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同等学力考研要求,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河北师范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高校。欢迎符合条件的考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

招生计划

因国家还未下达2023年招生计划,招生专业目录中各专业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

我院招生专业目录如下。

其中,“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为35人,实际接收专业及人数以网上公布的拟录取名单为准。

除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等统考专业外,业务课一、业务课二相关考试科目的参考书目信息如下。

复试科目信息如下。

硕士研究生的分类

(一)按学习方式:我院招生的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均为全日制。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河北师范大学同等学力考研要求,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二)按就业方式:除“硕师计划”外,我院招生的硕士研究生就业方式为非定向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初试方式

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方式包括: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推荐免试。

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我院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新生报到日之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河北师范大学同等学力考研要求,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6.现役军人报考考什么证赚钱多,按军队相关规定办理。

7. 部分专业的限考生毕业专业说明如下:

(1)学科教学(美术)专业报考条件中的“美术学、书法及相关的专业”指哪些专业?

我校学科教学(美术)专业报考条件中“美术及相关专业”一般指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学、中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等与美术相关的专业,如有特殊情况可来电咨询。

(2)学科教学(地理)专业考条件中的“地理及相关专业”指哪些专业?

我校学科教学(地理)专业报考条件中“地理及相关专业”一般指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质学、生态学、测绘类、环境科学、城乡规划、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学、土地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与地理相关的专业,如有特殊情况可来电咨询。

(3)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报考条件中的“英语及相关专业”指哪些专业?

我校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报考条件中“英语及相关专业”一般指英语、商务英语、翻译、英语教育、应用英语、英语翻译等与英语直接相关的专业,如有特殊情况可来电咨询。

(4)学科教学(生物)专业考条件中的“生物科学及相关专业”指哪些专业?

我校学科教学(生物)专业报考条件中“生物科学及相关专业”一般是指本科专业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信息学、生态学、医学、药学、林学、农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考生本科专业名称中包含以上专业,例如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植物科学、动物科学、药学制剂、园林、科学教育等也在可报考范围内,如有特殊情况可来电咨询。

(5)学科教学(数学)专业报考条件中的“数学及相关专业”指哪些专业?

我校学科教学(数学)专业报考条件中“数学及相关专业”一般指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等与数学相关的专业,如有特殊情况可来电咨询。

(6)学科教学(体育)专业报考条件中的“体育及相关专业”指哪些专业?

我校学科教学(体育)专业报考条件中“体育及相关专业”一般指体育学类中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如有特殊情况可来电咨询。

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并按照报考点要求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一)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技术服务工作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网上确认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负责组织相关报考点进行。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2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2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教育网址:,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考生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4.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5.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教育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相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合理确定)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网上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复试时将认证报告交我校研招办。

7.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笔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报考我校法律硕士(非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不加试。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不加试。

8.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9.我校将根据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进行审查。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准予考试。

(二)网上确认:

1.网上确认时间由考生选择的报考点公布,请及时关注报考点的网报公告。

2.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请考生及时关注考生选择的报考点发布的公告,逾期不再补办。

3.考生网上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4.在录取当年入学之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及网上确认手续(相关证明复试时须交我校研招办)。

5.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初试

(一)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二)初试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4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

12月24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5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月25日下午 业务课二

复试录取

我校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及我校各专业招生计划确定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名单。各专业复试(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见附件。我校将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招生政策,综合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情况、考生总成绩、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复试录取工作安排另行通知,复试考生届时可登录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查阅。

学制

我院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生物)共计4个专业学制为3年,其它专业(领域)学制均为2年。

学费、住宿费

学费根据国家(财教[2013]19号)文件精神及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物价局的有关规定和标准收取。

(一)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研究生8000元/年,专业学位研究生7000元/年,住宿费一般为1200元/年。

(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23年拟调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调整预期:公共管理硕士全程4.5万元,教育硕士全程3.15万元,工商管理硕士全程6万元,翻译硕士全程4.5万元,均按学年收取。以上收费标准目前处于论证阶段,仅供参考,最终收费标准以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核备案结果为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校不负责安排住宿。

奖助情况

(一)国家助学金发放以《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校研[2018]4号)为准执行。

(二)国家奖学金评审以《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办法》(校研字[2022]8号)为准执行。

(三)学业奖学金评审以《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实施办法》(校研字[2022]9号)为准执行。

(四)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以《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为准执行。

(五)研究生学术活动支持计划以《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管理办法》(校研[2019]7号)为准执行。

(六)硕士研究生可通过申请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兼职学生辅导员工作获得资助。

(七)退役士兵资助按照国家和河北省相关政策执行。

具体信息及相关奖助体系政策可查阅研究生院网站。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享受奖助学金。

