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吴维 通讯员 赖映娴 杨建崇 罗嘉穗
为深入探索新时代检察机关与高校共同学习、研究、实践的有效途径,促进法学理论研究和检察实践的深度融合,近日,龙岗区检察院与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举行“检校共建”签约及揭牌仪式,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党委书记周志荣主持,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刘艳红,龙岗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荣斌及双方相关领导参加。
签约仪式上,刘艳红院长与李荣斌检察长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检察院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双方领导共同为“检校共建合作基地”揭牌。随着红色幕布缓缓揭开,合作正式落地,未来将在人才双向交流机制、课题联合研究机制、教学实践科研机制等领域搭建常态化合作模式,持续深化法治人才培养,实现检察工作与法学教育携手共进。
座谈会上,李荣斌检察长首先对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对龙岗检察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就龙岗区院基本情况进行介绍中国政法大学 合作,李检认为,龙岗区院具有案件量大、新型疑难复杂案件频发等特点,检校共建机制可有效促进检察司法实践与刑事司法理论的双向互动。一方面,刑事司法学院能为龙岗区院案件办理提供专业、权威的理论支撑,有效提高办案质效;另一方面,龙岗区院丰富多样的案例能为理论研究提供实践素材,通过司法实践反哺高校理论研究,实现学术与实践相融、理论与业务互促。
刘艳红院长首先就刑事司法学院师资力量及学生情况进行介绍,并感谢龙岗区检察院对此次合作的重视,其对接下来的检校共建寄予了厚望。希望以此次共建框架协议签订为起点,搭建起检察理论与实务结合的有效平台。刑事司法学院将积极发挥法学理论研究优势,加强与检察机关在党建共建、业务交流、理论研究等多方面的深层次合作,通过司法实践与法学理论双向赋能,促进司法工作与法学实践教学工作双提升。
随后,与会人员围绕框架协议内容,就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申报、案例研讨、轻罪治理、行业合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签约揭牌仪式期间中国政法大学 合作,龙岗区检察院与中国政法大学开启检校共建之路,恰逢龙岗区院主办的“检察业务综合素能提升”专题培训班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顺利开班,踏出了共建活动铿锵有力的第一步。下一步学什么技能好,双方将按合作共建协议内容深入开展交流合作,将自身检察办案实践资源与高校科研优势有机结合,共同打造“检校共建”的亮丽品牌!
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研究生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与中国政法大学联合举办的同等学力高级课程研修班顺利开班
5月9日,陕西省人民检察院与中国政法大学联合举办的同等学力高级课程研修班在省院培训中心顺利开班。来自全省检察系统的57名学员参加本期学习。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常保国到会致辞祝贺。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徐彤参加开班仪式并作动员。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党委书记周志荣、院长汪海燕、研究生院副院长王振峰,省院教育培训处处长马小刚参加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省院培训中心主任何仁长主持。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常保国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常保国简要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基本情况和同等学力教育的特点,回顾了中国政法大学与省院开展的合作,并对全体学员提出了希望。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徐彤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徐彤勉励全体学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要有坚持“长期主义”的思想准备,要有“结硬寨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研究生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与中国政法大学联合举办的同等学力高级课程研修班顺利开班,打笨仗”的精神。进入新时代学什么技能好,检察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历史方位,检察干警要按照省院党组的要求,努力站在法学理论的前沿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研究生院,向理论高地行进,把掌握的理论融入到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中,立足新发展格局,实现新的跃迁。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阮齐林
开班仪式后,研修班全体学员聆听了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阮齐林老师讲授的《刑法总论》课程。
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办学,西南政法大学:以清廉学校建设赋能“双一流”建设
西南政法大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政法院校特色,把清廉学校建设作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作为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的重要牵引,全面融入学校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中,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市委工作要求在西政校园闭环落实学什么技能好,切实以清廉学校建设赋能学校“双一流”建设。
“四个坚持”守正固本
全面厚植“廉根基”
坚持党建统领,清单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学校制定《西南政法大学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纪委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清单》等系列责任清单,建立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党支部三级联动机制,明确党委领导班子集体责任清单近30项、党委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清单20项、班子其他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清单10余项。落实好学校《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实施办法》等任务清单,加大对“关键少数”的监督力度。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规定》《党委书记校长经常性沟通制度》,打造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的坚强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连续6年考核“优秀”。
