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bim的概念,从头开始,BIM需要什么样的甲方

在谈论为什么把EIR变成标准的一部分时,提到:想从BIM应用中获得最大价值,甲方一定清楚描述自己需要什么,对BIM设定好预期,同时对技术现状有所了解。EIR的本质是把甲方需要在BIM中的工作内容和知识要求,用标准、计划、指南等形式呈现出来。

本文约有5700字,阅读需要约15分钟

一直被忽略的EIR

在BIM技术出现后考证书的正规网站,很多BIM专属名词也开始出现,例如BEP、LOD、等。但有一个名词很重要却一直却被大家忽略,那就是EIR。

不管翻阅国际上的哪个主流BIM标准,BIM开始的第一步永远都是EIR,并占据了BIM标准的大量篇幅,同时有大量的配套文件用于EIR的支撑。

EIR也被认为是BIM应用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与BEP、CDE一样占据了BIM的核心。在阐述EIR时曾提到,如果没有EIR,BIM的实施将会陷入一个“艰难行进”()的状态。

EIR在整个BIM实施过程中的位置,图片来源:PAS 1192-2

但EIR这个如此重要的工作,且进入很多国家BIM标准时,在国内却很少被提及。所以在这个代表崭新时节龙抬头的日子,我们一起来聊一聊EIR。

什么是EIR

EIR可以简述为甲方对BIM的需求描述,英文全称是 ,主要来自于英标体系国家。美标体系也有类似的概念,例如PXP里的 ,但实际上大部分的美标国家也已接受了EIR的叫法。

这个名词在国内相对陌生,可查阅的中文文献比较少,在可查阅的国内文献里大多数把EIR翻译成“业主信息需求”。但这里的实际并不是专指业主,而是提出使用BIM并为BIM买单的人,所以应该是“雇主”也就是“甲方”的意思。

同时,按照EIR的内容(后面会提到),这里的“”指的是“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也就是以前文章经常提到的广义“BIM”。所以不考虑EIR的翻译,它背后的含义是:为BIM和相关信息技术买单的人,能准确说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并且知道现状能不能支持自己需求的实现,以及通过什么方式实现自己的需求。

《大BIM小bim》,讲狭义BIM和广义BIM的一本书,国内有翻译

没有BIM时

在没有BIM这个名词时,我们的行业似乎更加单纯些:选择什么工具来解决什么问题:你喜欢,他喜欢,我在用,但最终我们都完成了设计交付物。一部分设计院为了减少设计索赔、为了方便内部的沟通,渐渐自发开始用3D技术来解决一部分设计问题、建立了FTP管理内部文档。

这个时候一部分业主开始觉得三维设计不错,开始要求大家都用三维。此时业主就会为这个额外的交付物买单,如果限定了某个软件,业主会为这个软件买单,因为模型不是法定交付物。如果业主要求使用,而一个设计院恰巧用设计,这个设计院就有了一定成本和技术优势(但肯定还会让业主给模型掏钱)。

项目从自身管理需要提出的额外诉求,一部分工作行业自发买单消化了,一部分还未形成自发的工作需要有人为诉求买单

再后来,业主方开始采购或者进行项目信息或运维管理,需要交付物按照一定结构进行组织、并把一部分项目信息梳理成一个结构化信息。这时业主就会为这个诉求产生的额外工作或交付物来买单。

用什么工具解决什么问题、交付什么成果,这个工具多少钱、好不好用、有没有人会用、按照什么标准来用,这个交付成果需要额外花多少时间……没有BIM时,行业似乎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

“BIM”出现后

后来出现了“BIM”,很多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诉求的工作都被装到了“BIM”里。上文的那段话也变成了“BIM解决方案”。而行业也从“我要用什么工具按照什么标准来解决什么问题交付什么成果”,也变成了“我要BIM”。

国外也很怕甲方提出超出团队现状和目标不明的BIM需求,图片来源:LOD

按LOD 的一篇文章陈述:行业似乎因为BIM变的相对懒惰,“我要用什么工具解决什么问题、交付什么成果,这个工具多少钱、好不好用、有没有人会用、按照什么标准来用,这个交付成果需要额外花多少时间”变成了“我要LOD 500”、“我要BIM运维”……

其实不仅仅是“BIM”,我们行业现在充满了很多囊括各类信息技术且需要交叉应用的名词,例如“智能建造”、“智慧工地”、“元宇宙”等。这些名词每个国家都在出现,出现的目的也是好的,但综合性的名词往往让人忘记了其实它本质还是一个个单项技术的应用再集成。