十一

其他

(一)考生(含推免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二)我院关于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信息及通知、通告均在网上发布,考生须及时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有关信息。

(三)我院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出售参考书。

(四)本简章由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如有违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政策的条款,以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政策为准。未尽事宜,请咨询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单位代码:

单位名称:河北师范大学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

邮政编码: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 –

河北师范大学同等学力考研要求,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

我校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9个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现有专任教师21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7%,正高级教师675人、副高级教师876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574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038人。

研究生指导教师中,拥有国家级人才115人次、省部级人才300人次。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7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3人,省部级教学名师2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招生专业(领域)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中国语言文学),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出版),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1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2‰。

学校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1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全国妇联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2个,国家旅游局研究基地1个,其他省级平台70余个。

学校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力度,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等38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首倡成立了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人文社会科学联盟和图书档案出版联盟,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大学合作建立“陕西师范大学乌兹别克斯坦研究中心海外工作站”“海外中文实习基地”。获批成立4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科研合作成果显现。

学校大力推动学生的国际双向流动,开发实质性学生交流项目160余个,每年选派大批学生赴国(境)外进行交流学习,在校长短期学习的学生来自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他内容详见学校简介:

二、报考说明

(一)招生人数

2025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000余名,分为普通招考和推免生接收两个简章,本简章所列招生人数为普通招考人数,不含推免接收人数。2025年拟招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00余名。最终招生人数以上级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数为准。

(二)推荐免试生接收

我校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可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查阅2025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简章及目录。

陕西师范大学2025年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章程见。

(三)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及以上的人员,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水平方能报考,且须符合以下条件:①同等学力人员仅限报考所学专业,不得跨学科报考。②已进修完六门或六门以上与报考专业相同的相近的本科主干课程,并有进修院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进修课程成绩单。③公开发表的与学士学位水平相当的本专业3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④同等学力考生网报时须选择陕西师范大学作为报考点(代码:6122)并须在陕西师范大学进行网上确认报名、考试,我校不接收在其他报考点报名考试的同等学力考生。⑤同等学力考生在我校进行网上确认时须提交能证明本人具有报考资格的材料。⑥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同等学力报考,报考须符合前款(3)中①③④⑤⑥项条件,并须提供本人本科期间不少于12门的本科课程成绩单(由就读学校教务部门提供)。

(5)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读研究生报考研究生的,在报名前须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在确定录取前办理原就读学校的退学手续,否则取消录取资格。

5.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报考)。

6.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7.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报考非全日制专业的考生报考类别必须选为定向,并填写定向委培单位。选择非定向的非全日制考生报名信息无效。

(四)单独考试报考要求

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1.单独考试考生仅限报考我校单独考试招生专业目录中注明的专业。

2.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有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

3.单独考试考生网报时必须选择我校考点作为报考点(代码:6122),并按要求在我校考点网上确认、考试,我校不接收在其他报考点报名考试的单独考试考生。

4.单独考试招生计划在理学和工学学科门类的招生人数不低于单独考试招生总数的70%。

(五)对口支援考生报考要求

1.招生对象所在单位为经教育部批准且对口支援的7所高校协议中有明确为其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单位。

2.对口支援招生计划经教育部批准。

3.符合我校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河北师范大学同等学力考研要求,受援高校同意其按对口支援方式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

(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

1.报考条件及报考流程以上级部门的要求为准。

2.我校招生目录中的普通招考人数不含骨干人才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招生计划。学校根据报考人数、报考专业的国家线和生源情况,确定复试分数线和招生计划。

3.专项计划考生须按要求,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系统填报相关信息考证培训机构,否则取消报考资格。

(七)报名流程及注意事项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1.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天9:00-22:00。

报名网站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中国研招网”),报名网址:。考生在网上报名期间登陆中国研招网,填写并提交报名信息,通过报名网站缴纳报名费。网上报名使用学信网统一账号,无学信网账号的考生可提前实名注册,并登录学信档案核实自己的学籍学历信息是否正确。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考生填报报考信息时应严格按照我校专业目录上的要求选择报考院系、专业和考试科目,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不能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报考点网上确认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未完成核验的不予准考。

申请享受照顾政策的考生未在规定时间申报或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享受相应照顾或加分政策。

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等方式,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等,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2.网上确认

网上确认时间及要求以所选报考点发布的公告为准(报名号前4位为报考点代码)。考生网上确认期间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有关补充材料。未进行网上确认的考生报名无效。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初试时间、考试地点

考试时间: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

考试地点:由所选报考点安排。

四、复试及录取

1.报考我校的考生,符合我校相关规定,初试成绩达到我校划定的复试分数线后,我校将适时安排复试。复试、调剂、体检、录取等工作将根据上级部门安排和部署,按照“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

