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招生计划
2025年我校招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约220名左右(最终以教育部下达招生计划为准)。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按定向协议就业;非定向就业按学校推荐、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我校招收的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形式为全日制。
三、报考方式
推荐免试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
(一)推荐免试直接攻博。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校内外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报考专业所在学院复试合格后,直接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二)硕博连读。从本校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只招收报考“非定向”就业的考生。
(三)申请-考核。在符合报考条件的校内外优秀应届或往届硕士生,或取得国外一流大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报告)中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申请-考核”方式原则上只招收报考“非定向”就业的考生,对于创新能力较强,学术科研成果较为突出,报考导师认为具有较强培养潜质且同意推荐的在职人员申请报考,由学位点审核同意后,方可取得报名资格。
四、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
3.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它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
5.考生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后满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且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发表两篇或两篇以上学术论文(第一作者),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以硕士研究生身份报名;
(4)持国外或境外学历或学位证书者,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5)我校全日制二年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6)当年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本科生。
前4种学历可以申请-考核方式报考,第5种学历可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第6种学历可以直接攻博方式报考。
6.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意见。
7.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报考须征得所在单位的同意。因考生与所在单位存在纠纷而造成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的,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8.现役军人考生须符合军队有关报考规定。
9.以直接攻博方式报考需获得当年推荐免试资格。
10.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在满足报考条件1–6的基础上,拟申请的博士专业与硕士在读专业原则上应同属一个一级学科,已完成规定的硕士阶段课程学习和考核,成绩优秀,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读硕士研究生。同时,英语水平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425分及以上,或托福80分及以上、雅思6分及以上、PETS-560分以上,或在英文国际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若达不到以上条件,则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英语能力考核,考核形式为笔试,考核成绩须合格。
11.以“申请-考核”方式报考:在满足报考条件1–6的基础上,须具备良好的学术科研能力,已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英语水平要求同硕博连读方式考生的英语水平要求,在国外留学并获得教育部学位学历认证也可视为满足英语水平条件。若达不到以上条件,则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英语能力考核,考核形式为笔试,考核成绩须合格。
12.报考院系所规定的其他条件。
五、报名程序
1.网上报名:
(1)报名时间:以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博士招生动态栏目通知为准;
(2)报名程序:考生登录博士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请务必按照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填写报名信息、上传报名材料、打印报名表格。
2.提交材料:
考生须在报名日期截止后5日内向所报考的招生院系所寄(送)达纸质的报名登记表及其它材料(联系方式及材料邮寄地址见附表)。报名材料可以由考生本人直接送达,也可以通过EMS邮寄,不接受快递公司投递。
须寄(送)的报名材料如下:
(1)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报名系统报名结束后下载打印并签字);
(2)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格检查表(近三个月二级甲等或县级以上医院出具体检报告,须加盖医院公章);
(3)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2份(由2名专家分别填写,需加盖专家所在单位公章);
(4)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调查表;
(5)在读硕士生和应届生提交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往届生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及评议书(同等学力考生可免交此项);
(6)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生提供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最高学位证书复印件或学位认证报告;身份证复印件;
(7)个人简历及自述(须拟报考导师签字确认);
(8)拟报考“定向”类别的考生,请下载并填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定向”资格审查表》,要求考生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招生导师及学位点出具具体意见;
(9)已发表论文复印件或录用证明(论文复印件包括杂志封面、目录、全文及封底),同等学力考生还需提交已学过的课程证明;
(10)拟报考院系所规定的其他材料。
网报成功、提交材料齐全的考生方可参加资格审核。资格审核通过的考生方可参加报考信息确认及复试。
3.报考信息确认: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确认工作将安排在线上进行,详情请于2025年3月左右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的报考信息确认通知。考生报考信息确认后方可参加复试。
六、考试与评价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资格审核、材料评审和复试三个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1.资格审核:按照第四项要求及各招生学院的要求进行资格审核。
2.材料评审:学院组织专家对考生提供的材料(科研成果、参与或主持项目以及获奖等)进行审核评价。
3.复试:包括英语能力、科研能力及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等内容。具体时间及地点以各学院复试通知为准。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成绩不记入总成绩,但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相关文件执行,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同等学力加试:对于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在复试阶段须加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2个小时,满分100分。同等学力加试成绩不记入总成绩,但有任意1门不及格(低于60分)者为加试不合格,不予录取。同等学力加试,考查科目由招生导师指定,具体考试时间及地点以学院通知为准。
直接攻博方式的考生在推荐免试阶段进行复试及录取。
七、录取
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择优录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5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确切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为准,在录取时,根据报考情况在全校统一调剂使用招生计划。有以下情况之一者,经查实即取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资格:
1.提供的材料不真实;
2.受刑事、行政或纪律处分;
3.应届生入学前未毕业或未取得硕士学位。“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考生在报名前要与拟报考的导师进行充分沟通。在整个博士招录过程中,若导师认为本人不适合指导某学生,导师有不录取该学生的权利。
八、调档
