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位于武汉工程大学武昌校区,坐落于光谷腹地,前身分别经历了资源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和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18年1月学院更为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相关学科与专业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开办的土木工程专业。经过近3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已成为国家土木工程和建筑行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院秉持“学术为先、学者为大、学科为重、学生为本、学风为魂”的理念,以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良心、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武汉工程大学同等学力研究生,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坚守大学精神,逐渐形成了学院独特的“人本”文化、“尊学”文化、“服务”文化。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400余人。
学院拥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有6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包含房屋建筑和交通土建2个方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5年制)、城乡规划(5年制)。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土木工程,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工程管理,1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建筑与土木工程。学位点涵盖了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工程管理9个二级学科。在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中,招收建筑材料、道路材料方向博士研究生。土木工程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土木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特色)学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是“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专业。
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6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4人,副教授21人,取得博士学位的有40人,青年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学院有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和楚天学子各1人、“工大学者”特聘教授2人、“长江学者”兼职教授1人、科研机构和“双一流”高校聘任兼职教授12人。教师中,博士生指导教师2人,硕士生指导教师51人。学院大多数教师均有国外知名高校访学或进修经历。学院注重国际教育合作,本科教育教学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与英国朴茨茅斯大学联合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合作教育学生武汉工程大学同等学力研究生,在土木工程专业开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留学生教育。
学院拥有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实验设备:学院设有1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道路材料工程技术中心;1个校级研究中心:武汉工程大学交通工程研究中心;2个实验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筑与规划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面积3800多平方米,拥有设备500多台(套)考证书的正规网站,设备资产总值2300余万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下设结构实验室、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岩土工程实验室、道路工程实验室、桥梁与隧道工程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BIM技术中心和土木工程创新实验实训中心共10个实验室。建筑与规划实验教学中心下设建筑模型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共2个实验室。
学院拥有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为目标,人才培养采用“全员本科生导师制”模式,通过本科教育阶段老师与学生互选结对,老师对学生在理想信念、文化熏陶、成人成才、专业学习、考研出国、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院建有《岩土力学》、《工程估价》、《工程经济学》等3门校级精品课程,《结构力学》、《城市规划原理》、《工程项目管理》、《结构设计原理》等4门校级重点课程。学院有“匠心筑梦”科技文化节,采用“学季制”等相关教改研究与实践,教学研究成果多次获省级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学院长期致力于教师工程素养提升,20%的专任教师拥有国家土木工程行业执业注册资质及岗位证书,90%的专任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还积极参与科研和社会服务,教师的工程实践素养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学院相关专业与南京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长期联合开展本科生培养工作。
学院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 :学院拥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国家乙级资质;拥有国家计量认证资质(CMA)、以及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资质和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资质。经过长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道路材料为特色,桥梁结构、建筑结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工程管理、BIM技术为优势,交通工程、建筑学与城乡规划为新增长点的学科发展态势。近五年承担国家基金委、教育部、湖北省等纵横向科研项目100多项,年均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
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学院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第一目标,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倡导“快乐学习、幸福生活、追求创新、立志成才”理念,开展“感恩的心、眷念的情”主题班会,举办“社会良心、专业素养、国际视野”大讨论,主办“匠心筑梦”科技文化节,主办优秀学子评选等特色活动。坚持优良学风班级建设、教师党员参与学生支部建设、全员导师制等学生培养创新机制。学院还积极通过“共同关注·精准帮扶”、设立校友和企业奖助学金,让每个学生都能成长成才。近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高端就业率高达22%,考研率为20%。通过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学院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突出、勤奋刻苦品德优秀的毕业生。
武汉工程大学 同等学力,2022年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几月进行考试
相信很多人只知道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其实,在职研究生报名方式有很多种,不同报考形式,报名考试时间都是不同的,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那么,2022年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几月进行考试?
2022年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是通过同等学力招生的,分为课程班报名考试和同等学力申硕报名考试两个阶段。
一、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班考试时间
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专业很多考证含金量排行榜,学制大多都是1.5年和2年武汉工程大学 同等学力,专科及以上学历即可报名课程班学习,免试入学武汉工程大学 同等学力,2022年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几月进行考试,完成教学计划规定课程者,经学校考核合格后,颁发“武汉工程大学同等学力申硕结业证书”。课程班考试时间为学员学习完所有课程内容时间,届时学校会组织结业考试。
二、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时间
获得本科学士学位满三年后,须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进行网上注册和现场确认(采集图像和指纹信息、签署《诚信承诺书》、提交规定的材料等,接受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后,考生符合申硕报考条件准予参加国家统一水平考试。申硕报名时间在3月份,考试时间在5月份,2022年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时间已经延期,大家还需要等待通知。通过论文答辩者,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学员自资格审查合格起,必须在五年内通过国家水平考试以及所有学位课程考试,并向有关院系提出撰写硕士学位论文资格的申请。
2022年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时间延期,具体时间还要等待国家有关通知。您可以持续关注在职研究生网,我们会及时发布考试通知,助您不错过考试。
武汉工程大学同等学力研究生,武汉工程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武汉工程大学现有本科教育、专科教育、国际教育及研究生教育,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学院现设有14个学院、1个部、1个研究设计院,另有1个独立学院。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专业有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其中工、管、理为主要学科门类,均覆盖3个以上二级学科。武汉工程大学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学什么技能好,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湖北省品牌专业9个,省级重点学科15个武汉工程大学同等学力研究生,武汉工程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优势学科2个,省级精品课程2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被批准为湖北省2008-2015年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教育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和11个工程硕士领域及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
武汉工程大学按照加强基础、拓宽口径、重视实践、培养能力的在职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武汉工程大学同等学力研究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确保了在职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仅以湖北省化工、医药行业为例,在产值1亿元以上的80家大中型化工、医药单位中,近70%的企业主要领导人是武汉工程大学的毕业生。
一、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截止到报考当年7月31日,获得学士学位满3年。
2、截止到报考当年7月31日,获得国民教育学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满4年。
二、建筑与土木工程在职研究生专业方向:
1、岩土工程与地下结构研究方向
2、减灾防灾与防护工程研究方向
3、结构工程设计与应用研究方向
4、施工技术与工程项目管理研究方向
三、考试方式:
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实行全国联考GCT。
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语种为英语和日语)运用能力测试。“GCT-ME”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每部分45分钟,请考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合格分数线包括各部分分数和总分线)。
四、录取方式
招生录取分数线由武汉工程大学自主确定,根据考生的“GCT”成绩、第二阶段专业基础课考试、综合考试(面试)结果择优录取。
录取具有国民教育序列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比例不超过10%。
五、学习方式:在职研究生按武汉工程大学制订的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进行培养。学习方式为脱产或半脱产。
六、学位授予:攻读在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按培养方案的要求,取得规定学分,通过学位论文(设计)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定,授予工程硕士学位,授予工程硕士学位证书。工程硕士学位证书格式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由武汉工程大学颁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58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