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学院硕士点,1.体育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1.体育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体育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73年的广西师范学院体育系,学院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2020年下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通知》(教外函〔2021〕8号)》精神,我校2021年面向全国部分省(市、区)招收体育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四年制本科生,特制定本简章。

一、项目介绍

(一)项目名称

广西师范大学与韩国龙仁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批准书编号:)(以下简称本项目)

(二)举办学校

广西师范大学

韩国龙仁大学

(三)专业介绍

1.体育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信念执著、品德优良、专业扎实、国际视野、务实创新的办学宗旨,引入韩国龙仁大学国际领先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两校体育学科的优势教育资源,打造一流的教育教学团队,融合体育创新、体育产业、体育保健、体育竞技等培养内涵,聚焦“知识、能力、素养”,着力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基本人文底蕴广西师范学院硕士点,具备全球领先的体育事业理念、熟悉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方法及基本的运动技能,熟悉国际体育事务运作规则及先进的体育训练处方,能够胜任体育教育、体育训练、体育保健康复、运营国内外体育俱乐部及各种体育赛事等体育产业工作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综合型体育高端人才。

2.课程开设

本专业四年开设47门左右课程,毕业所需总学分165。其中引进自韩国的课程为16门,重点引进韩国龙仁大学体育学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训练方法、训练教练、训练保障等方面的核心课程。韩方20余名龙仁大学师资来我校授课,承担总课程33%左右。引进课程用韩语上课,使用全套原版教辅材料。

(四)项目优势

1.强强联合。中韩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充分利用两校体育教育专业优势教育资源,打造一流的教学团队。引入韩国优质的教育资源、核心教育课程及师资,三分之一以上的专业核心课程由韩国优秀教师讲授。该项目独立编班,培养高质量、专业扎实、国际化人才。

2.灵活的择校选择。学生可以4年都在国内学习,同时享受韩国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不出国的留学体验。学生也可以在学习期间申请参加两校联合举办的“2+2”双学位校际交流项目,并于后两年赴龙仁大学学习。

3.毕业时,学生如按时修完两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获得相应学分并符合其他毕业条件,可获得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证书,达到学位授予条件由广西师范大学授予学位。“2+2”项目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可同时获得广西师范大学和韩国龙仁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本项目毕业学生经韩国龙仁大学综合考核,达标者可优先申请龙仁大学硕士、博士项目,在龙仁大学完成硕士和博士课程学习,达到学位授予条件后可获得龙仁大学授予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

4.制定专门的韩语能力提升计划,并提供入学后赴韩国交流学习的机会。

二、招生及培养

(一)招生计划及学费

专业

学制

学费标准

拟招生省份

招生计划

专业代码

体育教育(中外合作办学)

四年

元/年

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省

90人(各省招生人数以生源省招办公布为准)

【注:元/学年(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批复为准)。学生入学后还可以选择申请参加两校联合举办的“2+2”双学位校际交流项目,并于后两年赴龙仁大学学习。在韩国学习的学费将按韩国龙仁大学的学费标准执行(以届时韩方实际公布的学费为准)。】

(二)招生方式

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统招计划,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按相关招生录取规定和要求进行录取。

(三)学制与培养模式

【学制】四年

【两种培养模式】

1.采用“4 + 0”培养模式,学生大学四年全部在广西师范大学学习,毕业达到规定要求可获得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证书并由广西师范大学授予学士学位。

2.采用“2+2”培养模式,学生可以在入学后选择申请参加两校联合举办的“2+2”双学位校际交流项目,并于后两年赴龙仁大学学习。毕业时考证含金量排行榜,学生如按时修完两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可获得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证书;如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可同时获得广西师范大学和韩国龙仁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

申请赴韩国学习必须通过韩语等级考试,赴韩学习期间可以凭相应学习成绩,向韩国龙仁大学申请不同额度奖学金。

赴韩国龙仁大学插班生(第一学期)

学院

专业

学费(元)/学期

备注

体育科学学院

体育学

减免50%学费

(第二学期开始)

学费(元)/学期

奖学金获取标准

奖学金分配

上学期成绩 2.5~2.99

学费的20%

上学期成绩 3.0~3.49

学费的30%

上学期成绩 3.5~3.99

学费的40%

上学期成绩 4.0~4.50

学费的50%

(四)日常管理

学生在广西师范大学日常管理与普通学生管理相同,按照《广西师范大学学生手册》规定享有权益和承担义务,遵守各项纪律。在韩国龙仁大学学习期间,按照龙仁大学国际学生标准管理。学生应同时遵守广西师范大学专门针对本项目学生制定的学生管理细则。

三、报考及录取

(一)报名条件

1.符合2021年高考报名条件,且已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高考报名(具体按各省招生考试机构要求执行)。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的要求。

