须刷相间的红白警示油漆,所有水平杆控制伸出立杆外侧。
③防护栏杆固定方式:采用冲击钻钻孔,打入1Ф18钢筋,深度≥,外露,与立杆焊接。
④临边高度大于2.0m的梯段必须满挂密目网。
⑤楼梯间必须设置照明,采用36V低压供电,并设置灯罩。
(3)屋面、楼层临边防护
①当临边窗台或女儿墙高度≤,外侧高差大于2.0m时,需进行临边防护。
②临边采用Ф48钢管搭设防护栏杆,设置水平杆三道,立杆间距不大于1.8m,防护栏杆下部设置高18mm厚木胶合板做挡脚板。
③立杆与建筑物必须有牢固连接,有结构柱处采用钢管抱柱拉结,其余部位采用冲击钻钻孔,打入1Ф18钢筋,深度≥,外露,与立杆焊接。并每隔两根立杆设置一根斜拉杆,底部打入1Ф18钢筋与拉杆焊接。
④防护栏杆的水平杆、立杆必须刷相间的红白警示油漆,所有水平杆控制伸出立杆外侧。
⑤作业层栏杆高度不低于1.2m,屋面层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5m。
基坑临边防护
平面图
1-1剖面图
2-2剖面图
效果图
楼梯临边防护
立面图
效果图
楼层临边防护
立面图
抱柱大样图1-1剖面
效果图
3、电梯井、竖向洞口防护
(1)电梯井门洞用Ф14~16钢筋焊接成矩形框架,高度1.2m,并根据现场实际要求,对框架进行加固。
(2)钢筋防护门的四角焊接5mm厚100×钢板,并Ф8螺栓与电梯井墙体固定。
(3)用18mm厚1.2m高木胶合板固定在钢筋上,将井口封牢。并悬挂安全警示标志。
(4)电梯井井道内搭设满堂架,架子步距≤1.8m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标准,在作业层下一步距处挂设安全平网,作业层以下每隔10m设置硬质全封闭,每两层全封闭设置一道安全平网。
(5)下边沿至楼板或底面低于的窗台等竖向洞口,如侧边高差大于2.0m时,需架设高防护栏杆,洞口宽度≤1.8m的采用单立杆,打入1Ф18钢筋,深度≥,外露,与立杆焊接。洞口宽度>1.8m时,按照“楼层临边防护”要求进行防护栏杆设置。
竖向洞口防护
(四)施工电梯防护
(1)施工电梯底面吊笼入口处需搭设安全通道,做法参加上文中“(二)安全通道”。
(2)施工电梯应单独搭设,与外架完全分开,施工电梯平台脚手架应设置之字斜撑,每层平台两侧设两道防护栏杆,高1.2m,底部设置18mm厚高木胶合板作为挡脚板。挡脚板和防护栏杆均涂刷相间红白警示油漆。立杆内侧满挂密目网。所有水平杆控制伸出立杆外侧。
(3)施工电梯平台每层应设置连墙件,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设计进行搭设。
(4)平台至吊笼之间的净距≤。
(5)人货电梯卸料平台进出口设置用钢筋焊接防护门,防护门高度1.2m,中间用模板封闭。
(五)卸料平台防护
(1)卸料平台的制作安装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设计计算并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
(2)卸料平台采用16#工字钢焊接主框架,纵向工字钢长6.0m,横向长2.5m,上铺50×100×@300木方,面层铺18mm厚木胶合板。
(3)卸料平台两侧分别设置前后两道Ф146×19+1斜拉钢丝绳,使用绳卡连接。钢丝绳卡固定时,绳卡数量不得少于4个,绳头距最后一个绳卡的距离不小于,并采用细钢丝捆绑。钢丝绳受力时固定绳卡,受力后再度进行紧固,作业时经常对钢丝绳进行检查。锚固端预埋Ф20U型环,两侧分别设置前后两道U型环,后一道U型环距离工字钢端头。
(4)卸料平台两侧各设置一道1.2m高防护栏杆,主杆与工字钢可靠焊接,防护栏杆内侧满挂密目网。底部设置18mm厚高木胶合板作为挡脚板。
(5)卸料平台正面设置1.0m高双开门(内开),骨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用Ф14~16钢筋焊接,外侧设置1.5m长平网。
效果图
(六)外脚手架防护
1、综合管理规定
(1)建筑工程实行工程总承包的,外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应由总承包单位编制。附着脚手架等专业工程实施分包的,其专项方案由总承包单位组织专业承包单位编制。
(2)架体高度超过50m(含50m)的双排落地式脚手架、高度超过20m的悬挑外架及爬架、提升架等特种外架由编制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论证完毕后,由方案编制人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完善,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核签字。
(3)悬挑架高度超过24m或6层时,要求分段悬挑。
(4)搭设高度不足50m的双排落地式脚手架,高度不足20m的悬挑脚手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
(5)由分包单位编制的外架施工方案必须经总包单位审核,并逐级上报审查。
(6)外架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搭设,做好技术交底,并留下书面记录。
(7)外架搭设完毕,由项目经理组织方案编制人、外加施工员、专职安全员、作业班组长等相关人员进行验收,保存相关验收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8)外架拆除时,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由编制技术人员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并留下书面交底记录。由具备资质的施工人员进行拆除作业。
2、落地式脚手架
(1)架体形象
1)外加剪刀撑应涂刷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每段长度)。
