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学院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坐落于国家级5A景区的王城校区,是学校最早创办的系科之一。在90年的办学历史中,名师荟萃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坐落于国家级5A景区的王城校区,是学校最早创办的系科之一。在90年的办学历史中,名师荟萃,杨东莼、陈竺同、陈翰笙、郭圣铭、阎宗临、杨荣国、万仲文、黄现璠、陈伟芳、钟文典等知名学者曾在此执教治学。春秋代序,一代代文旅学人筚路蓝缕,踔厉奋发,学院已成为广西历史教育、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办学历史悠久。学院是学校办学历史最悠久、具有传统优势的学院之一,90年的办学历史,学院多次迁址、撤并、七次易名。学院前身为1932年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历史专修科,1936年并入广西大学师范专修科,更名为史地科;1942年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史地科始称史地系;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设广西师范学院,迁址桂林,翌年改称历史系;1956~1957年间,恢复为史地系;1959~1960年更改为政史系,1960年再次更名为历史系并沿用了三十多年。1994年创办信息学专业,历史系更名为历史与信息学系;2000年,创办旅游管理专业,历史与信息学系改名为社会文化与旅游学院,2001年创办社会工作专业,2005年11月更名为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沿用至今。在九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由历史专修科拓展而来的办学历史,始终血脉赓续,薪火相传。

学科专业特色鲜明。设有历史学、旅游与酒店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三个系,拥有历史学、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酒店管理四个本科专业;世界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史、世界史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旅游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旅游管理、文物与博物馆学、学科教学·历史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历史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广西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广西高中历史课程基地,已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旅游管理专业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依托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与知名企业开展深度校企融合、培养国际化专业管理人才,获得国家首批招收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学位资格,成为广西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经过一代代文旅学人的筚路蓝缕,传承发展,形成了文理交叉、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结合并重的专业人才培养格局;以历史学特色优势专业为基础,推进专业交叉融合和建设升级,形成了既面向基础、又适应社会需求的一流专业群,构建起国家、省级、校级三级发展的一流专业建设体系。

师资队伍素质优良。学院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现有在职在岗专任教师71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7人,博士学历教师59人,占比达83.1%。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广西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广西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等省部级各类人才称号8人。教师的国际化程度高,现有外籍教师4人,海外留学归国教师5人,20余人有海外学习经历。卓越的教师队伍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师资保障。

科研成果丰硕。学院科学研究坚持“顶天立地”,扎根八桂大地,发挥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才库”、“思想库”、“智力库”作用,在华南边疆史地研究、民族研究、珍稀古籍整理、越南研究、民族文化旅游、旅游规划与策划等领域的形成了自己特色和学术优势。近5年来,学院共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冷门绝学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和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等高级别项目共计30余项;承担了各类横向项目20多项,经费总额为1500余万元;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近代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地理学报》、国际SCI和SSCI来源期刊等高级别学术刊物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60多篇,并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22部,译著2部;获得广西社会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9项;搭建智库平台,积极推动智库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有50多篇咨询报告获得外交部、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批示;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以“文旅融合”为主题构建专家智库,高质量完成了《桂林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融资规划》等文旅项目,服务地方,受到社会普遍好评。拥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越南研究院、市校共建研究机构桂林历史文化研究院和广西民族研究所、旅游研究所等学术平台;广西历史学会挂靠学院;创办《越南研究》、《南方史学》集刊。发挥“人文强桂”主力军作用,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学院形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完备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坚持以本为本,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坚守育人初心,秉承“强素质、宽口径、重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着力在一流专业群和优质课程群建设上精准发力。《观石读史》、《文化资源学》获评为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1门课程入选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1门课程入选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建设质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四抓四引领”为特色,以课程思政和学风建设为双向驱动,构建了“一心双环”三全育人新格局,探索出一条“立足壮乡、弘文励教、立德树人、务实创新”的办学之路。90年来,为国家尤其是广西培养了2万余名活跃在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培养了省厅级干部80余名和全国先进个人、创新创业先进典型等优秀毕业生;广西70%以上的历史特级教师为学院培养的毕业生,被誉为广西中学历史教师培养的摇篮。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025人,研究生458人。在教育中学院十分注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夯实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连续11届获得学校“创新杯”团体总分第一名,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一等奖,实现学校国家级一等奖突破。近年来,学院本科生获得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荣获全国大学生口述史成果交流赛三等奖5项;全区师范生演讲比赛一等奖1项;在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1项广西师范学院硕士,三等奖4项。近年来我院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自治区级奖项9项。其中,获得“挑战杯”国赛三等奖1项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学院简介,区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4项考证含金量排行榜,铜奖1项;荣获“创新杯”校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荣获“互联网+”区赛金奖2项,银奖1项,校赛金奖3项,银奖8项,铜奖15项;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13项,自治区35项;创客中国区块链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区赛一等奖1项。连续被学校评为就业创业达标、优秀单位。