— 复盘—

在写EIR具体内容前,我们不妨做一次复盘,看一下第一个推动BIM的业主:GSA。看一看BIM最早出现时,GSA做了什么,让BIM迅速在美国和国际上发展起来。

背景概述

在美国的软件商创造出“BIM”这个名词后,第一个销售对象便是美国的头部政府甲方,其中GSA是最典型的代表。

根据 在《The GSA 》的描述,2003年GSA第一次举办了 & 大会。这场大会上,包括、在内美国的主流软件商给GSA展示了一系列的新产品,包括BIM建模(狭义的BIM,特指当时几大软件商重点推的参数化3D CAD软件)、三维激光扫描、4D进度管理、基于BIM建模的可视化和性能分析、运维等技术。当时这些产品被封装到一个叫“BIM”的名词里(广义的BIM)。

GSA作为一个涉及建筑开发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也承担了推动行业技术发展的角色。所以在软件商给GSA讲述了一个“BIM”的远景故事,GSA选择相信后,便开始推动BIM(背后还有帮助美国软件商争抢全球建筑行业软硬件市场的诉求),2003年GSA正式把“BIM”写进了自己的发展规划(P-100文件)。

所以GSA在2003年面对的“BIM”与我们现在所说的“BIM”大致一样:都是一个广义的包含各类信息技术工具的“BIM”,也就是那个让人振奋不已感觉无所不能的“BIM”。

GSA地产板块官网:

GSA推动BIM历程

在《The GSA 》里强调,GSA最初把BIM只是作为“A Goal”(目标),而不是“”(要求)。所以在GSA在推动BIM的最初几年一直在探索一件事:我要拿这些工具做什么,怎么做,能不能达到预期的诉求。

其实一直到2007年,GSA都没有大面推动BIM,而只是在几个试点工程验证这些工具和方法。在GSA开展试点应用的4年里大致做了以下几个工作:

GSA在验证各项BIM应用的工作大致如下:

所以GSA在推动BIM的进程其实非常缓慢:

到现在,在GSA推动BIM近20年后,GSA要求项目实施的BIM应用目前也只有5个:三维设计&空间验证、能耗分析、4D进度模拟、3D激光扫描、运维管理。

GSA的工作给行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样板,所以BIM在最初推动的几年内其实是相对顺利的。同时,具有政府性质的GSA的企业BIM标准也促进了美国国家和行业BIM标准的形成。GSA发布的那批文件就可以看做是EIR的雏形。目前仍然有相当多的国家和企业在直接引用GSA标准。

2011年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有幸接触了GSA的项目: – (以下简称EGWW)。EGWW是GSA在美国西北部最早推动BIM的项目之一,2009年开始设计,2013年竣工。

因为我当时已经开始了解BIM在国内推行初期的困难,所以在这个项目驻场时我曾经和设计单位SERA 聊过项目的BIM,结合自己实施总包BIM的经历,EGWW BIM的工作内容以及能顺利把BIM实施的要素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写GSA没有任何Diss国内甲方的意思,其实这个背后涉及到国家整体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也正是有一批产值和利润更高的产业支撑,新技术在美国头部业主的带动下得到了较好的推动,而这个推动又带动了更新技术的发展。

— —

EIR概述

从GSA转述到EIR。在大部分国家,EIR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不管是已经升级成ISO 的英标体系,还是以PXP为代表的美标体系,EIR都是BIM开始的第一个环节。

同时,各个国家或主要的标准,都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文件来告诉甲方怎么把EIR说明白。例如Penn 的PXP主要就以两个内容为主:

所以PXP除了大家熟悉的《BIM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BIM For 》,这个文件配套了大量的模板,来告诉甲方应该怎么选型、怎么决策,或者找谁来帮忙选型与决策。

BIM应用成熟度评估表单(部分),图片来源:《BIM For 》

ISO 的前身英标体系也是如此。在英国政府发布BIM强制令后,除了标准制定外,英国也是发动行业制定了大量的EIR指导手册和工作样板,例如《EIR Core and 》、《EIR and 》等。

《EIR Core and 》目录,图片来源:

英国在BIM 2强制令发布时,BIM已经推广了一段时间,已经开始不断有BIM失败案例。早期英国BIM Task 成员 在谈论为什么把EIR变成标准的一部分时,提到:想从BIM应用中获得最大价值,甲方一定清楚描述自己需要什么,对BIM设定好预期,同时对技术现状有所了解。

其实虽然美国有早期GSA的成功案例,但后期还是有不少用户走了很多弯路,所以在2012年的时候,EIR( ’s )也进入到美国标准体系并推广,并成了美国BIM国标第三版的一部分。

EIR是BIM发展到一定阶段,在行业现状驱使下出现的产物简述bim的概念,并不是一开始就有。

EIR内容

按照目前被引用最多的PAS 1192-2(现ISO -1、2)和《BIM For 》,这里简单用通俗的语言阐述下EIR包含的内容:

整体决策:

应用内容:

流程:

信息:

技术:

人员:

《BIM For 》对EIR的组成定义,图片来源:

请原谅我用如此直白的语言描述EIR,内容肯定漏了不少。我尝试了很多方式来写EIR,但很难系统性的把《BIM For 》106页、5套附件的内容描述清楚。

整体而言,引述PAS 1192-2的要求,EIR作为甲方的需求文件和实施要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具体()、成果可衡量()、成果可控()、需求符合技术现状()、有计划(Time- ),只有这样BIM才有可能得到良好的落实。

