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留学生仍被大众认为是能享受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天之骄子。但退学却能让天之骄子瞬间“跌落神坛”。在社交媒体上,也可以检索到大量有关“留学生退学”或“退学该怎么办”的问题。专业选错、家庭因素、心情因素等众多原因成了留学生完成学业的绊脚石。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被退学风险?本文就为大家整理了“防退学攻略”。
退学屡见不鲜,
埋下祸根的不只钱包和成绩
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 )专门调查了英国191家提供大学高等教育的学校/机构,并根据158所大学/机构提供的有效数据,统计了英国各个大学的第一学年学生的退学率。其中,伦敦都市大学以18.3%的退学率获得了“退学第一名”的宝座。这意味着该校平均每十个新生中,就有两个人在第二年退学。
▲新生留存最低
而究其退学的具体原因,我们可以从一些报道和统计数据窥见一斑。
据美国教育网站的数据可知,致使学生退学的三大原因分别为:财务压力(占比42%)、家庭因素(占比32%)、专业不合适(占比30%)。
▲大学生退学原因
另外,近期《泰晤士高等教育》一篇报道指出,2023年将有超过2万名英国名校学生因还不上教育贷款经费,正面临被迫退学。
▲不少中国留学生因
家庭经济状况突变而影响了留学
而从《留美学生现状白皮书-劝退学生群体状况分析》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留学生被退学的主要原因还有各种学业问题,如下:
其中,诸如学术不端的问题,是学术界的敏感问题,一旦被核查证实,不禁毁了自己留学生涯,更是给自己一生都烙下了污点。这是否让你联想起最近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AP/A-考试漏题事件呢?
媒体之前报道过一个案例,闫同学是加拿大某大学本科学生,正常的话应该在去年6月就毕业了,但最终因学术不诚信问题,被学校劝退处理。他说,自己刚开始成绩还是不错的,只差14个学分没修,GPA3点几。但因为疫情期间上网课,效果不理想,考试时便在网上抄袭了一些内容。后来,被学校发现后给他记了一次学术不诚信。
此后,闫同学计划攻读硕士,为提升GPA,申请更好的硕士,所以在校外报了补习班。在一次作业中,他运用了校外补习班的资料,结果被学校发现与另一位同学的答案一致,便被教授约谈。在与教授约谈的过程中闫同学坚称自己没有抄袭,可即便如此,学校最后还是给了劝退处理。尽管闫同学向学校进行了申诉,但学校没有改变任何处罚决定。
“
“有时候就是跌倒过这么一次,才知道这种打击对自己这个留学生来讲是非常严重的。”
”
此外,专业或学校不匹配、国外学习生活不习惯也成了留学生退学的重要原因,而这些也将导致留学生的身体及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留学生因挂科过多而面临被退学
而留学时所选的专业或院校不是学生喜欢的,则是退学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时候,留学生会因家人建议而忽视掉自己的喜好。结果去了国外读书就面临:不喜欢学校的环境、不喜欢自己的专业……然后开始不想上课,出勤率不够、挂科较多等问题纷纷暴发,最终收到一个被开除或者被劝退的结果。
▲留学生因不习惯国外
生活学习节奏而退学
遭遇退学,
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问题
留学签证失效。
因为留学生被退学之后,就处于无学籍的状态。
如美国留学生,退学后则只能在F-1签证有效期内停留30天,超过30天便属于非法滞留;英国留学生被退学后,学生会收到移民局的信件,告知现有签证将被取消,要求学生在收到信的60天之内离境或转学重办签证。
而留学生要归国报了学历提升想退学,留学生“退学危机”如影随形,这份“防退学攻略”快提前收藏!,则需要到大使馆重新办理签证。如果处理不当,过度停留,会被当成黑户处理的。
陷入就学、就业困局
留学原因被记录档案,影响未来发展。退学的原因可能会在留学生的个人档案中被记录下来,对以后的就业、申请签证等方面造成困扰。另外,还可能因为要等待重新申请,或重新选择学校和课程,延长其完成学业的时间,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
无法取得学历证。留学生退学回到国内,选择就业了的话,则可能会面临就业竞争的压力、学历要求的不足、相关工作经验的缺乏等问题。因为退学后,如果没有申请留学认证,那么学历只能写高中毕业,这就极大地限制了自己的竞聘空间,最终可能陷入就业难的困境。
严重影响留学生的心理健康
留学生被退学后,可能会感到沮丧、失落和焦虑。一方面,退学可能会打击到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来自家庭、身边舆论的压力,会导致留学生焦虑。此外,退学让留学生的未来变得不确定。他们觉得自己的未来都被打乱,这就可能导致退学留学生情绪波动大。
退学生成了诈骗分子的猎物
濒于退学边缘的留学生,为了能继续完成学业,病急乱投医,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一位在加拿大留学的学生,本科时,中途换专业致使其GPA成绩只有1.8+。大二阶段学校便给出了留校察看的警告,要求学生重修大二的课程,并且将GPA成绩提高至2.0以上,但由于所学专业难度太大,直到大三了,成绩依旧没达到学校的要求,最终收到了被学校开除的邮件。
学生在被开除之后不知道该怎么跟家人交代,家里人只认学历认证书,但他连学位都拿不到,更别提认证了。所以心急找了一个声称能帮助自己拿到学历认证的人,想做一套材料回去。结果对方在收了学生前期费用近十万元之后,将学生的微信拉黑,同时将学生交过去的留学材料全部销毁,学生联系不上对方,且对方没有实体的公司,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预防和拯救退学,你该做这些事情
决定退学,怎么处理?
