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
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出自()
A.《孟子》
B.《韩非子》
C.《论语》
D.《庄子》
2.“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句指的是()
A.刘备
B.关羽
C.诸葛亮
D.向宠
3.《前赤壁赋》的作者是()
A.苏轼
B.李商隐
C.杜牧
D.韩愈
4.下列选项中,朱自清《论气节》认为属于“节”的是()
A.敢作敢为
B.有所不为
C.积极的
D.战斗进取
5.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
A.白居易
B.韩愈
C.刘禹锡
D.杜甫
6.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选自散文集()
A.《闲书》
B.《龙•虎•狗》
C.《往事》
D.《故乡》
7.《断魂枪》的作者是()
A老舍
B.巴金
C.茅盾
D.鲁迅
8.《李将军列传》一文选自()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国语》
9.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A.散文
B.小说
C.散文诗
D.寓言
10.下列作品属于近体诗的是()
A.《饮酒》
B.《短歌行》
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蜀相》
11.下列是书信体驳论文的是()
A.《陈情表》
B.《答李翊书》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答司马谏议书》
12.《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五十步笑百步”用的是哪种修辞方法()
A.象征
B.比拟
C.比喻
D.夸张
13.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
A.移其民于河东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
D.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14.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
A.马克•吐温
B.欧•亨利
C.契河夫
D.莫泊桑
15.鲁迅的小说《风波》选自()
A.《故事新编》
B.《朝花夕拾》
C.《呐喊》
D.《彷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
17.唐宋八大家中大学成考高升专,唐代的两位作家是韩愈和o
18.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19.《论快乐》一文选自钱钟书的散文集《》。
20.《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体散文集。
21.李煜《虞美人》:“,只是朱颜改。”
22.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
23.曹操《短歌行》:“,天下归心。”
24.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
25.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东面: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
28.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事:
29.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数:
30.或百步而后止。
或*
31.此吾所以悲也。
所以:
32.惟陈言之务去。
务:
33.学者有所溺焉尔。
溺:
34.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数:
35.故为之文以志。
志: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李氏将伐颛臾》)
无乃尔是过与:
37.今生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考什么证赚钱多,裹足不人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
者也。(《谏逐客书》)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38.公日:“姜氏欲之,焉避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郑伯克段于鄢》)
姜氏何厌之有:
39.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将军列传》)
其身正,不令而行:
40.“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秋水》)
以为莫己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1.《诗经•氓》一诗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
42.怎样理解《答李翊书》中提出的作家的品德、学识与文章写作的关系?
43.《故都的秋》是如何运用对比、反衬手法的?
44.艾青在《北方》一诗中对于未来必胜的信念主要表现在哪一章节?是怎样表现的?
45.小说《米龙老爹》的开头描写了一幅丰收在望、充满喜悦之情的田园风光,其作用是什么?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6〜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
(-)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日:“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
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为己邑,至于縻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喔,
厚将崩
46.从这段话可看出郑庄公隐藏着什么用心?
47.共叔段和郑庄公的矛盾揭示了怎样的社会政治现象?
48.本段的中心人物是谁?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一形象的?
(二)阅读《关山月》全诗,回答文后问题。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
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49.本诗可分几层?简述各层含义。
50.说明“今宵”、“落月”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
51.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阅读茅盾先生的《香市》中的一段,回答文后问题。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面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
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了,屋椽子像瘦人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
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52.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53.分析“屋椽子像瘦人肋骨”这一比喻的深层含义。
(四)阅读《麦琪的礼物》中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一进门杰姆就站住了,像一条猎犬嗅到鹤鹑似的纹丝不动。他两眼盯着德拉,有一种她捉摸不透的表情,这使她
大为惊慌。那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惊讶,又不是不满,更不是厌恶,不是她所预料的任何一种神情。他只是带着那种
奇怪的神情死死地盯着她。
杰姆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奇怪的表情?
55.这一段描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七、作文(50分)
56.题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
B.不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C3.A4.B5.B6.A7.A
8.A9.C10.DU.D12.C13.B14.B
15.C
二、填空题
16.莫泊桑17.柳宗元18.李白
19.写在人生边上20.语录21.雕栏玉砌应犹在
22.隔江犹唱后庭花23.周公吐哺24.莲动下渔舟
25.《诗经》
三、词语解释题
26.面向东方27.倒下去28.战事
29.屡次,多次30.有的人31.……的原因
32.一定,必定33.沉迷,沉溺34.天数,规律
35.纪念,以示不忘
四、翻译题
36.大概要责备你吧?