EIR工具

虽然PAS 1192-2和《BIM For 》都提供了大量的样板文件和选型清单用于EIR的编制,但其工作还是相对复杂,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有专业顾问或者甲方自己有专业团队来完成此项工作。(未来会写一篇关于国外BIM顾问公司的文章)

不止是BIM,任何行业的信息技术都是涉及面庞大且相互交叉的,图片来源:LOD

同时不管哪个国家都存在几个问题:一方面让甲方意识到建筑行业信息化是个非常庞大且复杂的工作、需要EIR的支撑,这个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虽然EIR已经进入多数国家标准体系多年,但实际上还是持续有大量提出“我要BIM”这样的需求存在。另一方面,即使甲方意识到了EIR的重要性,但真正能对各个信息技术和涉及的标准有所了解、并能对整体过程有所管控能力的人需要一个非常长的培养周期,没有一定规模的甲方自身组建团队或聘请第三方其实是个很高的成本。

所以目前行业逐渐开始出现将标准内置到工具的产品。EIR、BEP中的一个个要求,变成一个个知识体系内置到软件中。管理人员不需要学习冗长的标准、繁琐的技术工具,直接根据每个阶段的工作提示清单、面临工作场景所处阶段、已分解整理好的标准、知识体系,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需要了解什么。

,图片来源:LOD 官网

Base ,图片来源:

美国和英国都出现了类似的产品,例如美国的 (LOD )、NBS的、甚至是英国官方开发的 Base 。一些新生代的产品开始重新用信息化的思维将这些本来应该为解决信息化问题但无意间变的无比繁琐的工作重新简单化(但这些产品还需要时间验证)。

EIR反思

EIR的本质是把甲方需要在BIM中的工作内容和知识要求简述bim的概念,从头开始,BIM需要什么样的甲方,用标准、计划、指南等形式呈现出来。抛开对现有EIR标准的评价,以及国外开始用工具嵌入标准的做法,反观我们现在的BIM实施体系是不是需要开始重新思考,有一部分基础性工作需要开始关注并付诸于行动了。

EIR下一步,BEP的知识逻辑体系,图片来源:PAS 1192-2

BIM最终呈现的是很“硬”的产品与应用,但支撑产品和应用最终能落地的,其实是一系列的“软”性工作。因为,不管现有的BIM体系有多繁琐,至少是先有了知识、方法、流程体系,后才有了一系列的支撑产品及应用。

后记

我们在买一台电脑时,能研究并表述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处理器、显卡、内存、硬盘、系统、品牌、以及各自对应的投入;同样我们在管理一个传统业务的过程,也知道需要什么样的标准、流程、制度约束,工具只是最后落实的载体。但面对信息技术和相关集成这个更加复杂的物体时,我们似乎却期望能直接得到一个结果。

这篇最早的题目是“业主”,但后来想了想,还是把“业主”改成了“甲方”,因为在不同的场景下,我们都会扮演甲方的角色。

,这里的“甲方”是你,也是我,我们都在为BIM买单。

参考文献:

BIM: The GSA (%%-5..pdf)

所有GSA的BIM相关资源下载:

PXP所有文档资源:

英国所有涉及BIM的资源索引:

深度的行业解读

,带你看一看这个世界

写国外不代表国外好,独立思考最重要

不只是“BIM”

只有原创干货

bim全称是什么,bim建模软件有哪些软件

一般来说,在bim细分的行业领域中,bim建模软件有、、-、、Tfas、、、Maya、、-abd、等。

Bimbim全称是什么,bim建模软件有哪些软件,英文全称为 ,中文译为建筑信息模型。是一款服务于大型智能化建造的建筑行业中的集成系统。具体来说就是,建筑设计师、施工单位、项目管理运营部门等可以借助bim整合的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预先模拟演示整个项目的从初始到设计施工建造,再至运行使用至建筑物寿命全周期的过程。把可能存在的各种隐患、项目进度合理性评估等多重因素具象化可视化呈现出来,从而大大优化了项目整套的设计方案与各部门协同工作效率。

一般来说从事bim行业的工作的小伙伴学什么技能好,行业资格认证是需要去参与考试的。如建筑工业化应用工程师专业技术证书、官方bim认证证书等。小编推荐志向投身于bim行业的小伙伴来火星直接报名bim全科班学习一下。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你能在课程中学习更多的行业潮流软件bim全称是什么,如 、 、、等之外,火星还有着官方认证的bim人才考试培训基地的资格。意味着在火星学bim,你将能直接把bim专业技术与官方bim认证证书全部都掌握手中。性价比高不高,对比同行就知道。如果还有疑虑,你可以选择先到线下实体考察免费试听一下,亲身体会更形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7922.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5月 20日 下午9:12
下一篇 2024年 5月 20日 下午9:14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