3.报名学生必须参加所在省(区、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育专业统一考试。

(二)录取原则

1.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体育统考成绩均达到生源省(区、市)体育类本科控制分数线。

2.我校认可各省(区、市)招生考试机构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规定。按生源省(区、市)体育类投档原则投档,我校依据投档成绩择优录取。

四、学校及学院介绍

(一)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地处国际旅游胜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是国家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重点支持建设国内同类一流大学的3所高校之一。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4100多亩;在职教职员工240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近人,硕士生6500人,博士生260多人,各类留学生近1700人,成人教育学生2万多人。学校已发展成为广西教师教育的“领头羊”、人文强桂的“主力军”、科技兴桂的“生力军”、广西国际教育的“排头兵”。目前,学校正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综合改革,努力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目标。

学校现建制教学学院(部)21个,82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软件工程、体育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6个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软件工程、美术学)跻身全国前40%,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获B+档,排名进入全国前20%。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软件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获得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物理学获得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培育项目。广西(高校)重点学科35个,化学、工程学两个学科进入国际ESI排名前1%。学科专业涵盖了除军事学外的12大门类,文科的学科门类、博士点、硕士点及自治区级文科重点学科均位居广西高校前列。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73年的广西师范学院体育系,学院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院现有136名教师,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50名,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00名,国际级和国家级裁判21名。学院拥有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学院培养的学生获得12个世界冠军、5个亚洲冠军、17个全国冠军、20余个全国大学生冠军。

体育与健康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办学条件优良,有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机能测定与评价等六个教学实验室,一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室,运动分子生物学、运动生物化学和组织化学三个研究型实验室。体育设施种类齐全,数量充足,主校区雁山校区有现代化、标准化的体育馆、田径场、室内田径馆、恒温游泳馆、球类馆、网球馆、公共体育教学馆,并有一大批室外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

(二)韩国龙仁大学

韩国龙仁大学成立于1953年,以培养国家精神栋梁和优秀人才为己任。龙仁大学是韩国著名的私立大学,龙仁大学在艺术和体育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正朝着“为国家荣誉做贡献”和“保护韩国文化”的教育理念而努力奋斗。韩国龙仁大学培养了韩国最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员及体育事业从业者,是韩国体育学类的最高学府。

龙仁大学有6个学院、35个系,225名全职教师。目前在校生8000多人,其中60%的学生被武术学院、运动科学学院和文化艺术学院录取,这表明艺术和体育是龙仁大学的特色。迄今为止,龙仁大学培养了18个领域的500名体育运动员,培养的学生获得了49枚奥运奖牌(占韩国目前所获奥运奖牌的20%),100枚世界锦标赛奖牌,128枚亚运会奖牌。2018年的雅加达亚运会上,龙仁大学学生和校友共获得28枚奖牌,为韩国名列奖牌榜第三名做出重大贡献。

韩国龙仁大学体育学专业是韩国龙仁大学最强势专业,韩国龙仁大学体育学专业在韩国体育学领域排名位居前列,拥有从本科到博士的培养体系。本科培养定位为竞技体育运动员、教练员及相关组织人才的培养。龙仁大学致力为竞技体育运动组织及运营培养专业人才,为全民体育事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龙仁大学体育学专业以竞技体育教育为核心,不断扩大体育教育培养范围,以适应未来体育综合发展的趋势。韩国龙仁大学体育学专业拥有超过20名专业教授及教练,教授及教练团队不乏前国家奥林匹克运动队的首席教练、营养师、康复师等。该专业培养了大量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冠军及其他国际顶级赛事冠军。体育学专业专注体育核心价值的塑造,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实现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通过科学的体育训练教育,培养运动员及运动相关的工作人员。通过不断努力拼搏,韩国龙仁大学体育学专业已成为韩国最优秀体育人才的培养摇篮。在教育与科研领域,龙仁大学注重体育特性化教育,开创了特殊环境体育教育法及新体育理念等课程广西师范学院硕士点,1.体育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开拓了韩国体育教育者的视野,提升了体育科学研究的价值。

五、学历认证

韩国龙仁大学高等学历为中国教育部承认学历。

六、咨询办法

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简介

(截止至2024年2月)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始建于1973年,前身为广西师范学院体育系,2001年更名为体育学院,2020年健康管理学院并入后再次更名为体育与健康学院。它是广西最早建立的体育系,是广西体育人才的摇篮,是广西体育学科教育的排头兵。经过50年的发展历程,学院逐步形成了以体育专业与健康管理专业协同推进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模式。学院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立足广西,服务广西,面向全国,着眼东南亚;以“大健康”为理念,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己任,保持办学水平在广西处于领先地位,把体育与健康学院建设成为西部高校一流院系,逐步进入全国省属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先进行列。

