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交通安全务管理平台,方便群众出行,就近办理公安交管业务,根据目前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按照河南省公安交通警察总队《关于逐步恢复全省车驾管业务的通知》要求,现就恢复办理车辆转入交管业务公告如下:
一、恢复办理时间以及恢复办理业务
自2020年4月10日起,恢复办理机动车转入的车管业务。
二、办理地点
驻马店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车辆管理所、各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车辆管理所。
三、办公时间:工作日9:00—12:00,13:00—17:00
四、恢复办理的转入业务实行预约制度
1、实行预约制办理。办理机动车转入的业务时,务须先预约(具体预约方法见附件)。请勿在未预约成功的情况下前往办理业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往返。预约车辆请勿过早到达办理地点(可在预约时间前20分钟到达),避免造成交通拥堵和人员聚集。未在预约时间达到预约地点的,预约作废。
2、实行实名制办理。办理业务时一车一档一人,不要多人跟随。预约办理车辆须经工作人员审核无误方可进入办公区域。未预约车辆、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办公区域。
五、温馨提示
1、办理人员请确认近期未到过疫情高发地区,且未与疫情高发地区人员接触;确认近期无发热、干咳等症状。如有谎报、瞒报情形学什么技能好,将追究法律责任。公共场所请佩戴口罩并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登记信息等。排队等候须保持一米以上,防止交叉感染。
2、推行网上办理。目前大部分业务可以登录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网址:)或手机App“交管”办理。请大家尽量网上办理交通安全务管理平台,驻马店市交警支队关于恢复办理车辆转入业务的公告,避免到人员聚集场所。目前网上可以办理的业务包括:申领机动车免检标志、申领机动车临时号牌、变更机动车联系方式等多项业务。
驻马店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车管所
2020年4月9日
附件:预约公众号及方法
电瓶车安全管理,夏令热线丨居民楼里电瓶车充电存安全隐患 上半年12345已受理相关诉求2300多
图说:普陀区安远路622弄梅山馨苑内,一些业主将电瓶车停在自家门口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自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开线以来,有不少市民反映,自家小区居民楼的楼道内,经常被电瓶车占据,不少业主私拉电线,给电瓶车充电,带来不小的安全和消防隐患。而今年5月1日起,新修订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不得进楼道充电。
电瓶车停在楼道内充电,不仅挤占了公共空间,更容易诱发火灾,安全隐患不容忽视。记者从市民服务热线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热线已接到相关工单2300余张。
私拉电线 过道充电存隐患
家住普陀区安远路622弄梅山馨苑的居民卢先生说,最近,经常有居民直接将电瓶车停在居民楼的楼道内充电,让他和家人忧心忡忡。“一条狭窄的居民楼走廊里,停着好几辆电瓶车。有的住户还习惯在晚上10点钟以后给电瓶车充电。”卢先生直言,白天,居民们大多要用车,每天晚上电瓶车安全管理,把电瓶车放在楼道里,拉出电线和拖线板,给车辆充电,往往持续一晚上。一旦电线短路,引发火灾,将后患无穷!对此,住在同一幢楼的居民们都很担心。
从卢先生拍摄的照片上可以看到,逼仄的走道内,停放着多辆电瓶车。两辆电瓶车直接停放在一户居民家门口充电,十分危险。卢先生说,他早就向小区物业和梅山居委会反映过这个问题,但长期以来,始终未能解决。他说,问题的“症结”之一,在于小区里没有统一的非机动车充电桩。对此,他希望,物业和居委方面能够尽快补装充电桩,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记者随后联系了小区居委。居委书记坦言,长期以来,小区里的确没有安装过非机动车充电桩。前期,他们召集多方,商讨此事。目前,正积极联系相关部门。“我们已经和有关部门沟通过了,同时也向区里报备,得到批准后,才能开工。”居委书说,梅山馨苑小区尽管是商品房,房龄也已有20多年,许多设施确实需要更新、维修、添置。
此外,居委方面还解释道,造充电桩、改造停车棚等,都需要动用资金。后续,也需要业委会召开业主大会,征求居民们的意见。“虽然走流程没那么快,现在已经都在安排了,望得到各位业主的理解。”
为图方便 自家门口充电
家住宝山区华灵路1210弄宝山文华苑小区的居民王女士来电反映,虽然小区装了充电桩,也有独立的地下车库,但还是有一些住户为图省事,直接在楼道里给电瓶车充电。
图说:在宝山区华灵路1210弄宝山文华苑小区的楼道内充电的电瓶车,充电器位置颇为隐蔽
王女士说,前天晚上,她在62号居民楼内发现,一辆电瓶车停在楼道里。为了“掩人耳目”,车主还将拖线板和充电器用塑料罩遮蔽。“在低层楼道里充电,万一着火了怎么办!”
图说:充电器和拖线板被放在塑料罩里
记者采访了小区物业。一名工作人员称,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去现场,没收了充电设备电瓶车安全管理,夏令热线丨居民楼里电瓶车充电存安全隐患 上半年12345已受理相关诉求2300多,并劝阻该业主。这名工作人员表示,尽管小区里有独立的非机动车充电设备,并且是免费的,但是,还是有不少业主为图方便,直接在自己的家门口给电瓶车充电。“我们会加强宣传和沟通,让业主增强安全意识。”
楼道充电违法 呼吁更严整治
今年5月1日起学什么技能好,新修订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条例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不得进楼道充电。记者还了解到,针对电瓶车问题,国家也制定了相应法律法规。今年6月30日,国家应急管理部门正式公布《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该规定提到,“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车充电”。相关规定将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一旦违反该规定,消防救援机构将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非经营性单位或个人,最高可以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经营性单位或个人可处2000元以上元以下罚款。
对此,有居民表示,电瓶车在楼道内充电,火灾隐患重重。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更严格整治、执法,杜绝楼道内的安全隐患。
志愿者 赵艺婷 本报记者 徐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