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测量,热工仪表基础知识.doc

热工仪表根底知识第一章、热工测量与仪表第一节、测量的根本概念一、测量:1、测量是人们借助专门工具,通过试验与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计算,将被测量x0以测量单位U的倍数显示出来的过程。

热工仪表根底知识第一章、热工测量与仪表第一节、测量的根本概念一、测量:1、测量是人们借助专门工具,通过试验与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计算,将被测量x0以测量单位U的倍数显示出来的过程。2、被测量的真值μ只能近似地等于其测量值x:3、热工测量是指压力、温度等热力状态参数的测量工测量,热工仪表基础知识.doc,通常还包括一些与热力生产过程密切相关的参数的测量二、测量方法:按测量结果的获取方式来分〔1〕直接测量法:使被测量直接与测量单位进展比拟,或者用预先标定好的测量仪器进展测量、从而得到被测量数值的测量方法,称直接测量法。〔2〕间接测量法:通过直接测量与被测量有某种确定函数关系的其他各变量、再按函数关系进展计算,从而求得被测量数值的方法,称为间接测量法。按被测量与测量单位的比拟方式来分〔1〕偏差测量法:测量器具受被测量的作用学什么技能好,其工作参数产生与初始状态的偏离,由偏离量得到被测量值,称为偏差测量法。〔2〕微差测量法:用准确的、与被测量同类的恒定量去平衡掉被测量的大局部,然后用偏差法测量余下的差值,测量结果是量值与偏差法测得值的代数与。〔3〕零差测量法:用作比拟的量是准确并连续可调的,测量过程中使它随时等于被测量,也就是说,使量与被测量的差值为零,这时偏差测量仅起检零作用,因此,被测量就是的比拟量。

三、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被测量参数的测量值x与其真值μ的之差。真值常用的方法有:〔1〕用标准物质〔标准器〕所提供的标准值,例如水的三相点。〔2〕用高一级的标准仪表测量得到的值来近似作为真值。〔3〕对被测量进展N次等准确度测量,各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近似为真越大,越接近真值。常见的测量误差表达方式:3.标称相对误差折合误差一般用于比拟测量仪表的优劣。折合误差也称引用误差。四、测量系统为了实现一定的测量目的,将测量设备按一定方式进展组合的系统称为测量系统,也称检测系统。〔一〕测量系统的组成1.传感元件〔1〕输出信号必须随被测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即要求传感元件的输出信号与输入的被测信号之间有稳定的单值函数关系,最好是线性关系,而且可复〔2〕非被测量对传感元件输出的影响应小得可以忽略。假设不能忽略,将造成测量误差。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要附加补偿装置进展补偿或修正。〔3〕传感元件需尽量少地消耗被测对象的能量,并且不干扰被测对象的状态或者干扰极小。2.传送变换元件〔1〕单纯起传输作用。〔2〕将感受件输出的信号放大,以满足远距离传输以及驱动显示、记录装置的需要。〔3〕为了使各种感受件的输出信号便于与显示仪表与调节装置配接,要通过变换件把信号转换成标准化的统一信号,各种感受件的输出信号都被转换成统一数值范围的气、电信号。

