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同等学力招生,同等学力申硕 | 重庆交通大学2024年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招生信息

重庆交通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4.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签章的《重庆交通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2.申请人必须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者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或已获得通过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境)外学位;

2024

招生简章

重庆交通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

01

学校简介

重庆交通大学是一所交通运输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交通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现有教职工2210人,其中专任教师1648人,高级职称教师约900人;拥有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和重庆英才计划等省部级人才200余人次。

学校现有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等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等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获批重庆市3个市级一流学科、16个市级重点学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建造、智能水利4个市级“人工智能+”学科群。设有土木工程学院、河海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等20个学院(部)。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工程3个国家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等7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有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15个、特色学科专业群7个。学校为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

为了适应社会对于相关领域人才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西南交通大学同等学力招生学什么技能好,同等学力申硕 | 重庆交通大学2024年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招生信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2024年我校拟在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专业接收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02

接收专业

注:可根据具体需求另行开设其他专业。

03

报名程序

及材料

申请人须按规定时间到继续教育学院六楼602室或607室现场提交以下材料并接受审核。

1.身份证;

2.最后学历证明(毕业证原件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3.学士学位证书;

4.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签章的《重庆交通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

5.已发表或出版与申请学位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获奖证书及项目批准书等相关证明材料。

以上报名材料均需A4规格纸张打印或复印,将本人打印及复印材料按照所列顺序装订成册,所有证书(证件)原件切勿装订入册。

完成材料审核后确认个人信息西南交通大学同等学力招生,采集本人图像和指纹信息,并签署诚信承诺书。

材料提交及审核时间:9月1日至12月15日。

04

申请学位

资格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品行端正的在职人员;

2.申请人必须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者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或已获得通过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境)外学位;

3.在所学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学术水平或专门技术水平已达到该专业的毕业研究生同等水平。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登录“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进行网上报名,填写并提交个人基本信息,上传照片。

注册申请时间:8月10日至12月15日。

资格审核通过者,将在继续教育学院网站统一公布合格名单。

西南交通大学同等学力申硕,西南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招生简章

为满足广大在职人员学习深造、获取硕士学位的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学位〔1998〕54号)《关于进一步完善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有关规定的通知》(学位办〔2011〕57号)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和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管理工作的意见》(学位〔2013〕36号)等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将2024-2025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条件和要求公布如下:

01

院校简介

西南大学( )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西南大学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鲜明,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交叉学科等13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2种专业博士学位、31种专业硕士学位,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30个。

02

招生专业

03

报名条件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以下简称“申请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考什么证赚钱多,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在工作岗位做出一定成绩,得到所在单位在思想政治表现、工作成绩、科研成果、业务能力、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认可。

(二)须为学士学位获得者,且获得学士学位时间超过三年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或已获得通过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境)外学位。

(三)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学术水平或专门技术水平已达到所申请学位学科专业的毕业研究生同等水平。

04

报名要求

(一)申请时间

2024年7月18日起至2024年12月30日。

(二)资料要求

1.填写《西南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报名表及个人承诺书》1份;

2.出示有效第二代身份证原件及上交复印件1份;

3.出示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上交复印件1份;

4.学位认证报告或学位在线验证报告复印件1份。

(三)注意事项

1.学位认证:申请人在网上报名前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查询并截屏“学位证书查询结果”;若无法在“学信网”查询学位信息的考生,必须取得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位认证报告。

2.以上报名材料均需A4规格纸张打印或复印,将本人打印及复印材料按照所列顺序装订成册,于现场确认时上交西南交通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所有证书(证件)原件切勿装订入册。

05

报名考试

(一)课程学习

1.学校按照申请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组织同等学力课程教学和考试(核),课程教学形式采用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的非脱产混合式教学模式。资格审查通过后的申请人,在缴纳课程学习费用后参加学习。课程教学安排为1-1.5年,每年分春秋两季安排教学,分别在3月和9月开班。

2.申请人修完所申请学科培养方案的全部课程并通过考试,可获得“西南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学科课程结业证书”。

(二)国家统考

1.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后,即可在中国教育考试网报名、缴费和参加“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全国统考)。全国统考报名时间为每年3月西南交通大学同等学力申硕,西南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招生简章,考试时间为每年5月。(考试具体要求和安排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文件通知为准)

2.从信息注册之日起,申请人须在48个月内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试并取得学分和通过全国统考。未能通过者,注销申请人在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上的申请信息。

06

学位申请

1.申请人通过培养方案规定课程考试并取得规定的学分和通过全国统考后,可以申请进入硕士学位资格审查阶段并缴纳学位论文阶段费用。

2.申请人自通过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审查之日起,须在24个月内完成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学位论文撰写,并通过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未能按规定时间完成者,终止学位申请资格,不退还缴纳的费用,注销申请人在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上的申请信息。

3.申请人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并取得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遵守学术规范,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的,可申请授予硕士学位。

07

其他说明

(一)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仅颁发硕士学位证书,不颁发毕业证书。

(二)申请人不得同时向我校以外的其他学位授予单位提出学位申请。

(三)申请人因来校学习,所产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

(四)课程学习费用不包括教材、学习资料费,全国统考报考费。

(五)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需要具备较好的英语水平,申请人可以通过“西南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网”(建设中)免费测试英语基础。

(六)如果有新的政策调整,以国家最新文件为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58268.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11月 28日 下午1:03
下一篇 2024年 11月 28日 下午1: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