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传承初心使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研究生一支部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通过此次参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研究生一支部的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伟大、正确,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展览馆中,还有许多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展示。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研究生一支部全体党员、部分积极分子和入党申请人,于2024年10月19日上午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外观)

上午9时,参观人员准时在党史展览馆门前集结后有序进馆,怀着崇敬的心情,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展板处与党旗合影留念,以此表达对党的崇高敬意和坚定信仰,这一画面记录下了同学们对党的热爱与忠诚。

(参观人员集体与党旗合影留念)

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在展览馆内进行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以“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为主题考证培训机构,按照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脉络顺序精心布设了四个展厅,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

(展厅部分剪影)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被展览馆内的场景深深震撼。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文物、一个个逼真的场景复原,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这些珍贵的文物、翔实的史料、生动的影像和逼真的景观,共同绘就了一幅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坚持理论探索、坚定为民造福的壮丽史诗。大家在参观过程中不时驻足观看,交流感悟,深刻体会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同学们在展厅认真参观、交流)

上午11时许此次参观学习之旅来到了尾声。全体同学在宣誓厅集合,庄严肃立,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在大厅久久回荡,深切表达了信息学院研究生一支部学生党员作为新时代青年对党的忠诚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学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通过此次参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研究生一支部的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伟大、正确,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大家纷纷表示,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要以此次党日活动为契机,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始终践行新时代青年的初心使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使命感投入学习和生活,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水平追寻红色记忆,传承初心使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研究生一支部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以实际行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未来,信息学院研究生一支部将继续发挥基层战斗堡垒的作用,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信息学院研究生一支部

2024年10月19日

附:参观学生心得体会

(张悦)参观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和思想升华。在这座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展览馆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亲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

展览馆的大厅庄严肃穆,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无声地诉说着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史。从五四运动的呐喊,到南湖红船的启航,从井冈山的星火,到长征的壮举,再到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硝烟,每一段历史都让我心潮澎湃。这些历史事件,不仅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壮丽诗篇。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着历史书上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照片上他们正值当打之年,毫不犹豫地将理想信念融入祖国的发展之中,用他们的青春创造黎明的好光景,用炽热滚烫的鲜血勾画中国的盛世蓝图。但是很多人却没能坚持到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但他们高举着共产主义大旗,坚信着未来必将是赤旗的世界,为了中国的人民少有所教,老有所依,执着地以奋斗为目标扬起了风中那抹飘扬的红。

展览馆中,还有许多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展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艰苦奋斗,到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再到新时代的辉煌成就,每一步都凝聚着党和人民的辛勤汗水和智慧。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

在参观的最后,我们进行了庄严的宣誓。站在党旗前,我郑重地宣读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不仅仅是一句誓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承诺。

宣誓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法学,感悟成长 志愿奉献 立志成才——首都大学生理论社团先锋论坛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

感悟成长 志愿奉献 立志成才——首都大学生理论社团先锋论坛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

感悟成长 志愿奉献 立志成才——首都大学生理论社团先锋论坛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

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展现首都大学生志愿服务北京奥运的风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法学,鼓舞抗震救灾的勇气和信心,由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发起的“感悟成长·志愿奉献·立志成才” 首都大学生理论社团先锋论坛于6月1日下午在我校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校团委、学生处主办,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团学联、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习社承办。

校党委书记王玲、北京团市委副书记沈千帆、校党委副书记陈建香、北京团市委大学中专工作部部长胡九龙以及学工部部长王强、宣传部部长李景瑜、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凯峰、校团委书记徐松等出席会议。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的学生理论社团代表近二百人参加了此次论坛活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党委书记王玲在讲话中首先指出理论社团在大学生中引导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同学理论素养的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肯定理论社团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信仰坚定、理论水平较高的优秀青年。她指出三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中国发展的主力军;高校理论社团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意义;今后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理论社团建设。她认为在当前重要时刻,理论社团能够抓住契机展开理论研讨很有意义,今后应该坚持发扬,聚焦问题,展开思想碰撞,引导学生学习理论,学会思考,做有思想力量的一代新人。

北京团市委副书记沈千帆在讲话中首先对首都高校理论社团先锋论坛召开表示衷心祝贺。他认为当代首都大学生是有抱负的热血青年,是充满智慧、充满激情、充满爱国情怀的新一代,希望首都大学生在经历了磨难的考验后,变得更加理性、成熟和坚强。他同时号召广大理论社团学生相应胡锦涛总书记五四北大重要讲话精神,肩负传播真知、弘扬新风责任,带领同学坚持不懈地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在社会实践的洪流中成长为清醒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论坛主题发言阶段共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回顾成长,当代大学生们的政治观念和文化炫彩”中,来自北京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会的张金伟同学做了以《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报国》为题的发言;来自北京交通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的杨俊峰同学做了题为《如何认知青年流行文化》 的发言。