这时的传送件常称为变送器。这样,同一种类型的显示仪表常可用来显示不同类型的被测量。3.显示元件显示元件的作用是向观测者显示被测参数的量值。〔1〕模拟式显示:〔2〕数字式显示:〔3〕屏幕画面显示:五、测量误差的分析与处理根据测量误差性质的不同1、系统误差〔一〕系统误差的概念在同一条件下〔同一观测者,同一台测量器具,一样的环境条件等〕,屡次测量同一被测量,绝对值与符号保持不变或按某种确定规律变化的误差。恒值系统误差变值系统误差产生原因:〔1〕测量仪表本身的原因〔2〕仪表使用不当〔3〕测量环境条件发生较大改变。〔二〕消除系统误差的一般方法〔1〕消除系统误差的来源在测量工作投入之前,仔细检查测量系统中各环节的安装及连接线路,使其到达规定要求,尽量消除误差的来源。〔2〕在测量结果中加修正值对不能消除的系统误差,在测量之前,对检测系统中的各仪表进展检定,确定出修正值。对各种影响量如温度、气压、湿度等要力求确定出修正公式、修正曲线或修正表格以便对测量结果进展修正。〔3〕采用补偿措施在检测系统中加装补偿装置〔或自动补偿环节〕,以便在测量中自动消除系统误差。〔4〕改善测量方法采用较完善的测量方法,消除或减少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常用两种方法:交换法;交换法是消除定值系统误差的常用方法,也叫对置法。此种方法的实质是交换某些测量条件,使得引起定值系统误差的原因以相反方向影响测量结果,从而消除其影响。对称法;对称法是消除线性系统误差的有效方法。2、随机误差〔一〕随机误差的概念在一样条件下屡次测量同一被测量时,绝对值与符号不可预知地变化着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误差的大小与正、负都是不确定的。产生原因:随机误差大多是由测量过程中大量彼此独立的微小因素对测量影响的综合结果造成的。3、疏忽误差明显歪曲了测量结果,使该次测量失效的误差称为疏忽误差。含有疏忽误差的测量值称为坏值。出现坏值的原因有:测量者的主观过失,如读错、记错测量值;操作错误;测量系统突发故障等。处理:存在这类误差的测量值应当剔除。第二节、仪表或测量系统的静态性能指标1、准确度这是表征仪表指示值接近被测量值程度的质量指标。〔1〕仪表的示值误差绝对误差δ仪表的根本误差: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仪表量程范围内各示值误差中的绝对值最大者:仪表的折合误差超出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误差称为仪表的附加误差。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某类仪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为了保证质量,对各类仪表人为规定了其根本误差不能超过的极限值,此极限值称为该类仪表的允许误差。

工业仪表准确度等级的国家标准系列有0.005,0.01,0.02,0.04,0.05,0.1,0.2,0.4,0.5,1.0,1.5,2.5,4.0,5.0等等级。仪表刻度盘上应标明该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数字越小,准确度越高。仪表最大折合误差表示的允许误差去掉百分号后余下的数字值为该仪表的准确度等级。仪表的允许误差=准确度等级%。变差输入量上升〔正行程〕与下降〔反行程〕时,同一输入量相应的两输出量平均值之间的最大差值与量程之比的百分数称为仪表的变差。线性度〔或非线性误差〕实际特性曲线往往偏离线性关系,它们之间最大偏差的绝对值与量程之比的百分数,称之为线性度。重复性与重复性误差同一工作条件下,屡次按同—方向输入信号作全量程变化时,对应于同一输入信号值,仪表输出值的一致程度称为重复性。对于全范围行程,在同一工作条件下从同方向对同一输入值进展屡次连续测量所获得的输出两极限值之间的代数差或均方根误差称为重复性误差,它通常以量程的百分数表示。分辨率引起仪表示值可发觉的最小变动所需的输入信号的变化,称仪表的分辨率。也称灵敏限或鉴别阀。灵敏度仪表在到达稳态后,输出增量与输入增量之比工测量,称为仪表的灵敏度。

在保持工作条件与输入信号不变的条件下,经过规定的较长—段时间后输出的变化,称为漂移,它以仪表量程各点上输出的最大变化量与量程之比的百分数来表示。第三节、仪表的检定检定是为了评定仪表的计量性能,并与规定的指标比拟,以确定仪表是否合格。进展检定工作应遵循国家法定性技术文件: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规程详细规定了被检仪表的技术条件;检定用的标准测量器具与设备;检定工程、方法与步骤,检定结果处理;检定证书的格式与填写要求等。检定方法:定点法是:提供被检仪表测量所需的某种标准量值,例如的某种纯金属相变点温度,标 准成分气样等,从而确定仪表的示值误差。 示值比拟法: 就是使被检仪表与标准仪表同时去测量同一被测量,比拟两者的指示值,从 而确定被检仪表的根本误差、变差等质量指标。 一般要求标准仪表的测量上限应等于或稍大于被检仪表的测量上限。标准仪 表的允许误差为被检仪表误差的1/3~1/1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忽略标准仪 表的误差。将标准仪表的指示值作为被测量的真值。 检定点常常取在仪表标尺的整数分度值〔包括上、下限〕上与经常使用的标 尺刻度附近,必要时可适当加密检定点。 第二章、温度测量及仪表 第一节、温度测量概述 一、温度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是描述系统不同自由度能量分布状况的物理量 温度是描述热平衡系统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二、温度测量 1、温度测量的根本概念 温度的定义:表征分子热运动的程度的物理量 2、温标:衡量温度大小的标尺 华氏:第二节、膨胀式温度计 膨胀式温度计是利用物体受热膨胀的原理制成的温度计,主要有液体膨胀式 温度计、固体膨胀式温度计与压力式温度计三种。

