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考研论坛,202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工作考研经验贴

202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工作考研经验贴本人是22年考研社会工作专业已上岸,报考的院校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企业社会工作方向,初试分数390分。我本科专业也是社会工作。

考研政治、英语刷题

政治,英语全家桶特价19元

202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工作考研经验贴

本人是22年考研社会工作专业已上岸考证书的正规网站,报考的院校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企业社会工作方向,初试分数390分。专业课分数社会工作原理129,社会工作实务是119。我本科专业也是社会工作。备考时间是从21年三月初开始的,前三个月主要是摸清考研的一个基本情况,包括熟悉一些院校招生、英语语法和长难句,以及专业课的框架熟悉和翻阅。每天学习4-6h,到六月初正式开始备考,每天大概8-10h。整个备考之路算是稳中求进,这里主要讲一下院校选择和专业课学习(英语和政治跟着网课学习就够了):

一、关于择校

这是考研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步。每个人的情况都有所不同,首先可以确定地区,然后结合各个学校的报录比,历年真题的难易程度,参考书目,能否找到学长学姐的帮助若干因素确定二到三所学校,一所可以是在你水平之上的学校,一所是与你水平差不多,但是需要够一够的学校、一所就是你比较有把握的学校。大家可以在备考的过程中逐渐评估自己的学习状况,确认最终的学校。最终确定应该是在9、10最终填报志愿,不过还是建议大家能够确定尽早确定。

我本人在武汉,因此我当时是有三个学校倾向:华中科技、华中师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三所学校的资料和历年真题都有准备,有需要的学弟学妹可以问我),一所986,两所211,华中师范与中南财大是我最后纠结的两个院校,华师的题更加灵活、竞争压力也大,相比之下中南财大虽然招的人较少,但是题容易拿高分。最终我还是为了求稳一些,选择中南财大(事实证明22年华师的题非常灵活,题偏难,报的人也非常多,上岸难度大)。

二、关于专业课

中南财大的出题范围是在社会工作大纲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考研论坛,202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工作考研经验贴,当然大家也可以按照: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三本书来进行复习,补充以核心考点、社会工考试(msw)专用教材、社会工作导论进行复习。(华中师范考试的也是这三本书,所以我在前期并没有明确确定这两所学校。)

对于社会工作的学习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看、背、理解、输出。首先需要把这本书的大体框架清楚明晰,再去补充背诵每一章节的具体知识,最后将你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输出,再加之平时多关注一些社会工作公众号,对一些核心内容有所积累,这一系列其实足以应对社会工作考试了。

在专业课学习中,我非常推荐思维导图“幕布”。这个软件最好用的就是可以检测你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一级标题一级标题的自测,也可以及时补充新学到的知识,做一个逐步的积累和完善。(也不用会员哈哈哈!)下面就是我对三本书的一个框架的完整梳理,里面不仅包括这三本书,也包括一些公众号的话术、核心考点上的知识点,内容比较全面。大家自己复习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这个自测。

三、关于真题

中南财大的真题需要好好研究,里面包含了极强的规律。22考研时我预测到了几道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说明研究真题的重要性!可以通过这种一览表的方式研究~

类似于这种思维看图和一览表的形式在考研期间帮到我很多,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问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考研论坛,vx:,我尽力的帮到大家~希望大家加油,今年上岸!!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考试,【26考研图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12诉讼法学,这些信息你必须知道!

25考研交流总群

26考研交流总群

26考研812诉讼法学交流群

中南法学财经政法大学·诉讼法学

诉讼法专业的特色在于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结合。

(一)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学是研究民事纠纷解决基本理论、程序制度、方法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本研究方向借鉴国外民事诉讼法学理论和经验,同时注重我国民事纠纷解决的法律文化基础和司法实际情况,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综合,在民事诉讼法哲学、诉讼程序、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关键领域拓展研究空间,既保障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系统性,又形成特定研究领域的鲜明特色。尤其是针对新时期民事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握民事司法公信力、程序权利保障、审判与调解、民事执行等问题的解决对策,形成宽视域、多层面、有重点的发展特色和优势。

(二)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学是研究对犯罪行为追诉的学科方向,指导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的刑事司法实践。本研究方向面向中国刑事司法实际,服务于刑事司法改革的需要,重视“刑事法律一体化”的研究路径。在把握刑事法律总体框架和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重点探究刑事司法人权保障、刑法各罪的司法认定、刑事犯罪被害人权益保障、刑事执行等内容,力争使刑事诉讼法与刑法、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与具体程序制度、各重要程序环节之间的关系更加明晰,从而在理论创新和指导刑事司法实践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突出系统性和实践性的特色。该专业不仅教授基础理论,还关注立法中的热点问题和司法实践的疑难问题,通过案例研讨和专业实践加强学生的实务技能。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批在国内外诉讼法法学界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现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7人,多名教师具有留学背景。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入选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首批“双千计划”人才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另有多名导师在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湖北省诉讼法学研究会担任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等重要职务。

