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帮想要自考福建师范大学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同学们制定一份符合大多数人的自考考试安排。希望通过这个考试安排,同学们能最快2.5年考完,3年拿证。
谢老师教育根据多年的自考培训经验总结出了考试安排的一些原则:
1、先报考那些只在4月份或10月份考试的科目,优先考掉,不然就又要再等一年。
2、有时间冲突的科目,先报考难的,方便后面补考
3、先报考那些既有统考又有实践的科目。
4、先报考全国统考科目,方便之后转专业或者省际转考。
5、2门容易考过的+2门有难度的科目混合考。
以下是福建师范大学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近三年的理论考试时间安排:
(图一)
同学们找一找看一看有什么不同。对比过后同学们可以看到,没有任何的不同。对,每年考试的科目和时间是一样的。
那我们来看一下福建师范大学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考试信息。
(图二)
结合上图和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理论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图一)学什么技能好,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客源国概况△、 中外民俗△、 旅游学概论△、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中国旅游文化△ 旅游专业英语△、 旅游景区管理△、 旅游地理学△这8门科目一年只考一次。
2、福建师范大学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总共有14门理论考试科目+2门其他+一门实践考核需要考。如果考和的话就是总共有15门理论科目+2门实践考核。如果用NIT证书免考和这两门科目的话,总共就是有14门理论+1门实践。
如果按照每个考期考4门理论科目的话,最快是要4个考期才能考完,也就是说最快是2年考完,2.5年拿证,3年拿学位证书。
那我们分这考与不考和这两门课程来分别制定考试安排。
一、考和这两门科目
那根据“先报考那些只在4月份或10月份考试的科目”的原则,我们要把8个一年只考一次的科目优先安排。安排后你就会发现4月考期的星期日下午安排考试的3门科目竟然都是一年只考一次的科目。
也就是说本来理论上2年就可以安排完的科目旅游管理可以自学吗,至少要经过3个4月才可以考完。如果是4月份报名的话就是要2年半才能考完。
虽然如此,谢老师还是把考试安排表发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PS:
1、福建师范大学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实践考核科目考试安排如下:
A、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这个科目从2020年开始,该专业只在每年的12月份报名,3月份考试。其他院校如福州大学是还有多安排一场是在6月报名,9月考试。集美大学也有多安排一场是9月份报名9月份考试。如果同学们着急的话可以到这两个学校先参加考试。
B、毕业论文是只在每年的12月份报名,3月份考试。一年只有一次,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对应的时间,不要因为实践考核忘了考,而延长毕业时间。
2、福建师范大学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考试拿到毕业证后可以申请管理学学士学位。拿学位证书的要求是:
(一)学位考试课程:学位英语以及旅游管理学、旅游规划与开发两门专业课程。学位英语考试为闭卷考试,专业课为开卷考试。
(二)学位考试课程免考条件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期间获得大学英语等级考试(CET)四级以上者、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三级及以上级别者,可申请免考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英语》课程。
(三)各科目成绩合格即可。
(四)已取得我校自考本科文凭并在毕业之日(以毕业证书日期为准)起一年内申请。
二、用NIT证书免考和这两门科目
怎么安排科目谢老师上面已经讲过了,这里就不在赘语了。直接上图旅游管理可以自学吗,福建师范大学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考试安排(4月版),同学们参考下。
PS:
NCRE考试时间为每年3月、5月、9月、12月,其中3月和9月开考全部级别全部科目,5月和12月考试开考一、二级全部科目,省级承办机构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开考5月和12月考试。
按照谢老师给出的考试安排,无论是考与不考和这两门科目,都是最快2.5年考完,3年拿证。
当然,谢老师还是建议同学们可以去考下NIT证书。因为还个证书不仅国家认可,而且对之后的工作和求职都是有帮助的,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自考还有免考政策,达到条件的可以免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科目,如果专业相似,还可以免考更多的科目,能够更加快速的助力同学们拿到证书。
旅游管理可以自学吗,南京师范大学自学考试“专接本”旅游管理专业招生简章.doc
南京师范大学自学考试“专接本”旅游管理专业招生简章南京师范大学是由江苏省考委和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接本”旅游管理专业主考院校。1、什么是自学考试“专接本”?自学考试“专接本”是省考委和省教育厅在全省普通高校中开展的,全日制在籍专科学生在基本完成专科阶段教育的基础上,接读自学考试本科教育的一种学习形式,简称“专接本”。列入国家计划经省招生部门正式录取的各类专科学校在籍学生考证培训机构,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由专科学校在主考学校的指导下组织辅导,参加自学考试,可在专科毕业后一年完成本科教育的学习,并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符全规定者还可申请学士学位。所获学历和学位证书均可在教育部学历证书认证平台查询,具有国家法定国民教育学历证书效能。2、“专接本”专业考试计划由哪几种类型的课程组成?“专接本”专业考试计划由沟通课程、衔接课程、主干课程、实践与应用课程等四部分组成。主考学校按照自学考试面向社会开考相应专业考试计划的课程设置,界定沟通课程、衔接课程和主干课程,并根据“专接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增加设置实践与应用课程。3、“专接本”的报考对象和报考条件是什么?“专接本”的报考对象是列入国家计划,经省招生部门正式录取的各类专科学校的三年级在籍学生;或五年一贯制高职的五年级在校生。