国际合作交流广泛。学院是学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最早的单位之一,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及区域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日本、越南、荷兰、韩国、俄罗斯、泰国等国家高校与科研机构开展多层面的深度合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每年邀请近百名国内外学者来院讲学;拓展合作领域,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韩国庆熙大学、泰国兰实大学、泰国宋卡王子大学、越南河内大学、越南新潮大学、越南下龙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以“3+1”、交换生等形式开展教育合作。近五年来,学院向海外派出50多名学生进行短期学习和专业+实业学习。与荷兰、英国、泰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联合招收培养国际学生,学院迄今共培养了260余名长短期国际学生。目前,学院有来自越南、泰国、印尼等国的20多名留学生。

经过9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进入新时代,全体师生正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崭新的姿态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的篇章。

广西师范学院硕士点,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点简介

该【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点简介 】是由【44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点简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考证书的正规网站,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广西师范学院硕士点,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点简介,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广西师范学院硕士点,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点简介

外国语学院于1979年开始招收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班,1984年正式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教学论)和教育硕士(英语学科教学论)等六个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下设四个研究方向,分别是英语语言、英美文学、翻译与写作、专门用途英语。

外国语学院硕士点经过20多年不断建设和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在近几年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为社会培养了相当数量的外语人才,教学质量也稳步上升,多数硕士生在校期间都有论文发表,97级硕士生朱健平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98级硕士生马书红考上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99级硕士生黄卫星获2001年韩素音青年翻译大奖赛优秀奖,2000级硕士生赖德聪荣获全国第四届戈宝权文学翻译三等奖。

外国语学院硕士点的发展轨迹如下:

1979年,首次招收研究生班,学生人数:8人;

1984年,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6年,获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1年,首次招收教育硕士,学生人数:17人;

2003年,获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近5年来学生人数变化情况如下:

硕士研究生

1997年:19人;

1998年:20人;

1999年:17人;

2000年:28人;

2001年:29人;

2002年:28人;

2003年:60人;

教育硕士2001年: 17人;2002年:24人;

……… 2003年:41人;2004年:53人

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莫海文简介

莫海文,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教授,中国语言学会会员,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文学博士,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教育硕士导师,主要从事语言学与教师教育研究。1994-1998年广西师范学院外语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2003-2006年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9-2012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考证书的正规网站,获博士学位,并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博士毕业生。2003年获得讲师资格;2009年获得副教授资格;2012年晋升为教授。主讲英语教学论、二语习得、语言学等课程。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主持完成厅级课题4项。在《山东外语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和《方言》等学术期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其中外语类和语言类核心3篇,中文核心10篇,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和索引。2012年获广西师范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广西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一、主要主持及参与的课题:(1)主持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A类项目:新课改背景下英语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2-至今)(2)主持2012年度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广西中小学英语教师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2012-至今)(3)主持并完成广西教育厅科研课题“新课程条件下广西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2007-2009).(4)主持并完成广西师范学院青年基金课题“广西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研究”(2007-2009).(5)主持并完成广西师范学院基础教育改革课题“新课程条件下广西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2007-2009)(6)主持广西师范学院前期基础课题“第二语言教师教育国际比较研究”(2010-2012).(7)参与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中学英语教学设计(2013-至今,骨干成员)(8)参与广西教师教育优秀团队:英语教学论团队(2011-至今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莫海文简介,骨干成员)二、发表的论文:1.莫海文.二语习得: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J].山东外语教学,2011(5).(常用外语类核心期刊,外语类重要期刊)2.莫海文.日本小学英语教育政策的嬗变及其原因探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5).(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外语类重要期刊)3.莫海文.广西宾阳(王灵)方言音系[J].方言,2013(4).(语言学类核心期刊,语言学权威期刊,来源期刊)4..[J].(),2012(1).5.莫海文.校本行动研究与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J].基础教育研究,2009(10).(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6.莫海文.英语还是斯瓦西里语[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7).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来源期刊)7.莫海文.全球化背景下欧洲英语授课探析[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广西师范学院硕士,2013(1).8.莫海文.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析广西高校英语写作教学[J].广西社会科学2005(5).(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来源期刊)