学院是广西首个获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A类)的体育类本科院系,现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是广西首批体育学硕士学位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单位,是全国民族地区首个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民族地区唯一的体育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单位。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是自治区重点学科,学院设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六个本科专业。其中,体育教育专业于2019年12月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广西优势特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于2022年4月获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是广西师范大学和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联合共建、中南地区首个专为培养健康管理人才而设立的新兴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平台完整。截至2024年2月,学院现有教职工147人,专任教师122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4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8.36%;博士21人、硕士102人,占教师总数的83.67%。学院教师中有国际级和国家级裁判18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335人,硕士344人,博士33人。

学院教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有多项任职,其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1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2人、教育部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学分会委员1人、中国解剖学学会运动解剖学分会常委及委员各1人、广西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1人、广西普通高中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

目前,学院拥有多个高级别的教学科研平台,有六个本科教学实验室和四个研究性实验室,有藏书量丰富的资料室,其中体育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是广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健康促进与运动干预实验室获首批新一轮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学院还是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舞龙舞狮分会主席单位、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简介,“中国-东盟龙狮文化研究基地”。学院“马龙啦啦操队”是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国家啦啦操集训队”、“全国啦啦操五星级俱乐部”,广西师范大学也因此被授予“全国啦啦操示范窗口高校”荣誉称号。同时,学院高度重视社会服务作用,积极开拓产学融合亮点,分别与广西体育局合作建立“广西民族体育产业研究基地”;与广西第一戒毒所合作建立“运动戒毒研究(实习)基地”;与桂林消防救援支队合作建立“体能培训与训练基地”,产生了广泛的、良好的社会效应。

体育场馆设施国内一流,三个校区现有运动场馆总面积超过22万㎡。其中,雁山主校区有近16万㎡的运动场馆面积,有2个田径场(其中1个为余座位的标准田径场)、5000固定座位的综合体育馆、㎡的教学训练馆、200米跑道的室内田径馆;还有标准恒温游泳馆、网球馆、公共体育教学馆,以及一批高质量室外足球场、排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和游泳池等。

学科专业建设,育人硕果累累。历经几代体育人的不懈努力,学院已建成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2023年上半年学院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和通过体育教育师范专业二级认证,获审核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2012年至今,学院获自治区、教育厅和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立项50余项,获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36项,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5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

学院连续十年获得国家级项目立项,在西部地区名列前茅,近年来学院教师共主持了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代表的国家级课题16项,省部级项目36项,其他项目70余项,发表核心以上高水平论文79篇,出版著作8部,获得自治区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其他奖项30余项。在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培训学生专项基本功和师范技能大赛中,我院共获一等奖7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项。在“2018—2020年度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一体化项目建设”评审中,体育教育专业成为学校9个获得立项的特色专业之一,获资助经费800万元。

历届校友和在校生中有李宁、吴数德、陆永、唐灵生、肖健刚、吴艳艳、莫芷欣、何宇翔、黄小惠、邓猛荣、蒋蕙花等十多位奥运会冠军、世界锦标赛冠军、世界杯赛冠军,以及陆春敏、吴国山等残奥会冠军。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参加国际国内比赛中成绩突出,持续保持龙狮、啦啦操、武术等项目广西领跑、全国前列的优势地位。学院学生代表国家、学校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得国际比赛金牌31枚,全国和全区比赛金牌160枚。

重视国际交流,注重对外合作。学院坚持以东盟为平台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学院先后与越南、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建立了文化合作交流关系。与越南北宁体育大学合作培养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与越南北宁体育大学和岘港体育大学合作培养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努力开拓新的对外合作交流项目,实施战略发展计划,积极推进与韩国龙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最终获教育部批准与韩国龙仁大学合作举办4年制本科体育教育培养项目,该项目从2021年起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考证书的正规网站,学生可以接受中韩两国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也有机会攻读韩国著名体育学府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此举开创了学院对外开放和合作办学的新篇章。

学院将“立足广西、服务广西、面向全国、着眼东南亚”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秉承“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和“体健、好学、善思、力行”的办学理念;立德树人、薪火相传、行健不息,立志把体育与健康学院建设成为西部高校一流院系,逐步进入全国省属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先进行列。

学院招生咨询电话: –

学院网站:

广西师范大学—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12月7日,由我校和贺州市教育局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教育强国建设论坛在我校召开,旨在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落实基础教育的“优师计划”,促进西部地区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论坛以主会场专家主旨报告、分论坛分组报告等形式展开深入交流和研讨。我校党委副书记毛芳才和贺州市人民政府二级巡视员陈书莹出席并致辞,贺州市教育局局长陈贤文宣读论坛征集论文评审结果,我校副校长蒋奕主持开幕式。

