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中国政法大学都放弃了!!!!!
9月19日,中国政法大学发布通知,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其中包括一个法律(法学)硕士研究生和2个法律(非法学)硕士研究生。
下图为放弃入学资格名单↓↓↓
有许多童鞋表示“很不李姐” :“天哪,那可是中国政法啊,不要给我啊” “要是我考上了,腿断了都要爬过去”。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偶然现象,每年都会发生,当事人可能有了更好的选择。
好了,这件事情就让他过去吧!不要再占据我们的宝贵的备考时间啦,毕竟考研只剩3个多月的时间了,我们还有许多任务要完成呢!
既然,大家对于中国政法大学这么感兴趣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今天合合菌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法大2023的招生计划以及2022年的录取情况。
01
法大近2年法硕招生计划
首先,跟大家说一个坏消息,原光明新闻传播学院的法律(非法学)和原法律硕士学院法律(非法学)的非全日制,都停止招生了。
下图为法大2023年法硕招生计划:
法大2022年法硕招生计划:
法学院法律(法学)拟招生总人数30,推免生拟招生人数18。
民商经济法学院法律(法学)拟招生总人数41,推免生拟招生人数20。其中金融法拟招17人,拟推免8人;财税法拟招17人,拟推免8人;社会法拟招7人,拟推免4人。
法律硕士学院法律(非法学)拟招生总人数310,推免生拟招生人数162。其中,全日制拟招270人,拟推免162人;非全日制拟招40人。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法律(非法学)传播法拟招生总人数13,推免生拟招生人数8。
证据科学研究院法律(非法学)拟招生总人数45,推免生拟招生人数21。其中,法庭科学拟招25人,拟推免11人;司法文明拟招20人,拟推免10人。
总的来说,法大22年法硕计划统招210人,而23年只有188人,减少了22人。
02
法大2022年复试线
03
2022年复试及拟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情况:
2022中国政法大学,法硕一志愿复试名单里共有318人。
法律(非法学)最高分413学什么技能好,最低分340,共计有67名考生分数超过375;
法律(法学)最高分410,最低分359,共计有34名考生分数超过375。
拟录取情况:
法学院法律(法学)拟录取人数16,初试最高分401,最低分362。
民商经济法学院法律(法学)拟录取人数31,初试最高分410,最低分372。其中金融法拟录取17人;财税法拟录取11人;社会法拟录取3人。
法律硕士学院法律(非法学)拟录取人数227。其中,全日制拟录取188人,初试最高分413,最低分355;非全日制拟录取39人,初试最高分385,最低分356。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法律(非法学)传播法拟录取人数4,初试最高分360,最低分345。
证据科学研究院法律(非法学)拟录取人数27,初试最高分393,最低分340。其中,法庭科学拟录取21人;司法文明拟录取6人。
04
复试内容
根据要求,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全部采用网络远程复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复试内容为:
①资格审查
②综合面试(含专业课面试、外国语面试)。
此外:
③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的考生仍需按要求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考核,考核在综合面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④除报考法律(非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的考生外,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中,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高职高专学历毕业生、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取得复试资格后,参加复试时须加试(笔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
综合面试着重考察考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同时通过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等补充材料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法大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考生:不要的资格可以给我!!!,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情况的全面考查。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指南
欢迎报考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硕士研究生!