坚持凝心铸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学校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2023年组织政治理论学习近200场次、编印《学习参考》10余期,校领导讲授形势政策课覆盖学生千余人,全校师生在“三报一刊”发表理论文章十余篇。发挥学校党委作为重庆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的引领作用,创新建立“一示范两覆盖三规范”机制,落实“八有”“六步学习法”“两督查三纳入”工作规范,切实把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转化为党员干部、教职员工、青年学生廉洁自律的内在动力。
坚持追根溯源,从校史中挖掘廉洁基因。学校恪守“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训和“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从厉行节约的刘伯承校长,到廉洁自律的周保中院长,再到两袖清风的苏明德书记、艰苦朴素的胡光院长……一批批校史上的典型人物,成为推进清廉学校建设的强大内生动力。学校每年设立多项校史专项课题,突出校史中的红色文化、清廉基因,引导师生开展学校发展史、专门史、人物史、学院史等研究,进一步筑牢崇廉尚洁、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发挥校史展览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传承示范基地等场馆润廉作用,全年接待上万人次现场参观。
坚持闭环落实,以实际行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重庆市重点措施,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一把手”带头抓、“一体化”统筹抓、“一本账”闭环抓工作机制,用好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三好一突出”评先评优、赛马比拼工作例会、“亮赛帮学”述职评议等机制,加大对党委决议落实情况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督办,全方位多层次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工作要求在西政校园闭环落实。
“四个融入”彰显政法特色
不断营造“廉氛围”
全面融入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持续落实《西南政法大学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指南〉工作实施方案》等,专设教研室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等课程教学工作,在全校法学专业推出《法律职业伦理》等40余节课程思政课,形成以新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讲习所”社会实践课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牵头共建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西南政法大学·渝北区教育委员会共同体,从思政课育人协同模式创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推进建设,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大思政课”格局。
有效融入“三全育人”工作。利用学校门户网站、官方微信、校园橱窗等平台,开展清廉学校建设主题宣传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办学,西南政法大学:以清廉学校建设赋能“双一流”建设,在办公楼、教学楼、学生楼栋打造清廉文化主题墙、师风家风文化墙“实景课堂”等,制作《毓秀筑廉 笃行致远》廉洁文化专题视频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办学,不断增加校园廉元素。开展“清风常伴 廉洁齐家”教职工篆刻体验、“红岩青年沙龙”廉洁专场等特色活动,创排《清白人生》《追逐清风西政人》等原创作品,引导师生员工在沉浸式参与体验中强化廉洁意识。围绕清廉主题,在央视《法律讲堂》推出《民法典的家风家教观》等两个系列十余集名师廉政法治教育课,联合《重庆日报》等媒体推出近十期“清廉·青年说”主题宣讲,相关工作情况被新华网、《光明日报》、七一网等报道、转载百余次。
主动融入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将政法特色、廉洁文化深度融入纪检监察学一级学科建设和纪检监察人才培养,全力镕铸“纪法兼修、德才兼备”红色办学品牌。搭建“一院两中心”学科平台,与市委办公厅共建重庆市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与市纪委监委机关共建重庆市纪检监察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心,在课题研究、制度建设、干部培训等方面深化校地合作。设置纪检监察理论、中国共产党纪律学、监察法学、廉政学等二级学科方向,创建《监察法论丛》《纪检监察学刊》,深化理论研究和智库服务,创新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近年来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出版多部学术著作,在《党建》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深度融入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制度固廉,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以《西政章典》为主体、以二级单位内控制度为支撑的规章制度体系。出台学校意识形态“2+13”、党风廉政建设“1+8+X”、思想政治工作“1+24”、安全稳定“1+16”等系列制度,全面覆盖党的建设、教学科研、师生管理等方方面面。注重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制度的廉洁性合规性审查,建立校内全覆盖的“一表三清单”,梳理小微权力200余项、排查廉政风险200余个,制定防控措施400条。以整改和主题教育为契机,对20个部门近500件现行规范性文件进行清查,切实做到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三个有力”释放叠加效应
持续激发“廉动力”
“两个责任”同向发力,顶层设计有力。学校成立清廉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校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把清廉学校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总体布局,与党建、中心、保障工作统筹谋划。制定《西南政法大学清廉学校建设推进方案》,细化“六强五廉五风”行动近20项工作举措以及包含50余个观测点的具体指标体系,加强顶层设计。