毛芳才作开幕式致辞。他介绍了我校建校历史及发展至今取得的巨大成就,指出我校在抗日烽火硝烟中诞生,经两校汇流、数度调整、十次更名,仍坚持扎根八桂大地办学,在桂东沃土上追逐“兴师兴教”的报国梦想,成为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称赞的“桂东教师的摇篮”。今年,学校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获得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实现了从“中师”到“大专”到“本科”再到“获批硕士授予单位”四大跨越式发展。他表示,乡村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神经末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先导性要素。我校立足当地,将继续为贺州及周边培养大量服务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本届论坛致力于深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乡村教育发展模式,探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推动广西乃至全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陈书莹致辞。她指出,高质量的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推动贺州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是贺州市委、市政府矢志不渝地追求,近年来,贺州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升、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贺州学院为贺州乡村教育、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此次论坛的举办对于提振贺州乡村教育、促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为贺州教育的发展提出更多好主意、好建议,各教育局领导、中小学老师要珍惜这次宝贵的交流机会,全神贯注地学习,深入思考,将所学所得转化为实际行动,共同为贺州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主题报告会上,来自各个领域的7名专家学者共同就乡村教育的现状、问题、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交流与分析,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乡村教育发展模式,助力我国乡村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战略规划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高书国的“教育强国背景下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成就、挑战与未来”主题报告,从中国农村教育基本成就、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中国农村教育的理性思考、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对策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背景、教育强国体制机制构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新赛道、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厦门大学教育理论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洪才教授的“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从教育强国建设离不开农村教育现代化、农村教育现代化需要强大的教师队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育家精神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指南、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突破六道关隘、改革创新才能突破教师队伍建设关隘等六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浩大过程,需要国家出台有力的政策;国家拥有丰富的智慧资源,亟待创新体制机制进行开发;城市存在大量的过剩知识资源,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城乡均衡发展依赖制度创新,农村教育的兴旺需要教育家精神指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助力农村教育兴旺发达等助力农村发展措施。

教育部教师培养教指委委员、广东省培训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肖起清教授的“努力践行陶行知精神广西师范大学—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全力参与乡村教育振兴”主旨报告,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现实意义、陶行知乡村教育理念与精神、地方院校振兴乡村教育路径等三个方面提出践行陶行知精神在当今社会所具有的现实价值。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博士生导师刘远杰的“情深而文明:现代教育文明的中国基因与变革取向”主题报告考证书的正规网站,认为现代教育文明日益暴露出自身难以掩饰的内在悖论,尤其是情感消解与情感漠视正在深层地威胁着教育的意义建构与发展活力。从中国基因:“情深而文明”的文明观阐释,情感危机:反思现代教育文明,变革逻辑:走向“情深”的现代教育文明新形态等三个方面的探讨,提出发展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文明,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宏观教育理论命题、教育强国战略的历史新命,并希望我们的教育因情深而发生,主体由心而生教育之行,统一教育的真善美。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授、高等教育学科方向负责人,广东教育学会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守杰的“省域基础教育帮扶的广东探索”,以广东省的省域基础教育帮扶实践为基础,从问题的提出、省域基础教育帮扶的理论分析框架、广东省省域基础教育帮扶的实践、广东省“全方位全口径融入式”教育帮扶作用机理等方面探讨,提出结对双方应加强调研和沟通,以需求为导向,受援方向支援方提出发展需求,支援方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帮扶的效果,实现双向互通的模式。在进一步讨论方面提出帮扶升级与更新观念等探讨点。

我校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周琴的“文化视野下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主题报告广西师范大学—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从乡村教师作用之重、乡村教师发展之魅挖掘出问题点,提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实之困,并指明新时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未来之向、探讨基于“在地·共生”文化生态指向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之径。

贺州市八步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高级教师李娟的“用活百年发展经验 增强现代治理能力 提升特色学校品位”主题报告,从一颗初心、五名联创、五风共建、五育并举等角度分享如何以强化党建引领不断铸牢立德树人初心,如何着力创名校、塑名师、育名班、育名生、树名家长和加强党风、作风、校风、师风、学风建设,推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齐头并进,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论坛还设置了5个平行分论坛,主题分别为从教育家精神与乡村教师发展、中小学治理现代化与优质特色学校建设、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课堂变革、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乡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探索等5个方面进行研讨,与会嘉宾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此外,论坛公布了征集论文的评审结果,根据教育家精神与乡村教师发展、中小学治理现代化与优质特色学校建设、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课堂变革、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乡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社教育体系建构与中小学生成长、乡村中小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等八个专题评审出一等奖论文8篇,二等奖论文11篇,三等奖论文17篇。

贺州市教育局局长陈贤文,副局长、特级教师周凤飞;贺州市社科联主席陆小毅;区内外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区内外从事基础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贺州市三县两区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中小学校长、一线教师;贺州学院师生代表等参与论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62783.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12月 29日 上午9:11
下一篇 2024年 12月 29日 上午9: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