9.莫海文.交互式教学模式下中学英语教师的多重角色[J].继续教育研究,2009(3).(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类核心)10.莫海文.高升本成教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发展管窥[J].继续教育研究,2008(2).(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类核心)

11.莫海文,骆凤娟.交互式教学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12).(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类核心)12.莫海文.汉台语“浸/湿”-“沉/潜”“淹没”词族的对应(译文)[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1).(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来源期刊)

13.莫海文.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定语从句使用的影响及启示[J].琼州大学学报,2005,(4).

14.莫海文.关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调查与反思[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15.莫海文.仡央语分类补议(译文)[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2).(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来源期刊)

16.广西宾阳平话及壮语“吃”类词的接触与借贷[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4)(第二作者).(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来源期刊)

17.莫海文.巴基斯坦教师专业标准研究[J].教育评论,2011(1).(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来源期刊)18.莫海文.中介语理论与成人第二语言习得[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9.莫海文.巴基斯坦教师教育问题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2).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来源期刊)20.莫海文.儿童母语习得及其对成人外语学习的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6).

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院

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院

广西师范学院创办于1953年,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一所省属的本科高等师范院校。接下来由小编给您带来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院,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广西师范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简况

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同时获得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文艺学等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0年我校获得人文地理学、有机化学、中国古代文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2年我校获得民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基础数学、土地资源管理等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4年学校成为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权资格单位。

2005年我校获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区域经济学、政治学理论、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新闻学、应用数学、自然地理学、教育技术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化学、旅游管理、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等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9年学校被批准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2010年学校被批准为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2011年学校新增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软件工程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3年成为广西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2014年被批准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2015年获批全国首批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

目前我校除有社会学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还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区域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体育人文社会学、新闻学、应用化学、旅游管理等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法律硕士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位授权点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8个学科门类。教育硕士学科领域已涵盖教育管理、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教学(生物)、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历史)、学科教学(地理)、学科教学(音乐)、学科教学(体育)、学科教学(美术)、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17个学科领域。

我校研究生培养类型不断丰富,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校拥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农村教育硕士、区内地方性计划研究班研究生等类型研究生。

学校建立和健全了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深化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多年来广西师范学院硕士,我校毕业研究生当年就业率均达95%以上。毕业研究生中有不少人考取了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等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所和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我校培养的研究生普遍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拓展】

南宁师范大学( ),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试点高校、西南大学对口支援建设院校、广西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前身为1953年创办于桂林的广西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同年12月改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55年3月,从桂林市迁至南宁市,1960年7月更名为南宁师范学院,同年9月并入广西民族学院,1961年9月恢复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66年7月更名为广西教育学院;1978年12月举办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1979年2月更名为南宁师范学院;1985年5月改名为广西师范学院;2002年12月,创建于1905年的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并入学校;2018年更名为南宁师范大学。

根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明秀、长岗、五合、武鸣4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383.1亩,图书馆藏书224.43万册,合作举办1所独立学院;设有22个教学学院,6个教辅单位,有普通本科专业70个;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人考证书的正规网站,硕士研究生2967人,专科生302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63424.html

(0)
上一篇 2025年 1月 18日 下午5:03
下一篇 2025年 1月 18日 下午5: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