2)每个主节点处设一道小横杆,小横杆外伸长度在至之间。在双排教授架中,小横杆靠墙一侧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杆长的0.4倍,且不应大于。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
3)架体外应满挂安全网进行封闭,安全网强度符合规范要求,张挂整洁平顺,无破损。
4)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必须在两端设置横向斜撑,中间每隔6跨设置一道。
5)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性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高度在24m以上时,除拐角处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每隔6跨设置一道。
(2)架体基础
1)位于土层上的架体基础应垫木坊。垫板应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的木垫板。
2)位于结构楼板上的架体基础垫150×150×18mm的木胶合板。
(3)架体搭设要求
1)立杆的纵距、横距、步距等应根据荷载经计算确定,并应符合设计方案及规范要求。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0m。
2)立杆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相邻两个接头不应布置在同步同跨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上错开的接头不应小于。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3)每一个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
4)纵向水平杆应布置在立杆内侧,并用直角扣件扣紧。
5)扫地杆: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也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伸两跨并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0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
6)连墙件:脚手架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且必须采用刚性连接。连
墙件的设置按下表进行。
7)连墙件与建筑物之间可采用抱柱拉结或预埋钢管拉结等方式设置
纵横向扫地杆构造
1——横向扫地杆2——纵向扫地杆
8)剪刀撑:双向脚手架必须设剪刀撑及斜撑,单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
9)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设置立面的两端设置一道剪刀撑,并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的净间距不应大于15m。
10)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方向连续设置剪刀撑。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
11)剪刀撑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m,并用三个旋转扣件固定。
12)每道剪刀撑不小于4跨,且不小于6.0m。斜杆与地面的青椒在45°~60°之间。
13)外架必须在作业层的下一层设置安全平网。安全平网应挂至建筑结构边。外架给隔三层且不大于10m设置一道水平封闭层,悬挑外架的第一道水平封闭层设置在悬挑梁上;爬梯的第一道水平封闭层设在底座上;落地式脚手架第一道水平封闭层设置在建筑物第一层顶板位置。
14)架体人行斜道:人行斜道每跑宽度不得小于1.0m;斜道两侧及护栏及挡脚板,人行斜道每隔设置一根防滑条,木条厚度20~30mm。斜道外立面设置连续剪刀撑。
15)脚手架外临街、通道、交叉作业等位置应搭设防护棚。防护棚搭设应考虑坠落半径的要求。
16)脚手板:脚手板的设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实,可选用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脚手板等。脚手板铺设应严密、牢固、平稳,两端用铅丝固定牢固。
17)未尽事宜请遵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11)规范要求执行。
3、悬挑式脚手架
(1)根据现场实际施工要求选用主挑梁工字钢大小。
(2)结构外悬挑部分长度不宜大于1.4m,建筑物内工字钢长度不应小于外挑长度的1.5倍。锚固端预埋Ф20U型环,两侧分别设置前后两道U型环,后一道U型环距离工字钢端头。
(3)工字钢悬挑部位前端设置一道Ф146×19+1斜拉钢丝绳,使用绳卡连接。钢丝绳卡固定时,绳卡数量不得少于4个,绳头距最后一个绳卡的距离不小于,并采用细钢丝捆绑。
(4)悬挑工字钢顶部及与建筑相邻的侧面铺设18mm厚木胶合板封闭牢固。首层进行全封闭,每隔3层或10m设置全封闭,并设置高踢脚板。
(5)悬挑架高度控制在24m以内。
(6)连墙件采用刚性构件,按“两步三跨”布置在主节点位置,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不大于27㎡。
(7)悬挑架遇转角处时,应在转角处增加一根悬挑工字钢
建筑工程验收统一标准,温室大棚建设工程验收标准和方法