“校院联动”同题共答,务实推进有力。学校层面召开党委常委会、纪委会、全面从严治党暨清廉学校建设推进会等,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推动解决发展难题。组建十余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工作专班,以每两周为节点,动态报送牵头事项推进情况和特色做法,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落地落细、打卡推进。各职能部门、各学院按照“一院一品”要求,开展清廉处室、清廉学院、清廉支部、清廉教研室等清廉细胞创建工作,在校内形成全域创建、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内外协同”同频共振,监督保障有力。学校纪委、监察专员办建立“双融双促”工作机制,把清廉学校建设作为监督主体责任落实的重要观测点,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作为总协调部门,明确一名项目专员全程跟进,加强综合协调、联络保障和监督检查,督促推动各项建设任务不做虚功、落到实处。作为首轮牵头高校,用好市属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协作机制,加强与兄弟院校的沟通交流,不断拓展清廉学校建设的影响力和示范性。
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培训中心优势项目简介
为落实中央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决策部署,加强涉外法律服务队伍建设,保障我国在海外机构、人员合法权益,补齐涉外法律服务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大力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同时为落实学校要求推进高水平对外合作,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培训中心优势项目简介,坚持开放合作理念,国际交流合作内涵质量不断提升,国际教育理念、机制、特色进一步深化,全面形成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国际化发展新局面的发展要求。2023年,经学校批准成立了涉外法治人才培训中心。中心一经成立制定了涉外法治人才招录培养目标、计划,将联合世界著名高校实施开展招录培养工作。
合作高校:
我们的合作伙伴包括美国伯克利大学法学院和耶鲁大学法学院、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德国科隆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为学员提供了丰富的国际法律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
优势项目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牛津大学涉外法治、法商人才联合培训项目。
一、项目品牌优势
l 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政法大学
l 全国最权威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中国法学会会长单位、全国LEC法律英语考试组委会单位,全球法学院联盟单位,中国和欧盟合作的中欧法学院所在高校,承办多批次国家相关部委、大型企业、省律协涉外法治人才培训项目
l 连续多年获评“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高校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的法治教育培训学院
l 与世界顶尖学府—牛津大学联合开展授课项目
二、项目特色
l 权威证书认证:由中国政法大学及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颁发双证;
l 国内外名师授课:中国政法大学及牛津大学名师领衔,同时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实务专家等组成师资队伍;
l 学习交流导师面对面:邀请中国政法大学多名博士生导师授课并做专业指导,在学习期间为每位学员配备学习交流导师;
l 实务部门领导面对面:共享法大法治教育合作基地,政府、企业、律协等资源,建立多途径学习研讨机制;
l 强大校友资源:依托中国政法大学在职高端人才校友,有机会参与中国政法大学举办的各类论坛及研讨等活动;
l 贴心学员服务:配备班主任,用心专注一站式学员服务,助力学员提升学习效率。
三、师资情况
国内师资团队由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中欧法学院、比较法学研究院等国内外著名法学院校师资考什么证赚钱多,实务专家组成。
国外师资团队由牛津大学教师、英国法律界实务部门专家等共同组成。
实务专家:政法机关、部委、中国石化集团、国家电网、中国电力、中铁集团、北京汽车、华电集团、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同仁堂、浪潮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BOSS直聘等国内大型央企、国企及著名企业的法务总、国内相关领域知名律师等实务部门专家等。
四、培训学习
培养课程采取专题化、集中授课模式,以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实务部门参访为主要方式。国内课程学习内容包含法律英语强化训练课程、涉外法律知识课程两大部分。牛津大学学习内容提供英语教学,重点讲授海外投资及经贸热点、合规管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国际商事争议解决、国际商事仲裁、法律服务实务等方面课程。同时进行实践教学与实务部门参访,系统提高参训人员涉外法律服务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五、课程设置
国际商事争端解决
涉外经贸活动监管
法律风险防控实务
国际金融与资本市场
投资实务
企业合规
参访座谈板块
主要内容
参观访问
组织参观访问著名企业,促进与实务部门间沟通交流
企业家座谈
邀请与中国政法大学共建法治教育基地的大中型企业领导或法务总进行座谈
研讨沙龙
围绕特定主题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组织学术沙龙,并由教师点评
: UK-EU 讲座:英国-欧盟法律
post-英国脱欧后的框架
: 讲座:知识产权管理
: 讲座:国际商事争端解决
: UK 讲座:英国法律投资框架
: 讲座:国际税务制度
: 讲座:国际商事仲裁
: Law and 讲座:国际贸易法与制裁
law firm and have a 参观律所,进行会谈
: UK Law讲座:英国合同法
: 讲座:法律写作工作坊
国外参访交流内容:
英国皇家司法院、剑桥大学等
注:课程及师资请以最终课表为准
六、结业时将收获
培训结束将分别获得由中国政法大学结业证书及英国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此外还将收获国内外权威前沿的法律实务知识、体验英国的审判模式、律师事务所工作模式、英国执业律师的申请流程、国内法学界校友圈、英国涉外律师圈、高端法商人脉资源、英国生活经验积累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63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