如果自己决定退学了,首先要考虑申请带有学位的留信认证和留学回国人员证明。这可以证明自己这一段海外留学经历,回国之后在找工作、购买免税车、落户等方面都能用到。具体细则可前往认证机构或驻外使领馆的官网查看详细信息,按其要求提交申请,耐心等待审批结果,获取证明后需要核实证明的信息是否准确无误。
此外,退学需要办理一系列的手续,包括学校的退学手续和国家的出境手续。学校的退学手续一般包括填写退学申请表、交回学生证、交回宿舍钥匙等。国家的出境手续包括办理签证、退税等等。
再次,缴纳一定的退学费用,具体金额视学校和国家的规定而定。一般来说,留学生退学需要缴纳一定的学费和住宿费用,同时还需要承担一定的手续费和罚款。
最后,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是继续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发展。如果留在国外工作,需要考虑工作签证和居留问题;如果回国发展,需要考虑如何利用留学经验和知识,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申请奖学金和兼职工作,避免“断供”而被退学
三年疫情导致不少留学生的家道中落,“断供”现实摆在面前,如何让自己顺利度过被退学这一难关?
身为一名在校生,最便捷的挣钱方式就是通过刷高GPA,申请学校的奖学金或助学金,这可帮助留学生们减轻很大的学费压力。常见的奖学金项目有:全额奖学金(助学金)、奖学金、服务型奖学金、校外奖学金。
此外,勤工俭学也可以缓解一部分经济压力,但各国对留学生在本国工作的限制各有不同,需要去查证具体的法规。
大部分国家的留学生可以兼职工作,比如:
1.美国法律规定,持F1签证的留学生可以在校内兼职工作。
2.英国规定,在不影响到学业的情况下,留学生可从事如超市工作、餐厅服务员、办公室文员、导游、实习生等多种类工作。且兼职工作收入不超过12,570英镑的情况下,可以不需要缴纳税费。
3.澳大利亚的留学生是可以兼职工作的,并要求学生在学期期间,留学生每周最多兼职工作20小时,而在课程学习休息期间,则可以全职工作。
但是也有一部分国家的留学生是不能兼职工作的,比如:
1. 新加坡:在新加坡的留学生通常不能全职或兼职工作,除非留学生获得了工作准证(Work Pass)或通过学校的项目参加工作培训。
2. 日本:在日本,留学生持有的学生签证不允许他们兼职工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学校课程需要或有实习计划报了学历提升想退学,留学生需要经过特别许可才能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工作。
3. 意大利:意大利的留学生需要获得相应的工作许可和税号等文件才能从事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对留学生的工作许可和政策存在一定的差别,留学生在外国兼职工作时需要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并且与自己的学业时间和食宿等其他基本生活需求保持平衡,合法合规地从事工作。
跨本升硕,曲线救国
当面对专业不喜欢,或挂科多成绩不好,而被退学时,可以考虑跨本升硕。也就是绕过本科阶段,直接申请硕士院校就读,这个方式可以有效的学生节省重新就读本科的时间2-4年,同时也能节省大量的费用成本。完成硕士学业之后,是可以顺利申请到留服认证的。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人详细情况及意向、可操作的资源进行评估考证含金量排行榜,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申请操作。在入学之后,也需要学生花时间、精力,靠自己能力完成硕士的学业,最终取得硕士学位证书。
目前英国、美国、澳洲、加拿大等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已经有通过跨本申硕完成了学业,且毕业取得了认证的先例。
转学或重新申请
转学或重新申请这个方式适用于大一阶段面临退学的学生,如果被学校退学,则应当在签证期内完成转学,恢复合法的学生身份,以免被遣返。
结语
留学是一条漫长的人生之路,面临无数挑战。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尽量不要被退学等原本可控的事件打乱。但当真的要面临退学问题,要知道退学不可怕,并不代表你输了,相反,它是一种新的机会,让你成长,磨炼,百转千回后找到真正的自己!