作为农业生产的设备与手段之一,温室行业是介于结构建筑与生产设施设备之间的一个行业。温室的主体结构形式与建筑中的轻型钢结构建筑相似,但作为农业生产设备,其设计以实用性、安全性为准则。
一、温室工程与建筑工程验收标准差别
温室建设安装工程与建筑工程相似,工程造价和规模都较小,但两者的验收标准有显著差异。建筑工程的验收标准完善,类别、步骤清晰,其与温室安装工程的验收标准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温室不仅是建筑物,还是一种生产或试验设施。温室首先要满足建筑的要求,但由于不同地区存在气候差异以及植物的特性不同、温室的用途不同,建造温室时,对温室结构和配套设施要求不同,而这些关于气候和种植的行业要求、对温室中设施设备的要求,在建筑工程的验收标准中没有体现。
2、温室中使用的部分设施设备、传动机构等,是其它公司的专利产品,或者是根据特殊要求而设计的非标准产品,这些产品的设计和安装等都有自身特点,不能套用统一标准。
3、作为农业生产设施,投资建造温室时,比较注重其性价比,主构架一般按照20年左右的使用期限设计,常使用廉价的覆盖材料,如薄膜、普通玻璃等。但在建筑工程的安装规范中,对薄膜、普通玻璃等温室常用到的覆盖材料没有具体的验收标准,而这些覆盖材料恰恰是国内、国外的温室所常用的覆盖材料。
二、温室工程验收有关标准
结合建筑行业的验收标准,温室验收应该首先使用国家发行的国家标和行业标准,其次,要根据温室建造地的气候特点、温室内作物的特性及温室的具体要求进行验收。对温室中使用的非标产品和专利产品的验收,可参照与产品相关的企业标准。
1、国家标准
温室工程验收的国家标准:
1)GB/—2002《温室结构设计荷载》
2)GB/—2002《温室通风降温设计规范》;
3)—85《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4)GB/—2000《农业灌溉技术电动或电控灌溉机械的电气设备和布线》。
2、机械行业标准
温室工程验收的机械行业标准:
1)JB/—2001《连栋温室结构》
2)JB/—2001《日光温室结构》
3)JB/—2001《湿帘降温装置》
4)JB/—2001《温室加热系统设计规范》;
5)JB/—2001《温室电气布线设计规范》;
6)JB/—2001《温室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3、水利行业标准
温室工程验收的水利行业标准:
1)—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2)—9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3)—1999《微灌与喷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三、温室大棚建设工程验收方法
以现有的温室验收标准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准绳,在验收过程中,可适当套用建筑工程验收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分步、分区逐步验收。
1、分类别验收
将整个温室工程分为土建部分、结构部分、配套设施三大部分进行验收。土建部分主要包括温室基础、附属用房、水池等土建工程,可以严格按照建筑标准进行施工验收。温室结构部分包括温室主体,覆盖材料,内、外遮阳系统等,可以参照温室验收的现有标准,并结合温室建造地的实际情况,参照地方标准进行验收。配套设施中喷灌系统(水系统),可以参照水利部颁发《喷灌工程技术规范》作为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
对于电气控制设备较多、电气控制系统较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温室,配电系统按照可严格按照建筑标准进行验收;对于电气控制系统比较简单的温室,可参考相应的温室行业标准进行验收。
对于配套的设备,如活动苗床、加温机、风机-湿帘降温系统、移动喷灌车、播种设备等,可采用设备验收方法,根据设计要求或中标单位的标书中对设备的性能、品牌等的陈述进行验收。
2、分步骤验收
对于单座温室或小规模温室工程,验收过程与建筑工程的基本相同,都是完成一部分,验收一部分,最后根据子工程验收情况,进行整个工程的全面验收。对于子工程的验收,可按照分类法将所有子工程进行分类,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和标准,分类验收。
对于大型温室工程建筑工程验收统一标准,例如建造整个园区或温室群,可将整个工程分为若干区进行施工和验收,对于每个区的验收,仍采用分类法进行逐步、逐项的验收。这样既可以严格保证整个温室工程质量,达到设计、使用要求,又使验收做到有标准可依,方便验收资料整理,减少施工中的纷争。
四、温室大棚建设工程验收后的工作
验收后的资料要分类整理建筑工程验收统一标准,温室大棚建设工程验收标准和方法,按建筑标准验收和温室标准验收资料分开管理,方便以后查阅。温室群的验收,由于资料较多,可按照分区或单个温室进行整理。
对于温室工程的验收,不同地区、不同单位都积累一些有自身特色的有效经验,但对于整个温室行业来说,验收标准不完善是使温室工程验收出现尴尬的主要原因。逐步完善温室的设计、验收标准,对于我国温室行业的发展、对于整个农业、农村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注温室工程技术、服务现代农业。更多内容关注广源温室工程有限公司于立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0501.html
评论列表(1条)
[…] 建筑工程特级资质标准,新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资质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