在第二部分“立足2008,北京奥运会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中,来自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的奥运会志愿者白子健同学做了题为《微笑北京,志愿中国》的发言。他结合自己的奥运会志愿者服务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法学,感悟成长 志愿奉献 立志成才——首都大学生理论社团先锋论坛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于志愿者的内涵和北京奥运会可能对青年志愿者造成的影响的理解。

第三部分是“展望未来,祖国建设和时代发展对青年提出的要求”。第一位发言的是已经被美国纽约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提前一年毕业的法学院朱辰昊同学。在题为《我们的梦想和使命》的发言中,朱辰昊同学结合自己在参加联合国全球治理创新青年设计大赛和对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进行暑期访问的过程里的所见所感,谈到了自己对于当代中国青年人的使命的理解,即全球化下的学习;他表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仍然应该保持一颗中国心和民族认同,飞越重洋是为了飞回更美丽的神州。人文社科学院的张欣同学在《拥抱国际化,胸怀爱国心》的发言中提出要在实际行动中应坚定对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脚踏实地学习以达到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每个部分学生发言结束后,胡九龙、徐凯峰和李景瑜三位老师分别对该组同学的发言给予了简短精彩的点评。胡九龙老师谈到,鸦片战争把中国带入到全球化当中,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才真正参与到了全球化;全球化不会是一个太平的过程,应当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树立忧患意识、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国家、民族发展的原动力来自其文化,我们应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中保持科学的态度;青年文化的极强可塑性,对整个社会文化有着重要的建构功能。

徐凯峰老师对白子健同学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参加志愿者活动使志愿者得到了社会的认同,获得了精神层面、更高层次的收获和满足;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代社会对80后的整体印象;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精神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能够服务于国家的建设;大学生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要有所辨别,要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用自己的行动,促进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

李景瑜老师对第三组同学的发言进行了点评。他结合前面两位同学的观点,提出我们在当今这个时代应当树立的三方面理念:一是时代的意识,即要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之下,树立起国际化的意识;二是时代的责任,就是要坚定对党和国家事业的信心,将个人的发展同祖国、社会的需要联系起来;三是时代的机遇,要认识到这样的时代背景给每个人提供了难得的成功成材的机遇。最后,李老师深情呼喊“汶川加油,北京加油,中国加油,同学们加油!”,将论坛气氛推向了高潮。

此次论坛活动正式启动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活动。仪式上,伴随欢快热烈的音乐声,王玲、沈千帆共同为系列活动LOGO揭牌。论坛公布了纪念改革开放系列活动的主题和内容。系列活动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改革开放的人才与智力支撑”为主题,包括有对外开放领域优秀校友事迹展示及个人专场座谈会、学生学术会议和重要科研项目选拔、国际化背景下新课程设置的讨论、党团支部风采大赛、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专训班等活动,旨在通过回顾学校过去的人才培养取得的成就,探讨全球化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要求,进一步凝练特色,努力培养素质全面、信仰坚定的时代青年。

论坛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理论骨干刘文伯同学代表首都高校理论社团宣读了倡议书,倡议广大同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道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北京大学“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挥洒青春、贡献力量。

在短暂的休息后,晚上六点论坛自由讨论部分在诚信222会议室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八所高校的九家理论社团济济一堂,大家首先分别介绍了各自社团发展经验和品牌活动。随后就理论社团如何在大灾面前引领学生思考走向深入,坚强面对,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党中央、国务院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时刻坚持以人为本,冷静思考、坚强应对、科学部署,救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社会各界捐款捐物考证含金量排行榜,积极参加救灾志愿活动,给灾区人民和救灾工作以强有力支持。所依托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积累的强大国力。这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害更加坚定改革开放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顺利结束了各项议程以后,晚上八点半论坛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此次论坛的举办更加坚定了大学生对改革开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明确了自己的庄严使命和历史责任;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热情,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和实践党的创新理论,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奋力夺取抗震救灾和奥运志愿服务的胜利,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哪个好,“百年奠基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术年会”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行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任务的部署和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上海市委关于贯彻宣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的各项部署要求,由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承办的“百年奠基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术年会”于6月12日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召开。

开幕式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书记殷耀,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曾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致辞,开幕式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许玫主持。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国防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近20所高校和单位的70余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史党建领域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许玫

