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
师
风
采
“责师风采”为 原创专栏,主要内容为北京市责任规划师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以期展现规划师助力基层城市更新与社会治理工作的探索、方法与成效,启发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与探讨。
本期刊发文章出自以 “北京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建立与实践”为主题的2021年《北京规划建设》增刊。系统介绍了 北京市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建立背景、系统性构建思路与主要实施成效,阶段性梳理这一规划师队伍转型的重要举措。本栏目将陆续在推送,以飨读者。
本篇文章约4789字,阅读大约需15分钟
江苏:“共绘苏乡”规划师下乡,帮助基层实现规划蓝图
文/陈小卉、赵雷
近年来,江苏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展了以“共绘苏乡”为主题的规划师下乡活动,积极探索乡村责任规划师制度,推动“多规合一”落地见效和规划行业融合转型发展,引导规划师深入乡村扎实做好规划服务,凝心聚力推动美丽乡村共谋共建共治。
01
工作背景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是乡村地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及进行各项建设等的依据。村庄规划既要继承原城乡规划对村庄住房和设施建设安排、风貌特色塑造等技术要点,也要运用好原土地利用规划对村域全要素空间管控的政策手段,更需要加快行业融合发展,培养一批懂政策、爱农村、技术复合的规划队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各地对乡村规划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乡村类型规划业务需求多,编制周期短,推进见效快,逐渐成为规划行业关注和实践的热点。当前乡村地区直接面临空间优化、农房建设、产业振兴、耕地保护、生态保护等多重政策和技术问题,村庄规划也成为原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加快行业融合发展,学懂弄通自然资源尤其是国土空间规划新政策、新要求的领域之一。
长期以来,广大规划师在承接规划项目时,较少深度参与后续规划实施,一定程度上造成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脱节的问题。尤其乡村地区普遍存在规划人才匮乏、管理力量薄弱等问题,村庄规划成果是否能用、管用、好用,能否满足村民和基层实际需要,既需要规划师深入了解村民意愿,更需要将规划服务工作从编制环节向实施领域拓展,帮助基层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共同携手将蓝图变为现实。
02
江苏乡村规划师工作特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指明了未来乡村规划工作的方向。为深入落实近年来江苏省提出的美丽江苏建设、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等一系列决策部署,江苏省自然资源厅针对基层普遍反映的乡村规划人才匮乏,以及规划行业普遍存在的“重城市轻乡村、重编制轻管理”“规划编制不接地气”等问题,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于2020年9月发起“共绘苏乡”规划师下乡活动,积极引导广大规划师勇担时代使命和行业责任,到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扎实做好村庄规划服务,切实回答好“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美丽乡村”这个全新的时代命题。
图1 “共绘苏乡”规划师下乡活动宣传海报
图2—4 在徐州市召开活动启动仪式
省级注重规划师下乡工作指导
江苏倡议全省所有规划编制(设计)单位和规划师,加强学习国土空间规划新政策、新要求,深入基层全面了解村庄实际,摸清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帮助基层编制和实施乡村规划,有序协同推进宅基地管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等工作。鼓励发挥专业优势和奉献情怀,积极开展后续下乡跟踪服务,推动规划成果落地实施。为此,江苏相继制定规划师下乡工作指南、典型案例汇编和宣传片,明确具体下乡工作和活动组织要求,以及相关行政部门、行业协会责任,共同引导全省规划行业从为基层编制规划走向帮助基层实施规划。
图5 规划师下乡工作指南
鼓励多元参与建立规划师乡村工作站
江苏鼓励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相关专业的规划编制(设计)单位、高校结合具体乡村规划业务实践,采取结对共建、定点帮扶、驻村服务等多种形式,以责任规划师牵头组建多工种技术团队,建立下乡工作站,积极探索跟踪式、扎根式、陪伴式、基地化的规划服务模式。工作站实行申报制度,由规划下乡团队按照要求形成申报材料,明确团队负责人和成员、下乡预期成效和服务期限,经所在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同意后上报省自然资源厅。省厅对符合活动导向和要求的单位,统一授予工作站编号和站牌,由各地组织挂牌,现场签订下乡服务协议后开展各项工作。鼓励本地规划编制(设计)单位就地就近开展下乡服务,充实乡村规划人才队伍,提升基层规划管理水平。
图6-7 各地组织下乡工作站挂牌
图8 典型下乡工作站成效展示
发挥规划平台统筹协调作用
活动强调在乡村地区以村庄规划为平台,搭建政策与群众实际生活需求良性互动的“桥梁”,统筹村域空间布局,盘活乡村资源,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塑造乡村地域风貌。尤其是下乡规划师要在具体基层服务实践中,学会统筹运用各类政策工具和专业技术手段,引导设计师、产业运营商等专业人才和乡村工匠、乡贤能人有效发挥作用,实现各类涉农资金项目、资源要素精准投入和有序建设,协调解决村民实际问题和基层发展需求,合力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图9 发挥规划平台统筹协调作用
行政管理和行业协会联合推动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一方面部署各地自然资源部门以“见成效出实绩”为目标,加强对乡村发展尤其是工作站所在地的指导支持,为下乡团队创造便利工作条件,把各项服务项目选好、定好、落实好。同时省土地学会、省城市规划研究会也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积极开展下乡工作交流,引导各规划编制(设计)单位积极参与下乡活动,结合实践弄懂新要求、探索新方法、落实新理念,培育一批“先锋规划师”和“网红规划师”,共同打造“共绘苏乡”的江苏乡村规划品牌。对下乡服务扎实、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团队,通过宣传推介等方式进行激励引导,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与注册城乡规划师继续教育、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评选等规划行业管理工作挂钩。
