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 合作,国际中文教育法律研究基地专家赴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调研

4月28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国际中文教育法律研究基地专家团队赴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以下简称“语合中心”)调研。基地各位专家结合所属学科领域及所承担的项目,围绕国际中文教育法律保障的主题,尤其是针对其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与相关处室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4月28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国际中文教育法律研究基地专家团队赴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以下简称“语合中心”)调研。参加本次调研的专家有: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兼国际中文教育法律研究基地主任于飞教授、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杨秀清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来小鹏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赵鹏教授和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华教授。语合中心相关处室负责人接待了基地专家一行。

调研伊始,语合中心综合处处长滕连帅对于基地专家的到访表示欢迎,表示期待本次调研能够深化对于国际中文教育法律保障问题的认识,推动基地本年度项目的核心问题攻坚,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法律领域的合作。

于飞教授感谢语合中心的接待以及对于基地建设的大力支持。他介绍了基地揭牌以来的工作情况和未来工作规划。他表示,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考什么证赚钱多,是希望基地建设及项目研究能够紧密结合语合中心的工作实际中国政法大学 合作,国际中文教育法律研究基地专家赴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调研,确保研究成果务实有效。

调研中,语合中心政策研究处处长孟源、美大处处长袁丽、综合处孔佳等对本处室相关工作的法律保障现状进行了介绍。基地各位专家结合所属学科领域及所承担的项目,围绕国际中文教育法律保障的主题,尤其是针对其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与相关处室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基地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语合中心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国际中文教育的法律保障工作中国政法大学 合作,为学校学院社会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贡献。

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研修班官网,“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热潮下 法律人技能提升的跃迁与挑战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6日电(记者 缪璐)在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全国各地的法律人都不约而同地开启了学习、生活的新篇章——至少有四场由法学界赫赫有名的“五院四系”高校牵头举办的法商融合高级研修班迎来了开班仪式。

3月24日,华东政法大学法律与商业管理班举行开班仪式,60余名学员共赴长宁校区参观学习,开启了为期二年的“法律+商业”研习之旅;4月13日,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班2024年春季班如期开班;4月20日,西南政法大学同等学力法学课程培训班举办春季开班式;4月21日,华东政法大学法商融合MLBA班举行五期班开班仪式。

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四场法学研修班同开,实属热闹;2024年,预计各大高校的法学同等学力课程都将进入“井喷期”。

这些点燃了全国各地学员学习热情的研修班,就是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在推崇的“法律+”学习模式,旨在依托高校学科优势和师资力量,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需求。

法律职业的未来:复合型人才更有优势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2024年1月全国律师人数约70.7万人,国内共计13座城市律师人数已破万。

执业人数的上升,伴随的自然是竞争加剧。从总体上看,法律服务的市场边界没有得到有效的拓宽,但新人不断涌入,法律人的业务机会随之就在被不断瓜分。

另一方面,执业人数增多带来的是人均回报降低,但能力要求变高——案件的复杂性越来越强,法律法规和案例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专业。有的法律人坦言,“不用动脑筋就能挣到钱的案子越来越少,动了脑筋却不一定能挣到钱的案件越来越多。”

那么,出路在哪?很显然,法律职业的“蛋糕”需要的不是切割,而是做大。

金融、财税、管理、“互联网+”、人工智能……这些领域和法律职业的融合,都将极大拓展法律的边界,在这个更大的法律服务场域里,每个法律人的执业机会都将得到扩展。

要突破这样的专业壁垒,法律人要做的,便是不断地镀金,将自己“锻造”成复合型人才,甚至是“万能型”人才。

以华东政法大学法律与商业管理班为例,其课程不仅涵盖了民法学、刑法学、宪法学等法学理论与实践基础课程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研修班官网,“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热潮下 法律人技能提升的跃迁与挑战,还包括吸收财税、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实务课程。课程负责人介绍说,“我们研发这套课程的初衷就是为了综合培养法商融合高级复合型人才,也可以说这是大势所趋。”

“内卷”时代: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法律人可谓是最爱学习的群体之一。这是法律法规的不断更新、对法律人的要求不断提高决定的,而这个群体天然的无法摆脱焦虑、永不安于现状的特质也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越来越多的法律人选择一头扎进学习热潮之中考证培训机构,而这些以跨专业、跨学科为特点的“法律+”模式研修班,很好地满足了法律人对于自我提升的需求。

符合条件即可入学,课程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学习时间灵活,是这类研修班共同的优势;有的研修班在修满学分并符合相关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申请获国家认可的硕士学位。

很多法律人在有了一定的执业经验后,都愈发意识到有学历和专业技能背书的重要性。执业后,时间和精力都有限,且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擅长领域千差万别,对于培训课程的选择理应慎之又慎。

“这个课程算是弥补了我没能考进五院四系的人生遗憾,在顶尖学府跟着法学大佬们学习,还有来自校外顶级律所的大咖律师亲自带教,这种学习体验非同一般。”第一时间报名了华东政法大学法律与商业管理班的张律师说,“利用周末去法学名校上同等学力课程,还能认识不少志同道合的同学,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模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了。”

相信大多数法律人的观念也都是不谋而合的。“一万小时定律”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研修班官网,虽早已不是新鲜的概念,但若真能在自己认为值得的领域中投入专注与热爱,必能在专业化道路上占有一席之地。(完)

中国政法大学 合作,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来访法律硕士学院

(特约通讯员 李建红)4月11日下午,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管委会成员、执行主任、争议解决专业委员会主任贾一鹏,高级合伙人殷悦,顾问刘世昌,行政主管张淼一行来访法律硕士学院交流。学院院长许身健中国政法大学 合作,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来访法律硕士学院,党委书记韩文生,副院长梁敏,院长助理、经济法教研部主任刘炫麟,学院办公室主任李建红参加交流会。会议由梁敏主持。

许身健对贾一鹏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今年年初,学院与浩天律师事务所签订涉外律师项目联合培养协议并开展了相关合作,感谢浩天律师事务所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特别是涉外律师项目的大力支持,希望与浩天律师事务所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党建工作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期待双方的合作结出硕果。许身健还介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及未来法律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有关情况。

(许身健讲话)

贾一鹏介绍了浩天律师事务所近年发展及业务特色,介绍了浩天律师事务所与中国政法大学的相关合作。他表示,愿意与法律硕士学院开展进一步的合作,支持学院学生及青年教师的发展,同时为浩天律师事务所培养和储备人才,实现合作共赢。他还就数据法学研究及数字社会治理方面的合作提出了相关设想。

(贾一鹏讲话)

韩文生介绍了学院党建工作情况。他说,学院积极贯彻学校党委精神中国政法大学 合作,以高质量党建促进学院发展,正风气、树品牌、创佳绩,一心一意谋发展,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他希望与浩天律师事务所加强合作,共同提升。

(韩文生讲话)

在自由交流环节,刘世昌谈了与法大的渊源,希望通过与法律硕士学院的合作提升专业水平。殷跃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执业经历,表达了对浩天律师事务所与法律硕士学院合作的期待。刘炫麟结合自己从事的卫生法及大健康方向,对律师传统业务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以及数字社会治理研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意见。张淼和李建红表示学什么技能好,将全力做好双方的工作协调对接,为未来合作落地提供保障。

座谈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59267.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12月 5日 下午3:03
下一篇 2024年 12月 5日 下午3: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