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大学学科评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1年春考招生专业介绍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原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建立于1960年,是原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直属高校。本专业始建于1960年,先后经历了重实务的“外贸英语”和“经贸英语”阶段,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的“英语(商务英语方向)”阶段,2008年正式设置商务英语专业,为全国首批拥有商务英语专业的三所高校之一。

学校简介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原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建立于1960年,是原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直属高校。2006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入选世界首批、中国唯一的WTO教席院校,2013年更名大学。2019年,获得WTO亚太培训中心资格,成为WTO全球7个培训伙伴中在中国内地设立的唯一区域培训合作伙伴。2020年,成为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首批建设高校。在软科2020年财经类大学排行中,学校位居全国财经类高校第10名。

学校设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理学、工学6大学科门类,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外国语言文学、理论经济学、统计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3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上海市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项目1个、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7个。

学校设有33个本科专业对外经贸大学学科评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1年春考招生专业介绍,5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门课程荣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6门课程获2020年度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建有19项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1个教育部第二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个上海高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项目、1个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2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实施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专业教育与通才教育双轮驱动,推进涉外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卓越新闻人才培养实验班、经济学创新实验班和贸易统计创新实验班建设,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育人功能,着力培养具有通用语言、通用规则、通用工具和通用管理特质的“四通”人才,不断拓展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新领域。学校被誉为“中国对外经贸人才的摇篮”,建校以来培养了8万余名毕业生,为 我国商界、学界和政界输送了大批精英人才和业务骨干。

招生专业及计划

专业

所属学院

层次

学制

计划数

商务英语

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本科

四年

60人

专业定位

为响应“新文科”建设要求和上海成为卓越全球城市的建设目标,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语言基本功、宽广知识面、掌握第二门外语,通晓国际经贸基本理论和实务、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语言+跨文化沟通+商务实践”三通商务英语人才。

历史沿革

本专业始建于1960年,先后经历了重实务的“外贸英语”和“经贸英语”阶段,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的“英语(商务英语方向)”阶段,2008年正式设置商务英语专业,为全国首批拥有商务英语专业的三所高校之一。取得教育部特色专业(2008)、上海市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2)、上海市教委“085工程”教改项目(2013)、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项目(2018)、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五项显著成效。

特色优势

学科引领教学研究:依托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力量(第四轮学科评估B级,上海市排名第六、市属院校第一),发挥全国商务英语研究委员会主任单位的引领优势,建立了以商务英语教材编写、课程教学研究、贸易文献翻译为特色的商务英语教学研究基地。

课程设置复合性:对照国标和英语专业教指委近期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语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构建了以商务类双语课程群和跨文化课程群为引领的复合性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成果丰硕: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商务英语口译”等精品课程建设,先后四次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认可度高:在“校友会版2018-2019商务英语专业大学排名”中,我校商务英语专业排名第二。

人才培养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对外经贸大学学科评估,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人文学科底蕴,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熟练掌握英语读、写、听、说、译技能,基本掌握第二门外语,通晓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跨文化能力、商务沟通能力、应用能力、创新及创业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国际化复合型商务英语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

《商务英语》、《综合英语》、《国际商务导论》、《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翻译》、《商务英语口译》、《跨文化商务沟通》、《进出口英语函电》、《英语演讲与辩论》、《高级商务英语写作》、《语言学导论》、《英语国家概况》。

毕业生就业:

每年向社会输送 “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60余人,就业率保持高位稳定,麦可思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工商贸易、咨询服务、金融保险证券等经济类企业是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主要从业方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比较一致的评价是:精英语、通商务,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强。在中国薪酬网公布2020年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榜中,学校位列全国第20名。

师资队伍

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雄厚,目前有11个专业课程教学团队,教师3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3人,讲师10人;博士学位11人,其中海(境)外博士6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1人,浦江学者2人。两名教师分别获得“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上海赛区商务英语专业组一等奖和“融通杯”全国商务英语教学大赛特等奖。商务英语专业以课程教学团队为基层教学组织,为教师创造了集体学习与教学研究的联系纽带,团队具有全国性示范作用,曾多次成功举行全国商务英语课程开放周,每年接受多名高校教师前来进修商务英语课程。

专业建设

1.打造复合型课程体系,实现三通人才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的人格养成和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综合素养以及全球胜任力等。为实现“语言+跨文化沟通+商务实践”三通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实施个性化自主学习模式,在复合型课程体系(包含商务类双语课程群、跨文化课程群、语言技能课程群和通识课程群)中分别增加选修课数量考什么证赚钱多,按照课程知识体系深度、实践技能要求难度进行科学合理设置,保证课程的衔接性、学生自由选择的灵活性。人才培养注重商务实践能力培养和教学方式改革,提倡以赛促教,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外研社杯”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2017年全国总冠军)、“高教社杯”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亿学杯”商务英语实践技能大赛、“中国日报·华澳杯”全国大学生中澳友好英语大赛、“外教社杯”上海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等赛事中屡创佳绩。

2.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形成商英优质资源库

本专业不断加强课程教材建设,近年来共打造5门上海市精品课程、8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课程、4门校级及院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材建设方面成绩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优秀教材三等奖1项、规划教材2套。还与知名出版社合作建成商务英语教学数字资源平台,将本专业的影响力辐射至全国高校。