殷耀表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建校60多年来,在国际经贸人才培养和全球经贸治理研究方面形成自身的特色。学校决策咨询研究水平始终居上海高校前列。近年来,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科研和思政课教学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今年党史学习教育期间,思政课堂创新学党史,改革成果获学习强国、光明日报、上海电视台等多篇报道。此次学术年会是以百年党史为主线的思想交流和智慧碰撞的学术盛会,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广纳真知灼见,为未来学术研究与合作,以及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寻求新办法、开拓新途径。

▲殷耀

曾峻表示,过去100年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人民需求、时代条件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要全面思考研究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哪个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让社会主义焕发出生机活力,如何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时,灵活运用并丰富发展这些原则以及中国到底给社会主义贡献了什么。回答以上问题,应从比较视野、跨学科与多学科视野、强大理论抽象能力等三个方面着力。

▲曾峻

权衡表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疫情大流行的特殊时期,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化危为机,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界深入总结历史、善于提炼经验,勇于理论创新,为研究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提供坚实有力的学术支撑。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要有高度使命感和责任心,深入总结发展实践,构建立足于中国发展实际的理论话语体系,指导新征程,讲好中国故事和上海故事,提高对外传播的能力,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贡献上海力量。

▲权衡

主旨报告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这一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大会主旨报告由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郝宇青教授主持。

▲郝宇青

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孙力教授指出建党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非常核心的问题,马克思中国化为什么能够成功,原因是中国文化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的优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前提,同时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体系与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优秀的知识分子有密切的关联。

▲孙力

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公龙教授指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铸就历史伟业的关键在于能够把握历史机遇,保持历史主动。他通过梳理建党百年历史上在不同的历史关节点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主动寻找机遇、把握机遇、扭转被动局面的历史事件,总结出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善于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科学判断机遇,善于从内外互动中找机遇,善于通过改变既定思维范式主动塑造机遇的启迪与经验。

▲王公龙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远新教授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十大历史性贡献及基本经验,认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斗争精神以及大力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经验。

▲张远新

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学会会长、《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认为 “人民城市”是中国共产党治理城市的战略基点,将中国共产党有关城市工作形成的重要理念放在百年历史中进行思考,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管理和建设城市中取得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成就和经验学什么技能好,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以人民至上为核心构建的政府理念,包括形成城市工作上的“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和战略节点。

▲周智强

大会发言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统战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秦淑娟教授主持大会发言。

▲秦淑娟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朝科教授指出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治国理政的基本规律,学术界纪念建党100周年要少讲必须,多讲如何,把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落到实处。

▲王朝科

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福振教授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要实现物的现代化,更重要的也要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本身也是人解放的一部分,人的现代化理念越高越能推进物质现代化的发展。

▲周福振

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福寿教授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经历了整顿恢复、逐步形成与完善、展开体系化建设三个阶段,其中贯穿着一定的逻辑性。

▲黄福寿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上官酒瑞教授从守初心担使命与党的崇高历史情怀、推进理论创新与党的坚定历史信念、推进社会革命与党的强烈历史担当、推动自我革命与党的高度历史自觉四个方面论述党的独特品格。

▲上官酒瑞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赵勇教授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百年探索的原创性贡献,指出对于中国道路的观察和探讨需要整体历史感,整体性视角、历史性视角与比较视角。

▲赵勇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彭先兵副教授总结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严格入党条件、提高党员标准,清洗投机分子和淘汰不合格党员,重视理论教育和加强党史学习等三点保证党的先进性的党员质量建设经验。

▲彭先兵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崔美娜副教授指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外交按照自己独特的风格形成特有的发展路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哪个好,“百年奠基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术年会”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行,而“和合”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百年外交历程中的政治文化印记。

▲崔美娜

闭幕式

闭幕式上,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吴解生作了学术总结。他首先肯定此次会议准备充分,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不断涌现新观点、新热点、新认识、新体会,这些发言体现了与学习党史与“四史”教育结合、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与总结党的一百周年走过的奋斗历程、取得的经验成就以及做出的贡献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其是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相结合的“四个结合”的特点。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与国情相结合的成果;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建设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包括外交领域如何实施党的全面领导;党的人民至上思想等三个重点,得出以下结论:其一是中国共产党通过百年实践成为世界上规模和力量最大的执政党,实践将会证明有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空想。其二是遵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性的根本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地位,这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历史将会证明有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空想。

▲吴解生

本次学术研讨会是跨学会、跨专业、跨学科、跨地域的学术会议,所有发言者的语言都很坚定,敢于发声,勇于联系实际。彰显话语权,增强学科的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创新,提高对重大问题发声的能力,这是哲学社会科学界的重要使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62399.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12月 27日 下午3:06
下一篇 2024年 12月 27日 下午3: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