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温馨提示: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将会在4月24-25日组织进行BIM技能考试,考生们可以提前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及时获取BIM考试时间节点信息。环球网校已开通BIM报考资格免费查询入口,输入学历等信息即可快速查询。
一、基于BIM的招投标形式
基于BIM的招投标形式目前市场上大致有三种:
1.根据招标要求,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增加BIM相关应用章节,以BIM应用实施方案的形式呈现,主要是方案文字的形式。
2.除了一般的投标书外,投标人需要根据招标图纸和招标文件其他相关信息建模,最后提交BIM模型以及BIM深化设计、漫游等应用成果。
3.在招标要求中,招标人已经明确规定需要制作BIM标书,并且要求通过BIM技术展示评标过程的各项评审点,运用BIM技术展示项目概况、技术重难点和评审点等。
总的来说,基于BIM的招投标,用BIM模型作为基础考证含金量排行榜,集成进度信息、业务报价等信息,将评标人员关注的评审点动态可视化地展示出来,有助于提升评审效率,提升标书评审质量,帮助招标人及招标代理机构评选出最适宜的投标方案,综合实力最强的投标人。
二、BIM应用于招标的优势和挑战
1.BIM应用于招标的优势
传统的工程量计算需要造价人员拿到设计图纸,根据设计图纸使用造价软件翻模,从而计算工程量,时间上较为滞后,同时存在大量的建模工作,并且造价人员对图纸的理解容易出现一定的偏差,而基于BIM的招标工作,造价师可以直接使用设计BIM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微调直接提取工程量,节约了大量的建模时间,并且更加符合设计意图,更为精确。
利用BIM技术基于三维场景下能够直观地对项目进行方案展示和论证。让评标老师的评审深度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bim投标,使得招标方能够选用最适用的投标方案。而且在BIM标书编制过程中,基于模型、进度、成本的数据关联,能够设置各项埋点数据,以此作为BIM标书清标检查要点,可以极大地遏制围标串标行为,提升招投标行为监管力度。
2.BIM应用于招标的挑战
(1)BIM招标质量不易把控
当下BIM软件种类繁多,有建模、性能化分析、可视化模拟、造价管理、施工管理及运营平台等各种软件,但各软件之间的兼容性不理想,构件及数据的丢失是十分常见的现象。现在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建模软件,对电脑的硬件要求非常高,并且随着模型精度加深,信息量加大,模型体量不断增加,对电脑相关配置要求也越来越高。各BIM咨询单位在制定应用实施流程、模型标准、交付标准等服务制度方面皆有很大不同,这也导致BIM咨询单位技术和服务水平良莠不齐。
除了这些之外,BIM实施的成果交付依旧没有统一的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BIM招标结果不容易把握和控制。
(2)BIM投标资格难以明确
一个优秀的BIM团队是需要人才的,如建模、应用和管理等各种人才,人才决定了团队的服务水平。只有足够数量和专业的BIM人才作支撑,才能完成BIM咨询工作。但是现在国家并无明确规定BIM投标单位和人员资质,而对于工作人员“质量”的要求正相对增加,BIM人员的缺乏也是BIM招标工作推行的一大挑战。
(3)BIM标底制定缺乏依据
当前,我国BIM收费仍未有统一的标准,并且不同专业领域和不同区域的工程实施BIM技术,彼此之间的收费差异很大,招标人员在编制BIM咨询标底时bim投标,什么是基于BIM的招投标形式?它有哪些优势与挑战?,常常无处下手,只能去借鉴和引用已经出台BIM收费标准的省市政策和结合已经成功实施的BIM工程案例。
(4)BIM评标老师不易确定
评标老师的人员资质和专业能力都是有成熟的一套评价标准和详细说明的,对于在国内应用不久的BIM技术,其本身的实施应用还不成熟,BIM老师匮乏,相对应的BIM评标老师库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建立。当下大多数工程对BIM技术应用评标时,BIM老师主要是由BIM技术研究的前沿人物或者是行业内及高校的老师学者组成,同时由于BIM标准的不统一,就导致BIM评标缺乏依据,评标结果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
环球网校为大家准备了BIM技术精品课,点击限时免费领取,不要错过。以上内容就是“什么是基于BIM的招投标形式?它有哪些优势与挑战?”,更多BIM热点资讯/教程分享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BIM实训”,也可点击下方免费下载领取精品学习资料。
bim的由来,BIM的由来是什么?BIM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所谓BIM( ,建筑信息模型),即指基于最先进的三维数字设计和工程软件所构建的“可视化”的数字建筑模型,为建筑、结构、水电暖工程师、开发商乃至最终用户等各环节人员提供“模拟和分析”的科学协作平台bim的由来,帮助他们利用三维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
如果说,CAD技术的应用普及将建筑师、工程师们从手工绘图推向计算机辅助制图,实现了工程设计领域的第一次信息革命。但是此信息技术对产业链的支撑作用是断点的,各个领域、环节之间没有关联,从整个产业整体来看bim的由来,BIM的由来是什么?BIM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信息化的综合应用明显不足,同时,随着人们逐渐意识到与建筑工程项目的有关信息对整个建筑生命周期的影响至关重要,新一轮的信息革命迫在眉睫考什么证赚钱多,以帮助衔接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快速处理与建筑工程有关的各种信息,合理安排工期,控制生产成本,尽量消灭建筑项目中由于规划和设计不当甚至是错误所造成的工程损失以及工期延误。鉴于此,作为沟通各个环节的重要技术――BIM技术就变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可以将BIM技术称为工程设计领域的第二次信息革命。
早在1975年, ,“BIM之父”提出“ ”系统;20世纪80年代后,芬兰学者,“ ”系统;1986年,美国学者 Aish提出了“ ”;2002年由公司提出建筑信息模型( ,BIM),是对建筑设计的创新;但仅限于学术研究,无法实践应用;
进入21世纪,BIM研究和应用得到突破性进展;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水平的迅速发展,全球三大建筑软件开发商,都推出了自己的BIM软件。
BIM的发展,让手工作图到发展到二维、三维地信息改革,从2D、3D的传统建模到4D、5D的信息建模方式, 摒弃传统设计中资源不能共享、信息不能同步更新、参与方不能很好的相互协调、施工过程不能可视化模拟,检查与维护不能做到物理与信息的碰撞预测等问题。
从过渡到以 BIM 技术为核心的多种建筑,将是未来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50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