考研信息早知道

XI FENG PI MA

一、招生人数/报录比分析

在当下,考研热潮持续席卷,众多学子怀揣着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投身于考研大军之中。2022 年,受到考研热的推动,报考诉讼法专业的人数一路攀升,达到了近年来的顶峰。

在经历了 2022 年的报考高峰后学什么技能好,最近两年,诉讼法专业的报考人数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如今,报考人数稳定在 230 人左右。这一数据变化背后,或许有着多种因素的交织。一方面,随着考研竞争的日益激烈,部分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更加谨慎,会综合考虑就业前景、专业难度等多方面因素;另一方面,一些新兴专业的兴起,也吸引了部分考生的注意力,使得报考诉讼法的人数有所分流。

报录比是衡量上岸难度的关键指标,对考生的专业选择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近两年来,诉讼法专业的报录比始终稳定在 9.3 左右,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该专业的报考热度与录取情况。

与同为热门学科的民商法学和刑法学相比,诉讼法学的上岸难度相对较小。在民商法学领域,由于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就业前景广阔,吸引了大量考生报考,报录比往往居高不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考试,竞争异常激烈。刑法学同样备受关注,众多考生对其青睐有加,竞争程度也不容小觑。

而诉讼法学凭借相对较低的报录比,为考生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二、复试线分析

考试内容和阅卷标准这两方面的变化相互叠加,直接导致了考生们的整体成绩有所下滑。在这种情况下,2024 年诉讼法专业的复试分数线随之降低。从考试内容层面来看,2024 年诉讼法初试的考察题型发生了显著变革。以往试卷中常见的名词解释题型被完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题量增加的简答题和论述题,最终题型定格为 6 个简答与 4 个论述。这种题型的转变,意味着考试难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名词解释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概念的记忆,而简答和论述则要求考生不仅要熟练掌握知识点,更要具备系统性的思维,能够条理清晰地阐述观点,深入分析问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文字表达能力都提出了更高标准。

在阅卷环节,相较于以往年份,老师们的批改尺度变得更为严格。在简答题和论述题的批改中,对于答案的完整性、逻辑性、准确性以及深度都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哪怕是细微的知识偏差,或者论述不够严谨、全面,都可能导致扣分。这使得考生在作答时,即使知识储备充足,也难以轻松拿到高分。

三、25真题解析

2025 年刑事诉讼法考察题型的整体风格中规中矩,难度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但想获得高分仍然需要平时扎实背诵和关注前沿性问题。在题型知识点分布上,大纲各章节的分配 比较均匀,且出题规律沿袭上一年度风格,专门设置一道题型考察英美法系制度内容(本年 度为“传闻证据规则”,上一年度为“证据开示制度”)。另外,本年度的考察趋势也进一步明显:一方面,类似于起“诉便宜主义”“传闻证据规则”等题型的知识点并不在讲义专章专节,而是散见于各个章节,需要考生在有限时间内迅速调动素材予以整合;另一方面,简答题“庭前会议的功能”和论述题“论述轻罪案件的审理机制完善”等题型集中与审判程 序一章,实际上是在呼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这一考点,而以往的认罪认罚从 宽制度在经历多年考察以后,逐渐淡出出题人视野,但仍然可以在论述题中作为素材予以作答。而所谓的比较新的题型“论述大数据侦查的程序规制”实质上并未突破 2022 年论述题 “侦查中心主义”的范畴,也仍然需要回到“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再次印证重 者恒重和“吃透真题胜过押题”的一般规律。

在此基础上,民事诉讼法考察知识点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民事诉讼基础理论、证据证明和执行程序上,且呈现往年真题复现加热点考察的趋势。民诉法6道真题中,有2道简答题和1道论述题均为往年真题,如否认、抗辩和反诉的区别(24 年考察否认和抗辩的区别),诉讼标的的功能(19 年考察论述题),论述自认(19 年考察过简答题),民诉真题的重要性 不言而喻。对于第1 道简答题,考察方式比较新颖,需要结合具体案例判断诉的类型,这也说明了民诉法的考试越来越注重与实践和案例的结合。至于论述审执分离的实现路径,是我们西风匹马冲刺课上已经重点强调的热点问题,在模拟题中也有所涉及。总体来说,2025 年民诉法考察相对往年难度有所下降,同时也启示26考研的同学们要注重民事诉讼基础理 论的学习以及民诉法热点问题的关注。

