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招生就业处处长魏舒、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上海市生涯教育示范工作室“职路护航”工作室负责人张瑞娟、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居怡、招生宣传主管王莉媛、生涯教育主管李蕾、工商管理学院辅导员胡心钰一行6人前往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调研学习。此次调研旨在学习借鉴兄弟高校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建设、学生就业工作运行机制、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建设、本科招生宣传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拓宽我校招生就业工作思路,提升服务水平,推动我校招生就业工作迈向新台阶。
调研首站来到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张超、主任助理杨广进等出席调研活动。张超详解介绍了清华大学在就业引导机制构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搭建、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平台建设和专业化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会上,双方围绕如何提升服务能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职业发展支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前,调研团队参观了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的就业工作场地。清华大学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宽口径、多维度的社会资源拓展思路以及地上3层地下2层、功能布局合理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空间给调研团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调研第二站来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连英青、副处长朱庆、副处长史春辉、保险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莹及相关工作人员出席调研活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于2018年7月成立招生就业处对外经贸大学招就处,访企拓岗 | 招生就业处和工商管理学院赴北京多所高校调研学习,在本科招生和学生就业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外经贸大学招就处,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做法。会上,调研团队详细了解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构建工作机制、拓展就业资源、开展就业宣传引导、打通“招培就”链条、优化招生宣传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和特色做法。作为两所同样具有鲜明对外经贸特色的院校,双方还就当前招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形势进行了深入研讨。
调研第三站来到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吕朝伟、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晓杰、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王进及相关工作人员出席调研活动。会上,吕朝伟、刘晓杰、王进分别详细介绍了学校在本科招生和学生就业工作方面的特色做法。北京科技大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具有北科大特色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并且在“1+N”就业指导教师工作队伍建设、“覆盖全员、分时分段、各有侧重、贯穿四年”的本科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和宽口径本科招生宣传矩阵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特色做法。会上,双方还就队伍建设、工作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调研第四站来到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林骥佳和中心指导与培训部相关工作人员出席调研活动。北京理工大学在系统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内涵发展方面具有深厚的积累和显著的特色。林骥佳详细介绍了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机构设置、人员队伍建设以及以“特色工作室”建设为牵引的精准化职业生涯教育工作体系建设情况。会前,调研团队参观了学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主题空间和就业工作场馆。北京理工大学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摆渡人”“职心”和“职美”三大特色工作室,国内高校首家“学生职涯体验中心”以及以本土化为目标的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给调研团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调研最后一站来到了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博、副主任梁英、本科生院副院长、招生办公室主任马泰、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欣颖及相关工作人员出席调研活动。会上考证含金量排行榜,调研团队详细了解了该校在就业引导、就业育人、课程建设、“招培就”联动、招生政策制定和招生宣传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双方还就如何加强招生宣传、构建生涯育人体系、提升生涯教育工作质量、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北京交通大学“四位一体”的精准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招生、培养与就业”多向沟通反馈的工作机制和多层次的新媒体宣传矩阵为调研团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我校了解了兄弟高校在招生就业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拓宽了工作思路,也加强了我校与北京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双方招生就业工作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未来,招生就业处将继续“走出去”调研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创新工作、主动作为,高标准谋划招生就业工作,扎实推进招生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对外经贸大学专业,上海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丨专业不限丨管理岗招聘2名丨截止11月13日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附件1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xls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始建于1960年,是原国家对外贸易部(商务部前身)最早设置的两所高校之一,1994年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入选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地方高校。
学校坚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构建形成以经济学为龙头、以“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发展合作-国际经贸治理”为主线的开放型经济学科群为特色考证培训机构,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现有应用经济学、统计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对外经贸大学专业,上海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丨专业不限丨管理岗招聘2名丨截止11月13日,国际贸易学、金融学、数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发展合作、全球经贸治理等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法学、外国语言文学、理论经济学、统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域国别学等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4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法律、工商管理、国际商务、会计、翻译、金融、应用统计、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国际中文教育、数字经济、税务、知识产权、国际事务、审计等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建有35个本科专业(含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
