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资、劳累程度、发展前景、就业这些问题已经有前辈做了比较全面的阐释,这里不做赘述。如果你是在纠结要报考哪个专业,我更希望你能抛开前面这些问题,想想自己更喜欢哪一个专业,更适合哪个专业,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习之辛苦,没有最基础的兴趣都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下面分享以下我的一些经历,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17年高中毕业填报志愿时,我不顾家人和亲戚朋友的反对,毅然决然的报考了城乡规划专业,但当时却并非处于对城乡规划专业的喜欢,其实我当时连城乡规划专业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但我为什么做了这么一个“冲动”的决定了呢?
源于我当时对建筑学的喜欢,我那个时候就一直幻想着以后和朋友走在街上,告诉他们这个建筑是我设计的,那种自豪感是其它东西所无法比拟的,就因为这样简单的一个想法(当时对于建筑学这个专业的了解也很肤浅),我决定了要报考建筑学专业,但是无奈分数不够城乡规划城乡规划师,没有条件报考建筑学专业,了解到城乡规划专业是和建筑学专业联系最为紧密的(貌似城乡规划B格还更高一点),就这样阴差阳错的报考了城乡规划专业。
大一的时候主要学的还是数学英语物理这样的基础课程,没有太多感触,大概到了大二之后,学习了很多的绘画基础,如素描、水粉、水彩、水墨、钢笔画、马克笔、彩铅等,也开始接触建筑的内容了(建筑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在低年级会先学建筑学的内容做铺垫,与人文地理背景的不同),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的第一个建筑设计作业——海滨别墅,在这个设计中我发现我并不适合建筑学。
简单来说,由于建筑设计的不确定性。
我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但建筑设计并没有那么多的是非对错(无非是规范问题),更多的是好与不太好,但由于自身的知识储备不同,每个人对好的认知也是不同的。具体来说,就是你心潮澎湃的做好了设计,想了很多的设计理念,希望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但在老师看来城乡规划城乡规划师,建筑学和城乡规划选哪个好?,也许这样的做法并“不好”。最难受的一个点在于,你觉得好,老师觉得不好,但你的知识储备很多时候不能够理解老师所说的,接下来的设计就陷入了僵局,最常见的办法是去掉那些所谓的“创意”,让设计变得平庸,起码这样不容易与老师产生分歧。
此外,建筑设计的好与不好往往还包含着老师的主观因素,如老师的个人喜好等,最极端的是心情,可能老师上次觉得你的这个设计做的还不错,并且给出了你一些修改建议,但这次却全盘否定了你的设计方案(他可能完全忘记他上次是怎么想的了,但当下他确实觉得这个设计不太好),毕竟挑毛病比找优点要容易的多。
上面简单说了一些关于建筑学的个人理解,并非说建筑学不好,只是不太适合我自己。
随着步入大三,接触了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参加了一些专业的学术论坛,我发现我开始真正喜欢上了城乡规划这个专业。
简单来说,由于城乡规划强大的包容性。
城乡规划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专业,你可以尽管去热爱,因为在这里你总能找到自己擅长的点,或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或严谨的逻辑思维,或诗情画意的语言表达,或娴熟的软件操作,或绘画,或演讲,你总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发光发热。
同时,城乡规划专业总能为你带来新鲜感,为枯燥的生活带来一丝乐趣,只要你愿意,每天都可以接触新的东西,扩展新的领域,当然这是由城市的复杂性和规划的综合性所决定的。对于感兴趣的人来说,这个专业具有无穷的吸引力,对于不敢兴趣的人来说,这个专业确实很累,过着疲于奔命的日子,所以最重要的是想清楚你的兴趣所在。
我是属于前者的,目前大三,在和导师做着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同时运营着自己的公众号【失忆先生】,分享学术直播,整理相关专业理论、分享读书笔记、记录生活感悟,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激励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输出。
如何判断自己的兴趣所在?我的建议是先深入了解。
只有真正了解过,才可以谈自己喜不喜欢,最好的方法是先进入这个圈子。如认识几个这个专业的学生,听听他们的看法,看看他们平时的课表和作业。再深入一点,可以关注这个专业的一些公众号,看看这个领域的最新资讯,读一读相关的文章,听一听学术讲座,了解一下学科竞赛。这些环节下来,你对这个专业的了解定不会停留在一个较为肤浅的层面了,这个时候再做选择也会更加的理性。
再次强调,选择专业时,将工资、劳累程度、就业先放一边,问一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便不至于在大学里虚度光阴了。
我在知乎的第一次回答,言语混乱和偏颇之处还请见谅,希望能对你选择专业有所启发。
2020年9月14日修改
前段时间在公众号上发了一个话题讨论:你为什么喜欢城乡规划?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3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