2.硕士生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在职就业、定向非在职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三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在被录取前河北师范大学同等学力考研要求,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须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定向非在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须在入学前将个人档案转至我校。

五、体检

考生拟录取后应按要求进行体检,具体要求见复试通知。

我校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规定,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的通知》(教学〔2003〕3号)要求,确定考生报考资格和入学资格。

六、奖助学金、学费及住宿费

我校设置有国家奖学金、厚德助学金、积学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敦行奖学金、“三助一辅”津贴、绿色通道等制度,建立了多元奖助体系,为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见。

所有被我校拟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均须缴纳学费和住宿费。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录取后不安排住宿。

奖助学金及住宿相关问题请咨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教育管理科,咨询电话:。

七、其他

1.我校不举办或参与举办任何考研辅导活动,也严禁向社会培训机构提供举办考研辅导活动的场所和设施,严禁社会培训机构进入校园以张贴简章、广告等各种方式进行考研辅导培训宣传和组织活动。在校生不得举办或参与助考作弊、虚假宣传等涉考违规违法活动。违反规定的要坚决予以清理取缔并追究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责任。

欢迎广大考生和教职员工向我校反映违反上述要求的行为和线索。

2.我校自命题考试科目按照我校公布的考试大纲命题,不指定参考书目和参考资料,不出售任何考研书籍、历年试题等材料。考试大纲可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查阅。考试大纲链接: 。

3.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是我校唯一官方信息发布平台,所有关于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公布、复试录取等重要通知均仅通过该网站发布。

河北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招生简章 |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在线直播—免费试听—针对院校—全套科目

包教包会—批改作业—历年真题—介绍导师

(点击小程序,即可刷题)

010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01民族音乐学

02曲式与作品分析研究

03和声学

04外国音乐史研究

05视唱练耳与教学研究

06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

07钢琴演奏与教学研究

1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19和声与曲式

④820中外音乐史

复试录取均按研究方向排名。

音乐(专业学位)

01声乐演唱

02钢琴演奏

03手风琴演奏

04竹笛演奏

05小提琴演奏

06琵琶演奏

36

13

1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19和声与曲式

④908中外音乐史

复试录取均按研究方向排名。

河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

719和声与曲式

《和声学教程》

桑桐

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年版2014年1月

《和声学教程》

斯波索宾

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年版2014年5月

《曲式分析基础教程》

高为杰、

陈丹布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2008年1月

《曲式与作品分析》

吴祖强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2003年6月

820中外音乐史

《欧洲音乐史》

张洪岛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1983年10月

《西方音乐通史》

于润洋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2009年1月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汪毓和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2009年6月

《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孙继南等

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2010年7月

河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笔试科目目录

学科教学(音乐)

(专业学位)

方向音乐教育理论

科目1音乐教育学

《音乐学科教育学》

曹理 何工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科目2演唱、演奏或舞蹈作品表演

歌曲演唱或器乐演奏或舞蹈作品表演自选一首,自带伴奏。

音乐与舞蹈学

01民族音乐学

民族音乐学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

袁静芳主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民族音乐学概论》(增订版)

伍国栋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02曲式与作品分析研究

曲式与作品分析

《曲式与作品分析》

李吉提著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03和声学

和声学

《和声学教程》

斯波索宾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年版 2014年5月

04外国音乐史研究

外国音乐史理论

《西方音乐通史》

于润洋主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河北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2009年版 2009年1月

05视唱练耳与教学研究

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教程》

雷蒙恩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2000年2月

06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

1. 中国歌剧选曲或外国歌剧咏叹调任选一首

2. 中外艺术歌曲各一首(外国艺术歌曲必须用原文演唱)

3. 中国作品一首

07钢琴演奏与教学研究

1. 练习曲一首(肖邦、李斯特、德彪西等作品)

2. 复调一套(巴赫平均律前奏曲、赋格)

3. 奏鸣曲快板乐章

4. 中外大型作品一首。

音乐(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01声乐演唱

1. 中国歌剧选曲或外国歌剧咏叹调任选一首

2. 中外艺术歌曲各一首(外国艺术歌曲必须用原文演唱)

3. 中国作品一首

02钢琴演奏

1. 练习曲一首(肖邦、李斯特、德彪西等作品)

2. 复调一套(巴赫平均律前奏曲、赋格)