根据《上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沪人社规〔2019〕15号),公开招聘2名工作人员。
一、招聘岗位及职数
专职组织员,2人。
二、岗位职责及应聘条件
1.岗位职责
做好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及协助做好党组织建设相关工作。
2.应聘条件
(1)中共党员,政治素质过硬,能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其他各项决策部署,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对外经贸大学专业,做到“两个维护”;
(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专业不限,年龄不超过45周岁;
(3)一般应具有3年以上党龄,热爱党务工作,熟悉党规党纪,具有2年以上党务工作经历(含思想政治工作经历);
(4)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文字表达、调查研究、教育引导能力;
(5)作风优良,公道正派,坚持原则,联系群众,严于律己;
(6)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7)非应届毕业生的外省市社会人员应聘,须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一年以上(且当前在有效期内)。
三、招录程序
请应聘者将个人简历等材料电子版发送至我校招聘邮箱:,邮件主题请注明姓名及应聘岗位,如“张三+专职组织员”,简历接收截至2024年11月13日。
我校将根据应聘人员基本情况进行初步资格审查。对通过资格审查的人员,经考试、面试等相关程序,确定拟录用人员。我校对拟录用人员进行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对审批通过的人员办理入职相关手续。
对外大学经贸大学,关于举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贸拓前路、企赋新力”专题讲座的通知
关于举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贸拓前路、企赋新力”
专题讲座的通知
活动时间
第一场:2024年11月27日(周三)下午
第二场:2024年11月28日(周四)下午
活动地点
青岛自贸会客厅2楼203
活动日程
第一场(11月27日)
2:00-2:3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蓝庆新教授介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及国际经贸学院
2:30-3:30讲座:ESG战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主讲人:全国国际商务论坛副秘书长郑玮博士
3:30-4:30 讲座:ESG动向与企业出海
主讲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助理谢红军博士
4:30-5:30 交流讨论
第二场(11月28日)
2:00-4:00 讲座:从数字时代到数智时代:人工智能与金融业发展
主讲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江萍博士
4:00-4:30 交流讨论
4:00-5:0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系副主任石磊博士与企业代表就“企业出海”主题进行座谈交流
讲师简介
蓝庆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砖国家研究中心(教育部备案、中联部金砖国家智库中方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首席专家。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日本中央大学、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投资、产业经济与政策、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主要讲授课程为《国际经济合作》、《世界经济》、《产业经济学》。
郑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哈佛大学商学院联合培养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国际投资、企业创新等,曾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 , of , of , and , Asia of ,《管理世界》《国际贸易问题》《经济管理》等发表论文数十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商务部课题负责人,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撰写《国际商务》教材、《“一带一路”贸易投资指数报告》《中国技术贸易报告》等。学术成果曾获国际商务学术年会(AIB)最佳论文奖、/ 中国地区管理学基金奖冠军、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论文二等奖考证书的正规网站,多篇教学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案例库。 of (AOM)、 (SMS)、 of (AIB)、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等国际学术组织会员,任 and ,, IEEE on 等期刊审稿人对外大学经贸大学,关于举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贸拓前路、企赋新力”专题讲座的通知,同时担任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国际商务论坛副秘书长、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虚拟教研室经济学协作组联络员。
谢红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博士,康奈尔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主要研究国际贸易政策、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以及ESG等领域,已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 of and 》《 》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刊文十余篇,论文曾获洪银兴经济学奖(青年)、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论文奖、PwC 3535年度最佳论文奖等奖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篇主笔的政策报告获得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中联部等政府部门采纳。兼任中国数量经济学学会、中国美国经济学会理事,中国贸促会商法中心合规专家。
江萍
金融学博士,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UIBE)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UIBE国家(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入选北京市教委“青年英才计划” 和UIBE杰出青年学者培育计划,担任UIBE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秘书长对外大学经贸大学,UIBE女教授协会副会长,央视财经评论特邀嘉宾,&副主编,广西自贸区南宁片区创新发展智库专家,香港浸会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英国利兹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在中国大学mooc连续五年开设公司金融网络公开课,多次为中东欧国家金融与银行官员、上合组织成员国金融与银行官员、清华大学EMBA、人民大学EMBA等进行授课,屡次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学评估前10%奖励,并获评UIBE教学标兵、UIBE十佳教师、王林生奖教教金,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公司金融”主讲人。
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公司治理、IPO、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金融科技、一带一路投融资,绿色金融,金融科技,ESG。
石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助理教授,国际商务系副主任、香港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美国管理学年会 (AoM)、国际商务学年会 (AIB)、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 ()等学术会议匿名审稿人。
研究方向为国际投资、兼并与收购、新兴市场跨国企业的战略和发展、制度环境、企业国际化战略。
联系我们
NEWS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NEWS
电话:(微信同号)
地址:黄岛区团结路2877号德国中心ICIC办公楼B101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59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