37.如今却要抛弃百姓去资助敌国。
38.姜氏哪里有满足的时候?
39.(为官的人)本身行得正,即使不去命令别人,别人也会遵从。
40.认为没有谁赶得上自己。
五、简答题
41.女主人公的性格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纯洁善良,对氓真心实意,一片真情,且信守诺言;二是任劳任怨,婚后
挑起生活重担,却毫无怨言;三是刚毅不屈,遭到丈夫遗弃,毅然离去。
42.即“文”与“道”的关系。作者开头并提出“文”、“道”两个概念,但重在“道”,“道”是为文的根本,只有
儒道修养深厚,才能写出好文章。作者联系自己的写作经验,根本在于“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书《诗》、《书》之源。”
《诗》、《书》是“道”的载体,“文”、“道”统一的范文。
43.(1)把北方秋色与江南秋色作对比,反映出北方秋色色浓味永。(2)用北京名胜古迹的秋色来衬托普通庭院的
秋意,突出后者,更令人心醉。
44.诗人坚信未来是必胜的思想体现在作品最后一节。诗人主要是通过对土地和祖先的热爱来表现对未来的信念的;
因为在这古老而苦难的国土上,我们的祖先为保卫土地从未曾屈服过,他们留下的土地给了我们”永远不会灭亡”的
信念。
45.作用有四方面:一是抚今思昔,顺理成章地引出下面的壮烈故事;二是在感情和意念上为后面的故事作铺垫,
有一定的反衬作用;三是暗示今天的安宁、欢乐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四是寄寓着后人对先烈的怀念之情。
六、分析题
46.郑庄公的用心是故意放纵共叔段的野心,使他最终走上叛逆之路,然后一举除之,永除后患。
47.兄弟间的矛盾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的尖锐和残酷以及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性。
48.中心人物是郑庄公。主要通过对话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也通过人物性格对比反衬来刻画郑庄公的形象。
49.本诗共12句,每4句为一层,共分3层。
第一层正面揭露了投降政策造成的腐败局面。
第二层写戍边战士报国无门的悲愤。
第三层写中原遗民恢复无望的伤痛。
50.“今宵”是说明“朱门沉沉按歌舞”、“笛里谁知壮士心”、“几处今宵垂泪痕”三个场面发生在同一个晚上。“落
月”贯穿全诗,同样的月光将这三个场面笼罩在一起,融为一个整体。
51.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妥协投降路线的憎恶和对戍边战士、沦陷区人民悲惨处境的同情。
52.本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今昔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了香市冷落不堪的现状。
53.这个比喻暗示了整个香市乃至中国农村,在重重压榨之下贫困不堪的情状。
54.因为杰姆带着礼物兴冲冲回来,他没有料到那礼物竟在瞬间失去了意义。
55.这一段描写构成一个紧张的悬念,为下文揭开谜底作铺垫。
七、作文(略)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写作主张的是()
A.韩愈
B.柳宗元
C.欧阳修
D.梁启超
2.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
A.李清照
B.欧阳修
C.柳永
D.苏轼
3.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A.类比法
B.归纳法
C.演绎法
D.对比法
4.“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出自()
A.《左传》
B.《国语》
C.《战国策》
D.《韩非子》
5.《灯下漫笔》一文的作者是()
A.茅盾
B.冰心
C.鲁迅
D.钱钟书
6.《沙滩上的脚迹》选自()
A.《闲书》
B.《茅盾全集》
C.《朝花夕拾》
D.《往事》
7.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
A.巴金
B.茅盾
C老舍
D.赵树理
8.散文诗《门槛》全文采用的是()
A.象征
B.对比
C.比喻
D.类比
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句诗出自()
A.《归田园居》
B.《饮酒》
C.《种豆南山下》
D.《山居秋瞑》
10.王昌龄的《从军行》是一首()
A.五言律诗
B.五言绝句
C.七言律诗
D.七言绝句
11.“气,水也;言,浮物也”一句所用的修辞格是()
A层递
B.比拟
C.比喻
D.对偶
1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左传》
B.《汉书》
C.《史记》
D.《后汉书》
13.“易安居上”是指()
A.辛弃疾
B.李清照
C.王安石
D.苏东坡
14.从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上看,《炉中煤》是一首()
A.颂歌
B.战歌
C.牧歌
D.恋歌
15.下列各句中,“则”表示转折关系,可以译为“却”的是()
A.既来之,则安之
B.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
C.到则披草而垒,倾壶而醉
D.兵强则士勇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17.一篇议论文,一般都包含有论点、论据和三个因素。
18.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以擅长著称。
19.《麦琪的礼物》是美国现代著名短篇小说家的杰作。
20.《诗经》包括风、雅和三部分。
21.《爱尔克的灯光》在写作上一个重要特点是以为线索贯穿全文。
22.苏轼《水调歌头》词:“,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3.李商隐《无题》诗:“,蜡炬成灰泪始干。”
24.《李将军列传》在文末引民谚:“桃李不言,
25.《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是社稷之臣也。
是:
27.弃甲曳兵而走。
走:
28.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轻:
29.厉王使玉人相之。
相:
30.功施至今。
施:
31.高城深地。
池:
32.要其何以成,何以败?
