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教育部《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23〕2号)和《关于做好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4〕1号)的要求考证书的正规网站,根据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生招生工作组)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公平公正,突出学科特色和需求,确保复试录取质量;严格规范考核流程,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好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各项工作。
二、组织领导
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生招生工作组)全面负责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研究生院负责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具体工作的布置、指导、审查及监督等。
各学院(中心)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具体实施,制定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遴选参加复试工作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并进行政策、业务、纪律等方面的培训,组织考生进行复试考核,确定拟录取考生名单。各学院(中心)成立由院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复试监督巡视组,负责对本单位复试全过程进行监督及巡视检查,公开有关信息,受理考生申诉并及时妥善处理。
校纪委办负责监督、检查各单位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对国家招生政策、法规、制度和纪律的贯彻执行情况,对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保证招生任务顺利完成。
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如遇重大突发事件,立即向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三、复试比例及复试分数线
(一)各专业招生人数、复试比例、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名单详见各学院(中心)公布的复试细则。各学院(中心)复试细则将在近期陆续发布。
(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学校划定的复试分数线为:
学科门类
(专业代码前2位)
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
(以下简称学科专业)
总分
单科
(满分=100)
单科
(满分>100)
哲学[01]
各学科专业
333
47
71
经济学[02]
各学科专业
338
47
71
法学[03]
各学科专业
331
47
71
教育学[04]
国际中文教育[0453]
350
51
77
文学[05]
各学科专业
365
55
83
历史学[06]
各学科专业
345
49
147
理学[07]
各学科专业
288
41
62
工学[08]
各学科专业
273
37
56
农学[09]
各学科专业
251
33
50
管理学[12]
工商管理[1251]
162
39
78
公共管理[1252]
173
43
86
会计[1253]、审计[1257]
211
52
104
其他学科专业
347
49
74
(三)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复试分数线由各学院(中心)依据招生计划自行划定。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与非专项计划硕士研究生同时参加复试。
(四)学校分配各学院(中心)的招生计划如出现生源不足,学校将统一收回进行再次分配。
四、复试安排
(一)复试方式
学校采用现场复试方式。
(二)诚信复试承诺
考生须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确保提交材料真实有效、复试全程恪守诚信。考生本人签名的《诚信复试承诺书》应与资格审核材料一并提交。
(三)复试时间
复试工作安排在2024年3月30日(周六)至4月1日(周一)期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同等学力法学申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其中笔试时间为3月30日(周六)上午。具体时间和要求详见各学院(中心)发布的实施细则。
各学院(中心)在给非全日制专硕专业的考生预留充裕时间的前提下,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复试时间。
(四)复试考核内容
资格审查、思想政治品德、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外语听说能力。
(五)成绩计算方法
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
入学考试总成绩按四舍五入规则保留至小数点后2位。
(六)复试分值
复试考核形式包括笔试和综合面试,复试总成绩满分为220分。
1.笔试:测试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综合能力,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考试科目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章程》公布的为准,考试内容由各学院(中心)确定。
管理类联考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笔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笔试成绩,具体分值构成由相关学院(中心)另行规定。
2.综合面试:主要对考生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和能力、外语听说能力等进行测试。综合面试满分70分,具体结构为:专业知识广度深度25分、外语听力口语25分、综合素质20分。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同一学科(专业)各复试小组的面试方式、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原则上应统一。
3.资格审查、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工作,在复试阶段完成,由各学院(中心)组织进行。
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复试时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科目,试卷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具体由学院(中心)组织实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或旅游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可以不加试。
(七)资格审查
考生复试资格审查具体要求详见学校研招网发布的《关于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资格审查的通知》。各学院(中心)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和复试工作要求,制定本单位复试资格审查的补充规定。资格审查未通过者不予复试。
(八)缴纳复试费
考生在资格审查通过后,应缴纳复试费,复试费标准为100元/人。缴费后因各种原因未参加复试者,已支付的复试费不退。
五、调剂政策
(一)我校全日制各专业不接收调剂;非全日制专业是否接收调剂将另行公告。不接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等专项计划考生调剂。
(二)调剂时间以接受调剂的学院(中心)发布的调剂公告为准。