3.注重仿真模拟训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依托国际商务国家级实验中心,开设系列“仿真模拟训练”课程(商务英语应用模拟训练、国际商务模拟训练、口译模拟等),实现了“新文科建设”方向下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对学生实验实训能力的培养。同时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运用微课和翻转课堂,与学生的新需求、时代的新技术相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成果连续2005、2009、2013、2017年获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自主测试内容

学校自主测试内容由英语语言综合能力测试和综合素质能力测评两部分组成。英语语言综合能力测试主要考查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英语翻译能力、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综合素质能力测评主要考查学生心理素质与仪容仪表、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理解沟通能力、应变组织协调能力,并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评分。

自主测试资格线及位次

年份

专业

入围资格线

资格线对应位次

2019

商务英语

336分

7563

2020

商务英语

343分

7463

春光明媚的三月

我们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等你!

对外经贸大学学科评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意向登记

学院简介

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立最早的二级学院,1986年获硕士授权,2007年被评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2010年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同年,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获批。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B,名列上海地方高校第一,现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4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和翻译硕士(设英语笔译、英语口译、日语笔译3个方向)、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与传播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2021年获上海市教委博士点培育项目资助,2021年新获批的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与传播学获上海市教委新建硕士点培优项目资助。

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导师61人对外经贸大学学科评估,其中教授14人,拥有博士学位43人。获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称号2人,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上海市特聘教授1名、浦江人才计划学者3名、宝钢优秀教师奖者7名、上海市育才奖获得者3名、上海市三八红旗手1人,校级教学标兵4人次。5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学院有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和爱尔兰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研究中心,同时还设有商务英语研究中心、外国文学研究所、中西语言文化研究所、国际贸易文献研究与翻译基地、语言教育与测评研究中心、国别与区域(语言)战略研究中心、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心、上经贸大—玮仕振华全人教育研究所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等9个非常设研究机构。我院还是(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商务英语研究会的发起单位之一,曾为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究会理事长单位。

接受调剂专业及方向

学术型研究生:

(一)英语语言文学

01英美文学

02澳大利亚文学

03爱尔兰文学

04文学理论

05文学跨学科研究

(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1应用语言学

02商务英语研究

03英语教学法

04翻译学

(三)日语语言文学

01日语语言学

02商务日语研究

03日本文学

(四)法语语言文学

01法语语言学

02法语文学

03跨文化商务研究

04国际组织研究

专业型研究生:

(一)日语笔译

申请条件:

1.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不接受同等学力)。

2. 参加2022年全国统一考试且成绩达到国家线A类。

国际交流

多年来,学院与美国明德学院蒙特雷国际研究院、奥尔巴尼纽约州立大学、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法国克莱蒙商学院、图卢兹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日本县立广岛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确立了研究生培养合作交流关系。2012年,学院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建立了研究生“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2015年,双方签署中英联合培养博士协议。我院每年都有数十名研究生参与学校和学院的交换生项目,到国外高校学习。

毕业就业

长期以来,我院毕业研究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岗位匹配度高,广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就业去向主要有高等教育单位、中初教育单位、其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以及留学或升学。

奖助学金

我校研究生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爱建奖学金、“三助一辅”助学金等。学院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制定完善了一批相关规定和办法。

学校简介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前身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创建于1960年,是原国家对外贸易部最早设置的两所本科高校之一,被誉为“中国对外经贸人才的摇篮”。1994年,学校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2009年,入选世界首批、中国首家WTO讲席院校;2013年,更名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9年,获得WTO亚太培训中心资格,成为WTO全球7个培训伙伴中在中国内地设立的唯一区域培训合作伙伴;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应用经济学成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跻身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地方高校行列。学校因贸易强国而生、因对外开放而兴、因全面改革而盛、因新时代开放事业而新,经过60余年的发展,已构建起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在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经贸人才培养和国际经贸领域决策咨询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综合办学实力显著提升。

学校始终秉持“以学生为本、以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恪守“诚信、宽容、博学、务实”校训,人才培养体现出录取分数高、就业质量高、就业薪酬高和外语能力强等特点。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19项、上海高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项目1个、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1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2个。2019年,学校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和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20年,学校入选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首批建设高校。在QS 2019排行榜中,学校位居中国大陆地区高校第82名;在2020软科中国财经类大学排行榜中,学校位列全国第10名;在2021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榜中,学校位列全国第13名。

学校建立以应用经济学为龙头,经管文法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开放型经济学科群,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应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外国语言文学、理论经济学、统计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2个(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上海市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5个。其中,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进入软科排名前20%,理论经济学、法学、统计学进入软科排名前30%。现有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10个、上海高校智库3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5个,与海关总署共建“全球贸易分析监测中心”等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2个智库分别入选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单(全国“A区高校智库”)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智库委员会中方成员单位。