更多真题解析内容可点击推文:进行阅读了解。

四、参考书目

注:中南大官方并未公布初试参考书目,以下初试参考书系根据历年命题趋势总结。

(一)刑事诉讼

1.马工程刑事诉讼法学编写组:《刑事诉讼法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

2.姚莉:《刑事诉讼法学》(第3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22年版。

3.陈卫东:《2018刑事诉讼法修改条文理解与适用》,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进阶教材】

(二)民事诉讼法

1.马工程民事诉讼法编写组:《民事诉讼法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

2.蔡虹:《民事诉讼法学》(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3.王亚新、陈杭平、刘君博:《中国民事诉讼法重点讲义》(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进阶教材】

五、参考大纲

(以下内容为25考研初试参考大纲,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发布)

【812 诉讼法学】

一、考试要求

《诉讼法学》是对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进行综合测试的入学考试科目。考查的目标:第一,考生对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以及诉讼制度与程序的构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第二,考生运用诉讼法学原理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考生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的专业素质和培养潜力。

二、考查内容

(一)刑事诉讼法学

绪论

1、了解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与任务、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了解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过程、我国刑事诉讼法历次修改的重点与难点。

马克思主义刑事诉讼观

1、掌握刑事程序法与刑事实体法的关系,掌握刑事程序法与宪法的关系。

2、掌握刑事诉讼中的人权司法保障。

3、掌握刑事审判权、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4、掌握刑事司法的民众参与。

5、掌握刑事诉讼的程序公正要求。

刑事诉讼构造与刑事诉讼主体

1、了解刑事诉讼构造、刑事诉讼模式、刑事正当程序。

2、刑事诉讼中的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侦查机关、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1、理解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涵义。

2、掌握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系、了解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立法动向。

3、理解现代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系。

刑事诉讼基本制度

1、理解刑事诉讼管辖制度和回避制度的基本内容。

2、掌握辩护制度的内容体系与时代发展趋势,理解刑事代理制度的内涵。

3、理解刑事强制措施的基本理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考试,【26考研图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12诉讼法学,这些信息你必须知道!,掌握我国刑事强制措施体系及其发展完善。

4、理解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内涵和当事人范围,掌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

5、了解刑事诉讼法有关期间、送达、中止与终止的基本规定。

刑事诉讼证据制度

1、理解刑事证据的概念与意义、理论基础、证据裁判原则。

2、掌握刑事证据的种类与分类。

3、理解刑事诉讼证明的概念和证明对象、证明标准、证明责任、证明程序的基本内容。

4、熟悉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基本内容和立法动向。

审前程序

1、理解立案的概念和功能、立案的条件和程序。

2、理解侦查基本理论、侦查行为、侦查终结,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补充侦查,了解侦查制度的立法完善。

3、理解侦查制约理论,掌握侦查监督程序。

4、掌握审查起诉的概念与特点、理解审查起诉的程序。

5、掌握提起公诉的程序,理解公诉基本理论,了解我国公诉制度的立法完善。

6、掌握不起诉的程序,了解我国不起诉制度的立法完善。

刑事诉讼审判程序

1、掌握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

2、理解刑事案件繁简分流体系,掌握认罪认罚案件审理程序。

3、了解刑事判决、裁定和决定。

4、理解审级制度,掌握第二审程序。

5.掌握死刑复核程序。

6.掌握审判监督程序。

刑事诉讼执行程序

1、掌握执行的概念、特点和依据、了解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2、理解执行变更和执行监督的基本内容。

刑事诉讼特别程序

1、理解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2、理解刑事和解程序的基本条件。

3、理解缺席审判程序。

4、理解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5、掌握强制医疗程序。

(二)民事诉讼法学

1、民事纠纷及其解决机制

民事纠纷及其特征、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以及各自的特点、民事诉讼在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地位。民事诉讼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

2、民事诉讼基本原理

民事诉讼目的诸学说、与相关理论的关系;民事诉讼价值,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关系;民事诉讼模式,种类、特征、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完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及其要素;诉权论、诉的含义、要素、种类、反诉;既判力及其作用、既判力的范围。

3、民事诉讼法总则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主管与管辖、诉讼当事人、诉讼代理人、保全和先予执行、期间、送达、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诉讼费用。

4、证据与证明

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特征、种类,证据的调查和保全。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证明标准、证明过程与程序、证据的审核认定。

5、民事诉讼程序

普通程序、公益诉讼与第三人撤销之诉、简易程序与小额诉讼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等程序的涵义、特征、适用范围,各程序的原理、构造及其运用。掌握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6、非讼程序

特别程序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特殊规则;督促程序的涵义、适用范围、特点、程序的基本构造及运用;公示催告程序的涵义、适用范围、性质与特点、程序的基本原理及运用。