要:
33.燕国殷富。
殷:
34.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之:
35.凌出华林部甚远。
凌出: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公子吕日:“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清除之•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
观》)
国不堪贰:
37.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李将军列传》)
吏当广所失亡多:
3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谨庠序之教:
39.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五代史伶官传序》)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40.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前赤壁赋》)
自其不变者而现之: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1.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42.《谏逐客书》一文在哪几方面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43.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所指的“第三样时代”的含义是什么?
44.《爱尔克的灯光》一文中,三种灯光分别象征着什么?
45.《宝玉挨打》一文中,宝玉挨打的导火索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6〜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
(一)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禊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
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
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
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6.本段描写了哪两种景象?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47.从这段话来看,《秋水》这篇文章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讲道理的?
48.这段话中,包含并演化出的两个成语是什么?
(二)阅读《诗经•氓》中的两节,回答文后问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耿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49.写出上面两节诗的比兴句及其比兴意义。
50.这两节诗在内容上构成什么关系?
51.女主人的悲惨遭遇是怎样造成的?
(三)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对方牺牲了他们家里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对目前一般聪明
人说一句最后的话大学成考高升专,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接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
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
52.两个“笨孩子’指的是谁?为什么?
53.为什么又说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
(四)阅读《风波》结尾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了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土场上吃
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
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痛一拐的往来。
54.六斤的“新近裹脚”和“一痛一拐”地走路有何象征意义?
55.十八个铜钉的饭碗有何象征意义?
七、作文(50分)
56.题目:干粮与猎枪
一位大学校长在大学生毕业典礼上说:“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就发像一个猎人进入森林,我们不只要给他足够的
干粮,还要给他一枝猎枪。”根据这段话,请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D3.C4.A5.C6.B7.C
8.A9.B10.Dll.D12.C13.B14.D
15.B
二、填空题
16.韩非子17.论证18,七言绝句
19.欧。亨利20.颂21.灯光
22.人有悲欢离合23.春蚕到死丝方尽24.下自成蹊
25.古道西风瘦马
三、词语解释题
26.指示代词,此,代颛臾27.跑,这里指逃跑
28.认为……轻,轻视29.观察,鉴定
30.延续31.护城河
32.概括推究33.非常,很
34.到,往35.超过
四、翻译题
36.一个国家承受不了两属的情况。
37.执法官判定李广损失、伤亡军队过多。
38.认真地进行学校教育。
39.本人死了国家也灭亡了,被天下人耻笑。
40.从事物不变的一面来看它。
五、简答题
41.孔子反对贪欲,反对兼并,提倡平均、和睦、安定的治国方略和以道德力量感化附属小国,反对武力征讨的对