(三)调剂考生初试成绩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和调剂单位调剂专业复试分数线,并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四)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五)在达到调剂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学院(中心)按照接收调剂计划数乘以200%—300%的比例的方式确定调剂复试人数。如申请调剂人数低于接收调剂计划数乘以200%,则以实际申请人数为上限。
(六)接收所有调剂考生均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进行。接收调剂的学院(中心)将提前在单位网站公布调剂工作办法。调剂考生的资格审查工作由相关学院(中心)负责。已经向我校缴纳复试费的第一志愿考生,参加我校调剂复试不再重复收费。第一志愿报考其他学校的考生,参加我校调剂复试,需缴纳复试费。
六、录取
(一)按入学考试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进行录取。若入学考试总成绩相等,按初试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进行录取;若初试总成绩相等,按政治与外语成绩之和从高到低排序进行录取;若政治与外语成绩之和相等,按业务课一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进行录取。
(二)非专项计划考生复试成绩低于132分(满分220分)为不合格,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复试成绩低于110分(满分220分)为不合格。
(三)未参加复试的考生视为弃权,不予录取;复试成绩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作为复试录取参考,不作量化计入复试总成绩,但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加试科目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七、信息公开公示
加强信息公开工作,健全工作机制,按照“谁公开、谁把关”“谁公开、谁解释”的原则,各学院(中心)认真做好对公开信息的审定核准和咨询解释工作。
各学院(中心)要提前在本单位网站向社会公布本单位复试录取实施细则、调剂公告、拟录取考生名单、受理考生咨询申诉的联系方式等,并严格执行。未按要求提前公布的复试录取规定一律无效。请考生密切关注各学院(中心)网站。
拟录取名单在学院(中心)网站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考生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向报考学院(中心)提出申诉,学院(中心)应及时研究并予以答复。学院(中心)公示结束后,学校统一在研究生院网站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学校咨询电话:;咨询邮箱:;监督电话:;申诉邮箱:。学院咨询和监督电话详见各学院(中心)复试细则。
八、复试录取纪律及违规处理
(一)复试工作应认真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准确把握客观标准,严格把好复试质量关。加强复试工作相关人员的考务纪律管理,落实回避要求,强化考务培训,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营造招生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
(二)落实“一岗多控、多岗监督”机制,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和各学院(中心)复试监督巡视组全程参与复试及录取过程的监督工作。对违反招生政策和纪律的行为,学校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考生负有遵守报考条件的责任。教育部《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明确规定“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同等学力法学申硕,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学校严格遵守执行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凡参加我校复试的考生,均视为已承诺遵守这些政策规定。
(四)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国家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入学后3个月内,学校将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对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九、其他
(一)其他未尽事宜以教育部《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23〕2号)等文件的相关规定为准。
(二)本办法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2024年3月
同等学力申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4年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招生简章
温馨提示:读者朋友你好!阅读完本文大概需要10分钟,如果你对作者观点认可同等学力申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4年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招生简章,临走前请点个“关注””转发”支持一下!
202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教育学硕士学位招生简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为主干学科,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和艺术学9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拥有金融学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一个,湖北金融研究中心等4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现有9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应用经济学等6个博士后流动站。
统计与数学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和统计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经济统计、应用统计、数理统计、金融统计、数量经济学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经济统计、应用统计、数理统计、金融统计、量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运筹学方向)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统计学是全国最早设立的学科点之一,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是省级特色学科和(一级)重点学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南地区乃至全国统计学、金融学领域高级管理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校,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的数据分析和金融管理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决定开设统计学(金融统计方向)接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班。
01.
专业介绍
02.