7、执行程序

执行程序的概念、原则。执行程序的一般规定:执行根据、执行主体与客体、执行管辖、执行异议、 执行担保与执行承担、 委托执行与协助执行、执行和解与执行回转。执行程序的开始、中止和终结。执行措施,包括:对动产的执行措施、对不动产的执行措施、对行为的执行措施、特殊的执行措施和制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考研究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硕士培养方案

会计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扎实、宽广的理论功底,掌握主流的研究方法并具有国际化的研究视野,使其具有相应的创新能力和独立进行科研活动的能力。经过系统地训练和培养,使学生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作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考研究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硕士培养方案,具备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有较大地提升,能够熟练地利用各种学术资源获取文献,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专业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能适应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二、专业及研究方向1.专业简介我校会计学专业是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设立的,1978年获硕士研究生招生权,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获准建立博士后流动站。1997年,会计学科被评为财政部部属院校两个重点学科之一,2002年被评为全国五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2004年成为全国首批21家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试点单位之一,2007年会计学专业被评为湖北省品牌专业,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优势学科。2.研究方向设立会计理论、财务理论、审计理论等基本研究方向。学生入学时可不选具体的研究方向。学生在入学一年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以及所形成的前期成果,在导师的认同下,确定自己的具体研究方向,报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备案即可。研究方向名称代码简要说明会计理论01资本市场环境下会计确认、计量、信息披露理论等财务理论02资本市场环境下投资、融资及股利分配理论等审计理论03资本市场环境下审计质量、审计收费、审计市场结构理论等三、学制与学习年限根据2007年3月22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决议,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年开课学期备注课内学时、学分合计实践与创新环节≥10纳入毕业资格审查学位论文答辩安排在最后一学期进行注:会计专题学术研讨分两个学期开设学什么技能好,每两周授课一次,一次4课时。

附件2:学术型会计学专业跨学科及同等学力人员补修课程安排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补修方式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中级会计学》《高级会计学》《财务管理学》《成本管理学》《审计学》随会计学院会计学本科专业学生随堂学习并参加统一考试备注:硕士研究生跨专业及同等学力人员必须补修至少三门本科阶段专业核心课程。

附件3:阅读参考书目为了保证研究生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有计划地阅读如下参考资料。另外,还应结合讲课内容阅读教师指定的有关文献、资料。(一)主要论著李醒民.2001.科学的精神与价值.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德]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2004.资本论(第1卷-1867、第2卷-1885-恩、第3卷-1894-恩).北京:人民出版社宋承先主编.1998.西方经济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孙耀君主编.1995.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著,胡雪峰,武玉宁译,胡雪峰校,弗里德曼文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著,刘守英译.1994.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美]哈罗德·德姆塞茨,段毅才等译.1999.所有权、控制与企业.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美]科斯、[美]哈特、[美]斯蒂格利茨等著,[瑞]拉斯·沃因、[瑞]汉斯·韦坎德编,李风圣主译.2003.契约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张维迎.1995.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张维迎.1996.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杨时展(沈如琛选编).杨时展论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郭道扬.会计史研究(第一巻、第二巻、第三巻).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2004年葛家澍、刘峰.中国会计大典——会计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或更新的版本)阎达五.会计管理结构─对中国会计理论建设的若干思考.北京出版社,1990年余绪缨.会计理论与现代管理会计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易庭源.新战略管理会计——资金运动会计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谢德仁.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张朝宓等.当代会计实证研究方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项怀诚.新中国会计五十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研究文献摘编(1979~1999)——会计基础理论卷、财务会计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编.2005.会计准则研究文库(1~10).大连:大连出版社许家林.西方会计学名著导读.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出版[美]艾哈迈德•里亚希-贝克奥伊.钱逢胜等译.会计理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编,娄尔行译.论财务会计的概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考研究生,1992年[美]约翰•A.克里斯滕森,乔尔•S.德姆斯基,程小可等译.会计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美]亨利•I.沃尔克,詹姆斯•L.多德,米歇尔•G.迪尔尼,陈艳,孙丽霞译.会计理论(第六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加拿大]威廉•R.斯科特,陈汉文等译.财务会计理论(2003).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美]罗斯•L.瓦茨、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陈少华、黄世忠等译.实证会计理论.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W.A.佩顿、A.C.利特尔顿著,厦门大学会计系翻译组译.公司会计准则导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Wong-On-Wing.–.中信出版社,2003年.,.Rama.–oach.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2006,.&..eory,.2008.,2008。

(二)期刊ng,:《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主办《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主办《中国财务与会计研究》,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主办《中国会计评论》,北京大学等主办《中国会计学刊》,中山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合办《会计论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研究所主办其他重要期刊(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66074.html

(0)
上一篇 2025年 3月 5日 上午11:07
下一篇 2025年 3月 5日 下午1: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