03
规划师下乡工作成效
规划编制管理逐步融合,乡村空间持续优化
2019年以来,江苏以统筹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为主线,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技术文件,有序推进乡村规划各项工作,逐步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镇村布局规划+村庄规划”的乡村规划体系,为指导规划师科学下乡、精准下乡奠定了工作基础。2019-2020年,来自原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行业的三十余家规划编制单位,联合参与完成全省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完善工作,通过深入翔实的农民意愿调查和现状调研,明确了全省近13万个自然村庄的分类、布局和发展引导要求,指明了未来全省乡村空间优化的方向。
针对有近期建设需求的村庄,规划编制单位进一步加强“全链条”的规划服务,密切结合基层需求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实现村庄选址布局、划定用地边界、开展方案设计的多环节工作衔接,帮助基层将“规划蓝图”一步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建成效果。
图10 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成果汇总
案例一
东台市梁垛镇在编制镇村布局规划时,规划编制单位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以土地利用规划图为底图,延续现状村庄肌理,确定临塔村农房项目规划选址和建设用地边界。后续规划编制单位在临塔村村庄规划编制中,依据该用地边界和农民安置规模,细化确定存量和新增用地具体位置和规模,避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并与村民充分协商同步开展农村居民点方案规划设计,全程参与指导后续项目实施。
图11 东台市梁垛镇临塔村村庄规划工作体系
建立一批下乡工作站,驻村服务逐步成为规划必要过程
“共绘苏乡”规划师下乡活动开展以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规划编制(设计)单位和规划师踊跃申报下乡工作站,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在地服务模式。广大规划师通过参与规划师下乡活动,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切实转化为具体的规划实践,走进乡村用绣花功夫和耐心去做好规划服务。截至2021年9月,全省已有约60家单位的近千名规划师活跃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80多个工作站正在开展工作,实现了市县全覆盖的目标,并带动形成全省规划行业转型发展、服务基层的新局面。
一些规划编制单位采取党组织结对共建形式,通过派遣驻村规划师、第一书记等方式,及时应对基层新需求。驻村规划师既能积极融入乡村成为“新农民”,在地实时做好规划技术支持,促成“效果图”转换为“施工图”,“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也能帮助基层培育“新农民”,开展规划讲解和政策宣讲,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帮助农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塑造新时代乡村生活习惯和乡风文明。
图12-13 相关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案例二:溧阳市上兴镇陶村“第一书记”
位于江苏苏南地区的溧阳市,近年来结合全域旅游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工作,着力提升乡村规划编制质量,并通过采取项目参与、政府聘任、基层挂职等多种形式,试点探索乡村责任规划师制度,引导规划师定点、定期、长效服务乡镇基层。如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在长期服务溧阳市乡村规划工作的基础上,2021年4月在上兴镇设立下乡工作站,派遣青年规划师到乡镇规划部门挂职,并驻村担任“第一书记”,深度帮助基层推进规划实施和建设管理。“第一书记”代表规划团队在地实时提供规划实施建议,协调回应村民诉求,针对规划实施和施工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及时会商团队各类技术人员,做好现场协调处理和提供解决方案。驻村规划师的薪酬主要由该院统筹保障,乡镇政府负责提供办公场所并明确岗位职责。未来溧阳市还将探索通过公开招聘或专家推荐等方式聘任乡村规划师,持续为乡村基层提供技术服务与指导。
图14-15 驻村规划师被聘为“第一书记”
图16-17 驻村规划师工作照片
图18-19 陶村牛马塘自然村规划图和实施效果
驻村规划师郭芒下乡感悟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深切感受到规划工作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体现在从编制开始与各级政府、村委、村民意见上的交流,到规划编制过程中项目团队的思考碰撞,到实施上各方面问题的协调,也体现在规划师下乡需要全方位的知识体系,需要规划师对各关联学科知识的补充学习,更需要下乡团队的全专业支撑。另一方面感受到规划工作责任的重大性,规划师手中描绘的每一笔,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是生活相关的每一处场所,是朝夕相处的每一寸土地。乡村是农民的家园,土地是最宝贵的资源,值得我们每位规划师认真对待。
统筹运用政策和技术工具,建设一批美丽乡村
面对下乡工作中各种村民诉求和基层需求,倒逼下乡规划师去学懂弄通乡村振兴和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新政策、新要求,进一步促进了规划行业“多规合一”和融合发展、转型发展。在此基础上,下乡规划师充分结合各类美丽乡村、涉农资金项目建设等契机,帮助基层正确理解、统筹运用各类政策工具,统筹盘活利用乡村空间资源,有序推进规划实施,释放改革政策红利,促进“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不少规划师还帮助基层加强产业培育和发展策划,在守好耕地保护红线的同时,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产业振兴,从而建成了一批特色田园乡村、美丽宜居村庄。