作者 | 天悦
图源 | 网络
运营 | 天悦
★
招募
报了学历提升想退学,“学历不重要”是个大骗局,却总有可怜的人深信不疑
最近,网上又掀起了一波关于学历的讨论,因为两段视频。
一个是HR根据一名普通本科生的简历分析:为什么大企业只招名校毕业生(特指985、211高校)?另一个是考研名师张雪峰在某节目上的演讲:低学历、出身不好的人出路在哪?
虽说因为两者的说话技巧有差距,网友们普遍认为前者在刻意刁难秀优越、后者是真心实意为学生考虑,但归根结底,他俩讲的是一个意思——读书很有用,学历很重要,那些大熬毒鸡汤的,都是骗子。
Q1.学历低也能成功吗?
世界上只有一个比尔盖茨,考不上哈佛的我是没有资格从哈佛退学的。
在张雪峰的演讲视频里,局座张召忠问他:中国的马云马化腾、美国的乔布斯扎克伯格,这些人的学历都不高,为什么还是成功了?
张雪峰回答,今夕不比往日,马云的成功是时代造英雄,况且他的学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看并不低;而乔布斯他们是属于已经达到常青藤名校的水平了,学校里已经没人能教得了,所以他们辍学退学休学,抓紧时间改变世界。
正如霍金之所以是霍金,不是因为他瘫痪了,“比尔盖茨”们之所以牛逼,也不是因为他们退学了。硬要把低学历和成功划上等号,一个是逻辑上的先后顺序有问题,一个是统计上的概率分析有问题。
学历低的人可能会混得很好,但学历高的人通常不会混得太差。
△比尔盖茨的爸爸是律师,妈妈是商界重要人物,自己中学时就能编程挣零花钱了
“比尔盖茨”们的故事被国内的90后无数次地写进作文,但大家要花很久时间才明白,他们的成功不可复制,他们的事迹也并不能当作学习借鉴的模板。借用一个老梗,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背景只有背影,没有身份只有身份证。
在张雪峰的演讲视频里,有个来自齐齐哈尔的小网红说自己就是纯草根,要学历没学历,要能力也不咋地,今天照样站上了这个舞台,是不是说明低学历成功的概率还挺大的?
……拜托,整个齐齐哈尔500万人,就你来了,还说明不了问题吗?这完全是赤裸裸的秀优越啊。
草根有所成就固然可喜可贺,但是不该用自己没有普适意义的人生经验给别人灌毒鸡汤。换句话说,也许草根当年努把力上了个985、211,现在远不止这个成就。
说到底这就是个概率问题,个例代表不了整体,所有拿个例讲道理的,都是耍流氓。不管这个个例是马云乔布斯,还是隔壁大妈的哪个远房亲戚。
Q2.为啥有人说读书无用?
读书不是取得成功的唯一道路,但跟年轻人吹捧读书无用的,非蠢即坏。
强调学历的重要性就是学历至上论吗?不是的。
我们听多了在小区卖麻辣烫月入好几万、在按摩店打工买了三套房、在纽约卖煎饼果子日进斗金的传奇故事,可这些故事的主角之所以成功,都是有一技傍身,加上勤劳能吃苦。如果你做不到,那么读书或许才是最适合你的道路。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至少有两样东西,只有拥有它的人才有资格说它不重要,一个是金钱,一个是学历。
可气的是,在竞争压力越大越大的今天,世界上还有一群人在孜孜不倦地哄骗着年轻人:学历不重要考证培训机构,你没有也没关系。更可气的是,不少年轻人还真信了。
前两年网上火过这么一个段子,本意是在拜金的社会风气下为大学生打call——
刚才在火车站自助取票,听后面一个戴金项链的大叔说:“读书有啥用,大学生还不是得给我打工。”我听完微微一笑,取完票后把取票机的语言改成。
但没多久,段子就被加了个后续,强行反转了——大叔果然看不懂英文,于是他身边年轻貌美的海归秘书默默上前取了票。
看似合情合理,实则壕无人性,笑过之后我们发现,这可能已经不是单纯的抖机灵了。“读书无用、学历不重要”这类的言论,在国内有的是孕育和发酵的土壤。
甚至在张雪峰的演讲视频里,有位主持人出身的嘉宾试图用“自己公司的员工都不是名校毕业”为例,反驳张雪峰“名校毕业生更好找工作”的观点。
幸好,张雪峰直截了当地反击了他——
为什么你公司的员工没一个是重点大学的?是公司眼光太高看不上他们,还是他们眼光太高看不上你的公司?又或者是你公司里其实有那么几个重点大学的,只是你为了给自己的言论增强说服力,开始胡编乱造?
