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难,成功考取名校更难,那些2024年成功“上岸”的研究生新生,有什么秘诀吗?
4月28日,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两名今年成功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研究生的上海本科大学生,他们透露了一个技巧:坚持到底,“剩”者为王。
“最重要的不是冲刺,而是始终坚持!”
孙晓蓝今年考取了清华大学法律硕士(国际仲裁)专业研究生。
2024年,孙晓蓝成功考取清华大学法律硕士(国际仲裁)专业研究生。 本文图均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供图
2017年,孙晓蓝考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9-2021年应征入伍,服役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部,担任总机值班话务员,也是文艺轻骑兵,曾获“四有优秀士兵”与嘉奖一次。退伍后,孙晓蓝转入国际经贸学院经济学(国际投资方向)专业,参加校国旗护卫队并担任教官。
退伍后转入经济学(国际投资方向)专业,这意味着孙晓蓝需要在短时间内重新学习前两年的课程。面对繁重的学业与全新的环境,孙晓蓝一度感到无所适从。这时她融入了一个新的朋友圈——学校国防军事协会。“国防军事协会给予了我复学指引,先退伍的学长学姐一对一帮扶后退伍的学弟学妹,让我顺利地回归校园生活,也让我在协会中找到了归属感。”
备考时,孙晓蓝严格遵循自己定下的“八小时学习制”,在学习期间保持全身心地投入;同时保持充足睡眠,周末休息一天,和朋友聚会、逛公园,或重拾兴趣爱好。通过初试后考证培训机构,孙晓蓝迅速投入复试的准备中。她在网上找到两名复试“搭子”,每天抽一个多小时进行群面训练。复盘时,她分享道:“在自己复习时很难接触到真题,这更需要考生广泛涉猎知识,搭建知识体系,再通过模拟复试进行输出。”
在学习经济学(国际投资方向)的过程中,孙晓蓝两门法律课获得满绩。她对法律也保持着浓厚兴趣,自学法律专业内容引发了她对社会规律和人生价值的思考——法律是一门既有哲学思辨也有世俗温度的学科。因此,孙晓蓝决定用法律的知识武装自己,借助原专业全英授课带来的语言优势对外经贸大学法律研究生,她选择跨专业考研到国际仲裁方向,成为一名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所以我期望一直挑战自我。”
“不逃避,保持冲劲和干劲,迎难而上!”
刘泓铄今年成功考取了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大数据专业研究生。
2024年,刘泓铄成功考取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大数据专业研究生。
刘泓铄2017年考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物流管理专业,2019-2021年应征入伍,服役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某部。入伍期间,刘泓铄参加了师级技能比武,获得一次单项第一名和综合第一名,获评“优秀义务兵”,记嘉奖一次。退伍后,他参加了校国旗护卫队并担任教官,曾任平安志愿者行动队负责学生,作为教官参与2022级学生军训。
刘泓铄早在入伍时就确定了考研的想法。“最初我想报考上海交通大学,因为在上海,离朋友也近。”2023年初,曾经的老战友向他推荐了北大前沿交叉学科院的统计学专业,这颗种子在他心里发芽。6月,他关注到北大公布了大数据专硕项目招生,便想要试一试。但这需要他承受巨大的压力——在已经复习了一年的基础上,利用剩下的五个月,多学三本书,知识的深度也必须加强。他的女朋友鼓励他说:“尝试一下,别让自己后悔,我觉得你行!”