案例三:苏州市树山村驻村规划师“陪伴式乡建”服务
自2012年起,苏州科技大学彭锐老师带领规划团队注册城乡规划师和乡村规划师的区别,责师风采13 | 江苏:“共绘苏乡”规划师下乡,帮助基层实现规划蓝图,在苏州市通安镇树山村开展了“十年磨一剑”的“陪伴式乡建”服务,成功将一个偏远落后的小村庄,打造成为面貌一新、社会知名的“明星村”。从主持村庄规划设计,到具体项目建设实施注册城乡规划师和乡村规划师的区别,他们帮助基层、陪伴农民、携手企业共同将规划蓝图转化为“施工图”,成为乡村振兴的宣传队、规划蓝图的护航员、乡村建设的监督员和乡村发展的特派员。除了做好常规的规划建设咨询服务考证书的正规网站,他们还以规划为平台汇聚相关专业智力、运营企业资源,创建树山“乡创+文创”双创中心,逐步实现乡村环境提升、产业融合、文化塑魂、生态赋值的全面振兴目标。彭锐也从一名普通规划专业教师成长为行业知名的“网红规划师”,相关事迹受到新华社、《光明日报》和《新华日报》专题报道,被誉为“驻村规划师”的江苏样板。
图20 树山村村庄规划
图21 树山村实施效果
图22 树山村驻村规划师的作用
图23 “驻村规划师”彭锐
图24 树山村驻村规划师团队
04
结 语
“共绘苏乡”规划师下乡行动,是探索责任规划师制度的“江苏”实践,是江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更广泛的积极探索。以前,规划师编完规划就是工作的终点;现在,编完规划变为服务的起点。通过规划师下乡行动,不仅引导规划行业更深入的摸清弄懂了基层群众需求,帮助基层提升乡村规划管理水平,推进一批美丽乡村建设,同时也结合具体实践锻炼了一批懂规划、接地气、爱农村、专业复合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下一步,江苏还将结合下乡工作逐步建立常态化的规划师驻镇、驻村服务机制,探索建立责任规划师(乡村规划师、社区规划师)制度,帮助基层加强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好规划蓝图。
特别鸣谢
感谢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闾海、张飞提供相关素材。
作者简介
陈小卉:江苏省自然资源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研究员级高级规划师,注册城乡规划师
赵雷: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一级主任科员,注册城乡规划师
乡村振兴规划师,乡村振兴,到底该如何规划?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要激发全社会的力量,激活主体、激活基本要素、激活市场,切实提高改革创新的针对性、全面性、协同性。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的有机结合乡村振兴规划师,乡村振兴,到底该如何规划?,是人才、资源、战略的有效统一。乡村振兴到底如何规划更好,我们一起来看。
一、重视城乡融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关键促进作用,考察一个城市最先看整体规划。坚持城乡空间规划相统一。乡村振兴整体规划要与城镇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利用整体规划互相衔接,综合考量县域内城乡人口迁移转变、产业发展规划需求、绿色生态环境保护、交通网络组织及旅游资源开发等因素,合理布局县域内产业发展规划、乡镇体系、生态环境保护空间,重新构建城乡空间体系,达到城乡发展互相协调、互相促进。
2.坚持城乡产业发展规划相促进。全面统筹和精确掌握县域内优势产业考证培训机构,借助资源优势,提高城乡产业的关联度和多样性,谋化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群,形成城乡融合的产业体系。
二、重视一二三产业结合,提高发展动能
1.坚持全链条发展。借助县域内优势产业,依照增加全产业链、提高价值链的基本原则,谋化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构建农业服务业体系,提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任务和重点项目,形成养殖有机结合,生产制造、加工、仓储、货运物流、市场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布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2.坚持龙头带动。综合考量产业发展状况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求,依照提升整合提高县域内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基本原则,提出扶持一二三产业结合主体稳步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形成龙头带动、经营规模合理、多方融合发展的生产运营形式。
三、重视农业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
1.坚持促进生产运营信息化管理。依照政府部门正确引导、企业主体的基本原则,谋化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项目。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在农业生产整个过程的运用,完成数字化检测、智慧化决策和自动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加速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构建符合区域特性的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产品电子化市场交易,确保田头市场、批发市场、冷链运输等环节关键信息的互联互通。
2.坚持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全过程追朔。谋化建设农产品全过程可追溯平台,构建全产业链大数据分析网络平台,促进主要投入品和农产品整个过程的标识、分辨和溯源,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准。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乡村振兴必须狠下功夫、立足全局、统筹城乡乡村振兴规划师,突出融合发展,用心编写好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县域乡村振兴整体规划,为乡村振兴各项任务井然有序开展提供合理遵循。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