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文主要将从四川师范大学2023-2024学年本科生情况、师资情况、专业变化情况、专业认证情况以及升学就业情况等方面进行分享,同时汇总分享了2022-2024年学校的升学就业考证含金量排行榜,就业区域以及毕业生发展数据。
一、本科生情况
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人
本科生人数:人
生源质量情况
总体情况:2024年计划招生人,实际录取人,实际报到9964人,实际录取率99.98%,实际报到率97.05%。
本科生源质量整体稳步提升,理工专业录取最低位次占比由2023年的26.09%提升为23.25%,文史专业录取最低位次占比由2023年的10.46%变为11%。
不同招生类型情况
普通本科:2024年第一志愿录取率54.11%。
省内本科一批普通类:理工专业录取2362人,最高分625,最低分539;文史专业录取1571人,最高分588,最低分529。
省外普通类本科:在四川省以外的15个省份共录取普通类本科1182人,其中物理类录取734人四川师范大学同等学力招生,从教人员40%以上!四川师范大学2024升学就业情况!,最高分606分,最低分519分;文史录取448人,最高分609分,最低分482分。
省外新高考3+3地区:在海南省综合类录取分数最高,最高录取分数680分,最低录取分数537分,分差143分,平均分621.62分,最低分线差54分。
二、师资情况
专任教师总数:2087人
生师比:21.80
职称结构:教授339人(16.24%)、副教授591人(28.32%)、讲师748人(35.84%)、助教44人(2.11%)、其他正高级26人(1.25%)、其他副高级107人(5.13%)、其他中级160人(7.67%)、其他初级4人(0.19%)、未评级68人(3.26%)。
学历结构:博士1106人(52.99%)、硕士805人(38.57%)、学士161人(7.71%)、无学位15人(0.72%)。
年龄结构:35岁及以下434人(20.80%)、36-45岁891人(42.69%)、46-55岁587人(28.13%)、56岁及以上175人(8.39%)。
三、专业变化情况
新增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纪检监察等8个新兴学科专业。
撤销专业:材料化学、土木工程2个专业。
停招专业:体育旅游专业。
专业建设情况
整体情况:有本科招生专业82个,涵盖11个学科门类。56个专业进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31个,位居四川省省属高校第一;95%的师范类专业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专业通过师范类、工程类专业认证。
专业结构:主动布局新兴和急需紧缺专业,建设互联网学院、纪检监察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等特色学院。
专业认证情况:
转专业和辅修情况
转专业:2023-2024学年申请转专业学生376人,实际转专业学生290人,转专业成功率为77.13%。
辅修:辅修专业人数1042人,辅修学士学位人数451人。
四、升学就业情况
本科生毕业人数:人
毕业率:100%
学位授予率:95.63%
升学人数及升学率:2024届升学人数超过2000人,升学率21.17%四川师范大学同等学力招生,连续2年高于21%。
就业情况
就业率:202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2.10%,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
就业区域分布:省内就业比例66.68%,其中成都市41.07%、省内非成都市25.61%;西部地区12.27%、中部地区5.24%、其他地区15.81%。
行业去向:主要流向“教育”行业,占比45.13%,从事职业主要为“教学人员”,占比43.92%。
单位去向:协议和合同就业比例59.46%,签约率高,就业质量较好。
2022-2024升学就业情况汇总:
2022-2024就业区域情况汇总:
2022-2024职业发展情况汇总:
毕业生月均收入分别为 5909 元、5981 元、6056 元;
专业对口度分别为 78.58%、77.46%、80.03%;
职业期待符合度 85.42%、85.09%、91.60%,均高于全国同等院校水平;
近三年毕业生离职率分别为 21.76%、24.05%、24.96%,低于全国同等院校水平。
四川师范大学 同等学力,学前教育同等学力招生简章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科是全国较早设立的教育学科,在李蒸、李建勋等老一辈著名教育学家的开拓下,我国教学论重要奠基人李秉德、我国电化教育学奠基人、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南国农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胡德海、李定仁、万明钢、王嘉毅、王鉴等知名专家进一步推动了学科发展学什么技能好,已成为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学科。
山西师范大学
建校以来,山西师范大学秉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培养体系完备、办学特色鲜明的省属师范大学,是培养山西省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本校开设的学前教育同等学力课程收费低廉四川师范大学 同等学力,开设课程有学前课程论、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管理、儿童发展与教育专题研究、学前儿童游戏研究、学前心理学等。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省属重点大学,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四川省“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创计划”,是国家公费师范生培养实施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湖北师范大学
湖北师范大学已成为湖北省高等师范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培养湖北省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学校学前教育同等学力课程选用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师资授课四川师范大学 同等学力,学前教育同等学力招生简章,浓缩课程精华,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具备在各种儿童教育机构、教育行政与科研部门、社会传媒机构、师资培训部门等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