学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在香港基本法起草、中国“复关”“入世”谈判、浦东开发开放和WTO研究,以及在APEC谈判、中澳与中韩FTA谈判、RCEP谈判、中美经贸谈判、对外发展援助、中东欧经贸合作、东北亚和平进程、上海自贸区、进博会及“五个中心”“四大功能”与G60科创走廊建设等领域作出积极贡献,决策咨询研究水平多年位居上海高校前列,近两年连续位居市属高校第一名。

学校不断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网络考证培训机构,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和上海市政府奖学金生接收院校,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和境外伙伴缔结合作交流协议,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一带一路”重点区域开设孔子学院3所、孔子课堂1个,与卢布尔雅那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与WTO、APEC、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中心(日内瓦)等国际组织深度合作,获评中国WTO事务卓越中心对外经贸大学学科评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意向登记,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支撑和服务。

有意向调剂请填写下面信息登记表

咨询邮箱:

(学术硕士)

(翻译硕士)

撰稿|查自力

编辑|何佳艺

审校|程栋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哪个好,23年上海高考上经贸大、华政招录概况简析

今天继续这个系列,给大家分享一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在2023年上海高考的招录概况简析,这两个学校主要都是本科普通批的招生,华政在提前批有少量侦查学专业的招生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哪个好,23年上海高考上经贸大、华政招录概况简析,不在今天的分析范围内。

首先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3年上海高考本科普通批中总共投放了1174个招生计划,涉及4个专业组,相比22年,扩招了200多人,算是500分以上的院校中扩招幅度最大的学校了。

上经贸大01组是王牌专业组,只有两个专业——金融学和国贸,都是全英文教学班,23年的投档线539分,相比22年538分学什么技能好,在排位上略有下降。之前我们在谈一些211院校的时候,经常会提到一些中下游理工科见长的211当中的经管类专业与上经贸大01的对比。在这个问题上,上经贸大因为地处上海,这类专业对城市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很多时候可以多考虑一下上经贸大01,而这个组的分数也是一个接近甚至超过很多211院校投档线的分数;

上经贸大02组是主力招生组,涉及680个招生计划,包含大量经管类专业,23年投档线520分,与22年分数持平,排位略降。与01一样,今年大家整体对于经管类的热度是偏低的,一方面跟当前的大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填报期间的网络舆论方向有关,不过对于文科向的同学来说,经管类依然是可以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

上经贸大03组同样是不限组,但主要是经管类之外的专业,包括法学、新闻、语言类、国际政治等等,23年投档线518分,下降1分,排位同样也是小幅下降。在这几个方向上,想学法学的不如优先考虑上政,想学新闻的有上师大,想学语言的本身也不多,所以分数较低很合理;

最后是上经贸大04物理组,招生计划306人,比22年的122人扩招了将近3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哪个好,投档线522分,比22年降了5分,排位更是下降了3000名左右。一方面跟扩招有关,但更主要的是这个组内的专业中,大部分依然是经管类专业,比如应用统计学、经济统计学、金融工程以及信管,都是不推荐的偏理科的经管专业,里面仅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工科专业,但上经贸大的工科并不强。

接下来是华东政法大学,2023年上海高考本科普通批共计投放了827个招生计划,涉及5个专业组,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几个专业组的情况。

华政01和华政02分别是法学卓越组和普通法学组,毕竟是华政的法学,分数都不低。23年的投档线分别为564分和548分,相比22年虽然排位略降,但这个分数本身已经算是蛮高的了,一点点变动也正常的。立志学法学的同学,华政的这两个组在560+到550的分数段无疑都是非常好的选择,其中01组在实力层面完全可以对标大部分985院校的法学院,02组则与大部分211院校的法学院相比也丝毫不弱;

华政03依然是不限组,涉及的都是非法学专业,比如新闻、汉语言、政治学、社会学、语言等,23年投档线527分,比22年降了3分,排位下的就更多了。我一直说华政的非法学专业缺乏性价比,22年华政把这些专业与法学专业分开单拎出来一个组之后,分数就一直在往下走,我觉得是个好事儿。华政的优势就是法学,非法学分数低一点才合理,否则动不动都是530-540的分数实在是有点不划算;

华政04是物理组,只有一个专业——计算机(网信安全方向),只有15个招生计划,23年投档线540分,小涨2分,排位下了400名左右。华政的计算机并不强,虽说这个网信安全方向很多人觉得可以走公安系统,但也要自己考公,而且考公的时候其实工科院校的计算机同学如果技术能力更好,还是会更有优势的;

最后是华政Q5不限组,新增的一个专业组,只有两个专业——日语和德语,这两个专业22年是在03组的,是03组的录取最低分,今年单拎一个组,投档线是华政最低的524分,比去年他们的最低分还低了6分。毕竟在03组还有新闻、政治学、社会学这些可以拉高一点分数的专业,希望华政这样的优化专业组的方向可以继续保持。

同时也希望其他院校可以多多借鉴,专业组优化一些,考生填报的时候少一些对调剂的担忧,学校也能在优势专业上招到分数更高的同学,至于那些个搞“配货”的学校,差不多真的可以考虑关掉一些只为赚钱的专业了。

以上,个人看法,大家还想看哪个学校的,留言区告诉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59553.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12月 7日 上午11:08
下一篇 2024年 12月 7日 上午11: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