外政策。
42.(1)客有功与客无过的对比;(2)重物与轻人的对比;(3)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对比。
43.“第三样时代”是相对于“想做奴隶而不得”与“暂时做稳了奴隶”这样两个时代提出来的。“第三样时代”就
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民当家做主而不做奴隶的新时代。
44.故居门内昏暗的灯光象征着旧家庭及其赖以生存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没落、崩溃;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美
好希望的破灭和旧生活的悲剧:“我心灵的灯”象征着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45.宝玉挨打的导火线是:①宝玉因金钏自尽而哀伤,见贾雨村时,竟无一点慷慨挥洒的谈吐,表现出他对仕途经
济的冷漠。②忠顺王府派人来追查琪官,暴露他私下与戏子往来,无视尊卑贵贱的封建秩序,招惹是非。③贾环诬陷
他逼淫母婢,致使金钥跳井,更加激怒了贾政。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他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与作为忠实卫道士
的父亲贾政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宝玉挨打实际上是封建正统势力对其叛逆者的残酷镇压。
六、分析题
46.一是秋水暴涨的景象,一是大海无边的景象,二者是对比关系,用来说明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47.采用具有形象性和故事性寓言的方式讲道理,这也是庄子散文的一大特色。
48.“望洋兴叹”和“贻笑大方”。
49.比兴句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初婚时年轻貌美,受人爱怜的幸福;比兴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比喻女子遭人遗弃时颜色憔悴,飘零无依的痛苦;比兴句“于嗟鸠兮,无食桑费”,比喻“于嗟女兮,无与土耽”。
50.构成对比关系:前节写女子新婚之乐,后节写女子被弃之苦。新婚与遭弃对比,乐与苦对比。
51.女主人公的悲剧遭遇是由她丈夫朝三暮四、道德败坏造成的,而根源则在于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52.两个“笨孩子”指的是德拉和杰姆。作者说他们是“笨孩子”是模仿社会上一般“聪明人”的口吻来说话,实
际上是反语。
53.因为从馈赠礼物的角度来看,他们把最心爱的礼物卖掉而给对方买了最喜爱的礼物,双方都送上了一颗心;从
接受礼物的角度看,他们虽然都失掉了礼物的实际意义,但他们都得了对方的一颗心。
54.象征着封建传统仍一代一代往下传袭着,中国社会仍在痛苦地重复着封建老路。
55.象征着人们在贫穷落后中,仍在修补着几千年的老例。
七、作文(略)
2012年成人高考培训2012年成考高升专2012年成考专升本2012年成人高考报名
咨询电话:
联系人:刘老师海老师欧阳老师罗老师刘老师
地址:深圳市福田上步中路深勘大厦19楼
公交站:荔园小学站或妇儿医院站下车地铁站:3号线通新岭站A出口
自考成考高升专,重庆自考专升本和成人高考专升本的区别?
【摘要】重庆自考和成人高考虽然都可以提升本科学历,但是还存在潜在区别,下面重庆学历提升网小编就简单为大家说一下,具体如下:
一、自考专升本和成人高考专升本的区别?
1、入学门槛不同
自考专升本在报名时没有学历要求,申请毕业时才需出具专科毕业证书;成人高考专升本则要求在报名时就提供学历证明。
2、入学方式不同
自考专升本属于宽进严出,考生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只要符合报考条件即可进入成人高等院校学习;成人高考专升本属于严进宽进的模式自考成考高升专,重庆自考专升本和成人高考专升本的区别?,考生必须要参加国家组织的统一入学考试,由成人高校录取后才能顺利入学。
3、考试时间不同
自考专升本一年有两次统考机会,分别是4月和10月,参加助学自考的考生每年还要参加两次校考,时间为5月和11月;成人高考每年只有一次全国统一考试机会,考试时间一般在10月下旬。
4、学习年限不同
自考专升本是以个人自学和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没有学习年限的,由国家统一组织考试,合格一门,发一门的合格证书,所有科目合格后,方可申请毕业;成人高考专升本的学习年限在2.5年左右。
5、毕业证不同
自考专升本毕业证是由自考委员会发放自考成考高升专,上面会盖有两个章,一个是主考院校的章,另一个是自考委员会的章;成人高考专升本是由各大成考学院发放,你考上了哪所院校考什么证赚钱多,毕业时就会盖哪所院校的章。
二、自考专升本和成人高考专升本哪个含金量高?
自考专升本的考试难度高于成人高考,因此普遍认为自考含金量更高一些,并不然,这两种途径所获得的文凭都是国家承认的学历,在学信网永久可查,并且和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同等对待,都可以用于考研、考证、考公务员等等。
由此可见,无论是自考还是成人高考,都是取得本科学历的重要形式,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有基础、学习能力强的考生可以选择自考,反之可以选择成人高考,最终所考取的文凭含金量都是一样的。
上述就是关于“重庆自考专升本和成人高考专升本的区别”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大家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在线老师,竭诚为您服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53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