专业优势
1、可先修学分,学习期满可取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课程班结业证书,五年内通过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可申请硕士学位证书。
2、多数专业硕士学位必须参加学科综合水平统一考试,考试难度大,通过率低。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部分专业(如上表)仅需参加一科英语统考,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由学校自主命题。
03.
报考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的在职人员。
2、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对已获得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其所获得国(境)外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3、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无学士学位者,可参加研修班课程的学习。
04.
培养方式
1、授课形式:结合武汉市外学员的需求,研修班采取“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线下”为主,或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双体日授课(原则上每月两个周末),每个月结束一门课程的学习任务。
2、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学习与专门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法;
3、坚持立德树人,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员个人特长,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将价值引领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着力增强学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同时帮助学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课堂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展示、生讲生评、生讲师评和实践教学,着力提高教学效果;每个班建立学员联系微信群,配备班主任和学业导师,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及校外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授课。
5、注重社会实践和学术训练,鼓励学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种学术活动,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讲座;
6、每位学员采取1V1教务管理,配备班主任和学业导师。
05.
颁发证书
(一)学员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后,颁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修班结业证书》。
(二)若学员有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在本人自愿情况下,我院可协助学员对接校内各类高等教育办学项目。符合同等学力申硕条件考证含金量排行榜,并自愿申报硕士学位并通过全部课程水平认定考试的学员,可以向学校以同等学力人员身份申报硕士学位。
06.
学位申请步骤
(一)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申请并在各培养单位办理《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入册证》;
(二)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我校组织的学位课程考试和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
(三)在全部考试通过后一年内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同等学力申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提出论文答辩的申请;
(四)在提交论文后半年内进行论文答辩;
(五)论文答辩通过后,按规定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以上时间要求须同时满足。
07.
颁发证书
报名时间:常年招生,循环开班
报名资料:
1.身份证;2.毕业证;3.学位证;4.蓝底照片;
5.学信网申请学位认证报告PDF 文档(08年之前的需要18个工作日);
6.学信网申请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案表(PDF 文档);
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级研修班申请表;
8.国外学位证书需要做留服认证备注。以上全部资料需要电子扫面版(高清)
详细了解 研究生报名
可扫码详细咨询哦
同等学力申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4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招生简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of and Law),简称中南大,位于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由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湖北省2011计划,财经一流学科建设联盟理事长单位,立格联盟、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成员,AMBA、CFA协会认证院校。截至2023年2月,学校有南湖、首义2个校区,占地2800余亩,建筑面积120万余平方米;图书馆有图文藏书1588万余册;设有20个学院(部、中心) ,本科专业60个;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余人,硕士研究生8600余人,博士研究生1200余人。
同等学力申硕 //
同等学力申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都可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的要求与办法,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申请人通过了学位授予单位审核、国家组织的全部考试以及学位论文答辩后同等学力申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4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招生简章,经审查达到了硕士学位学术水平者,可以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是国家为同等学力人员开辟的获得学位的渠道,这对于在职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干部队伍建设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报考条件
1.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 和道德修养,身体健康;
2. 2.已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且已经获得学士及学士以上学位三年 以上(含三年),已获得的学位证书可以通过国家学位认证;
3. 3.对已获得的学士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同等学力申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其所获得的国(境)外学位 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报名资料如下:
1、最高学历和学位证书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2、身份证复印件;
3、两寸照片蓝底四张;
4、报名登记表。
招生专业
招生专业:金融学,经济与金融,企业管理,会计学,新闻传播,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证书的正规网站,税收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管理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统计学。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统计学专业统考1门英语。
申硕基本流程
确定专业→申请审核制入学→课程学习(1-1.5年学制)→参加学校安排现场确认→学位统考报名(每年3月中旬)→参加考试(每年5月,单科成绩60分及格,保留5年学籍)→国考通过,参加校考(每年下旬)→学分修满,国考校考均通过→论文开题和正文答辩→论文环节通过→授予硕士学位证 (同等学力申硕需自现场确认开始5年内完成所有申硕事项,过期本期申请无效)
证书样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60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