3. 奏鸣曲快板乐章

4. 中外大型作品一首。

03手风琴演奏

1. 练习曲一首(740以上)。

2. 复调乐曲一首

3. 中、外乐曲各一首

04竹笛演奏

1. 练习曲一首

2. 传统曲目一首

3. 近现代作品两首。

05小提琴演奏

1. 协奏曲第一乐章或二、三乐章

2. 练习曲一首

3. 中国乐曲一首

06琵琶演奏

1. 传统曲目两首

2. 近现代作品两首

河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目录

音乐与舞蹈学

音乐理论基础

《音乐理论基础》

李重光 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0年版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王宏建 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年版

音乐(专业学位)

音乐理论基础

《音乐理论基础》

李重光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版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王宏建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年版

一、招生计划

因国家还未下达2020年招生计划,目前招生专业目录所列计划是以2019年招生计划为基数确定的,招生专业目录中各专业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见附件。

招生专业目录中各院系、各专业所列招生人数包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人数(实招收推免生人数以最后网上公布确认录取名单为准)。我校2020 年“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为40人,“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10人。

二、硕士研究生的分类

(一)按学习方式: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类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报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通过报名信息中的“学习方式”选择。原则上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二)按就业方式:硕士研究生按其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选择定向就业的考生报名前须征得定向就业单位的同意,并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应加盖具有人事管理权限部门公章),读研期间人事档案、工资关系留存定向就业单位。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考生须准确选择报考类别(非定向、定向),选择定向的考生须准确填报定向单位名称,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

三、初试方式

我校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方式包括:全国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推荐免试。

我校拟接收推荐免试生的专业及要求见《河北师范大学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章程》,招收推免生具体人数以最后网上公布的录取名单为准。

四、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入学之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6.现役军人报考,按军队相关规定办理。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且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且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非法学专业不得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1、2、3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4.除以上专业的其它专业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即可。

五、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并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一)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技术服务工作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时间为2019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教育网址:,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学、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4.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报考我校美术与设计学院各专业(学院代码011)并参加501、502、503科目考试的考生必须选择石家庄市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501、502、503科目考试在河北师范大学进行。

5.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复试时将认证报告交河北师范大学研招办。

6. 特别提醒:我校部分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请考生注意招生目录中的备注说明;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笔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

7. 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现场确认:

1. 现场确认时间由考生选择的报考点公布,请及时关注报考点的网报公告。

2.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请考生及时关注考生选择的报考点发布的公告,逾期不再补办。

3. 考生现场确认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4. 在录取当年入学之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相关证明复试时须交河北师范大学研招办)。

5. 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六、初试

(一)2019年12月14日至12月23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二)初试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1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1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2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月22日下午 业务课二;

12月23日上午 501、502、503美术专业测试科目。

其中河北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招生简章 |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我校美术与设计学院的美术学、美术(专业学位)专业的501、502、503专业测试科目于2019年12月23日在河北师范大学进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届时登录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查询。

七、学制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均为3年;专业学位中的电子信息、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法律(非法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美术、音乐、广播电视等专业(领域)学制为3年,其它专业(领域)学制均为2年。

非全日制:所有专业(领域)的学制均为3年。

八、学费、住宿费

学费根据国家(财教[2013]19号)文件精神及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物价局的有关规定和标准收取。

(一)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研究生8000元/年,专业学位研究生7000元/年,住宿费1200元/年。

(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公共管理硕士全程3.3万元,教育硕士全程2.1万元,工商管理硕士全程4.5万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校不负责安排住宿。

九、奖助情况

(一)国家助学金发放以《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校研[2018]4号)为准执行。

(二)国家奖学金评审以《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校研字[2017]1号)为准执行。

(三)学业奖学金评审以《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校研字[2017]3号)为准执行。

(四)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以《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为准执行。

(五)研究生学术活动支持计划以《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管理办法》(校研[2019]7号)为准执行。

(六)硕士研究生可通过申请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兼职学生辅导员工作获得资助。

(七)退役士兵资助按照国家和河北省相关政策执行。

具体信息及相关奖助体系政策可查阅研究生院网站。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享受奖助学金。

十、硕博连读

我校部分专业在博士研究生招生中招收硕博连读生,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的硕士研究生可申请硕博连读,详见《河北师范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

十一、注意事项

(一)选择我省报考点的考生必须以“网上支付”方式交纳报考费,否则报名信息无效,选择其他省市报考点的考生请根据当地网上公告要求进行报名。

(二)考生(含推免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三)各专业初试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复试笔试科目及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将在研究院网站()公布考证培训机构,届时请考生在网上查询。

(四)我校关于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信息及通知、通告均在网上发布,考生须及时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有关信息。

(五)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不提供往年考研试题,不出售参考书。

—END—

一个走

的音乐考研平台

素不相识 仅关选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66790.html

(0)
上一篇 2025年 3月 27日 下午7:06
下一篇 2025年 3月 27日 下午9: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