在部队里,刘泓铄习惯了见荣誉就争,见红旗就扛。因此对外经贸大学法律研究生,两名退伍大学生分别考取清华和北大研究生,他们的秘诀是……,他不想因为错过这次机会,在未来感到遗憾。考前五个月,他确定转战北大。
“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他不止一次这样感叹。但他告诉记者,当自己沉浸在学习的状态里时,会感觉到快乐。“至少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那是我最好的决定,我也为此做了很多练习。我不会觉得后悔,我也感受到我是真的喜欢这门专业,哪怕受到了挫折,我还是会选择坚持下来。”
回忆起考试那几天,刘泓铄说,每考完一门都有人离开,“第三门数学考完再去那个考场,我都感觉仿佛进错考场了,周围变得异常空旷了。考场里的叹气声此起彼伏。”最终,他顺利进入了复试。
刘泓铄坦言,自己对生物医药行业很感兴趣,希望通过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未来能在这些方面有所建树,“哪怕只是大海中奔涌的一朵小浪花,也要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哪个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1届3113名毕业生选择哪个行业就业最多?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出炉了。3113 名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中, 397 人进入世界500 强企业,占就业人数的 17.38%。
毕业生从事职业中“金融业务人员”最多,占比18.61%、“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占比14.49%,“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占比14.32%。
毕业生主要流向的企业为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和咨询机构。
本科毕业生在“商务服务业”就业的占比最高,为 23.00%;硕士毕业生就业行业也主要集中在“货币金融服务”和“商务服务业”行业考证含金量排行榜,分别为 15.97%和16.43%,两者占比大致持平。行业流向与学校办学定位及专业设置相符。
2021 届毕业生中76.40%选择在上海就业,此外就业人数较多的地区为浙江省、江苏省和广东省,占比分别为 5.43%、4.29%和 2.10%。
上海生源毕业生中有 98.21%选择留在上海市工作; 65.85%的市外生源也优先考虑在上海市就业,有17.75%的非上海生源回生源地就业。
2021 届本科毕业生中有 280 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升学率为 12.94%;硕士毕业生中也有 21 人选择继续在国内深造。
本科毕业生升学高校主要集中在双一流高校和本校,占比分 别为 57.5%、28.57%;硕士毕业生升学院校主要集中在双一流高校,占比为 80.95%, 其他院校占比为 19.05%。
本科毕业生中升学专业与原专业一致或相近/相关比例为 76.05%;国内升学的硕士毕业生中有 83.33%选择在与原专业一致或相近/相关的领域继续深造,这表明毕业生对原专业的认可度高,专业深造延续性高。
还有 257 人选择出国(境)深造。其中本科毕业生共255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哪个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1届3113名毕业生选择哪个行业就业最多?, 155 人进入伦敦大学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排名前 100 名的院校,占本科毕业生出国(境)全部人数的 60.78%。硕士毕业生2 人选择出国深造。
毕业生中还有271 人待就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哪个好,其中本科毕业生 202 人,硕士毕业生 69 人; “准备升学”和“在准备国内公务员、行政单位或其他考试”为本科毕业生目前待就业的主要原因;“ 准备国内公务员、行政单位或其他考试”和“没找到满意的工作” 为硕士毕业生目前待就业的主要原因。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职研究生专业,国际法学系
◆国际法学
国际法学硕士点设立于1985年,系上海市最早招收国际经济法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之一。培养目标为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厚的专业理论素养及应用研究能力,能胜任国际法学学术研究及争议解决实践工作、相应的司法工作和涉外企业法律实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创业思维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国际法专业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的国际化和实践化,在学位基础课的配置上不断增加英文课的比例;为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应用型课程在专业选修课中的占比。
国际法学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取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和学术影响力,有高水平国际化的导师团队。张庆麟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参编《国际经济法》马工程重点教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职研究生专业,国际法学系,为国际经济法研究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
法学院连续举办了6届上海“国际法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每年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高校的百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投稿,已经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全国性国际法学研究生学术活动。2020年3月,由2019级国际法学硕士生李达等组成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代表队取得了第十八届国际法模拟法庭全国选拔赛获得全国一等奖。
◆民商法学
民商法学专业从2007起招收硕士研究生。本专业顺应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的需要,结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等“两个中心”建设,关注营商环境改善、金融创新发展、自贸区建设、科技金融发展等方面的相关民商事法治问题,形成了民商事法制、金融法制(银行与保险监管、证券监管)、资本市场法制(公司治理与证券法制)、科技金融监管等重点研究方向和研究团队。
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的导师团队,多位导师在中国法学会商业法研究会、中国法学会商法研究会、中国法学会证券法研究会、中国法学会银行法研究会、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上海市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上海市商法学研究会、上海市环境法研究会等学术团体担任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等学术兼职。
◆经济法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经济法学专业从2012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本专业顺应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的需要,关注营商环境改善、金融创新发展、自贸区建设、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的相关经济法治问题,形成了市场规制法、金融法制、公司法制、地方经济法治等重点研究方向和研究团队。
经济法学导师通过举办读书会、邀请名师讲座、组织“法之魅”法律文化节活动等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开阔和拓展同学们的研究视野和思路。
◆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法专业从2013年开始招生硕士研究生。本专业顺应我国新形势下的依法治国理念,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发展要求以及上海全球城市的定位,大力培养新型高层次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人才,形成了知识产权法总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等重点研究方向。
本专业研究生近年来参加了众多国家级专业学术活动担任志愿者,如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职研究生专业,参与多个科研项目及重要课题,多名研究生在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参与法学实验室(含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庭及律师工作室)的研究生培养活动。
◆诉讼法学
诉讼法从201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法律纠纷解决的理论基础与解决问题能力,能以国际视野处理涉外法律争端事务,能胜任诉讼法学术研究考证含金量排行榜,以及相应的司法、行政纠纷解决工作和企事业法务的具有创新创业思维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诉讼法学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学位点,大部分导师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2/3的教师曾经主持或者正在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59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