报考的专业与专科所学专业原则上应相同或相近。4、“专接本”如何报名?符合报考条件的学生,可根据自愿的原则,向所在学校的自学考试管理部门申请报考,经学校审核同意,方可参加学习与考试,并由学校向所在地省辖市考办办理集体报名手续。5、对于“专接本”的学生有哪些优惠政策?学生在专科阶段已学过与本科计划名称相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且成绩合格的,承认其课程及学分。学生在专科阶段已学过的公共基础课,在专科学校考核合格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计取成绩。计取比例由主考学校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审定,最高不超过40%。在专科学校考核合格的基础上,衔接课程按一定比例计取成绩。计取比例由主考学校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审定,最高不超过30%。6、“专接本”毕业生可以拿到本科就业报到证吗?“专接本”专业学生在专科学校毕业后两年内获得自学考试本科毕业文凭且没有就业的,本人可凭自学考试毕业文凭到学籍所在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申请办理本科层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与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具有同等效力,享有同等待遇。7、“专接本”的学制和修业年限是怎样的?三年制专科学校学生从第三学年开始参加“专接本”的学习,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从第五学年开始参加。
“专接本”专业的学制不少于两年旅游管理可以自学吗,修业年限在原有高职学制年限基础上延长一年。正常学制之后仍未完成规定学分者可继续参加考试获取学分在一定时间内(5年)申请毕业及学位。8、如何取得“专接本”学籍和考籍?学生一经注册即取得自学考试“专接本”的学籍;学生通过考核,取得一门课程合格成绩的,即取得自学考试考籍。9、“专接本”的教学和日常管理由谁负责开展?“专接本”助学辅导工作由专科学校在主考学校的指导下负责实施。“专接本”专业的主管领导负责“专接本”专业的全面工作,包括宣传发动工作和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10、“专接本”考试如何组织和实施?“专接本”专业的考试工作均在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管理和指导下组织实施。具体考试工作由专科学校所在地省辖市考办负责组织实施,考试时间为每年的4月和10月。也可自己参加每年的1月份和7月份的增考。11、通过“专接本”考核的学生如何办理毕业?学生学完“专接本”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通过考试取得合格成绩,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并持有专科毕业证书,由省考委和主考学校共同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条件的由主考学校授予学士学位。未能毕业的“专接本”考生,可继续参加自学考试面向社会开考相同专业的考试。
12、“专接本”的收费标准如何确定?专科学校按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规范培训收费管理的通知》(苏价费[2003]157号文件)精神确定收费标准并报相关物价部门备案后实施。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接本”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段)考试计划及教学进度课程类别序号课程代号课程名称学分每学期课程安排备注一二三四沟通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免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英语(二)◆14√统考成绩占60%,校考成绩占40%。*酒店管理概论6√经济法概论(财经类)4√衔接课程*旅游美学4√统考成绩占70%,校考成绩占30%。人力资源管理(一)6√*旅游电子商务(含实践)3+1√*国际旅游与客源国概况4√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6√除《管理学原理》外其他课程为南师大主考课程*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6√*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5√*旅游市场营销◆5√*旅游消费行为4√实践与应用课程旅游英语口试3√南师大组织考核旅游市场调查3√旅游企业发展分析2√毕业论文√不计学分合计学分82说明:1.加“◆”号课程为学位课程;课程代码加“*”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主考课程。
校考成绩是指各高职院校自行组织考核的成绩。2.单学期课程考试时间为每年十月份;双学期课程考试时间为每年四月份。另有1 月和7 月增考。3.学位课程要求英语 70 分以上,可以日语替代;其他四门学位课程要求平均 70 分以上,即四门课总分280 分以上。4.各门课程的开课时间可根据各校实际情况适度调整旅游管理可以自学吗,南京师范大学自学考试“专接本”旅游管理专业招生简章.doc,提前或延迟。 咨询电话: 苏老师电子邮箱: 链接: 以上文字材料如与江苏省教育主管部门有不同之处,以教育主管部门最终文件为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52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