一、学院简介
行政法学院成立于2003年6月,是全国第一个以“行政法”冠名的法学院。监察法学院于2018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通过当天挂牌。行政法学院(监察法学院)始终秉承“学史明理、经世致用、宪行天下、会泽百家”的院训,致力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取得良好声誉。
学院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品质一流的师资团队,有蜚声中外的知名学者,也有新世纪优秀人才、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学院还拥有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导师队伍助力学生成长。
学院设有习近平法治思想、法理学、法律史学、宪法学、行政法学、监察法学、法律逻辑学7个教研室;设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监察法学学科及4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律师实务、监察法实务2个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特色方向;学院还设有监察法学、公共法律服务两个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
二、硕士点介绍
法学理论
法学理论学科是全国最早一批设立硕士学位授予点的二级学科;2000年,被确定为省部级重点学科;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课程《法理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研究生课程《法理学专题研究》是国家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本科生课程《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重庆市一流本科线下课程。以学科为主要依托设立有地方立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学科现有专职教师29人,教授10人、副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8人,其中,入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1人,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人选2人。
本专业以培养具有较高学术素养、能够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和法律实务工作的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法理学和部门法专业知识,了解法理学前沿理论问题和国家法治建设中的重大实际问题,并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开设有《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法理学专题研究》、《法律社会学》等课程。
法律史学
法律史学科1979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即评为司法部重点学科,2000年被确认为重庆市重点学科,2003 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的学术梯队;与国内同类学科相比,科研和教学水平,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经过三十余年的建设,学科发展势头愈来愈强劲,尤其是在研究、传播传统法文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该学科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法学和法律史学理论功底,适应法学研究和法治建设的需要。开设有《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律思想史》、《古典小说与传统法文化》等课程。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科是重庆市重点学科,199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1992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的创始成员,副会长单位。多年来本学科师生参与了国家和地方的大量行政法实践活动,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学科设有中国地方法制研究中心、政府治理法律风险防控中心、行政程序研究中心以及行政执法研究所、部门行政法研究所等专门研究机构。
该学科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宪法及行政法理论基础及系统的专业知 识,掌握中国宪法和行政法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当代主要国家宪法及行政法的基本原理、规则及制度,了解本学科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开设有《宪法经典著作导读》、《行政法经典著作导读》、《中国宪法学研究》等课程。
监察法学
2018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通过当日,西南政法大学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结合监察法学的性质及特点,依托行政法学院率先成立了全国首个监察法学院。2018年7月报请国家学位办同意,增设目录外二级学科“监察法学”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同时增设监察法实务方向法律硕士(法学、非法学),2018年9月开始首届招生。
“监察法学”学科突破传统学科界限,从全校各学科遴选教师组成导师队伍。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 15 人、讲师7人,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的师资团队。其中考什么证赚钱多,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6人,涉及9个专业。
作为全新法学学科,监察法学旨在弘扬我国监察法制文化,总结党的百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历史,尤其是新时代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实践经验,分析监察法律现象,对监察法律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纪检监察原理、监察法理论与实务、党的纪律学、廉政(文化)学、党内法规学。
法律硕士(监察法实务方向)
应国家监察体制全面覆盖所带来的人才需求,2018年设置监察法实务方向,以监察法学院为依托,整合全校各学科师资力量开展教学与培养活动。本专业方向面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政府、政法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念,对党绝对忠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恪守法律职业伦理原则和规范,系统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和法律实务知识,具备从事纪检监察职业所要求的政治素养、法律知识、法律思维、法律方法和法律技能,具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德才兼备、适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工作需要的卓越法律人才。
本专业方向除开设全国法指委规定的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程外,还结合监察委的监督、调查、处置职能开设一系列纪法融合、纪法贯通的纪检专业课程。本专业方向采用小班教学及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度。学院已与全国各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检察院和法院、知名律师事务所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校地协同联合培养纪法融合、纪法贯通的纪检监察高级专门人才。
法律硕士(律师实务方向)
本方向面向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法律顾问、仲裁、公证以及企业法务等法律服务领域,通过诉讼与非诉讼业务理论与实务教学,与实务部门联合强化技能训练,培养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恪守法律职业伦理原则和规范,系统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和法律实务知识,具备从事律师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思维、法律方法和法律技能,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卓越法律服务人才。
本专业方向旨在让法学课堂成为律师职业的起点,让法学院校成为优秀律师的摇篮,真正实现理论教育与实务训练融为一体,创新律师人才培养机制,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法律人才的需求。本方向整合全校师资力量开展教学与培养活动,尝试探索校地联合培养法律硕士模式改革,严格按照“学徒制”模式与律师事务所联合培养。实行双导师制,为每一位法律硕士研究生配备校内理论导师和律所实务导师。目前,已和金杜、泰和泰、重庆坤源衡泰、北京盈科、广东中熙等知名律师事务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院所协同联合培养律师实务方向法律硕士研究生。本方向采用小班教学,同时与律师事务所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务的多向度培养。
三、2023年各硕士点
初试科目
法学理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4德语或245法语
③704法学基础(法理学100分、宪法学50分)
④807专业基础B(民法学(民法总则、物权法)50分、刑法总论50分、行政法学50分)
法律史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4德语或245法语
③704法学基础(法理学100分、宪法学50分)
④807专业基础B(民法学(民法总则、物权法)50分、刑法总论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4德语或245法语
③704法学基础(法理学100分、宪法学50分)
④807专业基础B(民法学(民法总则、物权法)50分、刑法总论50分、行政法学50分)
监察法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4德语或245法语
③704法学基础(法理学100分、宪法学50分)
④807专业基础B(民法学(民法总则、物权法)50分、刑法总论50分、行政法学50分)
法律硕士(法学)
全日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
③397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
④497 法律硕士综合(法学)
非全日制同上
法律硕士(非法学)
全日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
③398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
④498 法律硕士综合(非法学)
非全日制同上
四、参考书目
法学理论
《法理学初阶》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指南,付子堂主编,法律出版社第六版;(注:法学各专业初试参考书目)
《法理学进阶》,付子堂主编,法律出版社第六版;(注:法学各专业初试参考书目)
《法理学高阶》(绪论及上编),付子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第三版。(注:法学理论专业复试参考书目)
法律逻辑学方向
《法律逻辑学》,雍琦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法律适用中的逻辑》,雍琦、金承光、姚荣茂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法律史学
《中国法律史》,龙大轩主编,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
《中国法律思想史》,俞荣根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宪法学》,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12月第二版;
《外国宪法》,张震、刘泽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注:704 宪法学部分,参考书目以中国宪法学为主,外国宪法为辅。外国宪法主要涉及宪法概念特点、代表性国家历史发展概况与完善宪法监督等内容。)
监察法学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修订版)》,张晋藩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监察法学教程》,秦前红主编,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监察法学》,谭宗泽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法律硕士
请参考法律硕士联考指导委员会指定书目。
五、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日期:2022年10月5日—25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网上预报名时间:2022年9月24日—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 ,教育网址:)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或者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执编:刘晓慧
主编:毛湘
素材来源于行政法学院·监察法学院
审核:张渝
点击“在看”,为晓行星点赞吧!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同等学力,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以及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就业如何?