一、温度计的分类与形式膨胀式温度计:玻璃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 热电偶温度计 热电阻温度计 辐射式温度计 二、膨胀式温度计 1、玻璃液体温度计 是膨胀式温度计之一种,利用液体受热膨胀的性质制成, 常用的液体有水 银与酒精。广泛用于测量-200-500 摄氏度范围内的温度。 〔1〕优点与缺点 玻璃液体温度计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最廉价的温度计。 这种温度计主要优点是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精度高与价格低廉。缺点是惰性 大,能见度低, 不能自动记录及远距离传送。 〔2〕考前须知 (1)、温度计不宜平放与平装,保存与安装时都应使玻璃温度计直立, 而且测温 泡在下部。如果倾斜安装也应使测温泡在下部。 (2)、使用时应检查液柱是否脱离,测温泡内是否含有气泡, 如果液柱脱离可以 缓慢加热或微振动起来消除。 (3)、对于全浸式温度计,安装深度应满足要求,对于工业用玻璃管温度计,那么 应将尾部全部插入被测介质中。 (4)、被测介质具有一定压力时,应在测温处焊上(或用螺丝旋紧)测温套管为减 少热阻,测温套管壁不宜太厚(一般为1-2)。 (5)、测量流体温度时,温度计不能顺向安置,应逆向安放,或与流向垂直或有一 定倾斜角,而且测温套管的插入深度要超过中心线。

使测温泡刚好位于中心线 2、压力式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当温度变化时,工质的体积或压力相应发生变化, 以此制成温度计 这种温度计的主要优点是构造简单,防震可以远距离测量 并可制成自动记录式。主要缺点是损坏后很难修理,不能测点温与外表温度。 3、双金属温度计 双金属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两种不同膨胀系数的金属片A 与B将其焊接在一起 并将一端固定。当温度发生变化时,膨胀悉数较大的金属片B伸长较多,故其 未固定端(自由端)必然向膨胀系数较小的金属A 一方弯曲变形。利用弯曲变 形的大小不同,从而可表示出温度的上下不同。 第三章、温度测量原理第一节、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一、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1、热电势:两种不同的导体材料〔或半导体〕A,B组成的闭合回路。相接触 时,存在电子的迁移,到达平衡时,在接触的两端形成电势 –可用于点温度的测量 –只与材料与温度有关,与热电偶的长度、直径无关 –接触电势与温差电势组成 2、热电偶根本定律的内容 两种均质金属组成的热电偶,其电势大小与热电级直径,长度与沿热电级长度 上的温度分布无关,只与热电级材料与两端温度有关; 热电势大小是两端温度的函数差,如果两端温度相等,那么热电势为零。

3、热电偶根本定律的推论 〔1〕热电偶必须用两种性质不同的热电级构成。 〔2〕假设热电级材料的性质不均匀,即当热电级温度分布不同时, 那么热电 偶将产生附加电势。 所以根据附加热电势检查热电极材料 是否均匀,从而衡量热电偶质量的上下。 4、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均质导体后,只要保证所接入导体两端温度一样,就 不会影响热电偶的热电势。 5、中间温度定律与连接导体定律 〔1〕热电偶在某一给定冷端温度下进展分度,只要引入适当修正,就可以在另外 的冷端温度下使用。这就为制订热电偶的热电势-温度关系温度表奠定了理论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55076.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11月 19日 上午8:51
下一篇 2024年 11月 19日 上午8:5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