背后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显而易见的是,这位嘉宾用对学历的轻视熬出一碗毒鸡汤,给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发送了一个很不好的信号。说实话,挺坏的。
有人吹捧“学历无用”,更多的人遗憾当初没有考个好大学。视频下有位网友联想到了一个见闻,或许对大家也有点启发。说一个五大三粗的东北大叔在某APP上直播,吸引打赏的内容是往自己身上浇汽油,点燃后再迅速逃生。
他会在点火之前对着手机说:看视频的孩子们,好好学习,长大了别像我!
Q3.就业时学历重要吗?
500强企业提倡个人能力比学历重要,可HR筛简历的最低门槛可能是复旦。
一位嘉宾说:大学生最好的成长方式应该是工作,在不断的受挫中决定他是考研、出国、还是继续工作。
但张雪峰说:他没机会。
为什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做个调研,看看每年九十月的秋招、三四月的春招,分别都是什么样的企业去专科学校、普通本科、高校、清华北大招聘。再问问这些企业分别给毕业生的待遇如何、福利如何、上升空间如何,比一比就懂了。
这里简单截几张图大家感受一下,湖北某专科院校的招聘信息栏,以省内地方上的单位为主,外地的大企业寥寥无几,有也是招的一线工作人员——
东北地区某普通本科的招聘信息栏,已经能看见一些国家级大企业、科研学术中心的身影,但依旧是当地企业居多——
北京某985、211高校的招聘信息栏,基本上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单位了,工作地点扩大至全国,甚至还有其他高校的招聘——
至于清北的就业网上,有效招聘信息不多,很多是各省份的定向招聘和人才引进计划。问了下,说是本校学生很少关注就业网上的通告,一般在BBS上浏览信息,而且很多应届生都在秋招季来临前就收到知名企业的了。
正如张雪峰所言,如果本科学校不是那么好、又不通过考研提升学历的话,想得到一份不错的工作都是痴人说梦,还怎么要求他进一步成长。
这里不是黑齐大,很多齐大学子自己都明白,临近毕业季,在学校等招聘会还不如去临近的几个名校找机会——
齐齐哈尔大学毕业生@Echo :其实我的母校也代表了大部分的非211、985院校的学校……张老师说的很对,来我们学校招聘的全是那种类似于XX小吃那种小且辣鸡的企业,发展前途什么的基本没有,来我们学校招聘,就一个原因,我们学校的学生廉价,工资会比985.211的低很多很多,刚毕业,基本2000-5000就打发了,正常基本2000-3000左右,5000的那是极少数的。
就业是一个怪圈,“中国几乎所有的500强企业都告诉你学历不重要,但是他们不会去双非大学开招聘会”。
我们每天都在互联网上听大佬们说,学历不重要,态度/精神/劲头更重要,可你上他们的招聘网页上看看,要求一个比一个高。
于是我们看到,张雪峰一个东北大老爷们儿,在偌大的舞台上谈起500强的招聘问题时,眉头紧锁欲哭无泪:“他们说的都是假话。”
没错,可能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咪X这样劝实习生退学、自己公司招人也不看学历的老板。但那都是极少数的奇葩(此处为褒义),绝大多数公司奉行的标准是——“学历不重要,非清北不要”。
Q4.招聘强调学历是歧视吗?
企业对员工的学历要求跟性别、年龄、地域要求不一样,不算歧视。
其实我们也能理解,大企业之所以不把学历要求挂在口上,也是一种迫于社会舆论的“政治正确”。一旦将“重点大学”“985”“211”等标准用白纸黑字明确下来,肯定会有人大骂:你这是学历歧视!