四川师范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2024再开新班】应用心理学专业——四川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每天了解新鲜资讯~
四川师范大学
心理学在职研究生
应用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四川师范大学介绍
01
学校介绍
四川师范大学位于四川省会成都,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省属重点大学。
据2024年软科排名四川师范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四川师范大学在国内双非院校专业实力排名为第9名。
02
学科优势
心理学科是四川师范大学重点建设的优势学科。
该学科发轫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四川师范学院心理学公共课教研室,老一辈心理学家刘绍禹、罗忠恕等为川师心理学的早期建立和发展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2019年3月,成立了四川省唯一一所“心理学院”;同年4月,成立了同样是四川省唯一一所以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为主要任务的“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从而形成了心理学科的“两院布局”。“两院”共同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使命任务。其中,应用心理学专业同等学力申硕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由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院承担。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科
据2024年软科排名,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实力在国内排名前20。
课程学习
学习形式:
线上直播学习,同时也开放线下面授学习的机会,可以和老师当面交流沟通。
学习时间:
集中周末(周六、周日)授课。
课程设置:
参考同专业全日制学硕研究生课程培养方案,课表如下(具体以学校实际安排为主)
注:1、最低修业总学分数为33学分,最高不超过36学分;
2、培养期间参加专业实习实践累计3个月以上;
3、选修课以学校实际安排为准。
4、四川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由甘肃学呗教育教学中心承办。
√
侯老师
√
苏老师
报名须知
1.
报名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身体健康;
(2)已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学历,且已经获得学士及学士以上学位三年以上(含三年),已获得的学位证书可以通过国家学位认证;
(3)对已获得的学士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其所获得的国(境)外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2.
现场确认
申请人按照规定时间学什么技能好,到四川师范大学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签署《关于报考四川师范大学同等学力申硕课程学习班知情承诺书》采集指纹,并现场拍照,最后在报名系统打印生成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资格审查表》上签字确认。
3.
关于费用
(一)费用按照四川省发改委核准学科费用执行。
(二)参加国家外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费用自理。
(四川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由甘肃学呗教育教学中心承办)
证书颁发
同等学力申硕是国家为有学位提升需求的在职人员开辟的提升学位的重要渠道,也是众多在职人员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途径。
第一阶段:
课程学习与全国统考
①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后起四川师范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2024再开新班】应用心理学专业——四川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2年内完成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的课程学习,合格者可获得“四川师范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课程结业证书”。
结业证书样本↑
②考生需在资格审查后起4年内(包含课程学习的2年)通过国家外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的全国统一考试,每年可考一次。按照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科目要求,4年内(包含课程学习的2年)未通过全国统考者,学校不再接受学位申请。
第二阶段:
学位论文写作、学位论文答辩
与硕士学位颁发
同等学力申硕学员完成课程学习、修满学分,并且也通过国家外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后,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的手续,开始论文开题写作。
学员在一年内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经报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并颁发证书。
硕士学位证书样本↑
报名咨询
扫码添加任一老师微信在线咨询
√
于老师
√
丁老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66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