录取为非定向博士的应届硕士生毕业后办理档案调转手续,往届硕士生在拟录取资格确定后的规定时间内办理档案调转手续。录取为定向博士的考生不调转档案,但需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未按规定办理档案调转手续和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的考生,将被取消拟录取资格。
九、学费、学制、奖助学金
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具体学费标准以我校财务处网页收费公示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公示表》为准。
博士研究生学制四年(直博生学制五年)学什么技能好,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六年(直博生不超过八年)。
国家和学校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三助岗位”、绿色通道等制度,建立多元奖助体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同等学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20人,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支持博士研究生完成学业。
以上所有奖助学金在博士正常学制年限内按政策评选;如有变化,以当年国家和学校奖助政策为准。
十、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是国家定向培养专项招生计划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同等学力,施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我校“骨干计划”原则上安排在理工农科类学科专业。
报考骨干计划的考生须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骨干计划资格申请平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首页-“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资格申请平台”,网址:)提交申请信息,经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线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名。
十一、其他说明
请考生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发布的相关通知。
若2025招生年度国家出台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公布。考生如有疑难问题,请与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同等学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5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招生简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2025年 招生简章
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享有“气象人才摇篮”之美誉,在地球科学领域具有世界性影响力。其前身南京气象学院始建于1960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学校2023年分别位列、ARWU、QS、U.S.News四大排行榜中国内地高校第56位、第74位、第67位、第46位。学校已形成以大气科学为中心,以地球科学、信息工科为主体,理、工、管、文、艺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6个一级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82个本科专业,并设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等9个学科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地球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01
申请对象和条件
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可以提交申请。已获得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其所获的国(境)外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一定的成绩,学术水平或专门技术水平已达到所申请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标准,可向有关学位授予单位申请硕士学位。
02
申请学科专业及统考科目
03
申请流程
信息登记及资格审查
报名信息填报
申请人需完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5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信息登记,根据要求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纸质材料邮寄
申请人应提交以下纸质材料,应与上述登记平台信息保持一致: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注册登记表(需所在单位盖章)
(2)最后学历证书、学士学位证书或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提供)复印件(扫描件)
(3)身份证复印件(扫描件)
(4)与申请专业相关的论文、专著、获奖证书或成果证书。
资格审查
研究生院、校外招生办对申请人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审核合格后发放接收培养通知书。
网上注册
通过校内资格审查后,完成注册并填写相关信息,上传本人电子证件照片(必须是蓝底照片),以备学位授予时使用,仔细核对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并提交(未提交者无法参加现场确认)。
现场确认
申请人需参加现场确认,现场确认包括:
(1)身份证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查验;
(2)个人图像及指纹信息采集;
(3)签署《诚信承诺书》。
现场确认时间、地点及要求等另行通知。
04
培养方式
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原则上采取不离岗的学习方式。通过集中性或线上课程教学和平时学习指导相结合方式,完成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区域(行业)集中组织报名,达到开班规模可实施定制化培养(授课地点、授课方式、授课时间等),具体由区域行政部门或行业单位与学校协商确定,报研究生院备案后实施。
课程学习及水平认定
在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注册的学员(以下简称在册学员)按照学校统一要求进入课程学习阶段。课程学习科目、必修学分等均按照所申请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相关规定进行。
在册学员自注册之日起,须在两年内按培养方案修完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同等学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5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招生简章!,修满规定的学分后由研究生院出具课程学习证明。四年内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及相关学科专业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四年内若未按照我校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结构修满规定学分或未通过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则本次申请无效。
学位论文工作
在册学员按培养方案修完全部课程方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并撰写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在册学员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可申请相应硕士学位,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相应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05
证书授予
1.培养期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同等学力,规定课程合格、论文撰写答辩通过考证书的正规网站,且通过统考科目,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颁发教育部统一印制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证书,国家承认,中国高等学生信息网(学信网)电子注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实施细则》的规定,授予相应学科门类的硕士学位,并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在就业、晋升、职称评定、积分入户、申请博士等方面和其他形式的硕士学位证书享受同等待遇。
2.培养期内,规定课程合格、统考未通过,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颁发研究生课程结业证书(加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钢印、红印、校长印),并纳入硕士研究生校友会资源。
06
其他事项
1.申请人提交的资格审查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申请资格。
2.申请人学习期间除学费以外的书本费、食宿费等费用自理。
3.申请人学习期间的户口、档案等一切关系留在原单位。
4.自本简章发布至申请人资格复核前,如遇国家政策变动,以最新国家政策为准。
5.本简章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6、授权书
敬请扫码添加下方招生站咨询老师
为您详细规划适合您的学习计划!
END
硕士、博士招生
免试入学,线上学习
国家认可,含金量高
李老师:
往期推荐
01
02
03
04
2024升学规划早安排、早获益!