可大家扪心自问,对学历有要求是学历歧视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一方面报了学历提升想退学,“学历不重要”是个大骗局,却总有可怜的人深信不疑,术业有专攻,我们不能一边要求自己得到的服务、技术和产品都是最好最先进的,一边让高中挂了5门课的同学上到科研前线。这是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另一方面,岗位“卡”学历跟“卡”性别、年龄、地域不一样,因为后面这些条件都是先天的、基本无法变更的;而学历是可以不断刷新、通过个人努力改变的。所以我们常说职场上有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地域歧视,却听不到什么学历歧视。
——因为根本不存在。
总有人喜欢拿无知当个性,拿没文化当真性情,自己没学历没成功就算了,还吹捧着“读书不重要、学历不重要”,想拉更多人下水。可惜的是,真有人深信不疑:
不爱读书早早辍学,没关系,当网红长得好看就行了,眨眨眼睛挺挺胸就有小几千的观众,风口过后?找个老实人接盘就好啦;
高中学习成绩差,没关系,读个专科混几年,虽然啥都没学到,但毕业了总有一口饭吃,发展前途?不在考虑范围内;
二本读完就业难,没关系,爸妈都希望我赖在家里啃老,大不了拉下脸面找亲戚朋友走后门,考研?算了吧没必要那么累。
可是,多学一点,拿个文凭,真有那么难吗?为什么那么抗拒普世价值观里的阳光大道,一定要挤某座独木桥呢?
高校毕业顺利就业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不能是你?人生在世,努力一把总是没错的。
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却安慰自己平凡可贵——这句话前段时间刷了屏,但现在看来好像并没有太深入人心。
附:见过世面,对一个人到底有多重要
见识可以决定一个人的高度
高考成绩出来了,各地高考状元也纷纷进入我们的视线。
不同于往年,今年关于状元的讨论不再是他们的勤奋、刻苦,而转换成父母素质高、家庭条件好等关键词。
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在被问到“是否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时候,他这样回答:
“高考是阶层性的考试,农村地区越来越很难考出来。
我是中产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
能看到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这段话在网上引起了热议,它让我们看到了“阶层固化”的问题。
不同阶层,带给孩子的是不同教育;而不同教育,带给孩子却是见识的巨大差异。
熊轩昂的父母都是外交官。
在很小的时候,他就跟着父母,去过多个国家。
除了欧美等地,还在巴西住过一段时间,也去过最年轻的国家东帝汶,以及充满异域风情的印度尼西亚等等……
在见识上,他早已高出同龄人太多。
许多底层的孩子,也许终其一生都没有跨出过出生所在地,更不用说他在高中之前就已经周游列国了。
可以说,见识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
见识少,你才得过且过
许多人都有过类似感受:25岁以后,好像永远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然后按部就班地生活。
每天坐地铁公交上班,然后做着重复的工作,然后下班,刷一会朋友圈,逛一会淘宝,或是打一会游戏,然后睡觉,第二天再重复着昨天的生活,无尽循环。
尽管某一天你有冲动想要更换一种生活方式,身边的人又会用各种性别和年龄的标签来禁锢你:“都快三十的人,成了家就该稳定了,瞎折腾什么”、“一个女孩子家,要学这么多东西干吗”…….
于是报了学历提升想退学,你就心安理得地过着日复一日平庸的生活。
到最后,你会发现你已无法摆脱这样的生活方式了。究其原因,说到底,是你见识的太少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清末民国时期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邀请早已退位的清末帝溥仪到家中做客。
当他热情地给小皇帝展示自己珍藏了半生的古董字画、金石玉器时,溥仪并没有太大兴趣,反而随手指了几件,告诉王国维说这些都是赝品。
王国维当然不服。这些珍玩都是他凭借自己的美学、史学造诣挑选出来的,怎么可能是赝品?王国维心里想,可能是小皇帝没仔细看。
溥仪走后,王国维就迫不及待地找来了道行更深的好友来帮忙鉴别,又去古玩店找行家,结果却是一致的:这几件“珍品”,确实是赝品。
这件事后,“金石大师”王国维对这位年纪轻轻却见识如此之广的溥仪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他再次虚心地向溥仪请教鉴别方法时,溥仪说:“我也不懂你们说的那些个鉴别方法、技术啥的,我就是看你那几样玩意和我家里的那些有些差别罢了。”
如此霸气的回应,不得不感叹他的见识。
当你没有见过最好的,你就常常误以为自己目前所拥有的就是最好的,从而将自己禁锢在小小的世界里,而忘记了世界之大。
换句话说,见识少的人,很难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精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53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