1、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的研究生就业前景很好。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是以1995年开始招生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为本科办学的基础,在充分整合校内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方面的师资以及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于2002年7月正式组建的。
2、就业方向多,毕业后就业方向:人民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国家部委、企业法务等。
3、每年都有很多学员报考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而且通过在该院校的学习可以获得硕士学位学历证书,所以其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
4、挺不错的呀,中国政法大学虽然最有名的是政法类专业,但是经济学也是很不错的选择,经济学就业前景也是很不错的。
5、挺好找工作的啊,中国政法的MBA主要是法商管理的模式,融合商业管理与商务法务,精商明法,工作中还是比较实用的。
6、好就业。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在内蒙古好就业。2021届中国政法大学就业率: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落实率为923%,硕士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03%。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条件
1、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报考条件:(一)基本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2、报考条件(一)基本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品德良好。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3、具有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学历,或者同等学力。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具体以招生简章为准)。身体健康,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具备所报专业所要求的学科基础和其他条件,具体要求以招生简章为准。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五大优势一览
1、第一,师资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授课师资均是相关专业领域内知名专家、教授,并且在社会中均是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同等学力,教学经验丰富,师资权威。第二,免试入学,入学门槛低。
2、入学门槛低:同等学力申硕只要满足专科学历就能直接入学了。而非全日制研究生虽然也接收专科生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同等学力,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但是对专科生的毕业年限要求比较高,需发表论文和参加复试。
3、提升综合素质、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水平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教学与统招研保持同样的水平,同样的教学师资,课程内容涉及广泛。在职人员工作、学习同时进行,在这过程遇到的困难,都可向专业老师请教,解决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在职研究生招生专业有哪些?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法学专业简介,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拥有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哲学、历史学、教育学、医学等多学科的、开放型的在职研究生教育基地。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特开设:民商法,经济法,法务会计,刑法,证据科学(医事法学),法学博士等专业。
你好!当前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开设的专业有工商管理(MBA)、法学、企业管理、会计学、行政管理、经济法学、民商法学、政治学、刑法学等多个专业。
你好,中国政法大学主要是以同等学力申硕与专业硕士的形式招生。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的专业有民商法,经济法,医事法学,法务会计,医学证据专业。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的条件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需要上几年?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目前开设的大多专业课程中,其学制一般都在2年左右。一般来说,如今大多院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其学制一般都在2年左右。而学员一般也只需要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到校参加课程学习。
法学在职研究生招生高校有很多,如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学制均为两年,如果按时上课,顺利通过课程考试,2年内结业是没有问题的考证培训机构,如果再申硕,还需要1年的时间,所以申硕拿证是需要3年的。
法学在职研究生高校中,中国政法大学最为热门,研究方向有民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法务会计、民事诉讼等学制都是两年,只要认真备考,两年是可以顺利结业的。
这些院校的学制为2年。【适合上班族提升学历,点击了解详情】法学在职研究生上课方式各个学校的法学在职研究生上课主要是周末授课,每个月上课1-2才,或者每个月集中占用周四或周五到周日3-4天时间。
学制中国政法大学专业硕士学员通过两次入学考试,被该校择优录取后,可以参加专业课程学习。学员无论选择哪个专业方向,其学制都是一样的,均是2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63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