您的顺利录取是我们的最终目标!V I P
好文章值得分享,看完有收获,右下角点个“在看”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同等学力,202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MPAcc/审计MAUd的招生信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年招全日制,学制3年,学费2.8万元/年,在南京本部、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南信大无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2023级审计硕士,全日制,3年,在南京本部。学费2.2万元/年。
1253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点()
该学位点导师有:胡明保、袁敏、华兴夏、曹广喜、彭本红、屈家安、孙薇、黄超、何文剑等。
设置4个主要培养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与决策、环境会计与绿色财务、资源与绩效审计。
全日制,3年,在南京本部、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南信大无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学费2.8万元/年。
考试科目及参考书
初试:①199管理类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复试:①F28会计学(含政治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①T12财务管理
②T16审计学基础
F28会计学:《会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同等学力,202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MPAcc/审计MAUd的招生信息,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1年。
T12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学》,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
T16审计学基础:《审计学基础》,王会金、许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
0257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点(MAuD)
该学位点导师有:袁广达、王进山、贾创雄、姚晖、姜珂等。
设置3个主要培养方向:财务收支审计、资源环境审计、绩效审计。
全日制,3年,在南京本部。学费2.2万元/年。
考试科目及参考书
初试:①199管理类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复试:F34审计学(含政治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①T12财务管理
②T37会计学基础
F34审计学:《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1年。
T12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学》,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
T37会计学基础:《会计学》,刘永泽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年。
以下是招生简章原文
学校与商学院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气象高等学府。1960年,中央气象局依托南京大学创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于1963年迁址江北,更名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2000年由国家气象局划转为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9月、2022年2月连续两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
商学院目前共有教职工93人,其中专任教师76人,教授22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56人;学院拥有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教育部讲席教授、国家重大人才计划B类、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研智库首席专家、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经济分会学术委员、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等。
南信大商学院硕士点介绍
0202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该学位点导师有:史丹、郭朝先、李钢、盛济川、顾和军、孙少勤、何正全、李春风、张三峰等。
设置5个研究方向: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气候经济学。
全日制,3年,在南京本部。学费0.8万元/年。
1202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
该学位点导师有:陈涛、邱玉琢、乔均、崔维军、吴崇、程明宝、谢荣见、孙薇、于波、阳毅等。
设置5个研究方向:会计与财务管理、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气象商业管理。
全日制,3年,在南京本部。学费0.8万元/年。
0254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点(MIB)
该学位点导师有:孙少勤、汪峰、杨芳、张明杨、周锦等。
设置3个主要培养方向:跨国经营与管理、国际投融资与风险管理、大数据与商务智能。
全日制,3年,在南京本部。学费1.0万元/年。
0257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点(MAuD)
该学位点导师有:袁广达、王进山、贾创雄、姚晖、姜珂等。
设置3个主要培养方向:财务收支审计、资源环境审计、绩效审计。
全日制,3年,在南京本部。学费2.2万元/年。
1251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点(MBA)
该学位点导师有:程明宝、姜彩楼、谢荣见、盛济川、顾和军、魏向杰、张娜等。
设置6个主要培养方向:大数据管理决策、创新与创业管理、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与投融资决策、运营与供应链管理、数字营销与电子商务。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3年,在南京本部。学费,全日制,2.8万元/年;非全日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同等学力,3.5万元/年。
1253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点()
该学位点导师有:胡明保、袁敏、华兴夏、曹广喜、彭本红、屈家安、孙薇、黄超、何文剑等。
设置4个主要培养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与决策、环境会计与绿色财务、资源与绩效审计。
全日制,3年,在南京本部、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南信大无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学费2.8万元/年。
注:学费以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最新标准为准。
考试科目及参考书
0202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
初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49微观经济学
复试:F44宏观经济学
849微观经济学: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F44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02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
初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26管理学
复试:F45 统计学
826管理学:周三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2018年。
F45统计学:贾俊平等,《统计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
0254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点(MIB)(不招收同等学力)
初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96经济类综合能力
④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复试:F32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
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国际商务》(第11版),查尔斯·希尔,托马斯·霍特著,郭羽诞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F32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学》(第五版),张二震等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国际金融学》(第五版),裴平等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
0257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点(MAuD)
初试:①199管理类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复试:F34审计学(含政治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①T12财务管理
②T37会计学基础
F34审计学:《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1年。
T12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学》,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
T37会计学基础:《会计学》,刘永泽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年。
1251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点(MBA)
初试:①199管理类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复试:①综合面试(含政治理论)
综合面试包括:专业课、外语测试、政治理论、综合能力测试。
1253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点()
初试:①199管理类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复试:①F28会计学(含政治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①T12财务管理
②T16审计学基础
F28会计学:《会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1年。
T12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学》,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主编考证培训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
T16审计学基础:《审计学基础》,王会金、许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
注:考试大纲参见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最新版考试大纲。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62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